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護理要點大全11篇

時間:2023-07-23 09:18:03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icu護理要點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icu護理要點

篇(1)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9(b)-016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icu nursing point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130 cases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 all patients with TRISS trauma index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8 points, with severe trauma diagnostic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5 case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went emergency and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ICU nursing, 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ischarge time, prognosis, parallel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for a long time (47.78± 7.87) d,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time relatively short (19.78 ± 6.74) d, and through the points of ICU patients for nursing, the patient recovered well, 65 cases of sever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recovery is ideal, with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in stable condition after into wards to continue treatment, 1 case death, infection, finally can be discharged.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f 1 cases of patients due to infection induced deaths, while patients with longer recovery time,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eavie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ischarge tim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lose monitoring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hanges should be took, strictly controlling of ventilator and its indic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scientifically giving enteral nutrition and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in order to make patients with good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to get through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of risk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Severe trauma; ICU nursing; First aid nursing

重癥創傷患者病情較重,傷情變化迅速,且患者多合并臟器損傷,治療窗口時間短且病情復雜[1],因此,此類患者一直是ICU病房的重點監護對象。而重癥創傷患者病情危急且復雜多變,稍有不慎極易出現誤診、漏診,進而導致病情延誤[2-3]。基于此,加強對重癥創傷緩和的ICU護理力度,對改善重癥創傷患者救治結局至關重要。該文以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5例重癥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重癥創傷患者的ICU護理要點,總結相關護理體會,觀察護理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源于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30例重癥創傷患者,全體患者TRISS創傷指數均≥18分,符合重度創傷診斷標準。其中男86例,女44例;年齡18~71歲,平均年齡(44.37±6.63)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42例,墜落傷35例,爆破傷22例,毆打致傷18例,其他14例。其中合并顱腦、重要臟器、組織損傷52例,伴骨、胸部創傷嚴重多發傷78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與觀察組,每組6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受傷原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急救方式 全體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常規清理開放性傷口,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確保呼吸通暢,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通知主治醫師快速對患者病情作出評估,聯系手術室護理人員準備接收患者,病做好手術準備。術后將患者送入ICU,密切監測患者心率(HR)、中心靜脈壓(CVP)、血壓(B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等生命體征,記錄患者尿量、引流量等變化。

1.2.2 呼吸機治療 全體患者均連接機械輔助呼吸機,維持96~200 h。根據患者個人病情與個體差異,酌情調控呼吸參數,盡可能將呼吸頻率控制在12~16次/min以內;潮氣量控制住在6~12 mL/kg以內;PEEP則控制在6~12 cmH2O。通氣期間,定期幫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密切關注患者面色、呼吸頻率及瞳孔變化等。間隔1~3 h檢查患者動脈血PaO2或SPO2,根據該指標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

1.2.3 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①保持患者呼吸暢通;②及時給患者清理個人衛生避免壓瘡的可能;③與患者及時交流安撫患者。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行ICU護理:

①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察覺患者有休克先兆時,則應橈動脈穿刺接換能器監測患者血壓、血氣指標變化,以了解患者循環狀況,酌情給予輸液[4]。輸液后患者BP上升,護理人員則可遵醫囑給予膠體或晶體;BP正常或偏低、CVP下降輸液后BP無變化,則提示患者心泵功能減弱,可酌情補液,并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血流灌注。②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通氣障礙,七成以上患者出現低氧血癥,其中合并顱腦、胸部外傷患者,多因舌后墜、呼吸道分泌物無法排出、氣道受阻等原因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應立即檢查患者呼吸道,尋找引起患者呼吸受阻的主要原因,并迅速進行對癥處理。可采用頭頸部偏側臥位促進呼吸通暢,或插入口咽通氣導管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充分供氧[5]。給予吸氧后觀察患者呼吸困難改善情況,分析患者血氣指標,酌情調整給氧濃度,控制供氧時間,以免患者產生依賴。滿足呼吸機輔助通氣指證的患者,應盡早使用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呼吸困難等癥狀。③帶機后營養支持及脫離呼吸機。按照Harris-Benediet公式計算患者擠出代謝能量需要(BEE),另乘以校正系數1.5以獲得機械通氣患者基礎能量供應需求。根據患者腸鳴音恢復情況,對患者進行場內營養。通暢在腸鳴音恢復后36~48 h,并結合患者傷情確定供能量[6]。初始劑量通常為4 200 kJ/d,3 d后結合患者耐受程度,逐漸增加供應量。經鼻胃管24 h持續滴入,滴速控制在100~125 mL/h,按患者體重計算患者每日所需蛋白質和熱卡數。腸道營養后期,若患者消化道適應情況較理想,則可輔助食用半流質食物,直至脫離呼吸機后自主進食。當患者自主呼吸頻率1 960 kPa、通氣量

⑦心理護理。患者在ICU期間,極易出現應激性精神病。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有必要通過行為、言語等醫療行為,安撫患者不良情緒,對患者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時刻掌握患者心理活動,以便及時察覺患者異常。日常給予患者誠摯關懷,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向患者介紹病情和治療進展,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出院時間,預后情況,并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患者出院時間較長(47.78±7.87)d,觀察組患者出院時間相對較短(19.78±6.74)d,且經過ICU重癥患者要點進行護理,患者恢復良好,65例重癥患者經過治療,總恢復較為理想,經治療和護理,均于病情穩定后轉入專科病房繼續治療,無1例死亡、感染病例,最終均得以康復出院。而對照組出現1例患者由于感染誘發的死亡病例,同時患者恢復時間均較長,患者心理負擔明顯較重,兩組患者出院時間、并發癥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雖然近年來,我國臨床護理模式不斷更新,新時期,臨床護理的重要作用已獲得廣泛認可,其在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加快患者康復進程、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均有顯著效果,臨床搶救存活率獲得極大提升,然而重癥患者轉入病房后,病情極易出現惡化,救護不及時則會危及患者生命[13-14]。由于重癥創傷患者多發生于意外情況,患者進入醫院后必須行手術治療,不過術后一段時間內,極易發生病情惡化等突發事件,情況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對此,護理人員務必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尤其是昏迷患者,此類患者多合并顱腦損傷,護理人員應定時觀察患者兩側瞳孔大小、對光反射情況。且由于嚴重創傷具有較大感染風險,且患者器官功能減弱,極易誘發各類并發癥導致患者死亡。重癥創傷患者經治療,繼發全身性驗證反應是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治療后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在此情況下臨床護理操作應盡量輕柔緩慢,以減輕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重癥創傷患者病情緊急,在此情況下,臨床護理難度系數高,極易發生誤診或漏診,導致病情延誤,釀成慘劇,甘香[15]、方昆[16]等人的報道中就有相關情況的發生,后續處理十分困難。多數重癥創傷患者多由突發意外受傷,在身體受創的同時,心理、精神方面也會受到不良影響。而過重的傷情又會導致患者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對重癥創傷患者應該加強心理上的護理,重癥患者在受傷后不僅給自己帶來較為嚴重的心理和身體上的創傷,還會給患者的家人帶來較為嚴重的精神創傷,患者在住院期間心理上較為脆弱,加強對重癥患者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臨床符合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患者,應盡早采用氣管插管和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以改善患者供氧情況。另外,有必要密切監護患者病情變化,嚴格掌握呼吸機使用指征,科學給予腸內營養,預防各類并發癥發生,并根據患者心理活動,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狀態度過術后危險期,促進病情盡早康復。

[參考文獻]

[1] 程彩琴.對于重癥創傷患者ICU護理重點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28):73-74.

