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vi設計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地鐵vi設計是信息傳播與公共視覺的載體,它與地鐵的整體視覺秩序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將地鐵的視覺識別系統規劃納入新的地鐵視覺秩序與文化氣質的整體構建之中,以特有的視覺符號系統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并產生記憶,從而傳達地鐵的理念和文化。運用本土元素反映環保問題,以直觀有效的視覺文化語言傳遞給大眾環保意識,有助于提醒人們保護環境、愛護公物。本文以長沙地鐵的VI設計為研究對象,從環保理念與本土文化融合的多角度視野,探討VI設計在地鐵領域中的應用和審美體現,為長沙地鐵文化傳播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1國內外研究現狀
地鐵屬于城市交通工具之一,為地鐵研發的識別系統,如地鐵LOGO、地點指示牌、工作人員制服等具有識別作用的設計稱之為“地鐵VI(Visual Identity)設計”。地鐵Ⅵ設計在地鐵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國外地鐵VI設計的發展狀況
地鐵在國外有百余年的歷史,作為視覺導向的地鐵VI設計也日益完善。美國紐約地鐵的文化傳播不僅包括具有歐美風格的藝術品,還包括非洲與亞洲的裝飾風格。莫斯科地鐵建設之初,為了提升城市文化,經過不同藝術家和建筑師的精心設計,以各種人物和歷史事件為主題,用石英巖和大理石刻成各種浮雕,既彰顯富麗堂皇,又重溫歷史畫卷。倫敦地鐵的文化主要以廣告為主,目的在于讓人們充分了解該企業或品牌,使宣傳效果達到最大化。
1.2國內地鐵VI設計的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鐵,許多其他城市的地鐵也在緊鑼密鼓地修建當中。因為地鐵的舒適、便捷、環保,不僅很快成為了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且具有豐富的地域文化內涵,經過提煉和加工,使城市文化的特點更加鮮明,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層次得到提升。上海是世界級的海派文化都市,未來亞洲的金融中心,地鐵運用時尚的壁畫,讓來往的人體會到上海的時尚、優雅、富有內涵的城市文化。南京地鐵一號線設計專門的壁畫,充分反映出南京的歷史文化內涵。香港地鐵將導視系統設置在站廳層的非計費區。這種設計有助于車站的管理,可增加乘客在車站內的往返次數和停留時間。整個車站的公共安全方面的標識設計均使用相同的卡通形象,色彩對比鮮明亮麗,字體效果一目了然。
2長沙地鐵環境特征分析
2.1地理環境分析
長沙市地鐵線路的特征及概覽對視覺識別和大眾體驗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014年4月,長沙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運營,全長22.262公里,橫貫長沙東西,成為長沙市東西方向公交壓力和客流量最大的交通走廊。到2018年,長沙將陸續完成1號、3號、4號、5號等4條線路,將在長株潭三大經濟圈穿梭自如。可見,長沙地鐵的建設和發展是長沙未來交通的發展趨勢,同時孕育著視覺識別系統資源的新生和成長。
2.2長沙人文環境分析
長沙擁有3100年的悠久歷史和絢麗多彩的湖湘文化,長沙文化在湖湘文化中處于核心地位。以地鐵2號線為例,線路途經長沙著名的風景旅游區橘子洲和岳麓山,其他新建的地鐵線路也將充分考慮到長沙的人文特色,將古跡名勝和風景區劃人地鐵規劃范圍內,使人們能快速便捷地到達每個旅游景點。長沙的人文環境鐫刻著文化的烙印,將城市生活氣息、歷史積淀等滲透在長沙生活環境的各個角落,與視覺體驗融為一體。地鐵視覺識別設計一定能在長沙獨特的文化內涵中找到合適的視覺定位,發揮應有的作用。
3長沙地鐵VI設計分析
長沙地鐵的VI設計是把長沙地鐵文化推向全社會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借助于地鐵VI設計,以特有的視覺符號系統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并產生記憶,從而傳達長沙地鐵的理念和文化。目前,我國在地鐵VI設計方面總體的理念指導不夠,環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地結合在創新運用方面依然有限,存在著對地鐵特色功能、文化定位不明確和對于傳統文化與環保概念感知不強烈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3.1通過地鐵公共藝術來傳達環保理念
在長沙地鐵Ⅵ設計中以環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內涵作為支撐點,通過獨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來吸引大眾眼球,再基于本土文化上編著關于環保的小故事來反映環保理念的重要性。在設計地鐵公共藝術時,可以采用湘繡這一傳統手工藝――魅力絲線,歲月針傳,既傳承了經典文化,又用湘繡秀出了一片環保新天地。
3.2通過地鐵廣告來傳達環保理念
地鐵廣告的受注目程度高、影響力廣泛等特點能增加對產品的認知度。設計者可以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得、有個性的,帶有人文主義色彩的地鐵公益廣告,在創作過程中融入長沙本土的紅色文化,并適時定量的在各個地點投放,耳濡目染,提高大眾的環保理念。紅色文化是具有革命性的、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文化。將紅色文化運用其中,不僅能讓大眾銘記歷史,提高了自身的責任感、榮譽感,而且還嚴肅地傳達了環保理念的重要性。
3.3通過視覺識別導視系統來傳播環保理念
1 引言
力傳感器是目前廣泛使用的傳感器,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使用環境、本身結構的變化,需要對其進行標定,以此保證測量的精度。近年來,隨著虛擬儀器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開始基于該技術來開發自動化測量設備。博士論文,標定。虛擬儀器是基于計算機的儀器。計算機和儀器的密切結合是目前儀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1]。而在眾多的虛擬儀器開發平臺中,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的LabVIEW應用最為廣泛。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LabVIEW的力傳感器標定程序的設計。
2 標定的原理
所謂標定(或現場校準)[2]就是指用相對標準的量來確定測試系統電輸出量與物理輸入量之間的函數關系的過程。標定是測試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標定除了能夠確定輸入量和輸出量之間的函數關系之外,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測量系統中的系統誤差。
傳感器的校準采用靜態的方法,即在靜態標準條件下,采用一定標準等級(其精度等級為被較傳感器的3~5倍)的校準設備,對傳感器重復(不少于3次)進行全量程逐級加載和卸載測試,獲得各次校準數據,以確定傳感器的靜態基本性能指標和精度的過程。為簡化系統的設計,此處標準量采用砝碼加載的方式獲得。
3 系統組成
3.1硬件組成
系統的硬件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硬件組成
由圖可以看出,系統主要包括計算機、力傳感器,數據采集卡、接線盒等。本系統中,力傳感器采用電阻應變式壓力傳感器,四個應變片采用全橋的工作方式。數據采集卡采用NI公司的PCI-6221,該采集卡的主要參數如下:它具有16個模擬輸入端口,2個模擬輸出端口,24個數字輸入輸出端口,采樣速率最高可達到250kS/s。接線盒采用NI公司的SC-2345,此接線盒直接與數據采集卡相連,接線盒上有SCC信號調理模塊插座。SCC模塊是NI公司提供的信號調理模塊,其上面包含信號調理電路,可以將傳感器處采集的信號轉換成適合數據采集卡讀取的信號。本系統所用的SCC模塊為SCC-SG04,此模塊適用于連接采用全橋工作方式的電阻應變式壓力傳感器。
3.2軟件組成
本系統軟件基于LabVIEW 8.2來開發。LabVIEW是一種圖形化的編程語言。博士論文,標定。博士論文,標定。與其他開發工具不同,用LabVIEW編程的過程不是寫代碼,而是畫“流程圖”。這樣可以使用戶從煩瑣的程序設計中解放出來,而將注意力集中在測量等物理問題本身。它主要針對各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而設計,非計算機專業人員[1]。博士論文,標定。
因為所用的力傳感器屬于應變式電阻傳感器,其電阻變化率與應變可以保持很好的線性關系,即輸入與輸出量之間呈線性關系,所以可以用一條直線對校準數據進行擬合。此直線就稱為擬合直線,所求得的方程為擬合方程。圖2所示為傳感器標定程序的采樣頁面。
此程序采用LabVIEW的事件驅動編程技術進行編制的。事件[3]是對活動發生的異步通知。事件可以來自于用戶界面、外部I/O或程序的其它部分。在LabVIEW中使用用戶界面事件可使前面板用戶操作與程序框圖執行保持同步。事件允許用戶每當執行某個特定操作時執行特定的事件處理分支。
圖2 標定程序采樣頁面
圖3 采樣程序
直線擬合的方法[2]有很多種,比如最小二乘法、平均選點法、斷點法等等。其中,最小二乘法精度比較高,此處利用它進行直線擬合。根據最小二乘法,假定是一組測量值,是相應的擬合值,mse為均方差,則擬合目標可以表達為,期望mse最小。
LabVIEW中的分析軟件庫提供了多種線性和非線性的曲線擬合算法,例如線性擬合、指數擬合、通用多項式擬合等等。本程序選擇Linear Fit.Vi 來實現最小二乘法線性擬合。
標定子程序的工作流程如下:用戶先通過多次采樣,獲得各個輸入量對應的輸出量,通過While循環的移位寄存器保存這些值。博士論文,標定。采樣完成后,把這些值輸入Linear Fit.Vi進行擬合,擬合的曲線在Graph控件中顯示出來,同時該Vi自動求出方程y=ax+b中的斜率a和截距b,這樣,輸入輸出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就可以確定下來了,如圖4所示。
圖4 標定程序擬合前面板
4 小結
基于虛擬儀器的力傳感器標定程序能夠方便地對力傳感器進行標定。博士論文,標定。該系統具有人機界面友好,靈活方便,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
參考文獻:
【1】.候國屏;王珅;葉齊鑫.LabVIEW7.1編程與虛擬儀器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張迎新等.非電量測量技術基礎[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1 輔助圖形與VIS設計
1.1 輔助圖形
輔助圖形在VI設計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元素,其目的是為了延伸企業的精神和豐富標志的內涵,統一加強企業形象,因此品牌價值的建立應該具有獨特性,其作用也不容忽視。輔助圖形能夠使企業品牌和企業形象的“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通過對輔助圖形適當的使用,對其進行變化和強調,使品牌個性更加突出。輔助圖形從圖形的功能來說,它既可輔助LOGO來豐富傳播現場的氛圍,又可以單獨使用起到解說的作用,強化企業的形象,深刻地傳遞企業的精神內涵。
1.2 輔助圖形與VIS的關系
