委托理論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3-23 15:12:55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委托理論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委托理論論文

篇(1)

 

近年以來,關于基金利益輸送的質疑聲不絕于耳。所謂的基金利益輸送問題指的是基金公司利用旗下的封閉式基金為社保基金“抬轎”的行為,其手法不外利用不同帳戶間的操作使社保基金能在低位入市,高位出倉。由于這是個新興問題,故相關文獻并不很多,從已有的文章看,基金之所以有動力為此,其原因包括交易制度安排的偏差、溝通制度效率的不同及法律法規的模糊規定。這些論述都有其合理性所在,但作者認為基金運作中所存在的委托關系才是問題癥結所在。本文正是從這一角度對此問題予以新的闡述。

文章結構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論述基金運作中存在的委托關系;第二部分通過建立模型予以理論的說明;第三部分提出了改進的相關措施。

一、基金運作中的委托——關系

現代企業制度在提高企業效率的同時激勵約束,也引發了關于公司治理的問題。由于公司規模擴大,股東日益遠離企業,而聘請專門的經理人經營管理,則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成為常態。兩權分離現象的出現使現代企業產生了所謂的委托——問題:股東作為委托人委托經理層經營企業。但由于雙方目標的不同,以及信息不對稱及契約不完善等原因,經理層很容易偏離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要求,轉而追求在職消費、公司規模擴大等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為。故而股東有動力也必須設計一套完善的激勵約束制度來糾正這種偏差,而設計執行這種制度是有成本的,成本的問題由此出現。

基金公司作為現代公司的一員自然也存在委托——問題。但具體考察便會發現共性之中的個性。作為基金公司的發氣方,即股東,對基金經理固然存在委托——關系,但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之間也存在典型的委托——關系;作為資金的所有者,投資者放棄經營使用的權利而交于基金經理具體運營。那么這兩種委托關系孰輕孰重,或者說究竟應以哪種關系為先呢?我們認為是投資者與基金經理間的委托關系更為重要。首先是因為基金行業的特點:“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若喪失信譽,害投資者利益以自肥,則失去了其立足之本;第二激勵約束,股東考察經理層的業績也是以其運營投資者資金的績效來考察的。所以說基金經理首要的是應該為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奮斗。

此處的投資者又可具體分為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及社保基金持有人。由于各種基金的制度安排不同(如封閉式基金規定在契約年限內投資者不得追加或贖回份額),各類投資者的成本亦有不同,從而對基金經理的激勵約束也有強弱之分,這便為所謂的基金利益輸送問題埋下了伏筆。下面我們用一模型予以具體說明。

二、一個模型解釋

第一階段:假設(1)存在兩個不同的委托人A及B;(2)存在一個共同的受托人E,其目標回報為R;(3)受托人A及B在t時期的委托金額分別為及;(4)當期委托費用率(即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及;(5)扣除管理費用后的當期委托理財的收益率分別為及;上一期的收益率影響當期委托人的再投資額度;(6)委托人對受托人的監督約束程度分別為及;監督約束越強,委托人越傾向授予委托人更大的資金額度。

在此假定下受托人的目標函數為:

令,即受托人對委托人收取統一的管理費率。此時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作:

 

即受托人的目標是管理資產的最大化,這與實際中基金的行為是一致的。

由假設(5)、(6),我們知道人的委托資金額度是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督程度相關的。而根據投資人的不同狀況,我們將其分作兩類:(1)委托人的委托額度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督程度無關,封閉式基金滿足這種情況;(2)委托人的委托額度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督程度正相關,社保基金及開放式基金符合這種情況。

進一步的假設A為封閉式基金持有人,B為社保基金持有人,則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為:

 

由于目標函數中,給定,則受托人的收益R只與,相關。根據假設,這說明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激勵約束,受托人有足夠動力利用封閉基金為社保基金輸送利益,以獲得更大的委托資金。同時這也與監督強弱有關,這在下面的分析中還會看到。

第二階段:下面我們假設委托費用,不再是常數,而是也與上一期的收益率正相關。也就是說基金的收費模式由固定比例型轉為激勵費用型。(實際上一些基金公司已采取這種收費模式,故我們的分析與現實也是吻合的)

這樣,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作:

 

如此,社保基金、封閉基金的收益率都與受托人的利益相關,且:

 

但由于監管程度的不同,使得:

 

即社保基金對基金公司的影響仍遠遠大于封閉基金。這說明激勵費用模式的實行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基金利益輸送行為,但仍不能從根本上杜絕。

第三階段:進一步放松為常數的假設。的獲得亦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管程度相關。也就是說模型中的封閉式基金此時變作了開放式基金。

此時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作:

 

則此時受托人的利益取決于及的大小比較。由于開放式基金可以隨時贖回,故給予基金經理的約束也是比較大的。在現實中,上述二式的大小是隨機的。這說明若只有開放式基金及社保基金存在,則基金利益輸送問題可從根本上予以消除。這與現實的觀察也是一致的。

三、投資者對基金的約束激勵不足及改進

從模型的分析來看,正是投資者對基金的不同的激勵約束導致了基金行為的異化,從現實來看這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1、監督程度的不足。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封閉式基金的持有者對基金的監督幾乎為零,開放式基金的贖回壓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基金經理以約束激勵約束,但這主要體現在事后的“用腳投票”上,對于既定的損失亦是無可奈何。而社保基金則通過與基金投資委員會建立有效的溝通制度,可以全程監督,使其對基金的約束更大更有效。同時由于公墓基金的持有人較多,而社保基金是單一投資人,在影響效率上后者也更占優勢。

2、激勵的不足。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理費用方面。在基金費用收取上,現在基本存在三種模式:固定費用模式、固定比例模式、激勵費用模式。由于前兩種基本不與業績掛鉤,故對基金經理的約束不大。從模型的分析來看,也是激勵費用型的更好。而現在雖然有部分基金已從固定比例模式轉為激勵費用模式,但大部分還停留在前者上。二是委托額度的不同。現在基金銷售情況不景氣,基金公司通過公募基金獲得的資金額度都不大,而社保基金的額度一次便達數十億,自然產生了更大的極力作用。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認為下列的改進是必要的:

1、加強基金內部制度建設。上述的問題可看作是基金公司治理出現的問題,故解決之道首先應從內部入手。具體來說,鑒于社保基金與公墓基金的特點不同,基金公司有必要在二者之間設立有效的防火墻,讓相關決策者在不考慮其他業務利益的情況下單獨作出決策。現實之中大多數基金公司還是都建立了相關制度激勵約束,但仍然擋不住利益輸送現象,說明制度的執行及人員誠信出了問題,尤其是誠信為基金之本,基金公司應加強自律建設。

2、普遍推行激勵費用模式,讓基金經理的收入與業績掛鉤。如前分析,這雖然不能從根本上堵住利益輸送的黑洞,但直到可以弱化這一行動。

3、公募基金持有人應建立與基金間更有效的溝通監督制度,做到不僅能用腳投票,更能用手投票,將風險消滅于投資過程中。

參考文獻:

1、王華兵,《基金公司對專戶理財的利益輸送問題研究》【J】,《南方金融》,2009,(8)

2、陸蓉,李良松.《家族共同持股對基金公司業績與風險的影響研究》【J】,《金融研究》,2008,(2)

3、程林,《基金收費模式市場化任重道遠》,《證券時報》,2005.9.26

4、李曜,于進杰.《開放式基金贖回機制的外部效應》,《財經研究》【J】,2004,(12)

5、李云,《封閉式基金為社保基金抬轎?是迷霧還是黑幕》,《中國證券報》,2005.10.28

6、劉俊宇,《試論社保基金投資的負成本》【J】,《江漢論壇》,2004,(11)

7、邱加蔚,《委托資產管理與公募基金利益輸送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3,(5)

篇(2)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齡16~61歲,平均41.5歲。其中頸椎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伴脫位9例;C43例,C59例,C68例;融合節段為C4~C53例,C5~C68例,C4~C65例,C6~C73例,C5~C71例。其中7例伴有Ⅱ~Ⅲ度的脫位和前縱韌帶斷裂。全癱6例,不全癱9例,5例無截癱;3例合并有骨折;4例合并腦外傷,1例合并胸腹聯合傷。

1.2手術方法患者入院后積極治療復合傷,頸托固定,顱骨牽引。生命體征穩定,爭取72h內行手術。仰臥位,全麻、頸叢神經阻滯麻醉。于頸前右側做5~6cm的斜切口,顯露骨折頸椎及其上下各1個椎體,切除壓迫脊髓的骨折塊以及相鄰的2個椎間盤,同時切除上位椎體的下1/3和下位椎體的上1/3,骨折椎體可行次全切除,達到減壓和放置植骨塊的目的即可。脊髓完全減壓后,徹底止血,取自體髂骨修成相應形狀的骨塊,植入減壓后的骨缺損處。選擇適當長度的頸椎前路帶鎖鈦板,把鈦板置入頸椎前方。

1.3結果本組20例均獲得隨訪,平均隨訪18個月。6例完全性截癱者術后癥狀體征無改善3例,癥狀和體征有改善3例;不全癱9例,4例神經系統癥狀完全消失,5例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無截癱患者癥狀和體征有改善。全組病例在術后3個月內均獲得骨性愈合,無鈦板斷裂、螺釘松動、脫落等并發癥。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顱骨牽引的護理頸椎骨折脫位患者入院后,顱骨牽引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本組有16例顱骨牽引。頭部墊枕圈,保持牽引力線與頸椎軸線一致,抬高床頭15cm,牽引重量為體重1/10,顱骨牽引弓針道保持清潔干燥、每天3次生理鹽水沖洗。進手術室時應解除牽引,臨床時頸托固定,才能搬動。