[2] 甘香,宋美燕,傅麗桑.創建以病人為中心的ICU護理管理模式[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4(4):21-22.

[3] 郭曉娟,王培席,張運生,等.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4(3):43-44.

[4] 鄒萍坤. 重癥ICU護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10(9):130-132.

[5] 王玲,周璐,陳銀嬌. 淺談對重癥ICU病房護理風險進行防范的方法與效果[J]. 當代醫藥論叢,2014,26(18):17-18.

[6] 劉桂蘭,周靜. ICU護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0(4):113-114.

[7] 馬晶,邢愛民,貫秀娥.48例重癥ICU中建立人工氣道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25):351-352.

[8] 賀丹芳. ICU 小兒重癥肺炎的護理干預措施[J].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10):222-223.

[9] 孫秀春,劉艷,蘭曉云. 小兒重癥肺炎舒適護理效果觀察[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4(4):68-69.

[10] 魏萍.小兒重癥肺炎的ICU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1中旬刊):156-157.

[11] 郭曉娟,王培席,張運生,等.馬斯洛需要層次論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4(3):43-44.

[12] 程彩琴.對于重癥創傷患者ICU護理重點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28):73-74.

[13] 賀丹芳.ICU小兒重癥肺炎的護理干預措施[J].中國實用醫藥,2014(10):222-223.

篇(2)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本院ICU15名新入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3~34歲;其中本科7名,大專8名;護士10名,護師5名;工作時間最長11年,最短1年。

1.2方法

對15名新入護理人員進行為期4個月的綜合業務培訓,之后評價其技能素質情況。具體方法如下:①入科教育 為期2周,內容包括:介紹ICU環境,學習ICU制度和規程以及了解其工作特點,各類護理表格填寫要求。熟悉各班次工作職責和程序;熟悉各種核心制度和應急預案。消毒隔離知識。學習危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需求以及ICU患者、家屬交流的基本技巧[2]。② ICU風險管理內容培訓 為期3周,內容包括:接收患者準備及程序;ICU交接班注意事項及要點;ICU高危因素的預防和處理,如非計劃性拔管、ICU譫妄患者的處理、使用呼吸機期間發生停電的處理;閱讀科室交班本,內容為科室所發生問題的分析及采取措施。③專科理論培訓 為期4周,內容包括:血流動力學監測;呼吸道評估及呼吸道管理;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監護;ICU患者的管道護理;ICU常用藥物,介紹ICU常見血管活性藥物使用范圍、注意事項、配置及換算方法,鎮靜肌松藥物在ICU的應用及管理,觀察要點;常見惡性心律失常的識別等。④專科技術培訓 為期3周,內容包括:監護儀使用;各種呼吸機及除顫儀操作;腸內營養泵及輸液泵、注射泵的使用;心電圖機的操作;冰毯機的操作;吸痰(呼吸機、氣管切開、氣管插管)、人工球囊操作、CPR等;各種穿刺、插管的配合;血氣分析儀使用等。

1.3觀察指標①觀察培訓前后護理人員對ICU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從醫院護理題庫中選取關于ICU的理論試卷進行考核,實行百分制。②觀察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技術能力水平;參照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中的《護理技術操作項目考核評分細則》對護理人員的各項操作進行抽簽考核,實行百分制。③觀察培訓前后護理人員臨床實踐能力;參照《ICU專科護士臨床綜合能力考核表》對護理人員的各項能力進行考核,實行百分制。

1.4數據處理

篇(3)

1  一般資料

   

2004年—2008年進入icu護士23名(包括輪轉護士在內),年齡20歲~31歲;均為女性;本科3名,大專15名,中專5名;8名為學校分配后直接進入icu,15名為從其他科室抽調的護理骨干,工作時間最長者為10年。

2  培養方案

2.1  培訓目標 

2.1.1  新畢業和低年資護士培訓目標 

掌握各項規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基礎護理技能、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常見病種護理常規及護理要點等;同時重視新護士職業情感的培養,使她們樹立良好的護理職業理念,熱愛護理工作。

2.1.2  工作1年~2年的護士培訓目標 

除具備以上能力,還必須熟悉各專科護理理論、護理要點及護理技術;掌握各專科疾病的病情觀察要點、主要治療藥品的給藥方法、常用劑量及毒性反應;掌握化驗的留取方法及化驗正常值;掌握科內常見操作的配合及搶救配合;加強此階段護士的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使其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2.1.3  工作3年~5年的護士培訓目標 

具有熟練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基礎護理操作技能,能勝任各項護理工作;熟悉專科護理理論知識。

2.1.4  工作5年以上的護士培訓目標 

可結合工作需要與個人特長,使之發揮教學、科研或管理才干,達到護師及主管護師的任職水平。

2.2  培訓內容 

配備專科教材,如《icu護士必讀》,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為培訓教材,將計劃中的培訓題目分配給護士長及帶教能力強的護士,按培訓時間講授,必要時單獨講解。具體內容如下:①icu的發展、現狀,建立icu基本條件、布局及設施;②icu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各班次的工作內容;③icu常用儀器操作及專科技能培訓,如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微量泵、除顫儀的使用;動脈血氣分析、標本采集、排痰法、心肺復蘇術;氣管插管術、中心靜脈置管術及動脈穿刺置管術等術后的維護與護理等;④各專科疾病的護理知識;⑤護理應急預案及風險管理,如呼吸機停電的應急預案、非計劃拔管的預防等;⑥icu病人的語言和非語言交流方法;⑦icu院內感染的監控等[2]。

2.3  培訓方法  

2.3.1  低年資護士及新入icu的護士培訓方法 

要求3個月~4個月基本完成培訓內容。第1周~第2周以見習為主,熟悉icu環境,如各通道的出入線路、物品的放置等,明確icu感染管理的要求,了解icu基本工作程序,各種規章制度等,護士長為培訓老師,通過言傳身教,使其盡快融入icu護士角色中,引導她們樹立良好的護理職業理念,熱愛本職工作。第2~第4周主要培訓icu病人基礎護理要求及方法,有專門帶教老師帶領進行晨、晚間護理,講解危重病人的生活護理特點和要求,危重病人生命體征的觀察方法、危重病人的語言和非語言交流方法等。第2個月培訓內容為icu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及護理文書書寫等。第3個月~第4個月培訓內容為危重病人的氣道管理、有創血壓和中心靜脈壓的監測方法、各種特殊藥物的配制、專用急救技能,如除顫、心肺復蘇術、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術的配合等。

2.3.2  工作1年~2年的護士培訓方法 

除熟練掌握上述培訓內容外,科室每月安排相關專科知識集中業務學習,遇特殊病例可臨時安排,由護士長或教學能力強的護士講課,同時要求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種業務學習。

2.3.3  工作3年~5年的護士培訓方法 

到相關科室參加短期輪轉學習,如心電圖室、麻醉科、大內科、大外科,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種專科護理知識和技能,提高各專科護理工作能力。

2.3.4  工作5年以上的護士培訓方法 

到上級醫院icu進修學習及參加各種類型的重癥監護培訓學習班,學習先進的護理管理經驗、護理技術及操作方法,盡快普及新技術、新知識,使之發揮教學、科研或管理才干。

2.3.5  其他

2.3.5.1  護理查房及護理會診 

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護理查房,遇特殊疑難或涉及多科室的護理病例,邀請護理部及相關專科護士長及護理骨干進行護理會診,全科護士參加,會診擬定的特殊護理措施及要求,要人人掌握并嚴格執行。