(1)延展和詮釋VI設計中的標志。輔助圖形在VI設計中的運用,它延伸和拓展了標志、標準字以及標志色,并在VI設計中配合標志來補充其所傳達的信息,不僅起到了美化的效果,而且也起到延伸和詮釋了標志的作用。在標志設計對企業各個方面的定位詮釋比較淺顯的時候,輔助圖形可以通過生動的造型對標志、標準字以及標準色等各種要素進行補充說明,從而加深標志和品牌形象在受眾心目中的印象,提高標識和品牌形象的可識別性與功能性。
(2)與其他品牌的差異化。我們都清楚,不同企業的形象都具備它獨特的個性、與眾不同的特點,主要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得到社會大眾的接受與認可,注意不同品牌之間的差異性非常重要,區別主要體現在不同行業與同行業的不同企業。例如“中國聯通”與“可口可樂”,它們都分別具有輔助圖形的設計,但是它們風格不一,獨具特色,從它們不同的輔助圖形中我們就可以輕易地分辨出來它們分別代表的品牌。輔助圖形的設計與 VI S有著內在聯系,起到對比、陪襯的作用,輔助圖形的出發點就是要處理好其他要素的關系,從而在視覺上產生差異化,在與其他品牌尤其是同行業品牌之間相比之下,可以很好地突出本行業的特點。
(3)增強視覺美感。在VI設計中輔助圖形的造型、表現方式、色彩元素的設計、變化大小、出現頻率,還有輔助圖形在使用時擺放的位置方面等,都會影響VI設計的整體效果。如中國聯通輔助圖形運用,首先對中國聯通VI設計起到了裝飾美化的效果,在美化聯通VI設計的同時傳遞著中國聯通的文化。中國聯通輔助圖形是提取了其標志的局部,對其進行設計,在此基礎上來傳達標志所蘊含的內涵,強化了VI設計的效果,使整體VI設計也更加具有視覺沖擊力,從而在審美上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同時在視覺美感上也有了提高。
2 個性化設計存在的緣由
2.1 基于個性化需求
在現代社會中時間就代表了金錢和機遇,任何成功產品的開發都要抓住時機,從而順應時代的發展,個性化設計表現的最為明顯。“時效性”作為個性化需求的特點之一,因此,人們在個性化需求上會受到各種時代因素與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會體現一定的時代特征。所以VIS中輔助圖形的個性化設計也不例外,它也是針對特定的時期而言的。一個成功的個性化設計,不但要準確把握好當時的文化特征、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方式等等,從這些方面著手去了解他們個性化的需求;同時,對于當時的技術、經濟特點、文化、環境等相關因素也要做一些前瞻性預測,了解大眾的個性化需求的傾向,有利于個性化設計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2.2 基于消費者情感需求
一方面,消費者作為產品個性化設計的中心。由于當今社會的發展和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設計理念的轉變,“以人為本”設計理念已經成為當下設計的主流。VI設計亦是如此,只有以消費者為主,才能準確地找到設計的切入點,個性化設計方法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個性化設計才有其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另一方面,產品的個性化設計基礎是消費者不同的情感需求。由于個性化與人的情感世界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人多種情感需求中的一種。所以要想更有效地認識和了解個性化需求,從本質上理解和研究個性化設計,我們首先就要了解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是什么,以避免走入誤區。
3 VIS中輔助圖形的個性化設計方法
3.1 對標識圖形的強調與重復
輔助圖形的設計可以來自標志,在使用的時候進行規范,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使用輔助圖形并運用到VIS系統的各類視覺產品中。即對標志進行選取,可以摘取標志的精華進行延伸。如中國聯通的輔助圖形設計,就是對其標志的部分底紋進行延伸,這個方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種。如全球著名的跨國 4A 廣告公司所采用的方法是把標識的圖案用其他元素替代。標識本身是由手機、電腦、燈泡等媒體要素組合,衍變成火焰、楓葉、機械工具、蜜蜂、向日葵等元素的組合,用他們來代表不同的工作部門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質,從而體現企業的個性。
3.2 對標識的局部圖形進行選取加以應用
在現代的許多標識設計中,圖形的應用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注重。不一樣的視覺符號的拼湊組合也應用到一些LOGO的圖形中,在設計輔助圖形的時候可以直接抽取這些符號或者直接選取標志局部進行應用也可以重新組合這些視覺符號再加以運用。如“萬花筒”標識的設計,它蘊含的是倫敦的城市品牌形象,“萬花筒”的設計用一些抽象的視覺符號作為設計的主體元素,同時這些抽象元素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們分別代表的是倫敦的瑞士再保險大廈、泰晤士河水閘和倫敦眼吊艙。對于這樣一個變化豐富的標識,設計師直接選取標識的局部圖形應用在各種媒介上,的確達到了大眾所希望的視覺效果,并且創造了一套充分體現倫敦魅力的個性化VI設計。
3.3 以品牌相關事物作為設計主體
這種輔助圖形的獲得,最為常見的是紅酒的包裝設計上,以張裕葡萄酒為例,不同系列的產品包裝它們在內容編排設計上都很相似,輔助圖形的運用是選取是以不同產地的酒莊外觀建筑作為根據,經過拍攝之后再進行圖形化的處理,應用到該系列產品的包裝盒、瓶貼、手提袋、外箱等各種視覺設計上。
4 結束語
輔助圖形的個性化設計,有利于設計師進行設計時高效傳達個性信息,提升企業的傳播價值與消費者的認同感。巧妙運用個性化的方法設計輔助圖形對 VI S系統能起到美化的作用,在這個個性化時代的影響下,個性化設計也能夠拓寬與延伸輔助圖形的創意。從而為當今激烈競爭下的VI設計開拓新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于顯洋,廖菲.企業形象制勝[M].新華出版社,1996.
[2] 李昌浩.VI(視覺識別)系統中輔助圖形的設計研究.天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D].2007.12.
[3] 周鑫.Vl中輔助圖形的應用表現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3.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消費的場所也發生了轉移。專賣店的營銷模式已經為人們所接受。同時專賣店也是企業在消費者面前展示品牌文化、企業理念,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品牌專賣店的設計也就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對于消費者而言,可以透過專賣店室內設計解讀其銷售商品的品牌文化;對于品牌的所有者,則可以通過專賣店去詮釋品牌文化,繼而推廣和建立企業品牌形象。
一、品牌專賣店的識別性問題
“專賣店”的形式有很多種,例如連鎖店、精品店、概念店、旗艦店。這些店因為經營和管理的理念有所不同而各自具有一些特質,但是還是都可以看作是專賣店概念的延伸之后所能囊括的。但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人們對專賣店點的概念更加概括,其范疇更為廣闊,甚至包括了專業店,很多的零售業都會被人們以“專賣店”涵而概之。但是實質上的專賣店是專門的經營或者是經授權經營品牌商品的零售業態,其顯著特點就是它的品牌的識別性。
品牌的概念更多的還是存在于消費者的認知之中,但它卻為商品制造者所擁有。作為市場營銷終端的專賣店,直接和消費者接觸,既是產品銷售的場所,還是創建品牌的有效途徑。在專賣店簇擁成團的環境下,專賣店形象就成為了品牌進入社會的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接觸。現今各個品牌都擁有各自專賣店的形象設計體系,以便于做到區別于他的目的,繼而才能與其他品牌競爭、抗衡。從品牌傳播的角度上看,對形象個性的突出就更加強烈。在具體專賣店空間形象設計上更為注重造型、材料以及色彩的使用,從而引起人們的注意,甚至是達到入店賞析的效果。同時現代的消費購物觀念已經轉變為休閑享樂式的購物需求。所以商業空間就要既能容納展示商品,又要具備促銷商品的作用。各個專賣店盡管在面積上、布置上、主題設置都存在的差異,但消費者在空間場所中的自身體驗,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滿足了消費者在不同購物需求,其附加在購物之外的體驗就成為其享受的增值服務,在娛樂了消費者的同時,也展現了品牌的價值。從而加深了品牌在消費中印象之中的印記,進而產生識別作用。而要識別就要有印象,要有印象就必須有獨特的形象,且這一形象必須還是要統一的。這就是是專賣店統一形象設計的必要性。
二、基于VI設計為基礎的統一形象營造方式
企業的理念和文化在做CI設計時都得到了提煉和歸納,所以在做品牌專賣店設計時,CI就成為了品牌專賣店設計的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也是專賣店統一形象營造的首要遵循的法則。
品牌專賣店的設計中要將CIS以物態的形式反映出來。以便于通過外在物態的表現,展現內在的文化特征。首先就是造型。通常標志圖形應用于品牌專賣店中的視覺造型是較為普遍的,因為標志其本身就濃縮蘊含了企業的品牌信息,是一個可以表達出豐富含義,傳達出明確品牌信息的視覺符號,且容易被人識別、記憶,并且符合美學原理。最為典型的就是形象墻設計中標志的應用。還有在標志圖形中提取符號圖形,進行分解重構,延伸出子圖形,從平面到半立體、到立體空間。從而將標志圖形創造性的應用于三維空間中。例如阿迪達斯專賣店中的三條勝利線就是通過對VI中標志形體的提煉而演化的來的,還有店中的依墻而建的楔形展架也有標志造型演化出來的。三條勝利線,簡潔而富有沖擊力的視覺符號,是人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就能夠識別出來的形象。同時又會被鮮明、獨特的造型所感染,更快、更高、更強、勇于攀登高峰的核心理念也深深的打動了人們的心。三條白色的燈帶縱貫整個黑色頂棚,并且從頂棚一直延伸至墻面,再由地面的反射形成回環。并且在這里三條線也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圖形。而是一條充滿力量的跑道。給人賽場上的信心和力量的感受。(圖1)
再者就是VI中的顏色在品牌專賣店中是廣泛被應用的。顏色在視覺傳達中有先聲奪人的功效。上面提及的黑白的阿迪達斯,紅白的可口可樂等等,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品牌和顏色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品牌專賣店中的標準色應用也是要首先考慮的。例如李寧品牌專賣店,其從店面的招牌到空間的各個界面再到展臺展具的色彩都采用了標志中的紅色,并用白色的輔助色作為輔助,形成了統一的視覺感受。從而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識和記憶都得到了加強。而當標準色的背景顏色和產品發生沖突的時候往往是采用降低其明度后使用,或者運用無色彩顏色加以替換或者是輔助色的參與。
