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園林設計手法大全11篇

時間:2023-10-11 10:08:54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風景園林設計手法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rends

Yang Yingyao Liu Bin

The Baoding city botanical garden management office, Hebei Baoding 07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on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e landscape will not stay on the surface of the beautiful form, but in the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value and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leading to form, function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of the higher level of unity. The article also talked about trend of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functional, people-oriented;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landscape and also can product" mix"; landscape soft;" phase" layout, borrowed scenery appreciation; control force, executive force in both hands.

Key words: modern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1、現代風景園林設計追求自然為主體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所追求的是減少、甚至是沒有人類參與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場所,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隨著自然生態系統的嚴重退化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西方社會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發生了根本變化。人類從過去作為自然界的主宰,轉變為現在成為自然界的一員。與此相適應的是,風景園林師過去將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現在則傾向于將自然作為設計的主體。

傳統園林被看作是人類對征服自然的炫耀,是人與自然的作用在相互競爭,而城市中出現的荒地則被看作是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當人們認識到,植物同人類一樣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遷徙,自然會運用各種方式將荒地變成各種遷徙植物的競爭地之后,荒地就成為風景園林展示的熱點景觀類型之一。

2、現代風景園林設計要以生態為核心

生態學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使人們普遍認識到將各種生物聯系起來的各種依存方式的重要性。

就風景園林設計而言,所有的景觀元素也都是相互關聯的。設計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樣,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選擇不當,嫁接就很難成功。同樣,如果風景園林師在設計中隨意去掉一些景觀元素,或破壞了各景觀元素之間的聯系方式,極有可能在許多層面上影響到原先錯綜復雜、彼此連接的景觀格局。如前所述,這類設計手法對于非自然環境而言,造成的后果還不是很嚴重,只不過是原有景觀類型的消失而已。然而,對于那些以生物為核心的自然環境來說,這樣的風景園林設計方案就會造成破壞自然的惡果,而且設計本身也難以獲得成功,強行實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價昂貴。

3、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應以地域為特征

地域性景觀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氣候特點、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等構成的自然景觀資源條件及人類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觀遺產等。風景園林設計的要旨就是要再現本地區的地域景觀特征,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在某個地區中,各個景觀元素彼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并與周圍的自然與人文特征相結合,構成人們所觀察到的景觀類型。景觀設計應從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類型和特征出發,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觀元素,營造出適合當地自然和人文條件的景觀類型,以及適應當地生活習俗的觀察和利用景觀的方式。風景園林師應是堅定的“完美主義者”和“擴張主義者”,不應滿足于場地本身的景觀塑造,而應追求本地區地域景觀的完整性。

4、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以場地為基礎

任何場地都具有大量顯性或隱性的景觀資源。作為風景園林師不僅要具備各種相關的專業知識,尤其還要具備對景觀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對景觀變化機理的洞察能力。風景園林師首先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并理解場地,努力把場地含有的各種信息都收集、歸納并聯系起來,將場所的重要特征加以提煉并運用于設計之中。同時,他應該能夠預見場地整治的變化方向,始終明確場地的改變過程。實際上,與發現一樣,風景園林師的眼光本身就是設計過程。此外,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人們起初認為有問題需要整治的地方,其實并沒有什么大的問題,而問題很可能出在別處。兩塊場地之間的轉換之處,通常是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因此,優秀的風景園林師往往從場地的周邊環境整治著手,而不是馬上進入場地本身的整治。遺憾的是,中國風景園林師已習慣于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處理方式,總是從場地本身的整治出發,在場地中心布置大量的景物,而將各種低劣的景物放在場地。

5、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以空間為骨架

景觀是由實體和空間兩部分組成的,空間是風景園林設計的核心。所有景物都屬于某個彼此緊密相連的空間體系,并以此把景觀空間與實體區分開來。

空間的特性來自該空間與其他空間的相互關系。在一個空間內部,如果繼續以該空間的邊界為參照的話,還應存在著一些亞空間,又與其亞邊界相聯系。因此,風景園林設計不能輕易地破壞各種景觀邊界在空間中存在的形態。景觀空間具有一定的擴展能力,它們以某種方式與鄰里空間共同存在、同被欣賞,形成某種空間聯合體。地平線是景觀空間的邊界,隨著觀察者的運動,它也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因此,風景園林設計不僅要關注空間本身,更要關注該空間與周邊空間之間的聯系方式,即一個空間以何種方式轉換到鄰里空間?然后再以何種方式轉換到下一個鄰里空間?如此由近至遠,逐漸抵達遙遠的地平線,從而形成相互之間有機聯系的整體性景觀。