2.1.2心理護理患者病情通常較危重,有的還合并復合傷,本組8例為復合傷。認為頸椎手術危險性大,容易發生死亡,從而產生恐懼心理,擔心術后療效,思想負擔過較重,應耐心向患者解釋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病情的發展,解除壓迫,植骨融合達到固定融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術的治療;由已行同類手術的患者向其介紹手術、術后經過,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配合治療;并闡明情緒與疾病的關系。

2.1.3指導患者做食管氣管的推移訓練術中牽拉氣管、食管時可引起患者不適,而影響手術進行,且此種操作易刺激氣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癥狀[1]。告知患者此種訓練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積極配合。術后3~5天讓患者用手示、中、環指將氣管向左側牽拉訓練,必須超過中線,持續5~10min,逐漸增至15~20min,3~4次/天。本組病例通過訓練,可使氣管向左側牽拉過中線1~2cm,為手術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

2.1.4上呼吸道的護理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囑患者深呼吸,在呼氣末咳嗽,重復數次,對無力咳痰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壓總氣管,以刺激氣管引起咳嗽或用雙手壓迫患者的胸腹部,囑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強膈肌反彈的力量。

2.1.5手術區域皮膚準備骨組織抗感染能力較差,易引起細菌感染,皮膚準備宜徹底。備皮范圍為頭頸部至肋緣兩側過腋中線。取骨部位多采用同側髂骨,均于手術前3天備皮,術前1天手術區皮膚消毒后用無菌巾包扎。

2.2術后護理

2.2.1護理CSLP的固定可以避免術后植骨塊脫出并發癥,但在骨性融合之前固定是不牢固的,仍然需要避免頸部的過伸活動、過早起床[2]。翻身時應保持頭、頸、肩、軀干縱軸一致,軸位翻身。

2.2.2呼吸道護理術后進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壓,持續吸氧,根據血氧飽和度來調整氧流量。手術過程中咽喉、氣管等部位的牽拉可造成喉頭水腫而產生咽部不適、吞咽和呼吸困難。術后常規給予慶大霉素8萬u和α-糜蛋白酶2000u加入生理鹽水20ml霧化吸入,2次/天,可減輕水腫[3]。

2.2.3切口觀察及護理術后切口內常規留置負壓引流管24~72h,認真觀察引流液的量、色、質并做記錄。術后引流量一般約為100~300ml,少數病例可達500ml。隨時檢查引流管是否有凝血堵塞、扭曲、漏氣。如果滲血過多或切口膨隆,局部腫脹,整個頸部增粗;患者自覺術區明顯脹痛,頸部有嚴重緊縮感或呼吸困難加劇,口唇紫紺,應及時報告醫生。本組有2例患者于術后24h出現此種情況,診斷為切口內血腫并立即去手術室剪開頸部縫線,清除血腫后患者呼吸困難明顯改善。本組有2例患者術后72h引流量超過500ml,顏色為“洗肉水樣”考慮腦積液漏,采用抬高床頭10cm,切口沙袋壓迫,補充電解質,引流量逐漸減少,1周后傷口Ⅰ期愈合。

2.2.4感覺及運動功能的觀察觸摸患者四肢末端,檢查其感覺及運動功能是否存在;牽拉尿管檢查膀胱感覺,尿管間斷開放。每個班次都檢查并行書面交班,對癱瘓患者,記錄截癱平面。

2.2.5功能鍛煉康復護理為防止肌肉攣縮和關節僵硬,術后早期給上、下肢肌肉按摩和行關節的被動活動,肌肉應按摩5~6次/天,20~30min/次,關節的被動運動只需少量即可,但每一單次被動活動必須達到最大的幅度。上肢主要鍛煉手的握與捏功能,恢復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強屈髖、屈膝及踝關節的肌肉鍛煉,以保證下肢負重與行走的功能。鍛煉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

2.2.6出院指導出院時囑患者頸圍佩帶時間1個月,術后3個月內定期門診復查。講明出院后繼續康復訓練的重要性;注意頸部勿作劇烈活動,防止再損傷。

【參考文獻】

篇(3)

2合資鐵路公司實行委托運輸管理中的問題

2.1鐵路局的多種身份在合資鐵路實行委托運輸管理模式下,鐵路局作為一個運輸企業,除了承擔自身管轄范圍內的運輸經營職責外,還具有多種身份:在投資方面,鐵路局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出資人代表,代表中國鐵路總公司履行總公司出資人職責,保障總公司的投資權益;在公司管理方面,鐵路局是合資鐵路公司的股東方,與其他股東共同管理與經營公司;在委托運輸管理方面,鐵路局是委托協議中的受托方,承擔著相應的管理責任、安全責任和經濟責任。鐵路局的多種身份,使得其權利和義務交叉,無法做到公正、公平地履行相應的職責。同時也給委托運輸管理的雙方帶來了大量的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不利于雙方的發展。

2.2委托費用的清算合資鐵路公司不了解委托費用涉及的各項清算標準的制定過程,不知道清算標準是否真實反映了各清算項目的成本,而且合資公司在清算標準制定方面幾乎沒有談判的機會和能力。在委托運輸管理過程中,許多事情涉及雙方的利益。在雙方難以通過談判的方式達成協議時,沒有可信賴的中介為雙方提供咨詢服務,導致委托雙方難以達成委托費用協議。

2.3資產邊界的劃分鐵路是網絡性產業,新建線路需要建設一些聯絡線,通過車站和樞紐與既有鐵路網相銜接,常出現資產邊界的劃分與合資鐵路公司投資形成的資產不一致的情況。鐵路運輸中,不同運輸主體使用同一個基礎設施的情況大量存在,形成一家公司投資、多家使用的現狀,因此,不同運輸主體之間資產邊界是模糊不清的。隨著合資鐵路公司的大量建設和運營,股東對投資形成的資產,以及資產帶來的收益高度關注,所引起的資產邊界劃分正在變得越來越復雜。

2.4鐵路局管理合資鐵路的模式有的鐵路局沒有針對合資鐵路的運輸管理單獨設置站段,而是與本局的線路混合在一起管理。鐵路局這種做法是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但是在成本上很難區分有多少應由合資鐵路公司承擔。在管理合資鐵路時,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鐵路局在人員配備上相差很大。隨著合資鐵路陸續投入運營,鐵路局受托管理的運輸工作量會大量增加,現有的人力資源在數量和質量上將難以承受。

2.5合資鐵路的多元化經營車站的商業開發是鐵路多元化經營的一個重要內容和增長點,合資鐵路公司非運輸經營管理不在委托運輸管理范圍內。目前,鐵路局在受托合資鐵路公司運輸管理的同時,利用合資鐵路公司的車站開展多元化經營,收益歸鐵路局,合資鐵路公司對此意見很大。3.6不同收入來源對合資鐵路公司的影響委托運輸管理模式下,合資鐵路公司的收入取得有兩種方式,一是合資鐵路公司擔當列車,取得客貨運輸收入;二是合資鐵路公司不擔當列車,收取線路使用費。運輸收入是從市場上取得的收入,線路使用費則是來源于非市場的清算收入。兩種收入方式對公司的激勵方向是不同的。在合資鐵路公司取得運輸收入的方式下,吸引客貨流是增加合資鐵路公司收入的關鍵因素,合資鐵路公司將會關注運輸市場的變化。在合資鐵路公司的收入來自線路使用費時,合資鐵路公司更關注的是與鐵路局清算標準的高低。

3改進合資鐵路公司實行委托運輸管理的建議

3.1合資鐵路公司自主選擇經營模式地區不同、線路性質和重要性不同的合資鐵路公司不應只有一種經營模式。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司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按照市場需求自主組織生產經營,以提高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和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為目的。因此,合資鐵路公司有權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2]。探索引入競爭方式確定受托方,通過競爭方式選擇受托方,可以使潛在受托方在委托費用、委托運輸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方案,合資鐵路公司可以通過比較選擇最適合的受托方。鑒于鐵路運輸按鐵路局劃分的管理體制的局限,目前不可能全面實行受托方的招投標方式,但應該著手探討受托方的確定可否和如何引入競爭機制。

3.2解決鐵路局多種身份的矛盾較好的方法是鐵路局不再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出資者代表,也不作為合資鐵路公司的股東,只是作為受托方進行委托運輸管理,減少不必要的關聯交易。從法律層面明晰中央與地方的鐵路事權分工,在分工逐漸明晰之后,形成國家級鐵路、區域級鐵路和城際鐵路合理分工、相互支撐的路網基本格局。對于城際鐵路,中國鐵路總公司可以將股權轉換出來,交給地方政府管理。對于國家級鐵路和區域級鐵路的合資鐵路公司,在重組的基礎上,擴大合資鐵路公司的規模,將鐵路局的股份移交給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

3.3加快改進清算辦法由于大量合資鐵路公司加入鐵路運輸業,需要在整個鐵路網上建立符合市場需要的運營規則。在鐵路企業之間引入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制度,通過相關運行規則特別是設備與設施共享、過軌運輸和互聯互通規則的改進,來促進合理的交易并提高系統效率,形成子系統能夠自為和自律的良性組織結構。改進清算辦法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各鐵路局和合資鐵路公司作為企業參與清算。依據不同線路的成本構成,制定相應的清算標準。