還有就是在空間中導入VI中的輔助圖案圖形來強化統一品牌的形象,采用隱喻等含蓄的符號化了的形式語言來表達品牌的核心理念以及企業的文化內涵。并不是簡單的來源于VI中的圖形形象元素,而是認真的解讀分析研究品牌理念之后所得到的,能夠體現品牌精神實質和文化內涵的概念形象。無論是直觀形象的表現還是抽象隱喻的傳達,都應該是一種由內向外的方法。同時每一種信息傳遞方式也不是孤立的,要使其有機的相結合的同時還要考慮其他的方方面面,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去完整、準確的傳遞品牌核心信息。
三、對區域性特征的融合與統一
品牌專賣店往往是一個數量龐大的銷售終端體系,其遍布各地的個體都統一于統一的形象基礎上的。而如何將各地適合的特色元素融合于整體的統一形象之中,成為了專賣店室內整體形象的設計面臨的主要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品牌推廣者所一直關注的,也在不斷的探討和研究。
要做到這些特色的元素加入其中不僅不會與原有的統一形象的標準不相悖謬,相反還會豐富其原有形象中的元素,從而使當地消費者感到親切,進而吸引更多的當地客戶,從而做到深入人心。這種情況要求專賣店室內形象設計在以保持了統一形象的同時,還適應大環境特征,專賣店室內設計中品牌形象的統一性是基礎,因為畢竟它是企業已有的寶貴資產,是不能被忽視的,更不能被破壞和遺棄。這一理念對品牌能夠在形象統一的基礎上再向更高的層次推進打下基礎。
實際上,品牌的各個專賣店形象并不是完全一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品牌形象具體實施有差異。盡管所處同一時期,但是不同的專賣店有的店鋪更新了形象,有的則還使用原有形象。例如剛剛更新了形象系統的李寧的專賣店。另一個原因就是地域的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點融合在同一的形象中之后,使得其外在的表象產生了一些差異。也正是這些不同的,特色的元素的融合,才是品牌專賣店室內形象設計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說,在對專賣店室內形象設計時要在統一形象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地區的地域特點、環境特色進行設計(圖2)。并在各個不同特色的店內使用有所區別的手法去設計才能創造出真正優良的品牌專賣店空間。
結語
專賣店室內設計的基礎是品牌,品牌形象理念在專賣店中是通過空間的表達,營造出具有品牌氛圍的具體建筑空間,使得消費者能夠在其中讀取到品牌信息,獲得對品牌的印象。在這一基礎上再具體分析專賣店室內設計中影響設計的因素,這些具體因素包括理念中的要素和實際的構成專賣店室內設計的物質要素,并加以研究分析之后提出具體品牌專賣店設計的方案。所以專賣店統一形象的營造必須是建立在統一的品牌形象的基礎之上并融合具體的實際的各種因素,才能設計出符合地域特色的、符合時代潮流的而又有共同基礎(統一的品牌形象)的優秀作品來。
參考學術著作:
[1]英格麗德•文茨―加勒.精品店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奧托•瑞伍德特.商店設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3]埃莉諾•柯蒂斯,霍華德•沃森著.專賣店新銳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參考學位論文:
[1]梁晶.大眾文化下的專賣店設計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9
[2]廖逸群.休閑服裝品牌專賣店的設計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華中科技大學,2007
[3]韓放.商業購物空間環境室內設計與規劃[D].碩士學位論文.武漢理工大學,2002
[4]邱艷飛.基于構成學理論的家具專賣店展示設計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沈陽:東北林業大學2010
[5]巫鰨品牌專賣店及其設計研究―消費、展示與體驗[D].[碩士學位論文].清華大學,2004參考學術期刊:
[1]溫少安.專賣店設計感想[J].ID+C室內設計與裝修,2006,1:91―100
[2]黃濱.VI設計在企業銷售終端中的應用及拓展[J].裝飾,2005,10:78―79
[3]馬仿明.物質豐裕時代的專賣店設計[J].裝飾,2006,2:94
隧道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自然風和交通風無法完成隧道內空氣的轉換。當CO濃度很大時,會危及人的身體;煙霧粉塵則會給駕駛員的視野造成障礙,增大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所以必須采取機械通風方式,有效及時地排出隧道內的有害物質,降低空氣的污染程度。尤其在隧道內發生交通事故或者火災的特殊情況下,機械通風就越發顯得重要。因此在隧道中建立通風監控系統意義十分重大。
1.通風監控系統的組成
隧道通風監控系統主要由監控中心計算機、CO/VI檢測器、風向風速檢測器、風機和區域控制器等組成。
1.1 監控中心上位機
此隧道監控系統軟件的上位機系統是利用北京三維力控公司的Forcecontrol 6.1組態軟件進行設計。上位機可以發出指令給區域控制器,以便來控制隧道內的機電設備,也可以接受區域控制器的數據來分析和處理。
1.2 CO/VI檢測器
CO/VI檢測器由一氧化碳/能見度檢測探頭、評價控制單元、安裝支架、連接電纜等部分組成。一氧化碳檢測采用的是非擴散檢測紅外波段中的一定波長對非對稱分子吸收能力的變化值(即δ值),再變換成電流的變量,把這一變量又用數字信號傳至隧道監控室中心計算機并顯示出來[1]。能見度測量是通過另一分離通道,由發射/接收單元發射光波,通過10米測量通道到達反射單元,反射光再經原來的10米測量路徑反射到發射/接受單元,光束經過衰減,得到的信號經過評價控制單元處理為測量值,就是能見度檢測值。
1.3 風速風向檢測器
風速風向檢測器采用超聲波的原理測量隧道的環境溫度和風速風向,由二個超聲波發射/接受單元、數據處理評價單元、安裝支架、連接電纜等部分組成,具有現場顯示功能。
1.4 區域控制器
此次設計下位機的區域控制器采用honeywell高性能可編程控制器(PLC),負責管理和控制相關區域的現場設備。區域控制器由機架、CPU、電源模塊、I/O模塊、通訊模塊等組成。主要設備清單如表1所示。
2.隧道通風的方式
目前隧道機械通風方式可分為縱向式通風、半橫向通風和橫向式通風三種方式。縱向式通風是從一個洞口直接引進新鮮空氣,由另一洞口排出污染空氣的方式。這種通風方式一般適用于單向行車的隧道;半橫向式通風是將新鮮空氣經送風道直接吹向汽車的排氣孔高度附近,直接稀釋排氣,污染空氣在隧道上部擴散,經過兩端洞門排出洞外。使用這種方式的隧道僅需設置排風道,比較經濟;橫向式通風的特點是風在隧道的橫斷面方向流動,一般不發生縱向流動,因此有害氣體的濃度在隧道軸線方向的分布均勻。該通風方式有利于防止火災蔓延和處理煙霧。但需設置送風道和排風道,增加建設費用和運營費用[4]。在本系統中采取縱向式通風方式。
3.隧道通風監控系統的功能
3.1 數據的采集及顯示功能
該通風監控系統能檢測出隧道內CO濃度、能見度、風速和風向,并顯示在上位機監控界面上。
CO濃度(單位:PPM)和能見度(單位:1/km)都由CO/VI檢測儀檢測所得。風速主要采集的是縱向風速(單位:m/s),風向指隧道內的縱向風向,分為正向和反向,用箭頭表示,數據由風速風向檢測儀檢測所得,輸出形式為一個繼電器輸出。
檢測到的CO/VI值和風速為模擬信號,在4-20MA之間。數據采集后要把模擬量轉換為數字量之后才能顯示在界面上。
3.2 風機狀態的監控功能
通風監控系統可以返回每一臺射流風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風機的正/反轉、停止、故障等狀態信號,然后將這些狀態清晰、明了的顯示在監控系統界面上。該系統把處在一個斷面上的兩臺風機作為一組來進行控制。控制方式分為遠程自動、遠程手動和本地控制三種。遠程自動控制就是監控中心上位機將采集到的信息處理后,當達到一定的限值時實時地發出指令;遠程手動控制就是操作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人工發出指令來控制風機運行;本地控制就是操作人員在現場低壓柜按下風機的啟停按鈕。
3.3 輔助功能
1)報警功能:能夠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判斷,如果數據超過規定的報警限值或低于規定的報警限值,實時報警窗口就會自動彈出,報警數據、設備和區域就會在報警窗口顯示出來。用戶也可以設計報警聲音,以便更好的對操作員進行提示。
2)趨勢曲線:現場采集到的數據經過處理后依照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進行儲存,通過趨勢曲線可以更好的對數據進行分析顯示。
3)報表:能夠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顯示、存儲和打印等功能。
4)事件記錄:記錄操作人員的操作過程,并可記錄系統上位機相關程序的啟動、退出及異常的詳情。用戶可以通過記錄來對系統進行維護。
5)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用戶級別管理、安全區管理、系統安全管理及工程加密管理。
4.隧道通風監控系統設計
4.1 上位機軟件設計
(1)I/O設備建立
力控組態軟件實時數據庫通過I/O驅動程序對I/O設備進行數據采集與下置,實時數據庫與I/O驅動程序之間為客戶/服務器運行模式,一臺運行實時數據庫的計算機可通過多個I/O驅動程序完成與多臺I/O設備之間的通信。本監控系統中,首先對Honeywell PLC進行設備設置,通過標準MODBUS(TCP)協議建立相應的I/O設備,并輸入IP地址,以便和下位機建立通訊。I/O設備建立如圖1所示。
(2)數據庫組態點建立
點是實時數據庫系統保存和處理信息的基本單位。在創建一個新點時首先要選擇點類型和所在區域。點類型分為數字I/O點和模擬I/O點兩種,本系統中CO值、VI值和風速值為模擬點,風向、風機運行狀態的反饋及控制點均為數字點。每個點都需要對基本參數、報警參數、數據連接和歷史參數進行設置。
(3)界面建立及動畫連接
根據監控系統的要求,設計了監控主界面、手動控制界面、報警界面、趨勢曲線界面和報表界面等。畫面建立完成后,將畫面中圖像對象與變量或表達式建立連接,這樣就可以對系統中的各種設備進行監控。在監控主界面上可以清楚的顯示各檢測數據、風機在隧道中所處的位置以及風機的運行狀況。在監控界面上點擊風機控制按鈕,進入風機手動控制界面,操作員根據不同情況點擊正轉/反轉/停止狀態按鈕進行操作。隧道通風監控系統主界面如圖2所示。
(4)腳本程序
在隧道通風監控系統的設計中除了監控界面的建立,編寫腳本程序也是一項重要任務。
在本系統中需要編寫的腳本程序有如下幾項:
1)每臺風機啟動時需要短暫的延時,上一臺風機達到額定轉速后,再啟動下一臺風機,以減少對變電站供電的沖擊。
2)風機控制時如果在左轉,此時右轉按鈕灰掉(即被屏蔽了),必須先按停止后,才能再按右轉按鈕啟動風機。
3)通風系統遠程自動控制。
在正常行車條件下,若隧道內測點CO濃度或能見度值時,正常交通狀況下交通活塞作用所產生的風速足夠完成隧道通風,則射流風機組無需啟動;若隧道內CO濃度或能見度并持續10分鐘時,每一組開啟一臺風機;若測點CO濃度或煙霧濃度并持續10分鐘,射流風機全部啟動。此時風機轉向應同風向是一致的;若隧道發生火災,則開啟隧道內的全部風機。此時風機的轉向應向距離火災點較近的洞口吹去。
4.2 下位機軟件設計
本系統區域控制器應用的是Honeywe-ll MasterLogic-200系列PLC,采用SoftMaster-200作為編程軟件。用戶可以進行系統配置和程序的編寫、調試、仿真、在線診斷PLC硬件配置狀態、控制PLC的運行狀態和I/O通道的狀態等。
(1))首先通過CPU的USB接口連接PC機,在SoftMaster-200軟件中對PLC進行配置網絡地址并寫入,建立PC機與PLC之間的通信。
(2)配置I/O設備信息,明確上位機軟件數據庫組態點與PLC輸入點的對應關系,各輸出點與各輸出執行單元的對應關系,創建全局變量和本地變量。調用全局變量的步驟如圖3所示。
(3)按照控制要求編寫梯形圖程序。