6、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以簡約為手法

簡約的設計手法就是要求用簡要概括的手法,突出風景園林設計的本質特征,減少不必要的裝飾和拖泥帶水的表達方式。

簡約應該是風景園林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簡約手法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場地的認真研究,以最小的改變取得最大的成效;二是表現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景物表現最主要的景觀特征;三是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并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所謂最優秀的設計作品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國際風景園林設計師們越來越傾向于用簡約的方法去整治空間,正如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實際上并沒有一無是處的空間,它同樣在演變,同樣擁有某種吸引力。最低劣的空間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能具有一些積極的方面。中國風景園林師更應注重簡約的設計風格,不要輕易地去改變空間,而應充分認識并展示空間的個性特征。

篇(2)

Abstract: now,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of existing in with many problems. So, need stylist constantly review the experience and improve the design ideas,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esign and improve the design concept of purpose, in order to create people with life fu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ir own years of the work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mainly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y.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questions,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盲目模仿現象,缺乏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好的風景園林設計是可以借鑒的,條件適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氣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條件的協調下才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不進行科學研究,不顧實際盲目模仿,最后適得其反,觀賞效果降低,園林建設生命力不強,經常需要改造,浪費大。

(2 ) 規劃理念與方案缺乏連貫性,設計理念空洞,膚淺而花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實反映。如大型的風景園林工程如城市廣場、綜合性公園、濱河綠帶等通常是政府美化市容和獲取民心的工程,這不僅關系到最高決策者的政績,而且這些工程往往從方案提交到工程實施都被限制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這就造成了設計上時間的緊迫,出現其結果必然導致設計上敷衍了事,實施中粗制濫造。

(3)風景園林設計中,建筑單位被經濟利益驅動,缺乏專業性的設計,規劃不合理,園林觀賞性偏低。很多園林規劃設計與園林工程建設都是同一單位或個人,為了能使設計方案被接受而在設計中不顧科學,一味地迎合領導的意圖和為了推銷利潤高的樹種或自己有的苗木而隨意規劃。這是產生園林觀賞效果低,從而不能滿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

(4)風景園林設計中缺乏科學的態度,沒有立足點。有些建設單位不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園林綠化設計項目,對設計方案的科學性不進行科學的論證,就難以達到良好的綠化效果,不能保證設計的完整實施,達不到理想的質量要求,設計出來的東西相對于乏味。比例有的設計初看確有可取之處,但實施起來又有困難,出現問題自己也難以解釋清楚,最后或者要改變設計方案或是半途而廢。

有些項目沒有很好的立足于基地本體,基地生態的觀點,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均等未能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實際結合,對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不應有的破壞。

2改善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策略

2.1 堅持合理的園林管理方法

園林工程的有關部門應該不斷進行理性的行政指導,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宏觀把握鮮明準確的立意,確定規劃設計框架,把項目放到整個區域環境中,結合現狀對其性質 功能和形式定位。總部應當將園林綠化管理行政執法職權及執法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個相關部門,其中明確了各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能,分別依據相關法規制定了“如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修剪園林綠化植物的由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批準并組織修剪,所需費用由申報單位承擔,各類工程管線交通設施施工時,確需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樹木的,應當由綠化專業人員統一進行等”策略,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分工,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2傳統園林與現代風格的融合

純傳統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與大廈林立的現代城市難以融合。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過分強調任一方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轉變思想,繼往開來,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鑒,促進傳統和現代有機融合。園林的有機融合創造出既能體現社會、民族發展的文脈,又符合現代功能與審美要求的富有時代氣息的風景園林新形式。如某風景園林工程,在景觀廊架里能觀賞到影壁墻,在影壁墻處又可觀賞到廊架,這種從甲觀賞點觀賞乙觀賞點,從乙觀賞點觀賞甲的造園手法為對景,應用對景的手法,豐富觀景內容。