3.4建立規范的管理機制首先,應當透明、公平、公正和規范,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平等主體之間的委托管理。其次,完善合資鐵路法制建設。從行業特點出發,根據鐵路線路的功能劃分管理范圍,注重對國家、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法律保護,切實維護好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各類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第三,強化國家鐵路局行業管理職能。國家鐵路局要加強對合資鐵路的建設、運營、安全和財務等行業管理,根據合資鐵路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規范,為合資鐵路的管理提供依據。

3.5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中介機構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其介入可以為委托雙方提供具有可信度的專業咨詢服務,便于雙方之間達成一致。鑒于目前合資鐵路公司鐵路運輸技術專業人員較少的情況,在收入清算單價、安全投入、養護維修等一系列容易產生分歧的事項上,合資鐵路公司可以委托專業機構對合資鐵路委托管理費用進行評估、測算和監督。

3.6優化重組合資鐵路公司通過按通道、按地域、以大帶小、以好帶差等方式對合資鐵路公司進行適當的重組,擴大合資鐵路公司的規模。通過擴大合資鐵路公司的規模,從而提高合資鐵路公司的實力;通過減少合資鐵路公司的數量,從而減少鐵路局與公司之間大量日常重復的工作量。

篇(4)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4B-0071-01

激活學生思維,提高思維能力,是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學習過程就是學生對文本進行創造性運用,產生學習成果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收獲更多的知識。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文本內容,從而升華學生的情感,提高綜合素質。

一、趣味導入,激活思維意識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因此如何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就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關鍵。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就要注意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因此,從課堂的導入階段就要對此進行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深刻解讀。

例如,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課堂的導入階段,采用了播放音樂的方式來激發學生思考。在教學之初,教師為學生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雄壯的聲調、豪邁的聲音將學生深深吸引,學生們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激情澎湃的感覺。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大家都很熟悉這首歌吧?這就是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那么,大家知道《水滸傳》中都有哪些英雄人物嗎?哪個英雄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們紛紛調動記憶儲存,紛紛發言,列舉了諸如魯智深、武松、林沖等人物,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今天,我們就走近這些好漢中的其中一位――林沖,讓我們看看在林沖的身上都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趣味導入,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中使用音樂,可以在感官上刺激學生,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文本的情境,有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文本蘊含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各種手段,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二、潛心品讀,點燃思維火花

教學活動的開展要借助課文,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在潛心品讀文本的過程中實現。作為語文教師,要注重抓住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引導學生品讀鑒賞,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指導學生關注文本中那些精妙的語言,在咀嚼語言的過程中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小稻秧脫險記》時,教師就重點引導學生品讀了關于雜草和小稻秧爭吵的一段精彩的描寫,這段描寫用語比較簡單,只有寥寥幾筆,但是引發了學生的無盡想象。比如作者提到的“氣勢洶洶”“不由分說”“一擁而上”“蠻不講理”四個詞語就有這樣的表達效果,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抓住這一點引領學生拓展延伸。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思考一下這幾個詞語描述了怎樣的情景,并且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演一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深入思考,大家在欣賞的同時,對文本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

以精妙的語言為切入點對學生思維進行有效拓展,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文本的內涵進行深入探究,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可以使學生有不一樣的體驗,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感,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能力,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三、情感教育,拓展思維空間

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加廣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選擇一些情感內涵豐富的文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會文本的情感,讓學生在提升情感價值的同時,深入文本進行充分思考,在增強情感體驗的同時,提升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雪兒》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首先,教師鼓勵學生自由閱讀或者朗讀文本內容,邊讀邊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深入體會一下這些句子的內涵。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想一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些句子或者語段,讓學生結成小組,在組內進行課文的朗讀,互評交流,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或者收獲。通過這樣反復的“讀”、反復的思考,讓學生對文本的內涵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指導學生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善良”故事可以和我們分享。在拓展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了擴大。

這個教學實例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內涵豐富的文本,激勵學生深入體會文本蘊含的深刻含義,感悟其中的情感價值,這樣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得以深化的過程。同時,我們不能滿足于文本,而是要引導學生走出文本,豐富學習資料,引導學生的思維向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打造精彩的語文課堂。

篇(5)

另一個特點是,委托理財的受托主體呈現多元化趨勢。過去,大多數的委托理財是通過券商和各類投資公司進行的,現在進行這一委托理財的受托主體在不斷拓寬,例如日前滬昌特鋼選擇信托公司進行委托理財,而據了解,基金公司也在積極研究如何幫助企業進行資產管理等委托理財事宜。

同時,保底收益的做法依然普遍存在。如外高橋決定委托上海富寶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5000萬元投資國債,受托方承諾上述資金的年收益率為9.5%,如實際收益率不足將予以補足。即使沒有保底收益,不少公司對委托理財的收益率仍然有較高期望,最低的也達到了8%。如首創股份擬將1.5億元委托北京巨鵬投資公司進行資產管理,雙方約定,委托資產的年收益率小于或等于8%時,不計提業績報酬;年收益率大于8%時才開始計提報酬。這種完成預定收益率才收取報酬的做法目前已被多家上市公司所采用。

引人關注的是,除新增委托理財外,不少上市公司在以前的委托理財無法按期收回,從而不得不延期。西部的一家上市公司在1月初稱,一筆4000萬元的委托理財只收回400多萬元,余額延期6個月。同時,該公司還有一筆3000萬元的委托理財更是將延期1年。初步統計,上市公司目前延期的委托理財約占到了去年委托理財總額的三成左右。

既然委托理財在上市公司中如此廣泛,如火如荼,形式多樣,那么委托理財及其投資收益如何核算呢?這似乎并不成為問題,但仍有探究的必要。

一、委托理財行為是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資

企業將自有閑置資金進行適當的委托理財,一般而言,期限不會超過一年。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短期投資,是指能夠隨時變現并且持有時間不準備超過1年(含1年)的投資,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長期投資,是指除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時間準備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長期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因此,委托理財屬于短期投資。

當委托理財到期,對于不得不延期的委托理財,或是自愿延期的委托理財,即使前后期累計投資時間已超過一年,延期部分亦均可視為一次新的理財行為,即為短期投資。

二、委托理財投資的運作形式

在實際操作中,委托理財一般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委托方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委、受雙方就資金流向及其余額定期(如按月)或隨時溝通,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2、委托方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委托方對受托方進行全權委托,受托資金封閉運行,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3、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而是將資金交付受托方后進行專項委托,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4、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委托方對受托方進行全權委托,受托資金與受托方自有或其他資金混合使用,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三、委托理財投資的核算

(一)委托理財投資核算的一般原則:

委托理財投資,屬短期投資,一般應當按照以下原則核算:

1、短期投資在取得時應當按照投資成本計量。短期投資取得時的投資成本按以下方法確定:

委托理財均為現金方式。以現金購入的短期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當單獨核算,不構成短期投資成本。

已存入證券公司但尚未進行短期投資的現金,先作為其他貨幣資金處理,待實際投資時,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作為短期投資的成本。

企業向證券公司劃出資金時,應按實際劃出的金額,借記“其他貨幣資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購入的各種股票、債券、基金等作為短期投資的,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借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貸記“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單獨核算,企業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后的金額,借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按應領取的現金股利、利息等,借記“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

2、短期投資的現金股利或利息,應于實際收到時,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但已記入“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的現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企業取得的作為短期投資的股票、債券、基金等,應于收到被投資單位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等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

企業持有股票期間所獲得的股票股利,不作賬務處理,但應在備查賬簿中登記所增加的股份。

3、企業應當在期末時對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量,對市價低于成本的差額,應當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企業應在期末時按短期投資的市價低于成本的差額,借記“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貸記“投資收益”。

4、處置短期投資時,應將短期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作為當期投資損益。

企業出售股票、債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債券本息,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借記“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按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資的成本,貸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按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利息,貸記“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企業出售股票、債券等短期投資時,其結轉的短期投資成本,可以按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計算確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業計算某項短期投資時,應按該項投資的總平均成本確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業計算出售短期投資成本的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5、“短期投資”應按短期投資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6、“短期投資”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各種股票、債券、基金等短期投資的成本。

(二)委托理財投資特殊情況的核算:

1、企業在委托理財時,如上述“運作形式”所述,并不一定能夠獲取交易清單,亦不一定知曉在受托方購入股票等證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向證券公司劃出資金時,應按實際劃出的金額,直接借記“短期投資”,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而不再通過“其他貨幣資金”、“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科目等核算。

在這種情況下,委托理財運行過程中,對于實際發生的現金股利或利息,因收于受托方券商或投資公司,并且無及時的交易紀錄,亦不予核算和反映。

2、企業在資金委托運作期內出售股票、債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債券本息,如無法獲取交易清單,企業不予核算和反映。運作期內某一清算期滿后統一清算,如跨年度時年底結算一次。但如果能夠獲取交易清單,應該及時確認損益。有些企業在運作期內已經處置所購證券并能計算處置所得,但并未確認和核算投資收益,而是一律全額直接沖減“短期投資”。理由是尚在運作期內,運作期未滿。這是對相關制度的誤解。企業只有短期投資的現金股利或利息,于實際收到時,才可能予以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3、對于企業與券商簽訂保底收益協議的,企業一般的做法是將清算時所得款項超過短期投資成本的差額部分,全部計入投資收益。這種做法值得探討。這里暫且不論保底的做法是否合乎法律法規的要求并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保底收益率超過實際收益率,超額收益其實來源于受托方的捐贈。如果能夠從交易清單中分別確認實際收益和超額收益,該超額收益存在著計入投資收益還是資本公積兩種選擇。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計入資本公積。但是,這種收入又確實是委托理財行為本身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流入,而不是憑空產生。計入資本公積,似乎是難以接受的。筆者認為,兩種選擇都是可行的。