在編寫梯形圖時要注意變量與上位機組態軟件數據庫組態中變量的對應關系;風機的延時啟動;風機的單點控制及自動控制;上位機監控界面中按鈕之間的互鎖等。梯形圖編寫界面如圖4所示。
(4)程序編程完成后,選擇“聯機[Online]”-“寫入數據[Write]”,然后選擇要傳輸到PLC的數據,然后點擊“確定[OK]”,將選定的數據傳輸到PLC。
(5)進行聯機調試。
5.結論
本設計對通風監控系統進行了詳細的工程設計,包括系統的結構設計,功能設計和模塊劃分和上下位軟件設計。應用力控Forcecontrol 6.1組態軟件設計了通風監控系統的主界面、風機顯示界面、風機控制界面和風機預案管理等。應用honeywell PLC進行區域控制器設計,并編寫了后臺控制程序,實現了通風監控系統的各項監控功能。
本系統有效地保證駕駛員、隧道養護人員免受有害氣體的危害,提高了車輛運行安全系數。整套系統已投入運行,經過多次現場驗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我們所做的研究工作還僅僅是初步的,今后仍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曹力.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的組成與作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9,35(3):159-175.
[2]劉嘉群,郭澤宜.對某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的研究[J].科技資訊,2009,19(1):39.
[3]李林鋒.高速公路隧道通風監控系統綜述[J].交通科技,2011(4):44-49.
[4]葉建華,錢虹,張蕊,黃張青,王瀟鋆.高速公路隧道風機/防火門監控系統組態軟件的實現[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8,24(4):346-348.
[5]孫巧燕.隧道通風和火災報警系統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6]任桂山.城市公路隧道通風智能控制系統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7]袁杰.基于模糊控制的城市隧道智能通風系統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8]潘勝.城市公路隧道汽車尾氣排放濃度的研究及通風方案的設計[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價值工程在建設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可擴展到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包括項目建議書、勘察、設計、施工、運營、廢棄處理等各階段,其中在價值規劃階段即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階段的價值工程分析尤能對項目的價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將用價值工程分析大學階梯教室的聲學設計方案,從中選出最為合適的方案,從而以一定的投資達到較大的效益。
1 150人用階梯教室的相關說明及假定
本文以山西某大學教學主樓中的150人用階梯教室為例進行分析,該教室如圖1所示,開間和進深分別為14.4 m和10.8m,層高4.5 m。該教室相關說明及假定如下:
1) 教室地面和講臺均為水磨石,墻面為普通白灰抹面,窗戶總面積54.4 m2,安裝普通玻璃,設兩個普通硬木拼板門,上有亮子,門洞面積為7.2 m2;
2)教室設8級臺階,每層臺階高120 mm,寬900 mm;
3)采用德國ADA聲學設計公司開發
的EASE軟件做聲學模擬,在距地面1.78 m(距講臺1.58 m)處以略提高的講話聲為聲源,其500 Hz和1kHz時前方1 m處的聲壓級(A)分別為60dB 和58 dB;在聽眾區選取50個測點教室,如圖1;
圖1 150人階梯教室平面圖及剖面圖
4)教室處于大學校園內,周圍環境噪聲較低,采用普通磚墻砌筑即可滿足教室一、二級隔聲標準[1],且教室內無產生較高噪聲的特殊設備,所以背景噪聲采用40 dB;
5)本文聲學處理采用吸聲吊頂(井字梁下留約150 mm大空腔)和在講臺上部離黑板600 mm處設大約12 m2的折線形反射板,如圖1,具體材料的選用從以下幾種方案中選擇。方案一:礦棉裝飾吸音板吊頂和鋁合金微穿孔板反射板;方案二:礦棉裝飾吸音板吊頂和鋁合金微穿孔板反射板,且反射板里加50厚玻璃棉氈;方案三:鋁合金微穿孔板吊頂和鋁合金微穿孔板反射板;方案四:鋁合金微穿孔板加50厚玻璃棉氈吊頂和鋁合金微穿孔板加50厚玻璃棉氈反射板。其中礦棉裝飾吸音板采用某建材制品廠生產的13厚FH9717型吸音板,鋁合金微穿孔板厚1 mm,孔徑0.8 mm,穿孔率1%;
6)本文將以總聲壓級、頻率為500Hz和1 kHz時的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為1 kHz的輔音清晰度損失率為評價指標。
2 模擬結果及其分析
在用軟件EASE對四種方案進行模擬后得出結果,如表1所示。教室背景噪聲采用40 dB[1];美國ANSI S12.60—2002標準規定教室信噪比(S/N)最小應為15dB[2],“教室聲學”研究表明教室信噪比(S/N)小于10 dB時,聽力正常的學生語言清晰度會嚴重降低,要使聽力上有缺陷的兒童聽清楚,需要至少15 dB的信噪比[3]免費論文。從表1可看出:從方案一到方案四整個聲場的聲壓級略有下降,方案一的最大聲壓級差為1.6 dB,聲場比較均勻,最小信噪比較大,為14.3 dB。
表1 四種方案的軟件模擬結果
我國《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規定,對于體積在500~1000 m3范圍的合班教室,500 Hz頻率時的混響時間為1 s,其中混響時間可有0.1 s的變動幅度,教室體積可有10% 的變動幅度[1]。從表1可見:四種方案均達到標準要求,其中方案四所選材料吸聲系數較大,其混響時間最短,500 Hz和1 kHz時分別為0.38 s和0.39 s。
語言可懂度是混響時間、聲壓級和信噪比等的綜合評價標準,相關資料表明如果混響時間為0.5 s,信噪比為+10 dB時,可懂度可達90%以上,如信噪比為0 dB,則可懂得僅有55%;如信噪比為+10 dB,而混響時間為1.5 s,可懂度為75%左右;如混響時間為1.5 s,信噪比為0 dB時教室,可懂度僅僅30%[3]。語言可懂度有許多評價指標,本文以輔音清晰度損失率(Alcons)為指標,損失越小,可懂度越好,根據軟件規定損失率為0%~7%時,優秀;7%~11%時良好;11%~15%為一般;15%~18%時較差;18%以上很差,不可接受。分析表1可知,方案四有四個測點輔音清晰度損失率最小,達優秀,四十六個測點輔音清晰度損失率在7%~11%之間,為良好,聲學環境相對最好;在四個方案中,方案一聲環境較差,良好率和一般率分別為18%和82%。
3各方案的價值工程分析
3.1價值工程[4]
價值工程是以提高產品或作業價值為目的,通過有組織的創造性工作,尋求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種管理技術。其計算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功能成本法和功能指數法。現以功能指數法分析本文的四種方案,其表達式為:
VI = FI / CI ①
②
③
其中VI即為第i個評價對象的價值指數,FI為第i個評價對象的功能指數, Fi即各方案教室中50個測點功能得分的平均值; CI為第i個評價對象的成本指數; I , i均取1,2,3,4。
VI= 1此時評價對象的功能比重與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認為實現該功能的現實成本合理;VI < 1此時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對于系統內其它對象而言,目前所占成本偏高,從而會導致該對象功能過剩,應降低成本;VI > 1此時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可能原因有三種,1),成本偏低導致功能偏低,應增加成本;2),目前功能超過應具有的水平教室,也即存在過剩功能,應降低功能水平;3),對象在技術、經濟等方面有某些特征,致使功能較高而所需成本較低,無需改進。
3.2 方案分析
功能指數:本例以其輔音清晰度損失率為評價指標,每個測點根據其被測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和很差的情況分別得分為100、80、60、40和20分[5],(該例實際情況和演藝建筑聲學裝修設計略有不同)。根據公式②得出各方案功能指數,見表2,可以看出方案四的功能最好。
表2:功能指數計算
成本指數:功能的成本由許多部分構成,比如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其它直接費、現場經費、企業管理費等等。在本文四種方案中,由于材料費的不同而導致其它費用不同,因此為直觀起見,只對其主要材料即吸聲材料費用進行成本比較。根據方案選擇時山西省材料價格,所選礦棉裝飾吸音板價格34元/m2,鋁合金微穿孔板(雙面)價格170元/m2,玻璃棉氈價格22元/m2。吊頂面積為142.04 m2,反射板面積為11.67 m2免費論文。根據公式③得出各方案成本指數,見表3,可以看出方案四的成本最高。
表3:成本指數計算
價值指數:根據公式①,可得出各方案價值指數見表4,可看出方案三、四價值指數小于1,說明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也即對于系統內其它對象而言,功能雖有提高,但成本增加比例高于功能增加比例;方案一、二的價值指數均大于1,表明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功能比重,且兩方案均能滿足使用要求,而方案二比之方案一成本略有增加,但功能卻有更大比例的提高,所以,方案二是可以考慮的首選方案。
表4:價值指數計算
4實驗數據
在后續的具體施工過程中,建筑方根據實際情況和分析比較,選用了方案二,即礦棉裝飾吸音板吊頂教室,講臺上部設置鋁合金微穿孔聲學反射板,內置玻璃棉氈,用4418型建筑聲學分析儀(丹麥B&K公司),4224型標準聲源(丹麥B&K公司)進行了試驗,現列舉到場學生數不同時的混響時間實測值,見表5。
表5:教室混響時間實測值
從表5可看出,無論空場還是滿場,混響時間都能滿足使用要求,500 Hz時的混響時間均小于1 s,高頻與中頻混響時間基本保持一致,低頻混響時間比中頻段略有提高。通過比較表1和表5,也可看出,方案二的混響時間與實測時空場的混響時間基本吻合,說明對該教室進行軟件模擬分析方案聲品質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在使用中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師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普遍反映該教室音質效果良好。
5結論
本文通過對具體教室的幾種聲學設計方案進行聲品質比較和經濟學的價值分析,從中選出最為合適的方案,取得良好效果。表明在方案設計階段價值分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既有條件下,可以以有限資本實現較大功能,達到較高價值。
參考文獻
[1]GBJ118-88.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部,1988.
[2]ANSIS12.60—2002.Acoustical Perfomance Criteria, Design Requirements,and Guidelinesfor schools[S]. American Natinal Standards Institute, 2002.