2.3 完善風景園林設計的法規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作品應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受法律科學合理的保護,并在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下實施,以確保規劃設計思想的有效落實,才有利于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完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法規建設,加強實施,保證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質量。

2.4 遵循風景園林設計的原則

(1)注重功能性設計。園路不僅是二維平面的幾何構成,而更多的考慮其功能性,即滿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間的距離如果不合理, 使用起來就比較整腳。

(2)發揮藝術性設計。對于普通受眾而言,美學感受往往就是其對景觀評判的直接標誰,感受營造良好的視覺景觀氛圍,是基于所有的自然與人工形態及其感受而設計,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因此景觀的藝術美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3)運用經濟性設計。對短中長期各項綠化指標進行認真計算,包括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率、立體綠量、多層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氣體及灰塵和是否符合生態效益等。只有這樣才能決定是選擇單一的草坪還是喬灌木與林下草坪相結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現象,使草坪與樹林相得益彰。如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盡量使用本土植物降低造價及養護費用,積極探索大眾化、低成本、低維護費的綠化方法并加以推廣,達到經濟與審美的平衡。

(4)繼承文脈性設計。尊重地域文脈,延續地域文脈,是當代設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如某地方景觀意在現代社會營造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園林文化,塑造現代風景園林景觀,運用現代的水泥、鋼板、玻璃等材料來著力表現中國古代山水園的意境美,并運用竹、荷水橋榭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構成,達到景中有景,具有中國園林設計的特色,繼承中國人心理文脈的表現手法。

(5)發展可持續性設計。應引進多方參與制度,好的設計應該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斷完善可持續的發展。經過充分論證的設計,并非完美無缺或無可辯駁不可更改的,應該留有選擇余地。設計在實施和維護,亦難免有忽視或不當之處,或者需要擴建等更改,在實施中就能達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眾則能有效地對領導者和設計者這兩個主體進行制約,形成合理的公眾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決策模式。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綜合平衡各種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眾的參與能集思廣益,使決策更為科學,增強設計項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設計師陷人形式的自我陶醉之中,而繼續堅持風景園林的可持續性的發展。

3 結束語

總之,目前我國風景園林設計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帶來的學科相互滲透已使得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不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因此,對于從事風景園林設計工作人員來說,必需加強景觀設計與現代美學、現代心理學、行為學等相關學科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風景園林藝術獲得新的生命力。

篇(3)

傳統的藝術理念雖然深刻影響著風景園林的設計,然而已經無法滿足現如今人們對功能和文化追求美的需求。現代藝術繼承了傳統藝術的精華,也包含了自己獨有的表達手法。其對時代精神的反應十分敏銳,引領著整個藝術潮流,帶領著景觀設計人員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1.2大地藝術影響風景園林設計師對環保起到積極作用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大多數風景園林設計人員在堅持自然觀念上,采用雕塑地形的方式,使得水、及大地密切結合,這同現代藝術追求以地域為特征、自然為主體、簡約為手法、生態為核心、場地為基礎全部一致這一理念總體上分析并考慮了現代風景園林對環境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自然觀念和生態觀念,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3大地藝術為園林設計師形式語言提供了借鑒

藝術語言同藝術緊密結合,其潛移默化地啟發著園林設計人員。現代園林作品具有生動、簡單等特征,常常只是一種形式或一種植物,能夠明顯地看出藝術語言的景觀轉化,現代藝術特征尤為凸顯:表現方式從具象轉變為意象或抽象。園林設計運用現代藝術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充實了園林的形態體系,也有力地促進了現代園林形態的發展。

2大地藝術對風景園林設計消極的影響

2.1影響了園林設計師的思維方式

現代藝術能夠拓展風景園林設計人員的設計視野,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干擾了園林設計人員的思維。眾所周知,園林設計人員同藝術師存在差別,藝術師的創造力遠遠高于園林景觀設計人員。由于現代藝術十分新潮,很多園林設計人員從現代藝術中借鑒了豐富的經驗,對現代藝術的依賴性較強,卻缺乏自我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林的迅速發展。