2.3.5.2  參加術前討論、死亡病例討論

積極參加新開展手術的術前討論及科主任主持的死亡病例討論,從病情、治療、手術和護理方面進行分析,鞏固護理專科理論知識,積蓄護理經驗,提高對危重病人的護理水平。

2.3.5.3  利用晨間交班提問,提高icu護士的專業能力 

護士長利用晨間交班時間就icu護理基本理論、專科相關知識以及病人的具體護理問題對全科護士進行提問。通過實踐證明,該方法的實施提高了icu護士的臨床工作能力,培養了icu護士的預見性思維能力,促進了icu護士勤學好問、嚴謹求實的良好作風的養成。

2.4  考核 

科室根據學習計劃進行分層次、分階段考核,理論包括疾病護理常規、專科綜合理論知識、各項核心制度、應急預案、護理風險防范知識等,80分以上合格;操作包括常用護理操作、各項儀器的使用、icu專科技術操作等,90分以上合格。同時結合護士長、高年資護士跟班帶教中觀察的情況、科室醫生的評價等從勞動紀律、團結協作、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責任心、服務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能力的評價,分優、良、差3個等級,考核優或良為合格,根據考核情況再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3  結果

經過培訓,在23名護士中,逐步挑選出綜合能力較強的12名護士從事icu護理工作并逐漸成為本科骨干,其余護士進入各臨床科室并表現出較強的工作能力,促進了我院護理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篇(4)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省立醫院ICU輪轉護士65名,其中大專生21名、本科生44名;女護士56名、男護士9名;平均年齡(23.1 11.1)歲;平均輪轉時間3個月。

1.2方法

1.2.1分組方法

經院護理部批準,對ICU輪轉護士采取隨機數字排列表隨機分為觀察組31名和對照組34名。觀察組采用情景教學法,在ICU一病區輪轉,其中大專生10名、本科生21名;女護士26名、男護士5名;平均年齡(22.9±1.2)歲;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在ICU二病區輪轉,大專生11名、本科生23名;女護士30名、男護士4名;平均年齡(23.3±1.3)歲。所有輪轉護士由4批次組成,每批次共分為2組,分別在一病區與二病區輪轉,每次輪轉3個月,兩組輪轉護士在年齡,學歷、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OS ),且兩個病區患者在性別、年齡、APACHE II評分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帶教老師在年齡、性別、職稱、工作年限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2.2帶教方法

1.2.2.1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帶教方法,輪轉護士人科第1天由ICU病區總帶教接待并介紹ICU工作布局環境、科室人員構成分工、患者的疾病種類及護理特點、規章制度要求等,隨機分配至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指導。定期開展專題講座。主要內容包括ICU常用護理技能、危重癥臨床表現及評估要點、各種儀器使用技能及護理書寫等。

1.2.2.2觀察組

在傳統帶教方法的基礎上,由護士長、總帶教老師結合ICU近年來發生概率較高的風險事件設置6個情景模擬場景(共8個學時),在人科后1周內進行培訓。例如:某COPD患者,因病情加重,神志不清,血氣分析提示:pH = 7. 13 , PaCOz為78 mm-Hg,PaOZ為65 mmHg。醫生于床旁緊急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由2名帶教老師分別扮演患者和醫生,輪轉護士根據此場景配合進行搶救與后續護理。場景設置以后,輪轉護士可通過場景要求進行討論,然后開始模擬訓練。此案例要求:①護士要迅速準備氣管插管用具,并檢查器具是否完好。②了解插管流程并能熟練配合。③機械通氣以后是否根據痰液載稠度加強氣道濕化管理(如打開與調節濕化罐)。④患者插管后是否能預見性的進行雙上肢約束,約束部位是否恰當合適。情景模擬結束后,由總帶教老師進行點評、并對案例過程進行糾正與指導,回答輪轉護士提出的問題,加以詳解。

1.3效果評價

1.3.1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通過統計科室護理風險事件上報表(該表由護理部組織專家編排,包括當班護士信息、事件發生原因、護理風險事件種類如胃管滑脫、尿管滑脫、氣管插管意外拔管、氣管堵管與護理投訴等),得出ICU輪轉護士在1年內發生護理風險事件次數,并計算其在護理項目中所占百分比。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相關護理風險事件個數/相關護理項目總數。

1.3.2醫護滿意度通過醫護滿意度調查表

調查本科室醫生護士對2組輪轉護士滿意度得分。醫護滿意度調查表是由本科室主任及護士長制定,內容包括技能水平、理論水平、工作態度、團隊合作、應變能力5個方面,每個方面20分,總分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2. 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士、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獷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輪轉護士護理風險事件發生例數比較

觀察組輪轉護士全年發生護理風險事件中胃管滑脫、尿管滑脫、氣管插管意外拔管、氣管堵管與護理投訴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P均<0. 05 ),但兩組深靜脈管道滑脫和其他管道滑脫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本科室醫護人員對輪轉護士滿意度比較

醫護人員對觀察組輪轉護士滿意度評分(92. 7 1 82. 53)分高于對照組(87. 2 1 42. 4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 993 ,P=0. 001)。

3討論

3.1情景教學法提高輪轉護士對ICU護理要點的掌握

ICU做為輪轉護士培訓的重要基地,承擔著對新護士從理論培訓到技能培訓的重要教學任務,同時ICU集中了病情多變的危重患者,集中了先進精密的儀器設備,集中了危急重癥救治最前沿的知識、技術和方法,故而集中了護理風險的眾多高危因素和高危環節,護理風險呈高發態勢。良好的教學方法將保證護理安全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常規思維使得臨床帶教老師認為臨床新護士已經進人臨床實踐,情景教學模式在院內護士培訓中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ICU做為一個具有高護理風險性單元,定科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經歷過不同的護理風險事件,因此相同護理風險事件的再發生率相對較低。輪轉護士進人ICU,其專科護理知識、經驗匾乏,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將有利于輪轉護士較快熟悉與掌握ICU的護理要點與相關護理風險事件。

3.2情景教學法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概率

護士是一切護理行為的主導者和執行者川。護士在護理風險管理中扮演最為關鍵和重要的一環。羅躍全等研究顯示,在ICU護理風險管理9個影響因素中,護士的核心能力位于第1位。喬安花等困構建的ICU護士核心能力結構理論框架里就指出,其核心能力要素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專業能力、心理特質4個方面,科室具有針對性地設置模擬場景,不僅讓輪轉護士直接了解相關風險事件,同時也讓其結合模擬場景中的案例,合理運用和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專業技術、提升專業能力以及鍛煉心理素質。進而提高輪轉護士的核心能力,有效的預測和防范風險事件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中氣管插管、尿管、胃管滑脫率以及氣管堵管率均小于對照組(P<0.05)。同時通過演練能提高護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加強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從而有效降低護理糾紛的發生。這在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投訴發生率小于對照組(P< 0. OS)也能得到體現。

