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經濟與管理大全11篇

時間:2023-05-23 17:21:01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城鎮經濟與管理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城鎮經濟與管理

篇(1)

(一)資環專業特點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

資環專業課程跨度大,涉及范圍廣,因此教學難度也較大,特別是需要培養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工程型人才,則需要以扎實的實踐教學為依托。因此處理好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相互關系,將實踐教學與社會生產相銜接對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滿足社會專業人才的需求有重要意義。國內開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院校都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教學,以財經類院校為背景開設的資環類專業,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著自己先天的優勢如經濟社會學科實踐教學的基礎,也有著自己的劣勢如地理類基礎實驗開展條件較差。針對財經類院校的具體情況,如何開展資環類專業的特色教學,如何揚長避短,最終使得學生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并具有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實踐教學是該專業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改革實踐內容、更新實踐手段、改善實踐條件、強化技術訓練是實踐教學的必然手段。資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對促進該專業建設和發展有重要作用。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創新人才,是21世紀高校所面臨的共同課題,在教學型大學中,本科生教育是“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是以體現“能力”為主的活動,所以本科實踐教學更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二)以往與實踐教學的開展略顯不足

對于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上,可行性不強,對促進實踐教學的建設作用不明顯,另外也缺少特色。目前的研究多為對課程體系建設的討論為主,郭文炯、王玉明提出應遵循“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分流培養”的原則,建設三維立體結構的課程體系。鄒家紅等分析了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的對策。吳云清、張莉提出了立體化辦學模式。宋戈、袁兆華分析了學生應具備的能力,提出培養專業優秀人才的思路,鄭拴寧認為數字城市建設是本專業學生就業和發展的最佳方向。對于財經類院校資環專業的相關研究目前只有陳世斌探討了財經類院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一些問題。不難看出,資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就業等方向是目前學者們研究的側重點。資環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中,有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思考,如趙承美、錢宏勝、謝獻春等的文章,有針對具體課程實踐教學開展的探索如齊艷紅對自然地理實踐教學的分析及千慶蘭等對區域與城市規劃模擬實驗課程改革構想等。另外,結合資環專業開設的背景開展有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探討是另一個研究的角度,如何東進等對農林院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但是資環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中,對于財經類院校的有特色的實踐教學研究還是一個空白。

財經類大學資環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研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首先了解資環專業的現狀,明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分析該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而言,財經類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專業定位模糊,對實踐技能重視不夠

實踐教學的水平與學生實踐能力是關系到資環專業辦學成敗及學生就業前景的重要環節。但是很多就讀該專業的學生,對專業理解不夠,缺乏就業前景的規劃,存在重視理論知識輕視實踐技能的思想。這使得在就業的過程中,該專業的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優勢,往往就業狀況不盡如人意。

(二)與財經類大學其他管理學科實踐教學融合不夠

財經類院校創建資環學院在實踐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勢,例如管理類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社會學的社會實踐調查方法。資環專業畢業生以資源、環境、城市規劃、土地規劃、環境評估、區域經濟規劃等專業領域為重要能力培養方向,必須開展廣泛的社會實踐特別是社會調查,通過這方面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會以后工作的方法,提高工作能力。

(三)理科實踐教學基礎薄弱

資環專業的實踐教學往往欠缺開展地理類基本實驗的條件,尤其是文科為主的財經類院校更是如此,因此要格外重視提高這方面的辦學能力。有針對性地補充自然地理、環境科學相關的一系列實習儀器、設備,加強相關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團隊力量,使得學生的專業基礎扎實,厚積薄發。

篇(2)

1.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天氣預報的可依性和準確性的要求日益增強,對預報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套與本地預報服務相適應的評分方法和系統,無疑是有利于提高服務效果的。本系統正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開發的,系統預報預測評分模塊下的實時測評檢驗系統,在預報業務過程中可實現對數值預報產品、客觀預報方法以及預報員主觀預報的逐日逐段即時測評檢驗,有利于預報員及時了解數值預報產品性能和客觀預報方法優劣,檢驗預報員訂正數值預報產品和客觀預報方法誤差的能力,同時使預報質量的評定成為預報員總結經驗、再學習的過程,有效地促進了預報準確率的提高。

2.系統開發背景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以其簡潔的語言、強大的功能、精美的界面和Visual C++、Delphi、C++Builder等語言一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編程非常方便簡潔,所以本系統選用VB作為實現語言。DAO直接使用MICROSOFT提供的數據庫引擎(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提供的數據庫訪問對象集進行工作。速度比ODBC快。引擎本身的數據庫格式為MDB,也支持對目前流行的絕大多數數據庫格式的訪問,且MDB是數據庫引擎中效率最高的數據庫。所以數據庫采用了MDB格式和DAO持術,速度快,效率高。本系統界面簡潔,操作方便,能夠方便的錄入、修改、檢索每日的天氣預報并自動生成各種格式的預報文稿,可隨時評定輸出任何時段的集體、個人成績,可方便查詢、顯示、打印預報稿及預報成績等。

3.系統結構

整個系統分為系統功能模塊和數據庫模塊兩大塊。其中系統功能模塊有3個核心程序,每個程序可直接對不同的數據進行操作,而各類數據源都被存入數據庫中,經過合理配置后,整個系統可自動運行調取、入庫和轉換程序,操作員也可手動執行所有功能。

3.1 預報錄入

建立本地Ftp服務器,預報員將自己的精細化預報結論通過本臺開發的發報系統(應用VB6.0之Intel控件)通過Ftp方式發送到本地服務器相應目錄下,為防止涂改預報內容及保證評分的公正性,對數據庫進行了雙重加密,并對每個預報員進行了權限的設置,并有日志記錄預報員的每一次操作,預報員必須在規定的有效時間內輸入預報內容,在有效時間內可隨時修改預報內容,系統自動把輸入的內容轉換成相應的代碼以供評分之用,并可自動生成各種格式的預報稿以供對外預報服務之用。再由提取程序將電碼提取并存入Access數據庫,數據庫對個人、集體,以及各個區站自動進行分類存放,以便預報服務、評分使用。