[3]Classroom Acoustics—a resource for cre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th desirable listeningconditions,2000.
[4]劉伊生.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理論與相關法規[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135—159.
Abstract: To road tunnel lighting standards ba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data, studies of the city tunnel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designed urban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lighting control systems,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in on the various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the Xuan type, proposed use of the configuration functions provided by the king 6.52 corresponding test on the equipment, th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to ensure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City tunnel, illumination control stategy, illuminance, City tunnel illumination
中圖分類號: U491.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概述
隨著城市交通網絡的發展,由于地面空間有限,城市交通向立體方向發展已成為一種趨勢,向上發展的高架路、立交橋不僅影響城市美觀,而且把汽車尾氣、噪聲擴散到整個空間,而向下發展的城市隧道避免了上述確點,因此越來越多的城市隧道建立起來,由于隧道為地下建筑物,在隧道照明工程設計中,存在如下突出問題:(1)、在白天汽車從外部進入隧道的時候,由于隧道內外的亮度存在差別,如果隧道內部照明不夠充分,車輛從外部進入時會產生“黑洞”和“黑框”現象,車輛進入隧道后,司機從一個明亮的環境進入到相對黑暗的環境,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就給司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如果隧道照明設計不恰當容易發生交通事故。(2)、在夜晚的情況與白天恰恰相反,司機從一個相對黑暗的環境進入到一個相對明亮的環境,如果亮度差別太大,也會給司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如果隧道內部出現事故就相對難處理一點,由于隧道空間有限,這無疑就給本來壓力重重的城市交通帶來更大的不便,所以如何合理的控制城市隧道的燈光就顯得尤其重要。
2隧道照明的基礎計算及控制方法
2.1基礎計算
隧道照明分入口段、過渡段、中間段和出口段四部分,其中入口段計算最為代表性,本節以入口段為例。關于隧道的照明標準,現行的《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 026.1-1999)提供了一個的城市隧道照度的依據,本論文以該規范為依據,計算如下:
首先計算入口段的亮度:
Lth=k·L20(s)——①
式中Lth:入口段亮度(cd/m2);k:入口段亮度折減函數(與設計時速和交通量有關,查表);L20(s):洞外亮度(cd/m2 );
將亮度轉換為照度(按瀝青路面,發光強度1cd的光源可放射出15~22Lx/cd·m2的光通量),可得如下公式:
Eth=(18~22)·Lth(s)——②
式中Eth:入口段照度(Lx);
入口段長度:——③
Dth=1.154Ds-[(h-15)/tan10°]
式中Dth:入口段長度(m);Ds: 照明停車視距(m)(與縱坡、設計時速有關);h:洞內凈空高度(m)。
2.2控制方法
通過上述計算,在明確隧道入口段的照度和長度后,查閱隧道燈具的產品樣本,設計出燈具的布置方式,燈具按線路配電,分為基本照明和加強照明,在設計合理的前提下,加強照明的回路分的越細越好。
隧道基本照明燈具為全天24小時常開,加強照明燈具則根據隧道內外的亮度差開啟或關閉;本文提出的時間控制策略和照度控制策略,實現隧道照明的只能控制。
3城市隧道照明控制策略
3.1工程概況
廣州市金穗路隧道位置廣州市天河區,金穗路與獵德大道的交叉處,隧道東西方向下穿獵德大道,其中隧道東西方向敞開段長度分別為200米、210米,暗埋段230米,隧道內限制行車速度在60km/h以下;雙車道單向交通,為城市次干道;
通過與運營管理部門的溝通和現場調查,制定了在隧道照明系統中制定智能控制策略,使照明控制子系統可以在制定的策略下智能的控制隧道內部的燈組,保證隧道內外的照度差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1)、時間模式控制策略
廣州市金穗路隧道入口段燈組分布為:入口段左右各3組一共6組;根據季節和天氣的不同,在每天不同時段開啟不同組數的燈組保證內外照度差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表1所述的控制模式,通過PLC自動控制配電出線回路的開啟,PLC從控制策略庫中搜索時間控制策略表,開啟相應的燈具組。
上表所述的各種模式可以在通過設定相應的預案來實現,并且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改變預案的內容。
2)照度控制策略
區別與上述時間控制模式,照度控制模式的核心是:根據安裝在隧道入口處一內一外兩個照度儀采集到的照度值,通過PLC計算,比較兩個數據的差,動態的調整燈組的開和關。
廣州市金穗路隧道,隧道入口處左右兩邊各有3組燈組。設定4個照度差閾值, YZ1. 1, YZ1.2和YZ2. 1, YZ2. 2(其中YZ1.1
這里各閾值應該根據當地相應的情況進行設定。為了防止照度差在閾值臨界點抖動所造成的燈組頻繁的開關,這里將閾值分為.1和.2兩個值作為控制區間,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照度差抖動所帶來的影響。以市某路隧道為例,三個閾值區間可以分別取為[50, 80), [200, 1000], [1200, 3000]。
4照明控制智能模型
建立一個隧道那照明控制的智能控制模型,不僅僅需要考慮隧道內外照度的情況,還應當考慮隧道內部交通流的實際情況。考慮到擁擠交通現象的客觀存在,在確定路段i的動態流量qi (t)時,應同時考慮到該路段交通密度pi (t)和下游相鄰路段內交通密度,隧道內流量模型與城市公路一般路段相同,即:
qi (t)=a pi (t) vi (t) + (1- a)[p i+1 (t) vi+1 (t) ]
其中加權系數a的取值與p i+1 (t)有關,當p i+1 (t) < p m正常交通狀態下),取a =1,即qi (t)主要決定于本路段狀態;若pi+1 (t) > p m(處于擁擠狀態時),取a =0,即qi (t)主要決定于路段i+1狀態。其qi (t)由上式可映射為:
qi (t)=h[p i (t),vi (t),pi+1 (t),vi+1 (t) ]
式中:qi (t),p i (t) , vi (t)分別為路段i在t時刻的交通流量,交通密度,車流空間平均速度。
把公路隧道化分為N段,每段內各交通變量認為是均一的.守恒方程揭示了如下非線性映射:
p i (t)=f [ p i (t-1) ,qi-1(t-1) ,qi (t-1) ]
動態平均速度v (x, t)不可能瞬時地跟隨p (x, t)的變化,一旦路段劃分確定后,下面的離散方程可表示其動態關系:
vi (t)=g[vi (t-1),vi-1(t-1),P i+1 (t-1),p i (t-1)]
4結束語
在城市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的智能控制模型中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車流量、車速、隧道內照度、隧道外照度。上文主要闡述了交通流車流量預測模型的建立,為照明智能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本文采用模糊控制與神經網絡相結合的辦法建立模型對城市公路隧道照明系統進行控制。選用“結構等價型”方式,將神經網絡與模糊系統融合,即根據模糊系統的結構,決定等價結構的神經網絡,使其每個節點對應模糊系統的一部分,模糊化或模糊推理等過程;綜上所述,建立了一個基于神經網絡和模糊控制的智能控制模型,該模型以內外照度、車流量和車速為輸入,以燈組的控制模式為輸出。這樣才能使隧道的照明功能更好地為城市交通服務。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CIS戰略作為近年來在國際上出現的一種新型現代企業管理手段日益受到我國沿海及內地部分大中型企業集團的重視和青睞,開始意識到CIS戰略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并開始逐步實施CIS計劃。例如:廣東的“健力寶集團”“萬寶電器集團”‘安徽的’‘揚子電氣集團公司”等均紛紛導入CIS戰略,實施CIS計劃,并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導入CIS戰略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CIS的概念和內涵。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縮寫可以解釋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戰略手段(又稱CIS戰略)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當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到產品同質化的時代企業通過市場行銷手段來進行市場競爭。而當產品同質化與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時候,消費者無法從產品質量和行銷力中明顯分辨出企業或產品的優勢企業需要有一種新的競爭力來區別于其他競爭者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在這種形勢下形成和產生了企業形象識別系統設計的概念。
現代CIS理論起源于20世紀的歐美再傳入亞洲。中國CIS戰略的運用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并迅速掀起一股熱潮。中國大陸的CIS戰略受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影響較多較為重視視覺形象的建設。因此國內很多人認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僅僅就是標識的設計這是很狹隘的一種認識。當然標識可以說是VI的核心.而VI也正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的直接外在表現是消費者認知企業的直接因素但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是由理念識別MI、行為識別BI、視覺識別VI三大部分組成。這三部分之間是協調共存的,缺一不可