同樣,如果雙方規定在超過某一預定的投資收益率時,企業將一定比例的超額收益支付給受托方。那么,超額收益分成的部分,其實來源于委托方企業的捐贈。如果能夠從交易清單中計算確認該部分超額收益分成,該超額收益分成,也存在著計入投資收益(減項)或營業外支出兩種選擇,也都是可行的。

4、企業無法按月或隨時獲取交易明細清單的,“短期投資”應按受托單位而不是按投資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委托理財投資舉例說明

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報披露如下:

1、董事會對股東大會決議的執行情況,包括:報告期內,公司董事會依據200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風險投資批準權限的專項授權,于2001年7月31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公司使用不高于人民幣三億元的資金投資國債的決議。2001年8月12日,公司董事會就上述決議作出修改決議,公司只使用1億元人民幣資金購買國債,另外委托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億元人民幣資金進行委托理財。

2、會計報表附注,短期投資:

項目2001年度投資金額成本(人民幣元)跌價準備(人民幣元)

委托投資-委托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90,500,000[注1]

債券投資41,655,2042,679,155

存放于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管理債券投資款50,000,000[注2]

合計282,155,2042,679,155

報表日債券投資包括以下債券:

庫存數量庫存債券成本

債券名稱手人民幣元

96國債(8)34,76941,655,204

債券投資已按成本和市值孰低原則計提了跌價準備,報表日的市價是根據《中國證券報》公布的2001年12月31日股票交易收盤價確定。本公司債券投資的變現無重大限制。

注1、本公司于2001年8月12日與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委托資產管理協議書,委托其管理資金共計人民幣200,000,000元。根據該協議,該證券公司在本公司指定的證券賬戶名下,在不違背本公司利益的原則下,有權自主運用和操作資金專用賬戶的資金買賣及持有在中國境內合法的金融證券交易市場公開掛牌或即將掛牌交易的股票、認股權證、基金、債券以及其他的上市投資品種。本次資產管理的委托期限為12個月,自2001年8月13日至2002年8月12日。本公司于本年度已收回部分委托管理資金計人民幣9,500,000元(另注該公司在公司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況“委托資產管理事項”,披露:公司向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委托資產的1%作為管理費用。如投資收益率在10%以上時,本公司將超額盈利部分的20%支付給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其業績報酬。2001年12月25日,公司收到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提前支付950萬元投資收益的函件,2001年12月26日公司收到此筆投資收益款項。公司未來尚無委托理財計劃)。截至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存放于該證券公司資金賬戶中仍未使用的證券投資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49,556元,于2001年12月31日,該委托投資證券的市值為人民幣206,958,431元,因此本公司于該委托投資于2001年12月31日的投資成本(已扣除年末仍未使用的現金余額)與市值的差異為人民幣17,007,987元。

注2、本公司委托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就本公司的國債投資款提供管理服務,本公司已就該國債投資投入人民幣50,000,000元,于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并無通過該證券公司持有任何國債,而本公司存放在該證券公司資金賬戶中仍未使用的國債投資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0,640,291元。

3、會計報表附注,投資收益(部分):

項目2001年度(人民幣元)

投資國債收益(詳見短期投資注(2))(2,959,933)

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詳見短期投資注(2))2,679,155

從該公司年報所披露的的情況來看,該公司對于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項200,000,000元為全權委托理財方式,對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則僅為委托管理債券投資。

1、支付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項200,000,000元借:短期投資200,000,000貸:銀行存款200,000,000

2、從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收回950萬元投資收益借:短期投資9,500,000貸:投資收益9,500,000該公司將收回的950萬元直接沖減短期投資,值得商榷。因為按8月中旬投入4.5個月計算,投資收益率達12.67%,該收益不太可能是收取的股利或利息,而且上市公司在8月中旬以后支付股利的情況很少。那么應該是證券(包括認股權證)的處置收益。處置收益應該計入投資收益。

3、支付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項50,000,000元,該公司并無通過該證券公司持有任何國債,而本公司存放在該證券公司資金賬戶中仍未使用的國債投資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0,640,291元。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50,000,000貸:銀行存款50,000,000該公司將5000萬元直接核算為短期投資,而不是反映為其他貨幣資金,亦值得商榷。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0,640,291元,多出的640,291元應該為存款利息。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640,291貸:財務費用640,291

篇(6)

1引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實體,其經濟行為與經濟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于追求價值最大化的現代企業來說,如何使企業在稅法的許可下實現稅負最低或最適宜,是企業稅收籌劃的重心所在。因此,稅收籌劃理所當然的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不同的企業中,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意愿或強度是不同的。在現代企業中,企業的所有權與企業的管理權分離,由此產生委托問題,是指由于人的目標函數與委托人的目標函數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人有可能偏離委托人目標函數而委托人難以觀察和監督,從而出現人損害委托人利益的現象。而在企業稅收籌劃問題上,從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和從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人做出的稅收籌劃決策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有必要研究管理層權力與稅收籌劃的關系,以及大股東控制下的企業稅收籌劃的程度。

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股權結構,將我國的上市公司分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營上市公司。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相對民營上市公司來說,其具有較強的政治關系,可以享受較多的優惠政策,受到國家大力扶持,而民營上市公司在這些方面相對較差。但是,目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和“內部人控制”現象較為嚴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產權主體不明確,利益關系不清晰,而且往往國有企業的管理者背負許多行政職責,管理者決策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對于民營上市公司來講,產權主體明確,利益關系清晰,公司治理機制相對健全。因此,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進行稅收籌劃的過程中會考慮較多的非稅成本因素,而民營上市公司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可能更傾向于選擇稅收節約而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2管理層權力與企業稅收籌劃

管理層權力是指管理層執行自身意愿的能力,在公司治理出現缺陷的情況下,管理層所表現出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權的影響力。通常情況下,企業對公司高管的獎勵方式分為薪酬激勵、股權激勵和在職消費。企業對高管激勵的方式不同,高管治理公司的方向也不同。稅收籌劃作為高管治理公司的一個方面,當然會與管理層權力大小及公司對其進行獎勵的方式有關。

從對管理層激勵方面或者再結合公司治理、外部監督等其他因素來看,DesaiandDharmapala在他們2006年發表的文章[1]中考察了美國上市公司稅收規避與管理者激勵之間的關系,并發現在有些情況下提高管理者薪酬激勵并不會導致避稅程度的增加,這與以前的研究得出的結論相反。但是,將公司治理因素納入其中,結果顯示如果公司治理機制較強,管理者激勵與稅收規避呈現出微弱的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公司治理調節了管理者激勵對避稅的影響作用。劉義鵑,馬煒煒,王嘉禾[2]提出:管理層股權激勵較低時,其管理層加強稅收籌劃的程度很可能會被企業優惠稅率所影響,導致兩者之間出現負相關的關系;而當公司給予的管理層的股權激勵程度較高時,企業所能享受到的優惠稅率對企業進行避稅行為的影響較小,此時,管理層股權激勵仍然與企業的稅收籌劃程度正相關。總的來說,考慮到公司適用稅率的因素,管理層股權激勵與企業稅收籌劃的強度呈現U型關系。呂偉,李明輝[3]認為:公司對管理層的激勵越強,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愿意冒風險進行較大的避稅活動。同時,外部監督也會對管理層的行為產生影響,激勵效應在外部監督比較弱時對管理層的行為影響較為顯著。

從管理層權力方面或者再結合外部審計、管理層能力及外部環境等其他因素來看,代彬,彭程,劉星的兩篇文章中都研究了管理層權力與企業稅收籌劃,他們認為:當公司管理層擁有較大的權利時,公司激進避稅行為較為明顯。而且,高質量的外部審計并沒有發揮應該有的對公司治理的監督作用,其反而加強了公司的激進避稅程度[4];企業中能力較強的高管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扭轉公司避稅對公司價值方面造成的不利影響。而管理層權力擴大后,企業會采取更為積極地避稅行為,此時因為高額的成本的扭曲了企業避稅的原有的價值[5]。謝盛紋,田莉兩人[6]提出了:可將稅收激進行為看作公司的一種問題,而將CEO權力作為人特征的切入點。文章認為,CEO權力與公司稅收激進度正相關,而外部的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則可以抑制公司稅收激進度。李曉玲,方曙艷,張力認為[7]:CEO權力越大,公司避稅強度越大。其又將公司外部環境與公司內部治理相結合,研究發現,客戶集中度會使得CEO權力與公司避稅強度之間的關聯關系減弱。同時,例如高質量的法律和信任環境這種外部環境不僅有同客戶集中度一樣的影響,外部環境還會對客戶集中度產生影響。

吳文中將對管理層的激勵和管理層權力都考慮后,認為[8]:公司高管為了得到外界良好的評價與自身的高薪酬,并不會積極地進行稅收籌劃,積極交稅不僅能贏取社會聲譽,還能避免稅收籌劃帶來的或有風險。但是隨著管理層權力的擴大,高管在公司可參與決策的事務越來越多,包括自己的薪酬,此時管理層權力擴大弱化了高管薪酬與公司稅收籌劃之間的關系。