3.2 實況資料錄入

實況資料錄入可分地面測報月報表(A文件,經標準化確認無誤的資料)自動入庫和每日資料采集器自動提取二種途徑。地面測報資料自動入庫采用臺站號循環方式從各站地面測報月報表中提取基本要素(最高、最低、平均溫度、地面溫度、降水、平均風向風速、能見度、天氣現象)導入數據庫相應表中,供評分使用。實時從指定IP的幾臺計算機實時下載數據,從中提取該日并計算得出上述要素,供實時評分使用。實時評定只應用于集體質量的評定,目的實現對數值預報產品、客觀預報方法以及預報員主觀預報的逐日逐段即時測評檢驗,以便及時了解數值預報產品性能和客觀預報方法優劣,總結經驗,及時更新預報思路,提高預報準確率,但無法確保因儀器故障等而原因引起的資料誤差,僅供后期預報參考。

3.3 預報質量評定

該模塊主要包括資料標準化、晴雨、氣溫質量評定、重要天氣質量評定等幾個子模塊,資料標準化根據預報和實況的天空狀況、雨量、降水性質等的代碼再轉換成相應的級別。晴雨氣溫質量評定可選擇集體、個人,對任何時段進行評定,并打印或顯示輸出成績表,輸出內容包括預報員參加預報員預報天數,空、漏報及正準次數、暴雨出現次數及成績。重要天氣質量評定包括冷空氣、大風、冰雹、龍卷風、大霧、沙塵暴、霧淞、雨淞的評定。所有的評定結果均保存在數據庫中,可隨時查詢打印。

4.系統設置

主要包括各類參數的修改設定,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修改天氣標準、預報輸入有效時間、資料路徑等等、可方便管理預報員庫、增加刪除用戶、修改密碼、查看日志等等。本系統是根據氣象部門目前預報服務的現狀,并結合本臺在實際服務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制定出的一套與預報服務較為適合的評分方法和系統,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

5.系統效果檢驗及可推廣性

短期天氣預報實時測評檢驗系統,在預報業務過程中可實現對數值預報產品、客觀預報方法以及預報員主觀預報的逐日逐段即時測評檢驗,有利于預報員及時了解數值預報產品性能和客觀預報方法優劣,檢驗預報員訂正數值預報產品和客觀預報方法誤差的能力,同時使預報質量的評定成為預報員總結經驗、再學習的過程,有效地促進了預報準確率的提高。

6.結束語

該系統利用編譯原理進行電碼自動翻譯工作,實現了預報資料輸入、實況資料輸入和預報預測評分的自動化,可快速評定集體、個人預報質量并排名,可對任何時段任一預報員或集體成績進行評定及打印輸出。評定結果準確,界面友好,計算方法符合中國局評分規定,輸出格式符合上報要求,解決了手工進行評定復雜且極易出錯的問題、通用性較強等特點,已在省內部分地區及天津塘沽區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許建智,錢耀明.電子文件中心的作用和功能[J].中國檔案,2007(4):11-12.

篇(3)

城鎮歷史景觀是漫長歷史過程中地方經濟、社會、文化關系層層積淀的產物,擁有物質與價值合一的整體屬性,其景觀形態是價值內涵的載體同時也受到價值關系的影響,兩者相互作用,層積于不同載體要素之中,成為與其所在地域自然、文化背景廣泛關聯的遺產對象。對于此類對象的保護,須首先以對其要素構成與層積載體的梳理、識別作為基礎。

1 要素構成    

城鎮歷史景觀是城鎮居民在生息繁衍的過程中改造、利用自然,在自然環境基礎上建設形成的景觀對象,是城鎮客觀物質環境要素與生活于城鎮中人群主觀行為與思想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城鎮歷史景觀具有“物質”與“價值”(或文化)的雙重屬性。其物質系統是價值內涵的外在表現,價值機制(或文化內因)則是促成物質系統空間、景觀形式的內在動力。具體而言,歷史城鎮的物質系統由建構筑物、空間、環境、人群行為四大要素構成,其為城鎮歷史文化內涵表達與發展信息記錄的重要載體。另一方面,歷史城鎮的物質表征下還蘊藏著無形的價值內涵(或文化內因),是城鎮定族群在文明演進過程中創建人工環境與利用、改造自然環境的精神基礎,也是城鎮中相關生活、職能與信仰關系的體現。由于價值與文化的概念非常寬泛復雜,未有定論圖。因此本文對于歷史城鎮價值、文化議題的剖析主要從特性與共性兩方面著手。“文化特性”指城鎮在產業、商貿、軍事、政治、宗教、民族等專屬職能與族群因素影響下所發展出的文化特質。“文化共性”則為在特性基礎上提煉、總結出的所有城鎮在機制層面的共同屬性。根據文化人類學的觀點,人類在與自然、社會以及自身三者間的關系中逐漸發展出了物質、行為、制度與精神四大文化層級,建構形成人類文化系統。對于歷史城鎮而言,物質文化即物質系統;行為文化與制度文化則因源于城鎮居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各種行為與社會關系,可分別轉化為與生活相關的人居文化以及與職能工作相關的職能文化,二者共同構成了與城鎮現實發展相關的文化動力機制;而對于在發展演進過程中逐漸失去現實意義的行為與制度文化,本文則將其劃歸城鎮的歷史文化部分,作為對逝去事物的紀念;最后,人居、職能與歷史文化共同構成歷史城鎮與客觀現實世界關系緊密的文化版塊,而與之對應的則是在觀念世界中更為純粹的精神文化(圖1)。任何類型的城鎮歷史景觀都可分解出上述兩大系統要素對象,并因不同的要素組合方式而呈現出景觀特征的差異曰。