篇(5)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206-01

手術治療是肺癌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手術作為一種強烈的心理應激,對患者的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等多個系統產生不利的影響。并通過心理上的恐懼、焦慮和生理上的創傷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動。而術后常規入ICU監護,病人全身清醒后,經常雙手被約束帶保護,帶氣管插管不能說話,身上帶有有多種管道,環境陌生加上親人也不在身邊,容易產生焦慮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各項治療護理,甚至發生意外脫管等不良事件,從而影響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針對肺癌手術病人的這些特點,我們在護理過程中給予了相應的優質護理服務,通過專職訪視護士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訪視,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11月術后在ICU監護的肺癌手術病人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范圍40~75歲,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或者細胞學檢查確證為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76例,小細胞肺癌44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進行肺癌肺葉切除術,無并發癥和既往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病人的―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專職護士培訓(1)采用科內小講課的形式,加強思想教育,加強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培養,讓所有護士深刻意識責任制護理的意義,樹立術前訪視在優質護理服務中重要性的觀念。(2)在醫院護理部的領導下,定期組織院內相關專家進行培訓科內護士的溝通能力,增強護士心理服務能力,使護士將心理學知識靈活應用于臨床工作。(3)選擇肺癌監護小組專科知識扎實的護士,利用幫帶的教學方法,先跟隨護師以上的高年資護士到胸外科病房進行術前訪視,然后由護士進行訪視,護士長或教學組長陪同考核,合格后才可單獨進行訪視。

1.2.2訪視內容 對照組常規由巡回護士術前1d下午進行經驗性內容訪視,了解病人一般情況及病情,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項。觀察組由ICU專職訪視護士持手術通知單及訪視登記本,到病房查閱病歷,了解病人的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體重、診斷手術方式、麻醉方式,了解基本病情,包括術前生命體征、術前特殊用藥、藥物過敏史、過去史及各種化驗、特殊檢查結果,及介紹自己,介紹ICU護士長及肺癌手術監護組成員,拉近醫患距離。介紹ICU環境、作息特點、探視制度。如果病人有需求,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可陪同病人參觀監護室的環境和儀器設備,讓病人增加全感、信任感,減輕心理壓力。告知病人術后各種管道留置的意義重要性、不適及配合要點,暫時保護性約束的意義,非語言交流方式,拔除氣管插管前后注意事項。指導病人術后有效的咳痰方法,腹式呼吸、床上活動方法,術后疼痛的處理,肢體功能鍛煉,術后飲食指導。與家屬溝通并告知在術前多陪伴病人,探視時間按時看望病人。指導其如何與醫護人員有效溝通,及時了解病人病情及配合治療護理。我們將ICU環境制作成帶文字說明的圖片,將用物準備打印成小提示,將術后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制成宣傳小冊,讓訪視變得更加生動,方便病人理解和記憶,避免免護士的溝通能力不足影響訪視的效果,節省了人力物力[1]。

1.2.3評價指標 (1)焦慮測評。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病人手術當日前30min進行測評,比較兩者焦慮狀態差異。(2)比較兩組病人術后配合情況及訪視滿意度。

1.2.4統計學方法 收集整理資料,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l3.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結果

3討論

3.1術前訪視有利于提高護士自身綜合素質 訪視的實施需要ICU護士適應多重角色功能,增強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提高護士的學習熱情,促使護士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學習全新的護理觀念,更新知識結構,不斷學習和總結,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2]。

3.2術前訪視降低病人的焦慮情緒通過訪視,實現了“以病人為中心”護理理念。病人第一次進人手術室,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各種不同的儀器設備,對手術過程了解甚少,以及擔心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疼痛不適,均可引起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3.4〕。這種不良的讓病人增加安全感、信任感,減輕心理壓力;面對術后的各種有創監護和治療護理手段,可減少恐懼心理。幫助病人以良好的心身狀態應對手術的應激[5]。|

3.3術前訪視使病人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明顯提高,術前訪視緩解病人對ICU陌生和恐懼心理,改善病人術后被動地接受治療護理的狀態,充分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療護理。

3.4術前訪視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通過術前宣教,病人躁動減少,鎮靜劑用量減少,改善病人的睡眠質量,病人能配合氣管插管,撤機順利,未發生1例氣管插管、胃管、動靜脈置管脫管,能配合肺部體療。表2中顯示,觀察組病人術后配合優于對照組。

3.5術前訪視提高病人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通過回訪,調查肺癌手術病人對ICU醫療護理的滿意度。病人的滿意度由90%上升到99%。通過術前訪視,使護士掌握手術病人的病情、診斷、擬手術方案及心理狀態,對所監護的手術病人做到心中有數,便于護士在術后護理中具有針對性和預見性,并根據病人的不同需求實施個性化的護理,以滿足病人在疾病信息、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從而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縮短術后恢復時間的目的。同時,通過術前訪視,促進了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使病人更能感受到護士的關懷,增強了病人應對壓力的能力,提高了護理滿意度[5]。

參考文獻

[1]張燁.手術室優質服務在術前訪視中應用[J].醫藥前沿,2012,2(1):161.

[2]馬小芳,揚寶義,郭學珍。等.ICU術前訪視對心臟患者術后護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7):108。

篇(6)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653-01

ICU的護理安全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綜合急救能力及學科的發展。保障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目標,而嚴格的交接班制度是護理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規范的護理交接班制度,在ICU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直接關系到患者病情觀察的整體性和連續性。為了更好的做好人性化服務,提升科室整體護理水平,確保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我科根據ICU工作的特點,結合實際工作情況,自2012年以來制定了規范的交接班流程,一年來,通過規范流程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具體工作實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準備階段:①召開護士工作會議,說明目的,統一認識,使護士認識到規范交接班的重要性。②制定規范的交接班流程,將規范流程下發到每位護理人員手中,并組織實施。

1.2 資料 我科自規范接班流程以來,從2012年1月―2013年2月,ICU共實施規范化交接班患者108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52.5歲,主要以顱腦損傷、高血壓腦血管疾病、胸外、普外術后的患者等。

1.3方法

1.3.1交班前人員的準備

交班護士提前20-30分鐘,認真檢查本班工作是否全部完成,內容包括:患者的治療及護理、用藥情況及效果、護理記錄、各項醫囑的簽名、各種導管的固定及深度是否穩妥在位、床鋪是否整潔、干凈。科室設立了小黑板及溫馨提示卡,關注患者醫囑以外的需求,提醒下一班注意。做好所管理區域的清潔衛生交班。

1.3.2接班前人員的準備

護士長及接班護士要提前15分鐘到科室,護士長提前對科室患者的病情做到大致的了解,檢查護理工作是否到位。接班護士要提前做好物品、毒麻藥、急救藥品、儀器設備進行認真交接,并檢查物品是否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1.3.3晨間交班

由夜班護理組長匯報病區的動態,護士長根據重危病人的情況提出護理重點及需要落實的護理措施,對于新收的病例夜班護士要組織學習疾病相關的護理要點。當班人員再進行討論發言,由護士長點評,對頭一天各班的工作提出存在問題及指導性的改進意見。

1.3.4規范的床邊交接流程

護士長、接班者面對患者站立,準備接班。交班護士站在接班者的對面準備接班。護士長詢問患者是否認識交班護士,接班者問候患者,自我介紹,告知患者正在交班。交接內容:患者基本情況:床號、姓名、性別、診斷、職業,意識評分、瞳孔、生命體征、spo2及清醒患者的心理,。護理要點①新入患者:做好宣教,融合醫患關系②手術后患者:專科病情觀察,引流管及并發癥的預防③患者的皮膚護理:潛在的皮膚隱患和現有皮膚問題的處理措施和效果評價④患者輸液的管理:中心靜脈置管患者注意觀察中心靜脈壓及穿刺點周圍情況,正在輸注藥物的名稱、速度、輸液部位,患者有無不適等⑤患者管道的管理:引流管的固定是否穩妥、標識是否清楚、通暢情況、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⑥人工氣道患者的管理:插管深度、管道通暢的程度、固定是否穩妥。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接班者用聽診器聽兩肺呼吸音是否對稱,交接呼吸機模式、各項參數,無特殊要求的患者一定要抬高床頭30-45度,翻身拍背、吸痰。⑦床單位整潔:床鋪平整、干凈,各物品擺放整齊、按標示分類放置⑧安全的管理:保證各儀器設備運行正常。急救藥物處于完好備用狀態,均在有效期內。