3大股東控制與企業稅收籌劃

在企業中,不僅所有者與管理者會有利益沖突,控股股東自身利益與公司整體利益也會有所不同。呂偉研究了控股股東的成本[9],他認為:控股股東一般會進行稅收籌劃,從而為公司節約大量的稅收成本。但是在很多方案中,控股股東并不會選擇哪個最有利于公司的方案,因為此時控股股東會為自身謀利,選擇使得控股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另外,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家族企業占了相當的比重。美國學者克林·蓋克爾西認為,判斷某一企業是否是家族企業,不是看企業是否以家庭來命名,或者是否有好幾位親屬在企業的最高領導機構里,而是看是否有家庭擁有所有權,一般是誰擁有股票以及擁有多少。這一定義強調企業所有權的歸屬。學者孫治本將是否擁有企業的經營權看作家族企業的本質特征。他認為,家族企業以經營權為核心,當一個家族或數個具有緊密聯系的家族直接或間接掌握一個企業的經營權時,這個企業就是家族企業。本文認為,家族企業指一個家族擁有企業的所有權,目前,很多家族企業都是由自己充當CEO進行管理的。所以我用家族企業作為大股東控制企業的代表。顏淑姬在文章[10]中提出:在家族上市公司中,控制權和現金流權的分離以及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位沒有分離都會導致企業的避稅行為很嚴重。而長期機構持股可以有效發揮監督作用,而獨立董事在家族企業中不能發揮監督作用。蔡地,羅進輝認為[11]:一個家族企業若不是由外部聘請人員擔任CEO時,而是由家族成員擔任CEO時,其稅收激進程度更大。另外,家族股東經營企業的年限越長,或者是他的超額控制權力越大,這時他會考慮到企業的社會情感財富成本或者由于采取一些稅收激進活動導致的對家族企業聲譽的損害或者股票價格的下降,那么家族CEO對家族企業稅收激進程度的影響變弱。

4不同股權結構的上市公司的稅收籌劃行為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營上市公司在背景,企業體制,管理人員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會導致它們在稅收籌劃的問題上也存在差異。

篇(7)

    關鍵詞:陽離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污泥脫水 

    1聚丙烯酰胺概述 

    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造紙工業、三次采油、水處理、固液分離、污泥脫水和體系增稠,隨著聚合技術的發展,聚丙烯酰胺已由最初干粉(膠體)發展成為現在的干粉、膠乳和微膠乳三種形式。八十年代獲得工業化生產的聚丙烯酰胺膠乳產品,其發展速度相當快,在歐美發達國家,其生產規模占已聚丙烯酰胺總量的70~80%。九十年展的聚丙烯酰胺微膠乳仍處于試驗階段,許多技術問題仍有待解決,近幾年的研究極為活躍,可以預計在不久的將來聚丙烯酰胺微膠乳產品將實現工業化生產。 

    我國為數眾多的企業生產聚丙烯酰胺干粉,有些科研單位曾經試制過膠乳產品,但產品主要性能指標如固含量和穩定性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難以與干粉產品競爭,而微膠乳產品則處于實驗研究階段。 

    隨著三次采油、廢水處理和功能性造紙添加劑等行業的技術進步,對聚丙烯酰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聚丙烯酰胺干粉產品具有生產技術簡單且產品分子量高的特點,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溶解時間長和易受攪拌剪切降解,需配備專門的干粉溶解裝置等弊端,且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易產生粉塵飛揚,危害操作者身體健康和對環境造成污染。膠乳產品具有溶解速度快和使用方便的特點,受到了用戶的歡迎,但由于膠乳產品系聚丙烯酰胺微小膠粒懸浮在油相中的熱力學不穩定物系,長期放置易發生分層現象。而近十年來發展起來的聚丙烯酰胺微膠乳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油水雙連續相體系,具有高度穩定性,但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形成條件嚴格,微膠乳產品存在分子量較低和乳化劑含量過高的缺點。 

    2陽離子聚丙烯酰胺 

    陽離子聚丙烯酰胺是近幾年發展最快的品種,在西方發達國家其年增長率為5~10%,已占聚丙烯酰胺總產量的60%以上。我國的情況比較特殊,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占總產量的90%以上,主要用于石油開采,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產量很小而且生產企業規模也很小,幾乎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的生產裝置。隨著水處理行業的飛速發展,對陽離子聚丙烯酰胺需求高速增長,相信國內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將會在近幾年有一個較大的發展。 

    陽離子聚丙烯酰胺主要包括以下三種:低分子量聚胺類、丙烯酰胺與陽離子單體共聚類和非離子聚丙烯酰胺改性類。聚胺類包括聚乙烯亞胺、聚乙烯咪唑啉、胺—表氯醇縮合物及其改進產品,這類產品電荷密度高但分子量低,主要用于功能性造紙添加劑、石油開采和化妝品等行業,很少用于污泥脫水。丙烯酰胺與陽離子單體共聚類陽離子聚合物產量最大,陽離子單體主要指(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DM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DMDAC),其中P(AM—DMC)產品分子量較高,陽離子度0~100%之間可調,粉狀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幾乎全部屬于此類結構,我國用于污泥脫水的粉狀陽離子聚丙烯酰胺亦屬于此類,產品分子量400~600萬,陽離子度30~50%,其主要問題在于DMC需要進口,價格昂貴,導致生產成本較高。對于P(AM—DMDAC)而言,由于DMDAC單體空間位阻較大,聚合活性差,很難制備分子量和陽離子度都令人滿意的產品,所以用于污泥脫水的不多,而且DMDAC吸水性極強,該類產品通常為液狀。非離子聚丙烯酰胺的酰胺基可與多種試劑反應,其中與甲醛二甲胺反應可生成叔胺結構聚合物,進一步季胺化生成季胺鹽。由于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粘度非常大,通常600~800萬分子量時2%濃度已很粘稠,這就給水溶液反應帶來困難,由于PAM濃度很低,導致陽離子度通常不會超過10%且殘余甲醛濃度較高。對于污泥中有機質含量不高的縣級污水處理廠而言,低成本的非離子聚丙烯酰胺Mannich變性產品是適用的。 

    3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技術進展 

    水溶性單體的聚合分為水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和反相微乳液聚合,水溶性單體包括(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等。我國主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技術,產品以干粉形式供應。反相乳液聚合是六十年展起來的一種新型乳液聚合技術,八十年代取得了較大進展,其中聚丙烯酰胺膠乳系列產品已獲得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法國科學家FrancoiseCandau在該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國天津大學哈潤華等也對微乳液聚合的動力學進行了研究,目前微乳液聚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乳液的結構和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機理上,業已取得的成果為: 

    (1)微乳液的結構和特性 

    目前對微乳液結構的認識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觀點,如CandauF的雙連續相模型、Friberg的增溶膠束模型、Scriven的三維周期性網絡模型、Lindman的界面松散態聚集體模型等,許多模型都能解釋微乳液的某些性質,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對以下結論是認同的,即微乳液是一種各向同性的熱力學穩定體系但它是分子異相體系,水相和油相在亞微觀水平上是分離的,并顯示出各自的特性。微乳液的液滴直徑為8~80nm,因而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有利于進行光化學聚合。 

    正相微乳液只有在較高的表面活性劑/單體比例下在很窄的表面活性劑濃度范圍內才能形成并且通常需要使用助乳化劑;而反相微乳液則較易形成,因為極性單體在體系中往往充當助乳化劑,因此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更易獲得工業化生產。 

    (2)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 

    CandauF首先以甲苯為油相,琥珀酸雙(2-乙基己酯)磺酸鈉為乳化劑制備了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并用AIBN和過硫酸鉀兩種不同的引發劑引發AAm聚合,建立了反應動力學模型,其后又將Beerbower-Hill提出的內聚能比觀點推廣應用于微乳液體系的乳化劑選擇上,取得了較好效果。 

    微乳液聚合具有極快的聚合速率,通常在100min內轉化率可達90%以上,在反應最初的幾分鐘內聚合速率就達到一個最大值,隨后,通常在聚合轉化率為20~30%時,聚合速率開始下降。在第二階段中,聚合速率下降的趨勢在某一轉化率處變緩,而這個轉化率的值隨反應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微乳液聚合的分子量與引發劑濃度的關系不大,聚合后體系含有兩類粒子,一類是直徑小于50nm的聚合物乳膠粒,另一種是直徑在3nm左右的AOT膠束,乳膠粒中的聚合物分子數很少(1~17條),分子量很高(106~107)。 

    聚丙烯酰胺微膠乳的實用合成技術要想獲得工業化生產,必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通常認為反相微膠乳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會太高,應研究如何提高微膠乳分子量的問題,第二是微乳液聚合的乳化劑濃度通常為很高,進一步降低乳化劑濃度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第三是乳化劑的選擇多是經驗或半經驗的,應研究如何有目的的選擇或合成確切結構的乳化劑的問題。 

    4絮凝與污泥調質處理 

    絮凝是通過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對懸浮液(或膠體)中細小顆粒的電中和和吸附架橋使其脫穩的過程,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必須具有較高的相對分子量和線性結構以及適度的電荷密度,其分子結構、離子形態、強度和分布、分子量和分布及支化程度等都會對絮凝效果產生影響,針對給定懸浮液特點合成確切結構的絮凝劑,使絮凝劑產品形成系列化是科研工作者共同的任務。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調質處理是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應用的重要方面,污泥分為生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和消化污泥,應根據污泥的種類和性質選擇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污泥中VSS/SS(SS中有機物比例)較高時,應盡量選用陽離子度高的絮凝劑,并增加絮凝劑投加量;污泥中SS濃度高時,應選用高分子量的絮凝劑,SS濃度低時,可選用分子量較低的絮凝劑;污泥PH高時(消化污泥),應選用官能團為季銨鹽結構的絮凝劑,pH低時,叔胺和季銨鹽結構的絮凝劑均可使用。 