2 層積載體      

“物質系統”與“文化系統”的劃分方式雖理清了城鎮歷史景觀的要素構成。但在現實狀態中,兩大系統則是在歷史發展演進的過程中有機疊合于一體的,兩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猶如生命體的軀殼與靈魂[}, o}。因此,對城鎮歷史景觀的分析和研究需以整體、綜合、發展的眼光看待,將前文所析的各種物質與文化要素置入相關的空間載體中聯立、組合,將城鎮視作由兩大系統交織構成的空間文化意象。具體而言,歷史城鎮的景觀載體包括城鎮格局、簇群地段、街巷場所與地標節點四個層級。宏觀層面,建筑群體與山水環境以及街巷、廣場的組合形成了城鎮的總體結構,以城鎮格局的方式呈現,同時反映出城鎮相應的職能與社會結構關系;中觀層面,具有相同或相關性質的建構筑物與局部的空間、環境元素又組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簇群地段,并具有相應的肌理特征,是相應社會團體、機構秩序的體現;而在各種公共與私密的區域,人工建構筑物與自然環境圍合出地域性的街巷與場所空間,是不同地區生活方式與行為習俗呈現、展示的舞臺;微觀層面,標志性的建構筑物則成為城鎮中的節點地標,揚顯著城鎮的地域精神與時代信仰。在不同職能與文化因素影響下,上述四類景觀載體會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特征與復合性的層積關系。

篇(4)

Abstract:Taking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ts urbanization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coupling relationship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is studied by using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Shandong province’s urbanization spatial pattern is east region>middle region>west region. ②Shandong province’s resource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spatial pattern is north region>south region. ③The coupling degree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s in antagonistic phase. ④Shandong province’s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is in moderate coordination coupling phase,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re in high, moderate and low coordination coupling phase,and the spatial pattern is north region>south region and east region>west region. ⑤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are not corresponding,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types: high coupling degree and high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high coupling degree and moderate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high coupling degree and low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moderate coupling degree and moderate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low coupling degree and moderate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moderate coupling degree and low coupling harmonious degree.

Key words:urbanization ; resource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 coupling relationship ; regional difference ; Shandong province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6)-08-41(6)

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人類活動作用于城鎮這一特殊區域的集中體現。一般認為,城鎮化內涵包括四方面: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農村自然經濟轉變為城市社會化大生產,農村生活方式轉變為城鎮生活方式,農村地域轉變為城鎮地域[1];資源環境承載力指區域內資源環境條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功能適宜程度及規模保障程度[2]。城鎮的資源環境承載力是其生存、發育和成長的基礎條件,城鎮化發展也離不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支撐。但是國內外不少地區的城鎮化以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為代價,產生城鎮環境污染嚴重、生態退化明顯、人地矛盾尖銳等一系列問題,反過來導致城鎮化可持續發展受到資源環境的約束。

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系是復雜人地關系的特殊表現形式[3],研究其耦合關系不僅是以實現人地協調發展為己任的地理學面向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綜合集成研究的重要內容,而且對于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產業優化升級、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優化國土資源利用、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我國城鎮化進入轉型期以來,學者們積極倡導城鎮化水平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協調[4-6],尤其在中國地理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上,傅伯杰院士作的主題報告《走向世界的中國地理學》中把“新型城鎮化過程及資源環境承載力預警”作為中國地理科學未來發展的9大戰略方向之一;并且《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特別要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布局。可見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研究的價值。但是,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耦合關系,黃金川[7]認為區域生態環境隨城市化的發展存在先指數衰退、后指數改善的耦合規律,相關學者對全國、省域、市域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耦合關系展開了實證研究[8-10];在城鎮化與資源環境關系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城鎮化的資源環境基礎[11,12]、資源環境對城鎮化的約束作用[6,13,14]、城鎮化對資源環境產生的影響[15-18]等方面,少有學者對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關系進行研究。因此,本文以山東省為例,嘗試研究其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耦合關系及其在17個地級市間的差異,以期豐富我國城鎮化與資源環境關系領域的研究內容。

2.3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分析

山東省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度為0.5,17個地級市耦合度位于0.45和0.5之間(見表2),均處于頡頏階段,其中東營和濰坊是耦合度最高的兩個地級市。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耦合關系研究結果[6,7]認為,當城鎮化水平位于30%和50%之間時,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處于頡頏階段,城市發展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開發強度有所加大,生態環境不能完全承受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壓力,其質量將有所下降;當城鎮化水平位于50%和70%之間時城鎮化與生態環境進入磨合階段,生態環境修復受到重視,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呈現良性耦合。但2013年山東省城鎮化率為53.75%,17個地級市中只有菏澤、聊城、德州、濟寧城鎮化率不足但非常接近50%,濟南、青島、淄博、東營、威海的城鎮化率已接近70%,說明城鎮化、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耦合關系與城鎮化、生態環境的耦合關系有所不同,其頡頏階段有可能貫穿于城鎮化的整個中期階段(城鎮化率位于30%~70%);另一方面反映出山東省城鎮化過程中對資源環境的開發力度過大,所以今后應大力推進城鎮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全過程,推進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關系進入磨合階段。

山東省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協調度為0.413,處于中度協調耦合階段,17個地級市耦合協調度(見表2)共分為三種類型(見圖3),除棗莊和濱州外,整體上呈現出北部優于南部、東部優于西部的空間格局。其中,東營、青島處于高度協調耦合階段,濟南、煙臺、淄博、威海、濰坊、棗莊、德州等7個地級市處于中度協調耦合階段,萊蕪、聊城、濟寧、臨沂、泰安、菏澤、日照、濱州等8個地級市處于低度協調耦合階段。處于高度和中度協調耦合階段地級市的經濟狀況明顯好于低度協調耦合階段地級市的經濟狀況,可見,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協調度與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間對應關系。山東省絕大部分地級市處于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中度和低度協調耦合階段,尚沒有出現極度協調耦合的地級市。所以,山東省今后城鎮化發展需要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城鎮化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向高度協調耦合階段發展。