1.3.5交接中認真核對,交接后總結經驗

交接過程中發現疑問及時提出,將本班病人的護理要點記錄下來,做到心中有數。護士長根據病人的情況,隨時提問交班護士病人的治療護理措施及異常檢查結果,現場各位護理人員補充發言,督促護士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動態變化。

2效果

2.1保證了ICU護理工作的連續性、準確性和安全性 在規范的交接班流程中,實現了對患者病情觀察及治療護理的連續性,床頭交接時流程井然有序,環環相扣,交接分明,避免了以前交接班時的雜亂,縮短了交接班時間,使護士更加明確了交接班意義和目的的重要性,培養和鍛煉了護士獨立思考的能力,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

2.2提高了護士的綜合素質 規范交接班后,促使護士主動按規范認真觀察患者的病情動態變化,仔細閱讀患者的病歷,把患者的病情裝在大腦里,交班時才能口語化的交出患者的病情及動態病情變化,提高了護士的口頭表達能力。促使護士必須經常、主動的觀察患者,結合病歷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避免了因思想松懈所致的工作失職,使護士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對患者進行處置并報告醫生,提高了護士觀察病情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了醫護關系,也加深了和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

2.3體現了人文關懷,促進了護士和清醒患者的交流 實施床邊規范交接流程,交班護士到患者床旁面對患者,針對患者的病情、治療、心理狀況、護理問題 進行了詳細交接。接班者查看每一項護理措施的落實,以及對患者的問候交流、拉近了護患之間的關系,使患者感受到護士的責任心和愛心,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得到了患者的信任,有利于疾病的康復,使護理服務工作做得更好。

3 效果評價

自實施規范交接班流程以來,交接班質量明顯提高。對于護士的責任心和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是一種有力的促進。使護士在執行的過程中從開始的被動變為了主動,自覺深入到主動發現問題并防范于未然,培養了護士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護士把自己工作中患者病情的動態變化交給下一班,使下一班護士明確了自己的工作內容,正確實施了對患者病情護理連續性的觀察,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對醫療護理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規范的交接班體現了人文關懷的思想,使接班護士能更好的了解分管患者的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有目的、細致地、正確地落實護理措施,避免了以前交接的盲從性和被動性,使每一班護士養成了自檢-反饋-總結的習慣。使護士明白了工作的意義和責任,使患者得到了專業的護理,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4 小結

護理管理制度中交接班制度是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護理質量控環節中的重要環節,是確保護理質量的基礎。在規范的交接班制度中,通過護理管理者的督促評價、監督規范的執行,使護理中間環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護理人員不斷的得到提升,在規范制度的工作中能發現問題,找尋方法,不斷的改進問題,使護理工作更加深入,落實到位,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了護理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范巧珍,南小平,賈紅芳。不同護士交接班模式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5,19970:1200

篇(7)

1 一般資料

共觀察我院ICU收治的重癥患者中有肺部真菌感染者104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25例;年齡51~89歲,平均72.6歲。上述患者均予留置胃管、留置導尿管、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機械通氣。原發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病48例、肺炎12例、重型顱腦外傷18例、腦卒中2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2例。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①基礎治療:治療原發病;合理使用相關的抗生素;注意二重感染;加強營養支持,提高機體免疫力。②常規護理: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潔,保持呼吸道暢通,做好飲食、皮膚護理及各種管道的護理。

2.2 治療組:在基礎治療與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結合中醫方法:①辨證服藥: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臨床上以濕熱蘊毒型及氣陰兩虛、痰毒互結型為常見。濕熱蘊毒型,除原發病外,以口腔粘膩,口氣穢臭,牙齦腫痛,舌紅、苔黃膩或黃濁,脈滑數為辨證要點,治宜清熱利濕解毒。自擬基本方:夏枯草、白茅根、土茯苓各30g,虎杖、太子參各15g,黃連、黃柏、山豆根、山梔子各6g,桑白皮18g,淡竹葉、金銀花各12g。中藥煎劑皆由胃管注入,1日2次。氣陰兩虛、痰毒互結型,除原發病外,以口腔粘膩不爽,口干,舌紅絳、苔少或舌光紅,脈細數為辨證要點。治宜益氣養陰、解毒化痰,自擬基本方:黃芪18g,太子參20g,石斛、黃精、沙參、絞股藍、紅景天各15g,夏枯草30g,百部10g,麥冬、丹參、黨參各12g。服法同上。②含漱療法:濕熱蘊毒型,用夏枯草、淡竹葉、山豆根各15g,黃柏25g,甘草10g。加水500ml,煎成150ml,放涼后行口腔護理,每日4~5次。氣陰兩虛、痰毒互結型,用生黃芪、黃精各20g,夏枯草、羊蹄草、淡竹葉、百部各15g,甘草10g。加水500ml,煎成150ml,放涼后行口腔護理,每日4~5次。③中藥氧霧吸入:用黃連凍干粉針1支,加生理鹽水20~30ml氧霧吸入,1日2次,每次15分鐘。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評價標準:觀察對照組和治療組用藥前后ICU患者深部痰液真菌培養情況。方法:分別在用藥前,用藥后1周末、2周末取患者深部痰液培養。采用直接鏡檢;接種沙保羅氏瓊脂培養基,放35℃培養箱24~72h,陽性菌株用美利埃ID32C板條鑒定。

3.2 結果顯示:1周末、2周末治療組肺部真菌檢出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篇(8)

結果:90例心臟手術患者入住ICU期間,除3例因其他并發癥死亡外,異常的心理反應都得到減輕或解除,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結論:對心臟術后ICU患者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對術后的康復極其重要。

關鍵詞:心胸外科重癥監護室心理反應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17-02

現代醫學模式已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綜合模式。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對患者的認識亦發生了深刻地變化。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為現代疾病是多種綜合因素致病,要進行全方位診斷治療,注意情緒、個性、不良行為、心理應激這四大因素。無數研究已充分證實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護理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康復過程中無疑起著重要作用。護理工作者應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調節患者的社會角色,穩定患者情緒,緩解其心理壓力和心理應激,調節其情緒變化,幫助患者增強適應能力。因此,對心臟術后ICU患者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對術后的康復極其重要。我科2008~2009年共進行心臟手術90例,現將該組患者存在的異常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90例心外科患者,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將90例患者隨即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對照組35例,兩組患者構成比、年齡、性別、職業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不良心理反應癥狀、程度及影響因素。通過觀察與調查,經全方位采集信息,68例患者所出現的不良心理反應主要包括以下3種。

1.1.1初期焦慮恐懼。由于重癥監護病房有別于普通病房,不允許親屬陪護,收住的都是病情危重的病人,患者極易產生恐懼感,缺乏歸屬感。

1.1.2否認、偏見。多發生在病人經搶救,急性癥狀得到初步控制,病情逐漸好轉,認為自己的病沒那么重,無需監護或機械治療,氣管切開后怕以后會留下語言障礙。

1.1.3憂郁。一般在4~5天后出現,多見于在職人員種類的病人,這一類的病人怕留下后遺癥,擔憂以后的工作能力,害怕失去工作、害怕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等因素。護理人員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重視與病人的心理溝通,增強病人的信任。避免因技術因素、治療手段對病人造成的傷害,盡可能縮短病程。調動病人的內在潛力,引導病人恰當地采用心理防御機制。