    5我們的工作 

    作者進十年來一直從事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863”、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和山東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干粉產品分子量達到2500萬,水溶時間為30分鐘。近年來我們對丙烯酰胺類水溶性單體反相乳液聚合和微乳液聚合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水溶性單體反相準微乳液聚合新工藝,該工藝具有乳液聚合的特點,即產品分子量高和乳化劑含量低,同時兼有微乳液聚合的特點,即聚合速度快和產品高度穩定。并且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聚丙烯酰胺微膠乳工業化生產,由于采用了先進獨體的聚合技術,微膠乳產品具有很高的分子量和極窄的分子量分布、極快的溶解速度和無不溶物的特點。聚丙烯酰胺微膠乳產品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產品外觀:透明或半透明微膠乳固含量≥30%分子量:800~1500萬 

    水溶時間:3分鐘乳化劑含量≤12%(以丙烯酰胺計)。 

篇(8)

【作者簡介】 楊波,副教授,長江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祝湘陵,副研究員,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103(2013)05-0059-02

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明確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與工學碩士學位處于同一層次,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工程碩士教育制度從建立到發展的整個過程都與國家教育發展目標緊密相連,也成為高校中所有專業學位中規模最大,影響力較大,遇到的問題也較多的專業學位,為更好地適應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復合人才的要求,學者們一直探索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問題。

一、正確認識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質量和特色

工程碩士與工學碩士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皆是解決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但區別在于二者設置的背景、指導思想、培養對象、培養方式及培養目標等不相同。一是,工學碩士是能夠適應社會各方面整體需求,為教學、企業及社會培養通用型人才,主要來源是應屆畢業生。而工程碩士是為企業培養人才,提升企業人力資源水平,以企業需要為準繩,為企業培養特定型、應用型人才,主要來源為優秀在職人員;二是,工學碩士解決的是工程實際中存在的理論問題,追求理論研究的探索和創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風險性;而工程碩士解決的是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對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具有實現性和見效性,追求的是效益;三是,工學碩士立足于培養學術型和研究型人才,為進一步充實教學科研領域高層次人才及高校博士生生源,而工程碩士立足于為企業培養不離崗的復合型與應用型的人才,為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服務,滿足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把握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質量和特色的三個環節

高校應根據自身設置工程碩士的特色,將工程碩士的質量貫穿于整個過程,具體分為三個環節:招生、培養和學位論文三個環節。

在工程碩士招生中,首先應堅持招生條件中學位要求、工作實際經驗要求及單位推薦材料等要求;二是,必須通過全國工程碩士入學考試要求;三是必須通過高校綜合面試要求。這三方面構成工程碩士入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前一個條件是基礎,后兩個條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提高的必要條件。在工程碩士招生中應綜合考慮這些條件,重視綜合面試考察學員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察學生對所從事的工程事業的責任感和熱愛程度。

在工程碩士培養階段,課程培養是重要環節,也是時間最長、影響的最大的環節。這一階段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課程設置、課程教學、課程實驗、專題研討、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補充工程碩士科學知識、技術手段、技術創新、實驗手段、實踐應用、檢測方法等,特別是在實際工作的中涉及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工程碩士解決企業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企業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等方面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高校應在該階段結合工程碩士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要求及學生的思維特點等,構建適合工程碩士的教學框架,包括專業方向選取、教材定制、課程設置、教學方式選取、考評體系建立等,強化學生優勢,建立高校具有特色的工程碩士培養方式。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階段是專業碩士培養質量的綜合體現,綜合反映工程碩士理論聯系實際解決企業具體工程問題的能力。學位論文應集中于工程實際問題,為企業工程服務,從選題、開題報告、論文撰寫、論文審閱等環節入手,尊重企業專家和高校教授的意見,根據工程領域特點和企業實際需求制定原則性的論文規范和評審標準,使工程碩士能夠成為高校獨具特色的專業學位并滿足社會企業需求,得到社會廣泛認同。

三、與產業需求對接的工程碩士創新培養機制構建

(一)企業參與項目設計

高校工程碩士的招生應該直接與重要產業、行業相結合,與企業合作,從招生開始就與委托培養單位商談企業需求,深入了解學生的原有基礎,及委托單位期望高校在哪些能力方面加強培養,高校可與具體委托單位在學生培養方案、課程設計、培養方式及論文研究方向展開研討,形成雙方認可的培養方案與工程項目實施計劃,把企業需求全面納入高校工程碩士培養的全過程中,有針對性培養工程碩士,提高高校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補充委托單位人才需求,提升委托單位行業競爭力。

(二)面向產業、行業需求的師生互動教學

在高校工程碩士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很好地發動學生之間互動和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提高。高校可根據工程碩士學生的自身各自的特點,建設一支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教學師資和導師隊伍,加強專職和兼職教授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特點,創新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式,開展師生互動。通過師生互動使得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逐步達成默契,教師根據學生自身需求、委托單位需求及時調整課程內容,面向工程相關產業、行業所需人才重點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三)論文研究工作要理論與實際工程問題交融

一是,采取雙導師指導方式:高校在工程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方面應采用雙導師的指導方式,除高校教授對學生理論教學外,還需為學生配有一名來自工程業界具備高級技術職稱的導師。高校導師負責學生的課程學習、課程設計及實驗、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考評及論文的理論構建等部分,業界高級技術導師主要負責學生學位論文中工程實踐、工程管理、論文的實踐部分,并與校內導師協商確定學生的論文選題。通過雙導師制度,使得工程碩士論文選題、論文研究等密切與行業實際相結合,與委托單位實際工程問題相結合,切實解決工程實際。二是,高校提供論文選題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工程碩士論文應本著源于工程、服務于工程的原則,以工程相關產業、行業、企業發展為方向,從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考評、論文評審及論文答辯等環節嚴格把關,結合委托單位意見和高校導師與校外導師意見,鼓勵學生直接從相關工程領域的生產實踐中選取論文研究方向,或者選取具有明確應用價值的課題;同時,高校導師和校外導師應注意論文選題的技術難度、前沿性和論文工作強度,本著達到培養學生具備綜合運用工程理論、方法、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提升的目的。堅持“工程性、實踐性、應用性”相結合的原則,指導和評價工程碩士論文,力求每篇工程碩士論文都具備各自的特色。

(四)產學研合作的項目反饋

工程碩士項目的評價和反饋系統,主要有三大渠道:一是工程碩士畢業生的信息反饋,高校應定期與工程碩士畢業生聯系,了解在校學習對他們工作能力提升的具體情況,以及培養不足之處和社會需求發展動向及時反饋于高校;二是委托單位的信息反饋,通過與工程碩士委托單位聯系,了解工程碩士的在校培養是否有助于提升單位工程實踐能力及競爭力,及提升程度如何、還需在哪些方面改進;三是聯合培養項目組的信息反饋,鑒于校企聯合的工程碩士培養是長期的項目,校外高級技術導師也會及時反饋信息,共同調整工程碩士培養方案,以提升工程碩士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篇(9)

在經濟管理界,任何一種現象從出現到盛行,背后必然有其理論依據。股權激勵是現代公司激勵的主要形式之

一,股權激勵制度產生的經濟學依據,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就其實質而言,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

(一)委托-理論

委托-理論把企業看作是委托人和人之間圍繞著風險分配所作的一種契約安排,是由米契爾·詹森(MichaelJensen)和威廉·麥克林(WilliamHMeckling)在1976年發表的論文《企業理論:管理行為、成本及其所有結構》中首次提出的①。委托-理論有兩個主要結論:一是在任何滿足人參與約束及激勵相容約束而使委托人預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勵合約中,人都必須承受部分風險;二是如果人是一個風險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過使人承受完全風險(即讓他成為惟一的剩余權益者)來達到最優激勵效果。由于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契約不完備,人的行動不能直接被委托人觀察到,從而產生人不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為減少人采取機會主義行為和所有者對其進行監督的成本,風險收入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變量。所以委托理論的關鍵是委托人如何設計相應的制度,并且如何在這種制度下保證人的自利行為同時也是有利于委托人的。制度設計通常需解決兩類約束問題:一是參與約束(participationconstrains),即需保證人愿意從事委托人委托的工作;二是激勵相容約束(incentivecompatibilityconstrains),即人的自利行為也是有利于委托人的。將委托理論運用于公司實踐,就形成了委托-關系。委托關系通常是指委托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委托人從事某些活動,并相應地授予人某些決策權的契約關系。委托關系的實質是委托人不得不對人的行為后果承擔風險,而這源于信息不對稱和契約的不完備。委托理論是關于委托人如何設計一套激勵制度來驅動人為委托人的利益行動的理論。由于委托人無法觀察人的私有信息,也不能觀測到人的行動選擇或者觀測成本太高,只能觀測到產出(公司業績),所以委托人需要通過一定的激勵合同以促使人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為。

(二)人力資本理論

人類對人力資本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開創者有奧多.舒爾茨(T.W.Schultz)、加里.貝克爾(Gary.S.Becker)和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等經濟學家。人力資本是指附著在自然人本身上的關于知識、技能、資歷和熟練程度、健康等的總稱,代表著人的能力和素質。人力資本的投資收益率高于物質資本的投資收益率。人力資本是財產的一種特殊形式,也存在產權問題,只是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只能屬于個人,非激勵難以調動,而企業則是眾多獨立要素所有者所擁有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共同訂立的特殊市場合約②。

通過經營者股權激勵的制度安排,使經營者擁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權,既是對經營者人力資本價值的承認,也符合人力資本間接定價的特性。

(三)契約理論

在公司中,存在委托-關系,委托關系是通過契約形式建立的,委托關系能否完善,關鍵在于契約能否制定得完善。委托-關系是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產權關系的必然產物,而有限理性的"經濟行為"則通常會導致委托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利益沖突的結果往往是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損害委托人的利益,其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對稱所致,由于人處于信息的前沿地位,其信息獲取總比委托人更為有利;原因之二在于契約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在與人簽訂契約時,往往無法顧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因而無法訂立完善的契約來限制人的越軌行為。這就導致委托人與人之間行為的不一致。不得已,委托人只好通過一種方式,讓人能夠利用自己的私有信息,既為公司服務,也為自己謀利。其結果,在管理方式上就出現了分權管理;在激勵機制方面,就出現了股權激勵。股權激勵可以彌補不完全契約的不足,高管人員獲得的股權激勵的收益多少來自于高管人員的自身素質和經營中的努力,因而具有自我激勵作用。

以上是我對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粗淺的分析,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有效解決企業委托-問題的長期激勵機制,只有更好的了解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了解其必要性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這種激勵方式。

注釋

①JensenMC,MeclkingWH.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76.