根據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耦合度大小對各地級市耦合強度進行劃分,當0.49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以山東省為例,通過建立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度指標體系,運用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模型,研究了其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耦合關系以及區域差異,得出如下結論:①山東省城鎮化序參量整體呈現出東部>中部>西部的空間分布特征,與當前全省經濟格局基本吻合;②山東省資源環境承載力序參量呈現出北部>南部的空間分布特征;③山東省和17個地級市的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度均處于頡頏階段;④山東省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協調度處于中度協調耦合階段,17個地級市的耦合協調度分別處于高度協調耦合、中度協調耦合、低度協調耦合三個階段,整體上呈現出北部優于南部、東部優于西部的空間格局;⑤山東省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耦合強度和協調程度在17個地級市的空間分布上并不對應,分為高強度耦合與高水平協調、高強度耦合與中水平協調、高強度耦合與低水平協調、中強度耦合與中水平協調、低強度耦合與中水平協調、中強度耦合與低水平協調等6種類型。

3.2 建議

山東省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度處于頡頏階段,耦合協調度處于中度協調耦合階段;17個地級市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耦合度處于頡頏階段,耦合協調度大部分處于中度和低度協調耦合階段。整體而言,山東省及其17個地級市城鎮化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耦合水平不高,對此提出以下建議:在城鎮化方面,準確把握城鎮化過程的規律與機理,尤其在經濟新常態下注意研究城鎮化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妥善規避城鎮化面臨的風險,積極應對城鎮化面臨的挑戰;以新型城鎮化戰略為契機,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注重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模式,引導城鎮化發展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型。在資源環境方面,注意保護資源環境本底,維護生態平衡,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破壞;以山脈、水系、海岸帶為骨干,以重要生態功能區為節點,構建支撐山東省城鎮化健康發展的生態安全格局;加大環境污染治理投入,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環境承載力和環境質量優化產業布局;節約利用資源和能源,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1]顧朝林.中國城市化:格局?過程?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周侃,樊杰.中國欠發達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特征與影響因素――以寧夏西海固地區和云南怒江州為例[J].地理研究,2015,34(1):39-52.

[3]劉凱,任建蘭,程鈺,等.中國城鎮化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響應演變與驅動因素[J].城市發展研究,2016,23(1):27-33.

[4]陸大道,陳明星.關于“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編制大背景的幾點認識[J].地理學報,2015,70(2):179-185.

[5]姚士謀,張平宇,余成,等.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與實踐問題[J].地理科學,2014,34(6):641-647.

[6]方創琳,方嘉雯.解析城鎮化進程中的資源環境瓶頸[J].中國國情國力,2013(4):33-34.

[7]黃金川,方創琳.城市化與生態環境交互耦合機制與規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1-10.

[8]劉耀彬,李仁東,宋學鋒.中國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5,20(1):105-112.

[9]張榮天,焦華富.中國省際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與優化探討[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29(7):12-17.

[10]瑪伊熱姆古麗?依明,孜比布拉?司馬義.庫爾勒市城市化進程對生態環境的耦合分析[J].干旱區地理,2014,37(1):188-194.

[11]張雷.現代城鎮化的資源環境基礎[J].自然資源學報,2010,25(4):696-704.

[12]姚士謀,馮長春,王成新,等.中國城鎮化及其資源環境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3]洪大用.綠色城鎮化進程中的資源環境問題研究[J].環境保護,2014,42(7):19-23.

[14]莊貴陽,謝海生.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城鎮化轉型路徑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2):1-10.

[15]李雙成,趙志強,王仰麟.中國城市化過程及其資源與生態環境效應機制[J].地理科學進展,2009,28(1):63-70.

[16]宋超山,馬俊杰,楊風,等.城市化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0,24(5):85-90.

篇(5)

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驚厥性疾病之一,發病年齡介于3個月~5歲之間,臨床上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呼吸節律不整或暫停,可伴有青紫、雙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視或斜視,全身或局部肌群強直性或陣發性抽動,大小便失禁,大多數在幾秒或幾分鐘內停止,嚴重者可持續十幾分鐘或呈持續狀態。驚厥可引起暫時性腦功能障礙,經常發作會造成小兒智力障礙,給小兒的成長與家庭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現將我院近1年在輸液過程中發生3例高熱驚厥小兒的救治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患兒,男2例,女1例,年齡2歲6個月-3歲7個月,平均2歲1個月,診斷:呼吸道感染2例,支氣管炎1例,體溫均在39~41℃。在門診輸液過程中,突然出現抽搐,經搶救未發生任何并發癥,均痊愈離院。

2急救及護理

2.1保持呼吸道通暢:驚厥發作時即刻松開衣領,患兒取側臥位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造成窒息。必要時定時吸痰,動作輕柔,以防損傷呼吸道黏膜及減少驚厥的發生。

2.2迅速控制驚厥:反復的驚厥會導致腦細胞的損傷。可立即按壓或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強刺激,根據醫囑給予鎮靜藥物,首選藥物為苯巴比妥,如給予10%水合氯醛灌腸,盡量保留1h以上,以便達到藥物吸收,劑量為0.5ml/kg。

2.3給予氧氣吸入,改善組織缺氧:驚厥患兒因呼吸不暢,加之耗氧增加,導致組織缺氧。腦組織缺氧時,腦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腦組織水腫,致使驚厥加重,缺氧程度及持續時間的長短,對驚厥性腦損傷的發生及預后均有一定影響,故應及時給予氧氣吸入,以迅速改善組織缺氧的情況,如面罩法2~3L/min,鼻導管法0.5~1.5L/min。

2.4降低溫度:及時松解患兒衣被,降低環境溫度,但應避免直吹對流風,立即使用退熱劑。同時予以物理降溫,如頭額部冷濕敷、頭枕冰袋、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小嬰兒禁用),使超高熱盡快降至驚厥閾以下,保護腦細胞,使缺氧缺血得以改善。

2.5做好口腔護理:高熱時口腔黏膜干燥,易受損發生口腔炎癥,所以要做好口腔保健,常用生理鹽水輕拭口腔。

2.6注意安全,加強防護:抽搐發作時,要注意防止碰傷及墜床,四肢適當約束,抽搐牙關緊閉時,用紗布包裹壓舌板或開口器,放于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及口唇咬傷。病室保持安靜,室內光線不宜過強,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動作輕柔敏捷。

2.7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詳細記錄抽搐的持續時間、間隔時間、發作類型、程度、伴隨癥狀及停止后的精神狀況。注意體溫、脈搏、呼吸、心率的變化,降溫后30min測體溫并做記錄。