MI企業的理念識別由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經營理念及宣傳口號等方面組成,是CIS系統的指揮中心及基本精神所在也是整個系統動作的原動力。
BI行為識別包含了企業的管理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用語規范、促銷活動、公益活動等。生產行為的識別是通過規范行為活動來區別于其他競爭者的。
VI是企業的視覺識別系統,是圍繞企業標志、標準字體、標準色為基礎展開的視覺形象一體化設計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和應用要素兩大部分。
在企業形象識別系統的這三個部分中前兩個部分反映企業的內在素質后一個部分直接展示企業的外部形象。三者的有機結合.對企業的內部和外部計劃、設計、生產和銷售以及經營管理等多種因素r全面、綜合治理把企業所希望塑造在社會公眾中的獨特印象通過鮮明的標準化、統一化的視覺形象體系卓有成效地凸現給社會公眾,從而極大地促進產品的銷售和生產。
下面就導入CIS戰略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做一簡單分析。
一、企業導入CIS戰略是時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經歷了巨大的轉變,消費觀念也逐漸從理性消費轉變成感性消費。首先表現為購買商品時訴諸于情感的共鳴:消費者不再根據經濟性、必須性,而是根據自己情感的需求去選購商品。凡是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商品他們甚至可以拋開價格的因素。同時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優先考慮產品的銷售服務、企業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其次表現為求異心理,即個性化要求。消費者一改理性消費階段遵循共性的消費心理,開始崇尚個性希望通過選購商品,表現出自我獨特的個性魅力。這些為企業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企業只有通過從內在精神到外在行為及視覺傳達的策劃才能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優質美觀的產品,打造出企業完美的形象來適應時展的需求。 同時時代的進步更促使企業的行銷戰略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由傳統推銷戰略,即以賣方為主的戰略進入營銷戰略,即按買方要求來調整產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而實行形象戰略包括產品的內在品質、外在包裝、道德服務等等也就是說,消費者選購商品最重要的是考慮到形象即產品的有形形象與無形形象。有形形象就是看得到、摸得著的部分如企業的標識、產品包裝、名稱、以及售后服務等無形形象r即企業的價值理念、精神坐標、目標方向、口碑信譽等。這些所構成的企業形象是企業對消費者的一種約定和承諾。此外,日常生活美學化也是當今社會消費形態的一種反映人們不但消費物質產品.更多的是消費非物質產品包括消費廣告、消費圖像、消費品牌等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恰恰迎合了時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導入CIS戰略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導入CIS戰略對企業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導入CIS戰略能明確企業經營戰略,發揮企業技術、營銷策略優勢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
2.導入CIS戰略及相應的系統化設計,有利于理順企業內部關系確保企業內部管理的高效運營。
3導入CIS戰略能激勵員工士氣改善員工工作意識和積極性明確工作責任提高員工凝聚力和整體素質。
4導入CIS戰略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體資源的宣傳優勢,最有效地宣傳企業和品牌形象。
5統一設計形式有利于連鎖形象的統一和企業整體實力的宣傳增加企業品牌在社會上的認可度。
6.導入CIS戰略將品牌戰略納入整體CIS戰略之中,就能保持品牌策略推進的系列性、規范性和合理性。
以韓都衣舍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品牌店的特點
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紛繁復雜,經過不斷的大浪淘沙,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有規模并自成品牌體系的電子商務企業。2010年淘寶網服飾類綜合人氣排名第一的韓都衣舍極具品牌代表性。
表一:韓都衣舍品牌定位過程圖
初期,韓都衣舍采用的是代購模式,沒有自主的品牌體系,僅僅是將網店定位為“進口韓國商品”。
成長期,韓都衣舍積極探索品牌發展的道路,從韓國引進新款后聘請設計師根據中國年輕時尚人士審美標準進行二次設計和加工,塑造品牌特色。
成熟期,韓都衣舍通過不斷的摸索,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主設計、生產、銷售的“研產銷一體式”鏈條。
韓都衣舍CIS系統
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認為:每一個廣告都是對品牌印象的長期投資。②當今市場,已然進入形象至上的時代,對于電子商務企業,形象更顯重要,因為消費者所獲得的感知都是通過網絡描述形成的。因此,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圍繞自身的品牌定位形成一套適合企業,并在成長中不斷完善的CIS系統。③
1.VI(Visual Identity)官方網頁設計
對于電子商務企業來說,網頁設計是品牌定位的一種外在和直接的體現。韓都衣舍把目標消費者定位于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士,要增加其瀏覽網頁的興趣,需要合理地運用圖像、文字和色彩,并在品牌定位的基礎上,根據季節和潮流不斷更新頁面圖片和色彩文字。
在韓都衣舍2012迎新年頁面上,其服裝特輯用五張超鏈接的圖片以動態的方式分別呈現在頁面最醒目的位置。
表二: 韓都衣舍新年服裝特輯頁面色彩搭配分析表
可以看出,韓都衣舍在特輯里采用的色彩搭配以暖色系為主,其服裝都帶有一定的韓國元素,但又不是特別明顯和突出,既體現了其“韓風”特性,又融入了自身獨特的品牌元素,從而讓自身的品牌定位通過產品并以網頁包裝的形式呈現在目標消費者眼前。
2.BI(Behavior Identity)企業行為識別
電子商務企業相比傳統企業,其各種活動的舉行和行為規范都是通過網絡來傳達給消費者。韓都衣舍在淘寶的淘江湖里成立了官方論壇,論壇包括韓?女郎、韓都速報、官方活動等14個板塊,這些板塊的版面是根據企業宣傳需要、市場競爭需求設置形成的,其中最能體現韓都衣舍BI的板塊為韓都速報和官方活動。
韓都速報:相當于企業信息的一個平臺,里面有關于企業的各種新聞和對品牌形象的宣傳信息,在此僅選取2011年12月31至2012年1月4日置頂的五篇帖子進行分析。
表三:韓都衣舍幫派論壇內容分析表
從這5篇帖子不難看出,除一則招聘信息外,其余四篇都從正面或側面宣傳了韓都衣舍的企業文化、品牌理念,表明了其對產品和消費者的態度。
官方活動:韓都衣舍不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其中以線上發帖贏取韓都衣舍美衣和購物券為主,參與方式簡單快捷,活動大多以節日為契機,吸引消費者參加。如圣誕節和元旦節分別開展的“圣誕狂歡節”、“尋找丟失的鈴鐺”、“許新年愿望,領賀歲大禮”等活動,這些活動培養了目標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活動獎品更是對企業產品的一種深度宣傳,而購物券則激發了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3.MI(Mind Identity)企業理念識別
MI反映出一個企業的基本價值取向及經營戰略和方針。在長期的發展中,韓都衣舍形成了卓越服務、團隊精神、開拓創新、陽光正直、勤勉敬業、積極成長六大核心價值觀。
電子商務企業品牌定位的方法
電子商務企業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即缺乏品牌定位的概念和方法,為了爭奪市場,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低價戰中,無暇顧及自身的品牌定位。韓都衣舍的成功可以看出,只有在品牌形象和認知度上拔得頭籌,才能在電子商務領域占得先機,而品牌定位則要考慮三個方面。
1.掌握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清晰定位市場和目標消費者
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電子商務企業,在進行品牌定位時都必須了解掌握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清晰定位市場和目標消費者。少數資金充足的電子商務企業,可在企業成立之初就進行大量數據分析,定位自身品牌;而大多數規模較小的企業,則可根據自身的運營狀況及要開拓的目標市場來逐步進行品牌定位。
2.根據市場的發展方向確定品牌個性
只有把準市場的脈動,企業才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使企業品牌成為消費者的首要選擇,從而盈利。韓都衣舍正是抓住韓流的發展趨勢,確定了企業“韓風”的品牌個性。
3.打造優秀的適應企業良性發展的CIS系統
電子商務企業的VI是通過網頁形式呈現出來的,網站的設計應該以用戶為導向,突出人性化。合理的布局、字體和色彩的搭配、人物形象的設計可以使消費者樂于瀏覽網頁,進而調動其購買欲。BI可以使企業的品牌形象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呈現在消費者心中,從而與消費者產生情感互動,MI則是企業的靈魂,也是品牌所依賴的基礎。企業的CIS系統是在品牌定位基礎上形成的,適應企業良性發展的CIS系統則是品牌長青的基石。
韓都衣舍的成功之處值得諸多電子商務企業學習,但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至今為止都沒有自己專屬的LOGO,產品不能像only、adidas等知名品牌一樣具有識別性。
本文通過對韓都衣舍品牌定位的研究分析,得出關于電子商務企業品牌定位的方法,以期對處在發展中的電子商務企業有借鑒作用。
注釋:
①艾?里斯 杰克?特勞特:《定位》,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頁
②大衛?奧格威:《一個廣告人的自白》,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1年版
③李寶元:《廣告學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版
參考文獻:
①A.J.斯雷沃斯基等著,王強譯:《B-to-C電子商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②菲爾?卡彭特:《E品牌――快速建立自己的因特網業務》,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年版
③姜艷靜:《電子商務中的客戶關系管理研究》,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社科類),2004年4月