1.2依賴心理。病人由于熟悉和習慣了監護環境及了解了搶救治療水平,不愿意離開監護病房,希望得到更全面的照顧,不愿醫護人員離開病床邊以及離開視線范圍,這樣才覺得安全,生命才有保障,此類病人多見于生活富有者。

2護理要點

2.1針對病人的焦慮、恐懼心理,醫務人員就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以最快的速度加以處理,通過對病人的觸摸等肢體語言及語言的溝通技巧,增強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和在ICU病房的安全感,這樣可以減輕或消除病人的焦慮和恐懼心理。

2.2ICU監護室的病人受許多因素影響,他們互相轉化、互相制約,心理護理復雜,所以護士要善于觀察他們的表情和情緒反應,不要在床邊談論患者的病情,發現異常情況時,盡量不要流露出緊張神情,以免給病人增加恐懼心理。

2.3由于有的病人做了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他們無法用語言交流,病人只能通過表情、手語和寫字來告之軀體的痛苦,這就需要我們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及高度的責任心,多觀察病人的表情,及時了解病人的心理。

2.4要把病人的家屬和病人作為一個整體來護理,指導病人家屬的探視情緒,幫助家屬穩定情緒,不要把緊張恐懼的心理帶給病人。

2.5針對病人的依賴心理:通過護理當中的交往以言語、表情、態度和行為巧妙地向患者暗示病情正在穩定好轉,身體正在逐步康復,進而改變病人的感受和認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轉出ICU病房的決心。

3討論

在ICU這個拘禁性很強的集中治療和護理場所中,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依賴性很強,做好心理護理有助于消除不良心理刺激,使患者適應環境,防止心身疾病的惡性循環,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有助于進行對患者的診療操作。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準確判斷患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及時給予解答,減輕患者的精神負擔和疾病痛苦,從而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減輕憂慮和不安。對ICU病人,無論其意識狀態如何,在進行任何護理操作時,都應親切稱呼病人并給予相應的解釋和安慰。交流過程能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憂郁,并從情感上激發患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減輕病人的孤獨感和隔離感。實踐證明良好的護患關系,護士的職業素質,病室環境,病人對醫護的信任在其中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莊慧,柳娟.ICU對危重患者的負效應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16):2197

篇(9)

重癥監護病房(ICU)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ICU收治的患者主要特點為疾病病情危重,且病情對生命危害較大,ICU的設立目的是提高該類危急重癥患者的存活率[1]。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存活率[2],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基層醫院實際情況的ICU專科護士在職培訓方式,有針對性地為基層醫院ICU專科護士培養提供新的思路及科學依據。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入組的研究資料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參與我院基層ICU專科護士培訓的學員40名,其中女39名,男1名,年齡22~46歲,平均年齡為(27.15±5.71)歲。其中擁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人員31名,中專9名;其中職稱為護士的人員有19人,護師有16人,主管護師5人,工齡2~18年,平均工齡為(6.19±2.27)年,其中于ICU工作人員有25人,無相關經歷人員15人。

1.2方法

本組研究主要觀察“入學評估-集中授課-每周隨班考核-結業理論考核”的培訓方法在基層醫學ICU專科護士培訓的效果及意義。第一階段:成立課題小組,遴選專家,構建初步ICU專科護士培養方式函詢框架,擬采用DelPhi法[3]對專家進行函詢。具體方式為通過數輪專家調查,征求專家意見,并將意見綜合、整理、歸納后反饋給專家,供他們分析,以提出新的論證。反復多次,意見趨于一致,得到一個比較一致且可靠性比較大的意見。本研究擬采用兩輪咨詢對專家的反饋結果進行分析,達成一致性意見,構建基層ICU專科護士培養方式。重癥監護學理論考核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及護士長考核;感染控制由感染科主任醫師及護士長考核;機械通氣、呼吸相關護理由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及護士長考核、心電圖及血流動力學監測及護理由心內科主任醫師及護士長考核、神經系統相關知識由神經內科教授及護士長考核。第二階段:選取符合標準條件的40名學員進行培訓,制定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培訓主要內容包括:重癥監護學相關理論;各種基本監護技術與病情評估;各系統的監護要點與技能;ICU感染控制;ICU心理護理。實際培訓計劃主要包括氣道管理、機械通氣、呼吸相關護理、心電圖、血流動力學監測與護理、神經系統、危重癥患者入院程序、臨終患者、家屬護理、精神障礙患者護理、處理致命性心律失常、處理心臟驟停、意外脫管緊急處理等。基礎理論體系、急救護理技能訓練、急救護理文書疏泄、護理質量控制、醫院相關信息應用、人文知識體系、急救相關醫護溝通、自我心理調節、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完善、增強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相關管理能力。在本組研究中,我們發現ICU相關感染控制及心理護理等方面是需要重點培訓的內容,也是參與人員知識薄弱的地方,需要進行全員培訓。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分析學員于培訓前后ICU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度、學員于培訓前后ICU相關理論知識考試分數;評價標準包括兩個部分:(1)對接受培訓人員進行理論考核;(2)評價學員的理論知識掌握度,評價學員桑方面知識的掌握度,評級方法為五級評分[4],分值越高掌握程度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所采用的統計學分析軟件為SPSS13.0,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以及相關性分析對數據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學員于培訓前后

ICU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度的比較學員于培訓前后ICU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度比較有較大差異(P<0.05).

2.2學員于培訓前后

ICU相關理論知識考試分數比較學員于培訓前后、ICU相關理論知識考試分數比較有較大差異(P<0.05)。

3討論

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CareUnit,簡稱ICU)應用先進的診斷、監護設備與技術,對病情進行連續、動態的觀察,并通過有效的干預措施,為重癥患者提供規范的、高質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質量。而ICU護士既是先進儀器的使用者,又是危重病人最直接的觀察者和搶救者,其護理能力的高低,決定著護理質量的優劣及危重病人救治的成敗[3]。目前國內尚無ICU護士培訓中心,現有的ICU護士無正式的專業證書,待遇方面無響應改變,與國際、國內危重病護理學的發展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雖然國內已有開始嘗試培養ICU專科護士,但是由于其概念理解和培養標準各不相同,尚未形成統一的培養方式。因此探索一種新型且適合我國國情的ICU專科護士培訓方式對于基層醫院ICU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本培訓方式所采用的試題是在帶教老師嚴格甄選之后的選用的,該套培訓內容結合ICU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且以重癥監護病房的崗位需要為導向,以提高護士專業能力及素質為目標。但是應該注意到廣東省地域面積較廣,區域經濟發展和醫療水平不平衡,來自偏遠地區基層醫院的護士對于ICU相關知識需求更加旺盛,培訓效果也更好。綜上所述,基層醫院ICU專科護士培訓可以促進護士加強自身理論和實踐水平,也應該注意到對于低工齡和低學歷護士的加強培訓。

作者:張小文 梁水英 唐素勤 唐映蓮 梁慧娟 周豐華 莫文慶 羅艷慧 單位:連州市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篇(10)

1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我院ICU護士的年齡、性別、學歷、職位以及工作年限等,按個人分別統計好作為參考。