2.8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建立靜脈通路可以保證及時、正確用藥,盡量使用留置針,防止抽搐時針頭滑脫。對持續而頻繁的抽搐,使用20%甘露醇時,注意輸入速度,在30min內滴完,同時防止藥液外滲。

2.9加強營養,做好基礎護理:患兒清醒后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于營養的飲食,鼓勵病人多飲水,避免因降溫過快,出汗過多引起虛脫。及時更換污染的衣被,嬰幼兒大小便后及時清洗并更換尿布。

2.10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因小兒突如其來的抽搐發作,家長都極為擔心,應及時向家長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使其樹立信心,配合搶救與治療。

3健康宣教

首次高熱驚厥發生后30%~40%的患兒可能再次發作,75%的患兒再次發作在首次發后1年內,90%在2年內。因此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指導家長在家中備好急救物品和藥品,如體溫計、壓舌板、退熱劑、止痙藥等。如果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肛溫在38.5℃左右即應予以口服百服嚀、美林等降溫;苯巴比妥為長效類鎮靜催眠藥,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早期即應使用抗驚厥藥,體溫升至高熱時,體內抗驚厥藥已達到抑制驚厥的有效濃度,從而能抑制驚厥,有效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再發。指導家長在患兒體溫37.5℃~38℃時即應口服;如患兒出現抽搐,指導家長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裹于紗布的壓舌板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4討論

篇(6)

1.前言

深圳市在改革開放至今的二十多年中,由邊陲小鎮發展至人口千萬級的大城市,在城市大發展過程中,基礎設施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土石方,這種需求在當時條件下造成了無序的開山采石、取土區,也無可避免的對山體原有地形、地貌的改變和界面植被的毀滅性破壞,給現代都市遺留下了生態性破壞傷疤,水徑石場群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

2. 上水徑水庫棄渣場概況

2.1上水徑水庫基本情況

上水徑水庫位于深圳市清平高速公路東側,布龍公路西南側,水徑石場群西北側,緊鄰石場整治區;隨著周邊環境改變,尤其是水徑石場群影響,集水面積大大減小,現在水庫功能也已失去其原有功能,僅作為周邊山體經濟林提供水源使用;周邊山體植被屬亞熱帶闊葉林類型,植被覆蓋率較高,山坡植被類型主要為人工林,分布的植物有荔枝、勒仔樹、木荷、潺槁樹、胡枝子、鹽膚木、馬占相思、臺灣相思、桉樹、銀合歡、野牡丹、五色梅、芒、桃金娘、五節芒等。在水庫南側庫尾有天然氣次高壓管線從場地中間穿過;項目區南側(水徑石場群東北片區位置)已堆有大量渣土,水土流失嚴重。

上水徑水庫參數表

類 型

建成時間

集雨面積 km2

設計標準 %

校核標準%

總庫容 萬m3

小(2)

1993.1

0.72

5

0.5

50.83

主 壩

壩 型

最大壩高m

壩頂高程 m

壩頂長 m

壩頂寬 m

溢洪道寬 m

均質土壩

27.5

104.5

90

4.4

5.0

2.2上水徑水庫棄渣場選址分析

上水徑水庫由于其面積較小,儲水量較低,水質受周邊環境影響較大,水庫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防洪、調蓄、供水等功能,為了水徑石場群片區總體規劃需要及解決水徑石場群整治棄土問題,且根據相關規劃及水務部門充分溝通,并綜合考慮水徑石場群整治棄土問題,對水徑石場群片區內上水徑水庫進行了評估衡量,認為上水徑水庫失去原有功能后,報廢改作為水徑石場群專用棄土場具有以下幾方面好處:①運距較短、降低投資,且舒緩交通壓力;②地形適合棄土堆放;③環境影響;④渣場容量分析。

3.棄渣場填埋及水土保持措施設計

3.1設計容量

上水徑水庫報廢改作棄土場后,根據現狀地形、棄土堆放形式、堆放高度等因素綜合考慮,計算場地容納棄土方量約370萬m3左右。根據項目區設計場地標高,通過等高線法計算土方和剖面法計算土方,兩種土方計算方法綜合分析、計算結果。兩種土方計算方法對比綜合分析后,本工程計算土方量等高線法較剖面法更為準確些,所以本次上水徑水庫棄土場設計容納計算采用等高線法,最終計算棄土方量為370萬方。

3.2 填埋設計

上水徑水庫棄土場可容納棄土方量為370萬方,設計棄土填埋邊坡坡比為1:2、1:2.5、1:3.0三種,坡頂為大平臺,根據現有地形邊坡按坡比放坡填埋至標高157米處,以上均為平臺。平臺按1%縱坡設計,利于排水,平臺內修建排水溝排走坡面雨水,以免造成坡面沖刷破壞。場地填埋具體設計:

1)填土至高程100m:將棄土從場地南側進場道路口向北側大壩方向逐層堆填,至高程100m處,形成填土平臺。

2)填土至高程130m:在高程100m填土平臺基礎上,在場地西側預留臨時排水通道,棄土從場地南側進場道路口向北側大壩方向逐層堆填,至高程105m處,形成與大壩平齊的填土平臺,在105m高程平臺上布設第一層排水盲溝。從高程105m逐層堆填棄土至高程115m處,其中在大壩區域,棄土從大壩向場地南側按一定縱坡放至高程110m,形成有一定坡降的填土平臺,再在110m平臺內側按1:2坡比放至高程115m,形成一級填土邊坡,此時場地中央形成高程115m的填土平臺。大壩區域在高程115m填土邊坡基礎上,留4m寬小平臺,在小平臺內側按1:2坡比,高5m分一級4m寬平臺,放至高程130m處大平臺,其中在填土至125m平臺時,布設排水盲溝二;施工道路縱坡為10%,兩側按1:2坡比放坡堆填至高程130m處,此時場地中央形成高程130m的填土平臺。