④李愛花:《我國服裝電子商務的應用研究》,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社科類),2004年2月
中圖分類號:TP2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10)02-182-03
Network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LabVIEW
CHEN Songlin1,HUANG Jianping2
(1.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anchang Ho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63,China;
2.Key Lab.of Helicopter Rotor Dyn.National Defense Sci.and Tech.,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Jingdezhen,333001,China)
Abstract:Requirements for the helicopter rotor tower testing system,using LabVIEW platform and Socket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ed a network of multi_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The system consists of server_side and client_side components,the server_side responsible for data acquisition,save and publish,with the spectrum,power spectrum,autocorrelation,time_domain analysis and document playback,digital filtering,waveform monitoring function.Client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data remote display,a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with DataSocket Server.This system has strong versatility and portability,it also can be used to test area for other purposes.
Keywords:LabVIEW;DataSocket network technology;data acquisition;file playback
0 引 言
在進行直升機旋翼試驗時,需要對試驗臺各系統的參數進行采集,包括槳葉、槳轂、旋翼軸等旋轉測試參數和天平、傳動系統、滑油系統等非旋轉參數;同時,還需要對關鍵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對重要參數進行實時處理。
根據試驗臺的需要,測試系統通常包括:數據采集處理單元、監視報警單元和示波單元等。傳統的方法是每個單元相互獨立,都要配備單獨的數據采集器。這樣做的優點是單一的故障不會影響到系統其他部分,缺點是浪費設備、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差。隨著網絡技術、虛擬儀器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基于現場的測試系統被逐步淘汰。
1 LabVIEW及其DataSocket技術簡介
LabVIEW是美國NI公司開發的一種基于圖形程序的虛擬儀器開發平臺,它以PC為核心,通過軟件建立虛擬儀器面板,配置特定的硬件接口模塊完成儀器控制、數據采集、顯示以及分析處理[1]。LabVIEW作為測試測量領域的專業軟件,其擁有豐富的圖形控件、友好的人機界面、強大的數據顯示、處理以及儀器控制能力等眾多優點[2]。將網絡技術與虛擬儀器技術相結合,構建網絡化虛擬儀器系統,是虛擬儀器系統發展的方向之一。LabVIEW提供的DataSocket技術是一種基于TCP/IP協議,面向測控的網絡技術。用戶不必進行復雜的底層TCP編程就可以同時通過計算機網絡向多個終端現場測量數據。
DataSocket由DataSocket API與DataSocket Server兩部分組成。DataSocket API是用戶訪問或寫入網絡數據的接口;DataSocket Server負責提供DataSocket技術自帶的協議(DataSocket Transfer Protocol,DSTP)協議和管理底層網絡通信。數據者通過DataSocket API以字節流的方式向DataSocket Server中寫入數據。數據訂閱者通過DataSocket API從DataSocket Server中還原數據。
2 系統設計
2.1 系統硬件設計
系統硬件主要有凌華公司的PCI-9112數據采集卡、計算機、傳輸網絡、旋翼試驗臺及分布在試驗臺上的各種傳感器。其中采集卡具有16路單端或8路差分模擬輸入通道,12位采樣分辨率,110 kS/s最高采樣率,±10 V最大模擬輸入范圍,3個可獨立編程16位計數/定時器,攜帶A/D FIFO內存。其性能可滿足一般工業現場需要。系統硬件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硬件結構圖
2.2 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由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組成,服務器端負責數據采集、保存及,并具有頻譜、功率譜、自相關、時域分析以及文件回放、數字濾波、波形監測等功能。客戶端負責數據的遠程顯示及保存。設在服務器端的DataSocket Server負責兩者之間的數據傳輸。
數據采集模式設為連續采集。為減少數據讀取周期,數據讀取和處理使用兩個并行循環。循環之間的數據傳輸使用隊列(Queue)技術。隊列結構是一種先進先出(FIFO)的結構,可以保證有序的數據傳遞,避免競爭或沖突。讀取循環連續讀取數據并放入隊列,處理循環連續從隊列讀取并刪除數據。如果數據處理周期大于讀取周期,新讀取的數據會緩存在隊列中,隊列內存設置足夠大數據不會丟失。如果處理周期小于讀取周期,當隊列為空時,在設置的時間內處理循環處于等待狀態,數據不會重復分析。為進一步減少數據讀取周期、保證參加統計的樣本數量,提高統計的準確性,數據保存、時域處理及直方圖統計在采集停止后進行。
3 程序實現
3.1 DataSocket Sever的建立
在使用DataSocket Sever之前,必須在DataSocket Sever Manager中建立預定義數據項并進行相應的各種配置。在開始菜單中選擇“程序/National Instruments/DataSocket/DataSocket Sever Manger”選項,打開“DataSocket Sever Manger”,在該程序中創建數據項并設置訪問權限、客戶端最大數目。只有創建了數據項,服務器端和客戶端才能對該數據項進行訪問。完成設置后,選擇Settings/Save Setting Now選項保存當前設置。
在開始菜單中選擇“程序/National Instruments/DataSocket/DataSocket Sever”,啟動DataSocket Sever后,它所包含的數據項就可以在被允許訪問的計算機上通過DSTP訪問。
當軟件界面右上角的綠燈亮時,表示已成功連接DataSocket Seve中指定的數據項。紅燈亮則表示連接失敗。
3.2 服務器端數據采集及處理
臺灣凌華公司免費提供的軟件包PCIS_DASK和DAQ_LVIEW PnP包含了采集卡驅動及LabVIEW接口函數,利用這些函數可在LabVIEW 8.2平臺上實現數據采集與處理。前面板和程序流程圖分別如圖2,圖3所示。
圖2 服務器端前面板圖
圖3 服務器端程序流程圖
當采集開始時啟動兩個While Loop循環分別進行數據采集及處理。采集循環中通過AI Config.vi以及AI Star.vi設置采樣通道、緩存大小、采樣模式、采樣率等參數并啟動采集,連續向緩沖區寫入數據。用一個While Loop循環連續讀取緩沖區的數據。第一次讀取數據點數可設,以后每次讀取點數為緩沖區中所剩數據和設置值的較大者。
讀取的數據先經濾波子VI進行數字濾波,濾除試驗中的隨機干擾和噪聲成分。使用了Butterworth濾波器,它在所有頻率上提供平滑的響應,過渡帶下降較緩慢,陡峭程度同階數成正比。濾波后的數據分成兩個數據流,一個由Enquene Element.vi將數據添加到隊列尾部,供數據處理循環使用;一個送入Waveform Chart進行波形顯示并寫入DataSocket Sever。
數據寫入DataSocket Sever有兩種方式:一是使用DataSocket API中DataSocket Write.vi;二是利用Waveform Chart控件屬性中的數據綁定功能。該系統使用第二種方式:右鍵點擊Waveform Chart,選擇屬性:數據綁定,在數據綁定選擇下拉框中“DataSocket”,訪問類型選擇“只寫”,通過瀏覽選擇DataSocket Sever中指定數據項的路徑。
超限報警子VI對各通道進行波形監測,當所選通道的采集數據超過設置的限制值時,紅色報警燈亮。其主要用到了Amplitude and Levels.vi。
每次讀取的數據送入Insert Into Array.vi,利用移位寄存器將數據插入之前所有數據的尾部,停止采集后,所有數據流向時域、文件以及直方圖子VI。文件子VI中使用Write to Spreadsheet File.vi將數據及采樣率寫入Excel電子表格。時域子VI使用Basic Averaged DC_RMS.vi以及Amplitude and Levels.vi計算各通道的平均值、有效值、最大值、最小值。直方圖子VI使用Histogram.vi對所選通道進行直方圖統計,顯示各數據點的概率分布。
數據處理循環使用Dequeue Element.vi從隊列中連續讀取并刪除數據,其超時等待設為1 s,即當隊列為空時,循環等待1 s后若隊列中無元素則中止循環。頻譜分析使用FFT.vi對數據進行單邊FFT變換,計算信號的頻率組成成分。功率譜分析使用FFT Power Spectrum.vi計算隨機信號的能量分布。自相關分析使用AutoCorrelation.vi檢測信號中的周期成分。
當接線板第1~3通道無輸入,第4通道接1 500 Hz,2.5 V的正弦波時,其功率譜、自相關分析、時域分析及直方圖統計界面如圖4所示。
3.3 文件回放
文件回放主要從Excel表格中讀取數據進行波形顯示和分析。通過Read From Spreadsheet File.vi一次性讀取表格中所有數據,再通過While Loop循環以及Array Subset.vi逐次讀取設定的點數。在讀取循環中對數據進行頻譜、功率譜、自相關分析。數據讀取停止后,進行時域分析以及直方圖統計。其程序框圖如圖5所示。
圖4 服務器端數據處理界面圖
圖5 服務器端文件回放程序框圖
3.4 客戶端數據顯示
客戶端通過DataSocket API中的DataSocket Read.vi以及一個While Loop循環連續地從DataSocket Sever中指定的數據項讀取數據并進行顯示和保存,其程序框圖如圖6所示。
圖6 客戶端程序框圖
圖6中“dstp://20080715_0011/newdouble”為指定數據項的訪問路徑。其格式為“dstp://計算機名/數據項名”。
4 結 語
該系統是基于直升機旋翼試驗而開發的,服務器端設在測控間,主要采集直升機旋翼試驗臺上應變、壓力、力、力矩等參數。客戶端設在試驗管理人員辦公室,對試驗數據進行實時監控。該系統數據處理功能較多,通用性及可移植性強,還可用于其他用途的測試領域。
參考文獻
[1]閆玲,方開翔,姚壽廣.基于LabVIEW的多功能數據采集與信號處理系統[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2006,20(3):50-54.