②周其仁.《市場中的企業:一個熱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和約》,載《經濟研究》,1996年第6期.

參考文獻

[1]曹鳳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第42卷第6期.

[2]陳佳貴,杜瑩芬,黃群慧.《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激勵與約束--理論、實證與政策》,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陳清泰,吳敬璉.《股票期權激勵制度法規政策研究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篇(10)

一、委托理論的發展和主要觀點

(一)國外的研究狀況

美國等由于發展風險投資歷史較長,效果顯著,即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又對風險投資中的委托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凱伯和謝恩(Cable and Shane,1997)曾提出了一個風險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關系的合作博弈模型,但在模型中未考慮到風險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之間的分工屬性問題。L.吉本斯在《博弈論基礎》中對以知識和創新能力為基礎的風險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之間的合作博弈模型從信號博弈方面進行了模型構建和分析[13]。Gompers(1993)在其博士論文《理論、結構和風險投資模式》中認為:一方面,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能力和努力對風險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設計合理的機制可以使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回報主要取決于風險企業上市或被兼并收購時的股票價值,從而將風險企業經營團隊(風險企業)的利益與風險投資企業的利益緊緊地“綁”在一起;另一方面,風險企業經營團隊在運營企業過程中可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個人好處而采取機會主義行為,這將嚴重損害風險投資企業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將一部分控制權配置給風險投資企業(且與所有權配置無關)以提高投資效率,即通過設計合適的金融工具作為篩選和激勵的有效手段。[14] 另外,薩爾曼(Sahlman,W.A,1990)、勒納(lerner ,1994)、J.lerner 和Rodney Clark等也對風險投資中的委托關系進行了實證性研究。

(二)國內研究狀況

國內學者已開始吸收委托理論的成果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姚佐文(2001)在《風險資本家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控制權分配和轉移》中指出,風險投資中的控制權分配直接影響企業的價值以及風險投資企業與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個人利益,并通過模型分析了風險投資合同中控制權的分配和轉移,認為控制權尤其是剩余控制權是一種“狀態依存權”,并且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是可分離的,且不必完全對應。[15] 黃美龍(2001)在《美國風險投資治理機制及借鑒-基于委托理論的分析》中,詳細地分析了風險投資中的有限合伙制和風險企業的治理機制,并比較分析了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制和風險企業治理機制的異同。認為政府作為我國風險投資主體,極容易導致逆向選擇問題和道德風險問題,要促進我國風險投資健康發展,必須改變我國風險投資主體為民間機構或個人,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16]張幃和姜彥福(2003)在《風險企業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配置研究》中指出,“所有權必須與控制權相匹配”的原則并不能很好地解釋風險企業中的實際現象。基于風險投資的特點和風險企業經營團隊人力資本特性,利用Tirole(2001)模型分析了風險企業常常難以獲得風險投資的原因,并引入連續控制權變量,對此模型進行拓展,導出風險企業為了獲得風險投資所必須放棄的控制權的均衡解,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風險企業融資時經營團隊所擁有的非人力資產數量、運營企業時的個人非貨幣收益大小、經營團隊聲譽好壞等重要因素對風險企業中控制權配置的影響,認為:從靜態來看,風險企業經營團隊控制權隨所擁有的非人力資產的增加而遞增、隨運營企業的個人非貨幣收益增加而遞減;從動態角度分析,隨著風險企業經營團隊人力資本逐步轉化為企業的實際資產,其必須放棄的控制權將相應減少。同時,進一步分析了風險企業中所有權與控制權配置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風險投資中采取的治理機制應當是特殊的相機治理機制,即根據風險企業的實際發展績效和運營狀況以及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能力是否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權。[17][18] 田增瑞(2001)在《創業資本在不對稱信息下博弈的委托分析》中提出,在投資者和風險投資企業之間,風險投資企業應承擔無限責任,并應建立信譽機制,風險投資企業和企業之間應簽訂可轉換優先股的契約,以轉移風險。[19]南立新和倪正東(2002)在《中國風險投資企業與創業者之間的委托問題及解決方案》中,通過對大量的實際考察,認為委托的主要問題表現為:簽約前隱藏信息和約后隱藏行動,提出的具體解決辦法是:進行盡職調查;投資協議制約;分階段投資等。[20] 另外,俞以平和張東生等人對風險的控制和激勵也進行了研究。

二、一些啟示

根據委托理論的發展,結合國內外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研究現狀,本文認為對風險投資的研究如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則更好地分析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特點:

(一)從風險和分擔的角度來研究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

國內外研究主要是借鑒委托理論關于在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下的委托關系,從人的風險控制及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研究,內容集中于風險投資企業與風險企業之間的委托關系,局限于所有權和控制權的配置、人(風險企業)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如何通過投資前的盡職調查來消除和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等方面,卻忽視了風險投資高風險特性下的委托關系形成和維系機理,缺乏對風險投資整體運作模式的系統分析,特別是對風險投資的整個委托關系中的風險問題這根主線的作用,這樣,對風險投資中委托關系的研究不能區別于一般產業投資過程中的委托關系,對實踐缺乏相應的指導作用,因此,從風險投資的風險和分擔角度出發,有助于將風險投資委托關系形成的前提即對高風險的逐級和分擔,與利益主體在關系過程中風險控制與激勵相結合,較為完整和系統的解釋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特點對風險投資運行效率的作用,抓住了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實質,明確了各利益主體的角色定位問題。

(二)研究的范圍和對象

從風險和分擔角度研究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問題,應看到風險的逐級轉移和釋放是一個完整的鏈式結構,因而,研究的范圍應將投資者到風險企業的風險過程納入研究,側重于A級和B級各自的關系特點,以及與整個關系鏈條的關系的研究,以闡述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特點。從研究對象上而言,為適應風險、分擔及提高投資效率的需要,各利益主體所采取的不同組織結構形式及相互作用關系來適應風險的轉移和分擔的過程,說明了對風險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機理。所以,研究的范圍和對象應是投資者、風險投資企業到風險企業的完整關系鏈,個體對象是投資者、風險投資企業和風險企業,這樣,為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提供了明晰的研究載體。

(三)研究方法

國內外學者們對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國外的發展環境 與我國有較大的差異,國內發展風險投資事業也遠晚于國外發達國家,涉及風險投資的相關資料數據較難以獲得,因而,國外純理論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適應我國的具體制度環境,實踐的經驗通過運作比較的方式給予我們啟發,所以,在系統對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研究中,可考慮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定性與定量想結合的方式,采用一定的調查、統計等方法,并結合作者自身的風險投資實踐,在研究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共性下,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來說明我國風險投資中的委托關系特征及關系的行為過程。

(四)研究內容的擴展

1、在考慮風險條件下,將投資者、風險投資企業和風險企業這三個“黑箱”打開,對風險的效率傳遞機制問題及各種委托關系路徑下的激勵約束機制等問題進行深入而系統的研究。

2、研究風險投資效率與委托的風險效率相關性。委托理論在風險投資中的運用和研究,是企業內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條件的拓展,應層級委托關系的效率對風險投資投資效率的影響因素,以及不同委托關系路徑下效率問題。

3、對委托人和多人進行探索性研究。我國風險投資市場的政府主導型風險投資企業也可能出現“委托人缺位”、“激勵機制缺位”等問題,對風險分擔的影響將決定風險效率的傳遞機制問題。多人可能是在一定區域內的關聯產業內企業,或是具有產業鏈關系企業,或是企業內部治理過程中團隊成員的分別選擇問題,其相互作用機理,關系效率及相互監督成本等系列問題,及可能存在的“人缺位”問題等,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Holmstorm ·Bengt,1998. The firm as a Subeconomy. MIT working paper.