3)填土至高程158m:在高程130m填土平臺基礎上,棄土從北側大壩位置向從場地南側進場道路口逐層堆填,至高程158m處,場地四周按1:2放坡,每高5m分一級4m寬平臺,直至棄土頂部高程157m處;其中在場地西側山凹處高程115m處,修建高5m的攔渣壩一處,干砌石擋墻一處,在墻體內側按1:2坡比,高3m分一級4m寬平臺,放坡堆填棄土至高程158m處大平臺;回填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進場道路口修建一處干砌石擋墻,封閉場地。此時在場地中央形成以1%縱坡的大平臺,最終棄土填埋完成。

4)棄土填埋時分層碾壓密實,每層厚度不超過1m,碾壓密實度不小于85%。靠近邊坡的地方盡量填埋性質較好的棄土,以利于后期邊坡的穩定。棄土應分類堆放,石塊及不適合種植的渣土,填入場地底部,土質較好的土填入場地上部。

5)填埋場地上部表層1米厚度,全部填埋適合種植的粘性土壤,并在其上覆蓋一定厚度的綠化肥料。

6)棄土填埋過程中遇雨天時,場地會發生水土流失,會對場區外的排水系統造成影響,必須修建沉沙池沉降雨水中的砂土,沉沙池應定期清理。

3.3 截排水、沉沙設計

1)截排水措施布局

①場地施工填土期在場地西側預留排水通道,直至棄土填埋至高程130m,廢棄場地臨時排水通道;②棄土場啟用棄土填埋過程中,相應做好場地排水盲溝,盲溝根據不同填土標高進行布設,即分別在105m高程和125m高程布設,主盲溝沿設計標高底部設置,沿途向外支出支盲溝,形成樹根形狀。105m標高的水通過水庫溢洪道排出,125m高程的水由盲溝排入坡面跌水,再通過溢洪道排出;③棄土場沿最終設計棄土高程以上(在原有山體上)布設截洪溝,大致沿等高線布置,將上游地表徑流截排至棄土場下游;④棄土場表面排水溝沿各級平臺設置,坡頂大平臺每50m-100m設一條橫向排水溝。

2)截、排水措施設計

預留排水通道寬10-15m,填土時盡量多拋填石塊、碎石進行護面,直至填土至高程130m填埋廢棄;主盲溝采用多孔鋼筋混凝土管,管徑φ800,管外設礫石-碎石-粗沙反濾體,支盲溝采用碎石砂反濾體,最外層設土工布,支盲溝與主盲溝相聯,形成排水系統。為更好排除土體內雨水,盲管周圍及上方棄土采取有選擇棄土,選擇較大粒徑或沙性土壤棄土,以增加土體滲透性。

3)沉沙設計

篇(7)

    北京市城鎮房屋安全檢查技術要點

    城鎮房屋安全檢查,是保障房屋住用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為使房屋修繕管理人員正確掌握房屋安全檢查作業程序,嚴格檢查方法,現制訂城鎮房屋安全檢查技術要點。

    一、房屋安全檢查的必要性

    1.房屋在使用過程中,無論是否超過使用年限,都會因設計、施工質量問題的暴露,外力對結構構件的影響,材料質量的退化,風、雨、雪、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侵襲,使房屋的整體或局部產生破壞。因此,有計劃地對房屋進行年度或季節性的安全檢查,能及時發現房屋危險和房屋嚴重破損狀況。通過搶修、加固或維修排除險情,防止發生房屋倒塌及破壞事故,保障居住安全和房屋的正常使用。

    2.通過對房屋的檢查,可掌握房屋的完損狀況,針對房屋破損情況制定措施,安排修繕,保持和提高房屋的完好程度,延長房屋使用壽命。

    3.通過對房屋有計劃有目的的檢查,為制定房屋的修繕計劃,制定城市總體修建、改建規劃,實現房產的科學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據。

    二、一般性房屋安全檢查的方法

    1.直觀檢查

    由房屋檢查人對房屋的建筑結構情況進行直接全面的檢查。主要查建筑構件的裂縫、變形、傾斜、腐朽現象的特征,深度,形狀、分布及其各類原因引起的潛在隱患。

    2.敲擊刺探檢查

    用鐵釬刺探埋入墻內的柱根、柁、檁、椽頭等部位,探查腐朽程度。敲擊墻體、木構件,判斷空鼓或蟲蛀情況。

    3.儀器檢查

    使用回彈儀、取芯機、超聲儀等檢查構件的強度;使用經緯儀檢查房屋垂直度;用水平儀檢查房屋沉降量;用小線、尺子檢查木構件的變形程度。

    4.結構構件驗算

    通過結構計算,驗算結構構件截面尺寸是否符合強度、剛度要求。

    三、房屋安全檢查步驟及注意事項

    1.實施房屋安全檢查前,檢查小組首先要查閱房屋圖紙及有關資料,熟悉并掌握房屋建筑及結構的布局和特征。無圖紙的,應由房屋管理人員補畫房屋建筑平面示意圖。平面圖上應按統一的方法標注房間號。

    檢查小組要事先準備好各種檢查工具和必要的排險、搶修器材。

    房屋管理人員應依照檢查作業計劃提前通知用戶做好準備,以提供查房作業的方便。

    2.到檢查現場后首先要做好四核對,即:平面圖與房屋現狀是否相符;圖示房間標號與現場房間標號是否相符;房屋數量與圖列房屋數量是否相符;產權關系是否相符。防止漏查、錯查。

    3.檢查建筑物周圍環境的影響及有無損害房屋結構的人為因素。如相鄰的高大建筑、高大枯朽樹木,高壓電線,溝壑坑穴,地表積水,車輛機械振動對房屋的影響以及使用不當的現象(包括住戶自行拆改,門窗洞口改動,受力部位開洞、開槽,樓地面、基礎長期泡水、浸水、潮濕,化學藥品腐蝕,通風不良等)。

    4.對平房或木屋蓋樓房,入室前要先查看房屋外觀有無嚴重裂縫變形、傾斜錯動,屋面是否塌腰沉折。根據房屋結構、構造,結合房屋外觀跡象,詳細檢查主要構件及其結合部的狀況。上房前應先檢查構架的安全可靠程度。進入頂棚之前要先查看頂棚的木楞、吊掛是否安全可靠,頂棚內的電線有無裸露、破損等危險現象,以防檢查過程中發生個人傷害。