1.2 層級設置及排班

我院按照護理人員的能力在層級設置方面有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助理護士3個崗位,每個崗位的職責依據《護理管理工作規范第4版》劃分。然后按照A(8:00-15:00)、P(15:00-22:00)、N(21:30-9:30)的形式進行連續排班,每班都設有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助理護士等崗位以保證護理質量。

1.3 層級培訓

根據護士級別的差異,培訓不同的內容。(1)責任組長的培訓[1]:主要是提高臨床、教學、科研、管理四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并且對護士進行考核與評估。(2)責任護士的培訓[2]:初級責任護士培訓內容:按護士畢業后規范化訓練內容進行培訓,包括形象塑造及禮儀知識、常見疾病及其護理、常見治療檢查、常見藥物、常見護理技術、常見病人護理問題、護理記錄、常見法律、倫理與護理問題分析與處理、文獻查證與閱讀、案例分析、品質管理(護理品質概念介紹并參與活動);(3)助理護士的培訓[1]:以進行基礎護理、安全技能基本知識培訓為主,包括醫院及病區的規章制度、患者及護士的消毒隔離技術、鼻飼飲食的要點、注意事項、記錄患者一晝夜出人量等。

1.4 層及護理的評價

1.4.1 ICU護理質量的評價

目前我院ICU有一張護理質量指標,要求護士每天根據實際情況登記,有相關負責人每月進行統計考核、評價。

1.4.2 患者滿意度的評價

由于ICU患者康復直接出院的病例不多,多數患者轉科,所以我們采取電話回訪,把患者的評價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

2結果

層及護理模式的實施不僅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而且ICU患者的滿意度情況也得到了改善。

3 討論

3.1 ICU實行層及護理模式的的目的

由于ICU在我國各大醫院建設中起步較晚,護理人員短缺,護理水平也存在差異。因此,為了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使其工作的發展方向和目的性更為明確,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及其潛能的挖掘,進而推動護理人員的成長,提高護理質量[3]。

3.2 ICU實行層級護理模式的意義

3.2.1 實行層級不理模式有效緩解了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

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快,故搶救工作相對其他科室較多,特別是在夜班,護理人員既要保證患者安全又要保證工作的質量,心里難免會高度緊張,身心俱疲。護理人員不足、護理強度大,流程復雜,工作時沒人指導又加重了護理人員的心理負擔[4]。

3.2.2 實行層及護理模式提高了服務滿意度

層級管理模式的實行確保了護理工作的有效、有序地進行,使ICU病人得到了更為安全有效的服務(1)責任組長、責任護士以及助理護士的設置有效保證了各項護理工作的準確性,主治醫師與護士之間能夠有效交流,提高了醫師對服務的滿意度。(2)加強了與病人,病人家屬以及主治醫師之間的交流,保證了對病人基礎護理與生活護理的質量,緩解了家屬對ICU病區不設陪護的擔憂,提高了家屬及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3)在交接班時,責任組長對各班出現的問題及時有效溝通,對轉入和轉出的病人嚴格把關并做好相關記錄,繼而提高了合作科室的滿意度。

3.2.3 層及護理模式的實施確保了患者的安全

層級護理模式中把安全納入到了分層管理中,各級護士之間根據職責,加強了關鍵環節以及薄弱環節的管理,提高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系數。

3.2.4 層及護理模式提高了護士的整體素質

護士長可根據ICU科室的具體情況,對各級護士實行層級培訓以及業務考核,這樣不僅提高了年輕護士的專業素養以及基本技能,也大大提高了責任護士的業務水平,使ICU科室的護理能夠有效、科學、合理、規范地進行,提高護理效率。

3.2.5 層及護理模式提高了ICU患者的護理質量

篇(11)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0-0161-02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和需求日益增大。專科性的護理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培養專科護士的呼聲也越來越大,促使臨床護理事業朝著專科化的方向發展。ICU作為醫院的一級分科[1],具有患者病情嚴重、精密儀器復雜、治療手段多樣、工作量龐大等特點,使從事ICU護理工作的職業風險通常是普通病房的許多倍[2]。因此,ICU護理人員必須具備高超的專業護理能力和極高的應急處置水平。當前,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針對ICU專科護士的培養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現有的培訓模式仍不能滿足臨床實際需要,所以如何建設ICU專科護士培養機制仍需要深層次的探索。本文通過對比國內外ICU專科護士培訓現狀,為院校定向聯合培養模式進行先一步的探討。

1 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ICU專科護士培訓開始較早,早在20世紀70年代,一些國家就設立了重癥監護護理的專業團體,ICU護士必須通過嚴格的專業考試和能力測試才能取得合格證書。

1.1 美國培訓模式

1976年,美國開始實施ICU專科護士認證制度,是提出并實施專科護士培訓最早的國家。美國ICU臨床專科護士要有學士教育經歷的最低要求,而且必須通過由美國危重病學會組織的從事ICU患者護理執照考試,獲得證書后才能進入ICU工作領域[3]。該國危重癥護士學會采用網絡學習的模式培訓ICU專科護士,以計算機、網絡為主,通過互聯網在線授課、光碟和錄像機自我學習等形式進行教學。受訓者可以不受地點和時間約束,自由掌握學習進度。培訓模塊包括目標、大綱、工作表、經驗教訓、自我測試和模塊測試等6個內容,培訓內容完全由美國危重癥護士學會負責設計[4]。

1.2 加拿大培訓模式

加拿大的部分高校對ICU專科護士的培養采取以學校為基礎的培訓模式,學校負責理論授課,醫院負責臨床訓練,教育機構負責培訓方法的設計、培訓內容及教學實施[5]。此種模式的缺點在于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分離。加拿大的某些醫院采取以醫院聯合為基礎的ICU專科護士培訓模式,即所受訓者需要的培訓內容、方法和標準全部由醫院負責提供。但是這種培訓模式均針對醫院護士,對在校護生并不適用。

1.3 北愛爾蘭培訓模式

北愛爾蘭采取醫院和學校聯合的模式培養ICU專科護士[6]。此種模式是以培養臨床護士為主,醫院負責設計培訓項目并提供臨床實踐場所,所有的理論部分均由教育機構負責講授課講解。無論是項目設計還是課程時間或是教學內容都取決于醫院的需求,這種模式的優點將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提高充分結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學習者的綜合素質。

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專科護理發展較晚,ICU護士在我國僅20多年的歷史,ICU護士培訓還處于摸索嘗試階段,有亮點有創新,但更多的是需要完善和改進。2002年,中華護理學會正式啟動ICU護士培訓,當年及2004年與香港危重病學護士協會聯合舉辦了兩屆全國“危重癥護理學文憑課程班”,致力于培訓的專業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培訓結束后頒發“危重癥護理學業文憑證書”,這兩期培訓為我國ICU 專科護士資格認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7]。隨后ICU專科護士培訓在全國部分地區相繼開展起來。

2.1 國家層面簡述

2005年,衛生部要求:至2010年,分步驟在重癥監護、急診急救等重點專科護理領域實施專業護士培訓工程,切實培養一批符合臨床需求的專業化護理骨干,積極探索和建立緊跟時代步伐和崗位需求的專業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整體提高護士隊伍的科學文化修養和專業技術水平[8]。2007年,衛生部頒布《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2005-2010年)》,提出了ICU護士培訓大綱,在培訓對象、授課內容、培訓方法、時間安排和考核要點等內容方面進行了詳細規范[9]。2011年,新的《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10]指出:要對重癥監護、血液凈化、腫瘤、急診急救、手術室等領域專科護士的培養著重培養,完善專科護理崗位培訓制度,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增強臨床專科護士培訓的計劃性和針對性。由此可見,我國已經意識到了ICU專科護士的重要性和培養必要性,并給予政策支持。