[2]陳錫輝,張銀鴻.LabVIEW 8.20程序設計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高占風,杜彥良,劉玉紅,等.基于LabVIEW的遠程數據采集與傳輸系統[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7,24(3):102-104.
[4]楊樂平,李海濤,趙勇,等.LabVIEW高級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梁惺彥,和衛星.LabVIEW實現遠程數據采集與傳輸[J].微計算機信息,2004,20(9):44-45.
[6]燕延,馬增強,楊明.基于LabVIEW的數據采集與處理軟件編程技巧[J].微計算機信息,2005,21(5):153-154.
[7]王劍.基于LabVIEW的數據采集及分析系統的開發[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04.
中圖分類號:TP3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33-9569-03
Proxy signcryp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elations of Proxy and Verifiers in Internet
YAO Bao-yan
(Xi'an Siyuan University,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roxy signature, key agreement protocol, signcryption schem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roxy and verifiers has perfect forward secrec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low the cost. There are only two kinds of proxy and verifiers in Internet:point-to-point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erfect forward secrecy;point-to-multipoint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erfect forward secrecy.It will introduce the two models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erfect forward secrecy;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signcryption scheme
現實生活中一般人習慣以印鑒辨識簽署者的身份及文件真偽,當印鑒持有人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親自用印時,印鑒持有人可將印鑒轉交可信賴的人代為用印。在處理電子文件或其他商業交易中,亦可能需授權可信賴的第三者,代為行使數位簽署的行為。其中如公文簽署或裁決,常因人事調動或請假須由職務人于期間代為執行業務,或因涉及業務專業性并經法律規范下,需委托專業公司或專業人員執行文件簽署之行為,例如股票、債券、票券等有價證券簽證,必須經由具公信力的金融機構或政府機關簽證后,才能于市場公開上市交易;目前信托法、不動產及債權證券化等相關法案的草案大都已交付立法機關審查中或已經立法機關審查通過,將來這些有價證券渴望順應潮流趨于無實體化,成為電子有價證券,并開放于公開市場或網際網絡上交易買賣,這些電子有價證券亦須經發行機構及認證機構簽證而成為有效的電子有價證券。可運用簽密法的架構執行電子有價證券買、賣交易及簽證等作業,買方能于交易中驗證電子有價證券的真偽,而證券機構亦可驗證交易的合法性,依據交易執行電子有價證券過戶程序,并且于交易通訊過程可保護交易熱蕕幕密性。
1 一對一完美正向安全的簽密法
1.1 簽署授權書簽名階段
假設某個原簽密者U0將含有原簽密者身分信息、簽密者身分信息、授權期限及授權范圍等信息組合而成的授權書mw,運用Schnorr簽名法產生授權書簽名,并透過公開網絡傳送給簽密者Ua。U0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1.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0∈Z*q,并計算
r0=gv0 mod p (1)
s0=v0+x0?H(mw,r0) mod q (2)
步驟2.將授權書簽名(mw,r0,s0)透過公開網絡傳送給Ua。
1.2 產生私鑰階段
當Ua收到Ua之授權書簽名后,首先驗證授權簽名的正確性,并利用此授權書、授權書簽名及其私鑰計算私鑰。
步驟3.驗證授權簽名:
(3)
如果(3)式成立,則確認(mw,r0,s0)為U0的授權簽名。
步驟4.計算私鑰:
Xp=H(mw,r0)?xa+s0 mod q (4)
1.3 產生簽密本文階段
Ua于驗證U0之授權簽名為有效之數字簽名后,假設Ua將訊息m之簽密本文給驗證者Ub時,需執行以下的步驟:
步驟5.Ua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a
ra=yb H(m) mod p (5)
將ra傳送給Ub。
步驟6.Ub收到ra時,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b∈Zq*,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b傳給Ua
rb=ravb mod p (6)
步驟7.Ua接收到Ub密鑰協議訊息rb,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a∈Zq*,計算交談密鑰kp
(7)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p分割為k1與k2。
步驟8.Ua計算簽密本文
r=KHk2(m,bind_info) (8)
s=(va-xp?r) mod q (9)
c=Ek1(m) (10)
將步驟4所產生之簽密本文、授權書及授權書簽名的訊息(c,r,s,mw,r0)傳送給Ub,其中bind_info表示驗證者的識別信息,例如驗證者的公鑰或憑證。
1.4 驗證簽密本文階段
Ub收到Ua所傳送的(c,r,s,mw,r0),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9.計算公鑰
(11)
步驟10.計算交談密鑰
(12)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p分割為k1與k2。
步驟11.使用k2將訊息密文解密成明文
m=Dk1(c) (13)
步驟12.驗證下列等式(14),若等式成立,則m為合法且為Ua所發送的原始訊息
r=KHk2(m,bind_info) (14)
2 一對多完美正向安全簽密
簽署授權書簽名階段與一對一完美正向安全簽密一樣,產生私鑰階段與一對一完美正向安全簽密一樣。這里不贅述。
2.1 產生簽密本文階段
Ua于驗證U0之授權簽名為有效之數位簽名后,假設Ua將訊息m之簽密本文給驗證者Ri(i=1,…,n)時,需執行以下的步驟:
步驟1.Ua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i
Ri=yiH(m) mod p (15)
將ri傳送給Ri(i=1,…,n)。
步驟2. Ri(i=1,…,n)收到ri時,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i∈Zq*,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i'傳送給Ua
ri'=rivi mod p (16)
步驟3.Ua接收到Ri(i=1,…,n)密鑰協議訊息ri,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i'∈Zq*,計算交談密鑰ki
(17)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i分割為ki1與ki2。
步驟4.Ua計算簽密本文
Ua任選一個加密密鑰K,并計算h=KHK(m)及利用c=EK(mh)的加密式來將m加密成密文c
Ti=KHk12(mhbind_info) (18)
Si=(vi'-xp?Ri) mod q (19)
Ci=Eki1(K) (20)
將步驟4所產生之簽密本文、授權書及授權書簽名的訊息(mw,r0,c,c1,t1,s1,…,cn,tn,sn)傳送給Ri(i=1,…,n)。
2.2 驗證簽密本文階段
Ri(i=1,…,n)收到UA所傳送的(mw,r0,c,c1,t1,s1,…,cn,tn,sn),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5.計算公鑰
(21)
步驟6.計算交談密鑰
(22)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i分割為ki1與ki2。
步驟7.使用ki1獲得密鑰K
K=Dki1(ci) (23)
步驟8.使用 將訊息密文解密成明文
w=Dk(c)(24)
并將w分成m、h和bind_info
步驟9.檢查是否h可以從h=KHK(m)得到和是否ti可以從KHKi2(w)計算得到。
3 結論
該論文所提出的廣播簽密法之授權方式為具授權書的部分授權方式,原簽密者簽署授權書簽名時,并不需藉由安全信道傳送授權信息,直接使用公開網絡,將授權書簽名傳送給簽密者,簽密者運用此簽名及其私鑰產生私鑰,原簽密者及其它第三者均無法得知私鑰,所以本方法所產生之簽名為保護的簽名;因公鑰含原簽密者之公鑰、簽密者之公鑰及授權書簽名,所以驗證者于驗證簽名時,可視為同時驗證授權書簽名,較之授權書簽名的授權方式,需驗證簽名及授權簽名,本方法提供較佳之驗證簽名效率。
參考文獻:
[1] Li JG, Cao ZF, Zhang YC. Nonrepudiable proxy multi-signature scheme[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8(3):399-402.
[2] 李繼國,曹珍富,張亦辰.多重簽名方案的密碼分析與修改[J].高技術通訊,2003,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