    5.檢查室內裝修(吊頂、地板、隔扇)、設備、電氣的損壞情況。

    6.檢查室外裝修(石膏裝飾、小檐頂棚、水泥飾面)的損壞情況。

    7.檢查屋面的損壞情況(有無雜草、瓦件塌陷、彎曲下沉等)。

    8.檢查時要認真逐項填寫檢查記錄表,并由檢查人、復核人、負責人簽字。

    四、各類房屋中不同結構的檢點

    1.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磚混結構樓房中的混凝土構件要查:

    ①梁的支座附近,梁跨以內裂縫、變形發生及發展狀況;

    ②梁、柱、墻聯系處的梁端、柱頭、墻體有無新出現的裂縫;

    ③各種板的支座附近和跨中有無橫裂、順裂或斜裂,是否新出現或原有裂縫有無發展;

    ④混凝土屋架的弦桿、腹桿有無裂縫。支撐部位有無移動,屋架是否傾斜,連接鐵件有無變形、銹蝕和松動。

    2.各種樓房及平房的砌體結構要查:

    ①縱橫墻聯結處及轉角處有無豎裂或斜裂,門窗券口有無裂縫及錯動;

    ②磚砌承重墻、窗間墻、獨立柱有無裂縫,傾斜,鼓閃,酥堿,錯動和下沉;

    ③基礎、墻腳有無變形,下沉開裂,酥堿;

    ④附屬建筑物的損壞情況(含屋頂水箱、附墻煙囪、高門臉、女兒墻等)。

    3.對木結構樓房及平房中糊紙或包鑲的柁、檁必須打開檢查。對房屋中的屋架、柁、檁、椽、柱的檢點是:

    ①房屋的整體有無傾斜、變形;

    ②周圍環境對房屋本身有何直接影響;

    ③柱子是否傾斜、彎曲、下沉,柱頭、柱根是否糟朽;

    ④柁、檁是否過度彎曲,有無橫裂、斜裂或明顯新出現的裂縫;有無木節(明顯活節)、蟲蛀;檁頭、柁頭有無糟朽;

    ⑤加固過的柁、檁變形、錯動情況;

    ⑥木構架上的鐵件有無松動、銹蝕變形。

    4.其它應檢查的重點是:

    ①屋面邊沿有無懸磚碎瓦、浮瓦,房山博風磚,脊瓦有無松動;

    ②各種外檐裝修、吊掛、飾面有無破碎空鼓;

    ③窗扇、玻璃及五金有無損壞;檐溝、雨落管有無松垂脫落;

    ④女兒墻、附墻煙囪有無開裂,傾斜,水平錯動位移;

    ⑤陽臺、雨罩的抹灰層有無空鼓,翹裂,陽臺、雨罩根部有無裂痕;

    ⑥院墻、門樓、院廁有無危及人身安全的破壞現象;

    ⑦老舊電線有無外皮老化變質、脫皮裸露;

    ⑧其它人為拆改,改變房屋使用用途后,影響結構受力,改變承重狀況等。

    上述各種現象均為危險現象,應詳細記載。尤其對于承重墻、柱、梁、過梁、窗券、板、屋架及其他重要承重部位均應對不同變形錯位、裂縫的原狀及發展狀況進行詳細記載,以備定期觀察檢查,做好安全預防工作。

    五、房屋安全檢查報表的填制

    房屋安全檢查要按時填制統一的報表。填制時要做到:

    1.原始調查表,除表頭可在室內填寫外,其余調查項目均應在檢查現場,隨查隨填,不得漏填、誤填;

    2.整理登記表,應在審核原始調查表填制齊全、無誤的情況下進行,做到應填盡填;

篇(8)

一、1997年12月31日前符合養老條件,經批準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離退休(職)等人員,從1998年7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1937年7月6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離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離休金10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離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離休金9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離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離休金80元。

三、企業退休人員(含占地農轉工養老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20元;

第二部分:為解決不同時期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偏低的問題,下列人員在增加第一部分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具體標準為:1993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1994年1月至12月期間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95年1月至12月期間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96年1月至12月期間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其月基本養老金水平在本次調整待遇前低于500元的(含按國家和北京市統一規定發放的各項價格補貼、生活補貼及個人帳戶養老金,下同),每人每月增加10元,低于4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97年1月至12月期間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其月基本養老金水平在本次調整待遇前低于5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10元,低于50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

四、企業中按月領取養老金的退職人員、退養人員、原臨時工養老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養老金40元。

五、原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經國家或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成建制轉為企業前,已在機關、事業單位辦理離退休的人員(含機關、事業單位已辦理退休的勞動合同制工人),不列入此次城鎮企業離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的范圍,可按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調整離退休金的有關規定執行。

六、按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領取原標準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按本通知第二條規定標準增加基本養老金。

七、按本通知規定增加的基本養老金,作為發放離休人員及享受標準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每年1?2個月生活補助費的基數。

篇(9)

一、1995年12月31日前離退休的人員,從1996年7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1937年7月6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離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離休金12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離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離休金10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離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離休金80元。

三、企業退休人員,繳費年限(含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55元;繳費年限滿30年不滿4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65元;繳費年限滿4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75元。

1985年至1990年期間退休人員參加1985年工資套改的及未按京勞險發字〔1990〕278號文件計發退休費的,在上述增長水平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

四、按國務院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辦理退職并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的人員、按京合總字〔83〕008號文件辦理退養并按月領取退養費的人員,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退職生活費、退養費3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退職生活費、退養費40元。

五、按京勞險發字〔1988〕550號文件、京勞險發字〔1994〕477號文件辦理養老并按月領取養老生活補助費的臨時工養老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養老生活補助費40元。

六、退休前經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并在單位聘用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00元。

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按照京政發〔1986〕96號文件經市科技干部局批準按原工資額(檔案工資)100%領取退休費的專業技術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30元。