2.2 地區培訓概況

2003年,北京市ICU專科護士資格認證委員會成立,受北京市衛生局、北京護理學會的委托,并在其具體組織指導下,北京率先開展了ICU專科護士資格認證培訓的嘗試[6],這在全國范圍內還是首次。2005年,廣東省依托香港理工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培養專科護士,開設專科護士研究生班。2006年,上海護理學會具體承擔ICU專科護士培訓工作,并于當年建成10個ICU實訓基地。200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始ICU專科護士培訓工作,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立培訓基地。此外,內蒙古、浙江等地也開展了ICU專科護士培訓班。這些地區對ICU專科護士的培訓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醫療系統對ICU專科護士的需求,但也說明我國ICU專科護士培訓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2.3 院校培訓模式

我國各大院校也相繼展開了ICU專項培訓。本科院校如蘇州大學,根據地方需要,自2004年起其護理學系與蘇州市護理學會共同開展了ICU護士培訓工作,培訓對象為蘇州地區具備護士執業資格、從事ICU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培訓涉及ICU相關課程設置、師資隊伍甄選、實訓基地建設、考核標準制定等方面[11];專科院校如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05-2008年,連續四年,針對四屆護理專業大專實習生(共計332名學員)開展ICU初級專科護士培訓,在制定培養方案、確定培養目標、建設教學文件、選擇培訓醫院、選拔臨床教師等4個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2]。

3 國內ICU專科護士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培訓模式不統一

有的地區從在職護士中選拔人員,以參加短期ICU專科學習班的方式進行培訓,有的地區以科室輪轉代替專科培訓的方式進行崗位任職培訓[13]。無論是在培訓周期還是在培訓教材上,各地也不盡相同,且對培訓對象是否擁有相應的學歷、是否具有直接危重癥患者護理經歷沒有要求,致使受訓者的能力層次不同。但護士已意識到僅在臨床實踐中學習遠不能勝任ICU護理工作的需要,他們對正規系統的培訓有強烈的要求。

3.2 培訓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ICU專科護士帶教老師的能力不一。多數醫院安排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護士擔任帶教老師,但這些帶教老師既要負責臨床教學又要承擔繁重的臨床護理工作,甚至有的還要擔任一些行政事務,可謂是身兼數職,難免會顧此失彼,影響帶教效果和質量[14]。而在校授課教師缺乏臨床經驗和技能,難以滿足護生的需要。

3.3 培訓課程和教材不完善

ICU專科護理領域的知識在我國護理本科教育中難尋蹤跡,雖然在研究生教育中有專業的研究方向,但與課程設置匹配程度不夠,與滿足ICU護士實踐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目前,對重癥監護思維能力的培養已逐漸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新目標,但由于學校與醫院溝通交流不完全,導致教學內容跟不上臨床的實際發展。培訓教材更新速度慢、權威性教材少、教學資料不全面等缺點使ICU專科護士培養難以擁有統一的教學計劃和內容[15]。

3.4 準入標準和考核方案不確定

目前能夠代表我國ICU專業水準的統一認定機構還未成立,對ICU在崗的護理人員是否必須持有專業資格證書還沒有硬性規定。調查研究顯示,我國ICU護士在校期間并未接受系統的重癥護理教育,護士缺乏進入ICU前的培訓;而進入ICU后的任職培訓還缺乏正規化、系統化的培訓內容和模式。在考核中,衡量指標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變動性大,不能客觀反映出受訓者的綜合能力,對培訓的效果也難以準確評估。

4 未來展望

4.1 建立完善的ICU專科護士培訓體系

總體上講,國家衛生部和教育部要聯合調研,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ICU專科護士培養綱要。具體來說,在課程內容上要科學設置,緊跟社會時展和醫學技術進步的節奏,不與時代脫節;在授課計劃上要周密制定,既體現ICU護士培養規律,又兼顧在校護生特點;在授課方法上要靈活選擇,不拘泥于校內課堂和醫院科室,可以利用互聯網在線授課,適時創新授課手段;在師資力量上要優化配置,不僅要從護士隊伍中選拔優秀人才擔任授課老師,還要注重老師隊伍的培養,增加授課老師進修和交流的機會;在考核方案上要客觀量化,指標體系合理,過程便于操作,盡量統一有序。

4.2 嚴格ICU專科護士執業準入標準

對在職護士轉崗培訓和繼續教育要設置培訓對象準入條件,對學歷、經歷、年齡要有詳細的要求,對在校護生課程學習和任前培訓要建立淘汰機制,確保優秀的人才進入ICU專科護士隊伍。明確ICU專科護士的感念認識,統一ICU專科護士資格考核標準,建立規范、權威的資格認證機構。

4.3 嘗試和完備院校定向培養ICU專科護士模式

即醫院和學校聯合培養ICU專科護士的模式,以在校護生為對象,由醫院和學校共同制定培養目標、選拔和建設師資力量、選定和編寫教材、設置教學課程和內容。護生通過“自愿+擇優”雙向選擇的方式進入ICU定向培養班,分三個階段完成學業:(1)定向培養護生在完成學校規定公共課程基層上,增學重癥護理學方面的知識,學時要在150課時以上;(2)學校建立ICU工作坊,要求護生掌握ICU常見的10項護理操作;(3)ICU定向班的護生到指定醫院進行為期十個月的實習,實習計劃有所在醫院的重癥醫學科制定。這種模式是對護生合理使用的一種優化,不僅滿足了護生學習臨床實踐的需求,而且能更好地滿足醫院臨床一線的需求,同時為建立合理的ICU護理隊伍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黎明,夏明,李玉萍.ICU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分析及干預措施[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2):79-80.

[2]高燕,邢愛紅,龐海霞.三年制專科護生ICU護理專業化方向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J].護理研究,2012,12(26):3245-3246.

[3]任國琴,俞萍,蘇純音.國內外ICU護士培訓現狀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7,7(7):17-18.

[4]AACN Certification Corporation.CCNS renewal options and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2010-02-06.

[5]喬安花,席淑華.不同國家及地區ICU專科護士認證與培養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1,26(2):90-93.

[6]魏建民,楊杰,薛婧杰.國內外ICU專科護士資格認證與培養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8):55-57.

[7]曹紅梅,陳湘玉.我國ICU護士培訓現狀及展望[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1):87-89.

[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S].2005-07-20.

[9]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的通知[EB/OL].2007-05-25.

[10]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86-288.

[11]鈕美娥,殷桂霞,薛小玲,等.ICU專科護士資格培訓的實踐與管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8):692-693.

[12]邢愛紅,王寧,閆春梅.初級專科護士培養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教育,2009,6(8):356-357.

[13]王志紅,周藍妹.危重癥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在线观看|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欧美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国|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热|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大女小娟二女小妍|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色天使|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西西大胆午夜人体视频| 国产大陆xxxx做受视频| 午夜激情小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成年女人免费v片|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刚下班坐公交车被高c怎么办| 美女羞羞喷液视频免费|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在线电影| 0urp|ay加速器| 国产美女久久久|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在线观免费看高清影视剧| aa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操美女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7777|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咪咪色在线视频| 老师…好紧开裆蕾丝内裤|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