[2] [3] [4] [5] 均譯載自《企業的經濟性質》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6] 李春琦和石磊《國外企業激勵理論述評》 《經濟學動態》2001、6

[7] [8] [9]均譯載埃瑞克·G·菲呂博頓 魯道夫·瑞切特編 孫經緯《新制度經濟學》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0] 張維迎《所有制、治理結構及委托關系―兼評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觀點》《經濟研究》1996、9

[11] 徐新 邱菀華(1998)《委托—理論中自然狀態的不確定性對最優契約影響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院

[12] 高程德《現代公司理論》P167-204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3] [美] L·吉本斯《博弈論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年版

[14] Gompers, 1993 《理論、結構和風險投資模式》譯自“The Theory,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Venture Capital (Funding), Ph.D.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15] 姚佐文《風險資本家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控制權分配和轉移》《預測》2002.1

[16] 黃美龍 《美國風險投資治理機制及借鑒-基于委托理論的分析》碩士論文(2001)

[17] 張幃和姜彥福《風險企業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配置研究》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2003、3

篇(11)

美國等由于發展風險投資歷史較長,效果顯著,即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又對風險投資中的委托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凱伯和謝恩(CableandShane,1997)曾提出了一個風險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關系的合作博弈模型,但在模型中未考慮到風險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之間的分工屬性問題。L.吉本斯在《博弈論基礎》中對以知識和創新能力為基礎的風險企業與風險投資企業之間的合作博弈模型從信號博弈方面進行了模型構建和分析[13]。Gompers(1993)在其博士論文《理論、結構和風險投資模式》中認為:一方面,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能力和努力對風險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設計合理的機制可以使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回報主要取決于風險企業上市或被兼并收購時的股票價值,從而將風險企業經營團隊(風險企業)的利益與風險投資企業的利益緊緊地“綁”在一起;另一方面,風險企業經營團隊在運營企業過程中可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個人好處而采取機會主義行為,這將嚴重損害風險投資企業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將一部分控制權配置給風險投資企業(且與所有權配置無關)以提高投資效率,即通過設計合適的金融工具作為篩選和激勵的有效手段。[14]另外,薩爾曼(Sahlman,W.A,1990)、勒納(lerner,1994)、J.lerner和RodneyClark等也對風險投資中的委托關系進行了實證性研究。

(二)國內研究狀況

國內學者已開始吸收委托理論的成果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姚佐文(2001)在《風險資本家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控制權分配和轉移》中指出,風險投資中的控制權分配直接影響企業的價值以及風險投資企業與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個人利益,并通過模型分析了風險投資合同中控制權的分配和轉移,認為控制權尤其是剩余控制權是一種“狀態依存權”,并且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是可分離的,且不必完全對應。[15]黃美龍(2001)在《美國風險投資治理機制及借鑒-基于委托理論的分析》中,詳細地分析了風險投資中的有限合伙制和風險企業的治理機制,并比較分析了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制和風險企業治理機制的異同。認為政府作為我國風險投資主體,極容易導致逆向選擇問題和道德風險問題,要促進我國風險投資健康發展,必須改變我國風險投資主體為民間機構或個人,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16]張幃和姜彥福(2003)在《風險企業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配置研究》中指出,“所有權必須與控制權相匹配”的原則并不能很好地解釋風險企業中的實際現象。基于風險投資的特點和風險企業經營團隊人力資本特性,利用Tirole(2001)模型分析了風險企業常常難以獲得風險投資的原因,并引入連續控制權變量,對此模型進行拓展,導出風險企業為了獲得風險投資所必須放棄的控制權的均衡解,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風險企業融資時經營團隊所擁有的非人力資產數量、運營企業時的個人非貨幣收益大小、經營團隊聲譽好壞等重要因素對風險企業中控制權配置的影響,認為:從靜態來看,風險企業經營團隊控制權隨所擁有的非人力資產的增加而遞增、隨運營企業的個人非貨幣收益增加而遞減;從動態角度分析,隨著風險企業經營團隊人力資本逐步轉化為企業的實際資產,其必須放棄的控制權將相應減少。同時,進一步分析了風險企業中所有權與控制權配置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風險投資中采取的治理機制應當是特殊的相機治理機制,即根據風險企業的實際發展績效和運營狀況以及風險企業經營團隊的能力是否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權。[17][18]田增瑞(2001)在《創業資本在不對稱信息下博弈的委托分析》中提出,在投資者和風險投資企業之間,風險投資企業應承擔無限責任,并應建立信譽機制,風險投資企業和企業之間應簽訂可轉換優先股的契約,以轉移風險。[19]南立新和倪正東(2002)在《中國風險投資企業與創業者之間的委托問題及解決方案》中,通過對大量的實際考察,認為委托的主要問題表現為:簽約前隱藏信息和約后隱藏行動,提出的具體解決辦法是:進行盡職調查;投資協議制約;分階段投資等。[20]另外,俞以平和張東生等人對風險的控制和激勵也進行了研究。

二、一些啟示

根據委托理論的發展,結合國內外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研究現狀,本文認為對風險投資的研究如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則更好地分析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特點:

(一)從風險和分擔的角度來研究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

國內外研究主要是借鑒委托理論關于在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下的委托關系,從人的風險控制及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研究,內容集中于風險投資企業與風險企業之間的委托關系,局限于所有權和控制權的配置、人(風險企業)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如何通過投資前的盡職調查來消除和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等方面,卻忽視了風險投資高風險特性下的委托關系形成和維系機理,缺乏對風險投資整體運作模式的系統分析,特別是對風險投資的整個委托關系中的風險問題這根主線的作用,這樣,對風險投資中委托關系的研究不能區別于一般產業投資過程中的委托關系,對實踐缺乏相應的指導作用,因此,從風險投資的風險和分擔角度出發,有助于將風險投資委托關系形成的前提即對高風險的逐級和分擔,與利益主體在關系過程中風險控制與激勵相結合,較為完整和系統的解釋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特點對風險投資運行效率的作用,抓住了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實質,明確了各利益主體的角色定位問題。

(二)研究的范圍和對象

從風險和分擔角度研究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問題,應看到風險的逐級轉移和釋放是一個完整的鏈式結構,因而,研究的范圍應將投資者到風險企業的風險過程納入研究,側重于A級和B級各自的關系特點,以及與整個關系鏈條的關系的研究,以闡述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特點。從研究對象上而言,為適應風險、分擔及提高投資效率的需要,各利益主體所采取的不同組織結構形式及相互作用關系來適應風險的轉移和分擔的過程,說明了對風險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機理。所以,研究的范圍和對象應是投資者、風險投資企業到風險企業的完整關系鏈,個體對象是投資者、風險投資企業和風險企業,這樣,為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提供了明晰的研究載體。

(三)研究方法

國內外學者們對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國外的發展環境與我國有較大的差異,國內發展風險投資事業也遠晚于國外發達國家,涉及風險投資的相關資料數據較難以獲得,因而,國外純理論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適應我國的具體制度環境,實踐的經驗通過運作比較的方式給予我們啟發,所以,在系統對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研究中,可考慮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定性與定量想結合的方式,采用一定的調查、統計等方法,并結合作者自身的風險投資實踐,在研究風險投資委托關系的共性下,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來說明我國風險投資中的委托關系特征及關系的行為過程。

(四)研究內容的擴展

1、在考慮風險條件下,將投資者、風險投資企業和風險企業這三個“黑箱”打開,對風險的效率傳遞機制問題及各種委托關系路徑下的激勵約束機制等問題進行深入而系統的研究。

2、研究風險投資效率與委托的風險效率相關性。委托理論在風險投資中的運用和研究,是企業內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條件的拓展,應層級委托關系的效率對風險投資投資效率的影響因素,以及不同委托關系路徑下效率問題。

3、對委托人和多人進行探索性研究。我國風險投資市場的政府主導型風險投資企業也可能出現“委托人缺位”、“激勵機制缺位”等問題,對風險分擔的影響將決定風險效率的傳遞機制問題。多人可能是在一定區域內的關聯產業內企業,或是具有產業鏈關系企業,或是企業內部治理過程中團隊成員的分別選擇問題,其相互作用機理,關系效率及相互監督成本等系列問題,及可能存在的“人缺位”問題等,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

【摘要】本文對委托理論的演進過程和新進發展進行綜合評述,并結合風險投資的委托關系研究狀況,提出了從風險角度等方面對風險投資深入研究的一些啟示。

【關鍵詞】委托理論風險投資啟示

參考文獻

[1]Holmstorm·Bengt,1998.ThefirmasaSubeconomy.MITworkingpaper.

[2][3][4][5]均譯載自《企業的經濟性質》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6]李春琦和石磊《國外企業激勵理論述評》《經濟學動態》2001、6

[7][8][9]均譯載埃瑞克·G·菲呂博頓魯道夫·瑞切特編孫經緯《新制度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0]張維迎《所有制、治理結構及委托關系―兼評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觀點》《經濟研究》1996、9

[11]徐新邱菀華(1998)《委托—理論中自然狀態的不確定性對最優契約影響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院

[12]高程德《現代公司理論》P167-204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L·吉本斯《博弈論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14]Gompers,1993《理論、結構和風險投資模式》譯自“TheTheory,Structure,andPerformanceofVentureCapital(Funding),Ph.D.thesis,HarvardUniversity.”

[15]姚佐文《風險資本家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控制權分配和轉移》《預測》2002.1

[16]黃美龍《美國風險投資治理機制及借鑒-基于委托理論的分析》碩士論文(2001)

[17]張幃和姜彥福《風險企業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配置研究》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200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9av在线视频| 可以看污视频的网站| 中国人免费观看高清在线观看二区| 琴帝type=小说|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男人和女人爽爽爽视频| 动漫美女吸乳羞羞动漫|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日韩午夜伦y4480私人影院|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都流了这么多还嘴硬|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性孕妇video国产中国|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男爵夫人的调教|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www日本xxx|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同桌好舒服好粗好硬| 色妞www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一级日韩一级|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色一乱一伦一区一直爽|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金牛汇app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