七、繳費年限不滿10年,按〔79〕市勞險字第173號和京勞辦發字〔1993〕451號文件規定辦理養老,按月發給生活費的農轉工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八、按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領取原標準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按本通知第二條規定標準調整基本養老金。

九、以上各條款規定的標準本著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不得重復享受。

十、按本通知規定增加的基本養老金,作為發放離休人員及享受標準工資100%退休費老工人,每年1-2個月生活補助費的基數。

十一、原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經市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成建制轉為企業前,在機關、事業單位辦理離退休的人員,不列入此次城鎮企業離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的范圍。

篇(10)

關于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中對違章建筑處理的若干規定為妥善處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中違章建筑的問題,確保城市規劃的實施,維護國家利益,兼顧集體、個人利益,為城市規劃管理和房屋行政管理積累資料,根據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所有權登記工作中對違章建筑處理的原則意見》〔(88)城房字第95號〕和京政辦發(1988)6號文件精神,特作如下規定:

一、關于違章建筑的處理原則。

1.凡我市城鎮范圍內建國以后違章建筑的房屋一律進行登記。違章建筑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辦理登記手續,逾期不辦理登記手續者按照《北京市城鎮房屋所有權登記暫行辦法》第十三條處理。

2.鑒于法規的延續性和時限性以及客觀歷史原因,對違章建筑本著“嚴格執法,寬嚴結合,實事求是,區別對待”的原則,允許對部分違章建筑作從寬處理,確認其所有權。

3.違章建筑處理的時間界限。原則上以1984年2月10日市人大批準通過的《北京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暫行辦法》為時限,以前的從寬,以后的從嚴。

二、下列違章建筑經過一定程序的申報審查,由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給予從寬處理(每幢房屋城近郊區300平方米以下,遠郊區500平方米以下,一般由區縣規劃局檢查處理,其它由市規劃局檢查處理)后,出具證明。房屋登記發證部門可確認其所有權,發給產權證件。

1.1987年1月1日以前建成為社會服務的煤氣調壓站、公共廁所、垃圾處理設施用房。

2.1984年2月10日以前公、私房屋所有權人在原平房宅院界址內基本未擴大面積、不加層、不侵街占巷、與四鄰無糾紛的翻建房屋。

3.1987年1月1日前未完全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批準內容施工,違章情節較輕,以及在一幢房屋內既有合法部分又有違章部分的建筑,但應在產權登記證上注明違章建筑數量。

篇(11)

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直管房屋等所有權登記發證有關問題的規定

一、關于房管部門直管房屋的登記:

1.現由房管一公司、修建一公司受托管理的中央各單位的房屋,其房屋所有權屬于中央各委托單位的、由中央各單位進行登記。

2.現由各區縣房地產管理局、房管二公司管理的中央各單位統建和購置的房屋,凡是整幢或整門樓房屬于一個單位,單位主張產權并按規定向房管部門補交管理、維修費用的,可由統建和購買房屋的單位進行登記,單位不主張產權或不同意補交管理維修費用以及不夠整門的零散樓房,均由房管部門進行登記。

3.現由各區縣房地產管理局、房管一公司、房管二公司、修建一公司管理的市級公產房屋,分別由各區縣房地產管理局和公司進行登記。

4.現由房管部門管理的原會館房屋,除經市政府批準已發還者外,均按市級公產進行登記。

二、房管系統各單位自籌資金購置或建造的房屋,凡是由各單位自行管理的,依房屋所有權性質分別按全民產、集體產進行登記。

三、關于宗教團體房屋的登記:

1.對原納入國家經租的宗教團體房屋,根據國務院《國發(1980)188號》文件規定,應發還給宗教團體所有,由宗教團體進行房屋所有權登記。對房屋原狀已發生變化的,由宗教團體與房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協商確定產權歸屬后,再進行登記。

2.對國家經租以前、根據有關規定已由房管部門接管的原宗教團體房屋,由目前的管理單位按市級公產進行登記。

四、關于撥用房屋的登記。撥用房屋系指房管部門接管房屋產權后無償撥給單位使用并由使用單位自管自修的房屋。北京解放以后,由房管部門撥給中央或市屬各單位使用的房屋,均由現管理單位進行登記。

五、關于已移交給有關單位管理房屋的登記。經市政府批準,已由房管部門移交給商業、飲食業、服務業及中小學校等單位管理的房屋,均由現管理單位進行登記。

六、關于開發公司所管房屋的登記:

1.現由各開發公司受托管理的單位所有的房屋,由產權單位進行登記。

2.現由各開發公司管理的市政拆遷用房、落實私房政策用房,以及小區鍋爐房等,均由各開發公司進行登記。

3.各開發公司已出售給各單位的房屋,凡是買房單位主張所有權并按規定補交管理維修費用的,均由買房單位登記;買房單位自愿放棄房屋所有權,僅保留分配使用權并出具證明的,可由開發公司進行登記。

4.各開發公司已無償移交給商業、服務業等各單位管理的配套房屋,由現管理單位進行登記。

七、關于征而未拆房屋的登記。根據《北京市建設拆遷安置辦法》〔京政發(1982)144號文〕關于“已經收購但暫時不需拆除的房屋交房地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的規定,對單位征而未拆的房屋,應移交房屋所在區縣房地產管理局接管并進行登記。

八、關于承租單位在直管公房院內自建房屋的登記:

1.承租單位用市財政撥款在直管公房院內增建、擴建、翻建的房屋,由房管部門統一進行登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果冻传媒和精东影业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蜜柚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一本伊在人香蕉线观新在线 |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少妇BBW搡BBBB搡BBBB|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青青草视频| 青草青草伊人精品视频| 国产桃色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岳双腿间已经湿成一片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 久别的草原电视剧免费观看|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美女主播免费的网站| 国内精品一卡2卡3卡4卡三卡| jizz性欧美12|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欧美黑人玩白人巨大极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男女爱爱视频网站| 免费看少妇作爱视频|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国产国语高清在线视频二区|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 中国jizzxxxx|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伊人久久网| 最新欧洲大片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