2.2不利于園林設計的多元化

現代藝術雖然不同于傳統藝術設計那么規范,形式豐富多彩,然而其的產生不利于倡導民族和個性的統一,這便是園林設計均同現代藝術形式為重點。由于長期的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注重直覺、感悟而忽略邏輯、分析的美學哲學的深層次影響,現代藝術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審美觀念,這便削弱了民族性,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園林設計多元化。

篇(4)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一、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原則

風景園林是典型的具有大眾化特點的流動公共空間,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的原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以人性化景觀設計為主體、塑造富有個性的景觀空間、力求人與景觀的有機融合,其具體內容如下:

1.以人性化景觀設計為主題

以人性化景觀設計為主題的風景園林設計,要求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具有較強的人性化設計意識,居住區設計的整體風格的人性化設計無處不在。對風景園林設計而言,人性化設計理念應根據空間的開放度和私密性組織空間,如不同居住區設計風格將產生不同的景觀配置效果,現代風格的住宅適宜采用現代景觀造園手法,地方風格的住宅則適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歷史語言的造園思路和手法。

人性化景觀設計必須與居住區設計整體風格的主題互為呼應。

2.塑造富有個性的景觀空間

人性化景觀設計要充分體現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風景園林設計因地域不同,在設計方法上也不盡相同。人性化設計沒有嚴格的設計標準,在設計原則上以人性化設計為中心,根據不同地區和文化的差異,可豐富人性化設計的內涵和外延,拓展人性化審計的空間。因此,風景園林中的人性化設計,應充分利用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此外,還要注意的是設計中要考慮維護的方便易行,這樣才能保證高品質的環境日久彌新。

3.力求人與景觀的有機融合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還應遵守力求人與景觀有機融合的原則。對風景園林設計而言,人與景觀的有機融合,要注重從親地空間、親水空間、親綠空間和親子空間,構筑全新的空間網絡。其中,親地空間是指增加居民接觸地面的機會。親水空間是指營造出人們親水、觀水、聽水、戲水的場所。親綠空間是指構造充滿活力和自然情調的綠色環境。親子空間是指居住區中要充分考慮兒童活動的場地和設施。

二、人性化設計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的要點

人性化設計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要把握好兩個關鍵點,即物理層次的關懷和心理層次的關懷,在具體做法上,可通過了解使用者物質需求滿足人們物理層次的關懷;通過協調人和景觀的關系滿足人們心理層次的關懷。

1.物理層次的關懷,了解使用者物質需求

物理層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性化設計是以設計的理性化和功能性為前提條件,人性化設計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首先要給予風景園林設計物理層次上的關懷,即設計的景觀不僅是給生活帶來方便,更要最大限度地遷就人的行為方式。設計時要考慮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年齡人活動的特點,要求有明確的功能分區,要形成動靜有序、開敞和封閉相結合的空間結構,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與此同時,人性化設計更大程度地體現在設計細節上,如各種配套服務設施是否完善,尺度問題、材質的選擇等。

2.心理層次的關懷,協調人和景觀的關系

人性化設計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還應注重心理層次的關懷。心理層次的關懷不像物理層次上的那樣直觀,更注重人們對景觀的心理感受。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后,其精神需求也不容忽視。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對景觀的心理感知過程正是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表現。協調好人和景觀的關系,人與景觀統一的過程,是實現人性化設計的重要環節。無論是夕陽、清泉、急雨、蟬鳴、竹影、花香,都會引起人的思緒變遷。在景觀設計中,一方面要讓人觸景生情,,另一方面還要使“情”升為“意”,這時“景”升為“境”,即“境界”,成為感情上的升華,以滿足人們得到高層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三、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的策略

為進一步提高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水平,在了解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原則和設計要點的基礎上,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1.人性化空間布局,強調景觀的共享性

人性化空間布局,強調景觀的共享性,是風景園林設計中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有效途徑之一。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從空間布局上就應體現人性化的特點,基于具體的人的需求加以考慮。從風景園林區域分類上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交往與休閑鍛煉活動、青少年活動與中老年活動、喧鬧活動與較為安靜的活動、個體活動與集體活動,且不同活動類型往往存在交叉進行的情況。因此,人性化設計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應強調景觀的共享性,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利用各種環境要素豐富空間層次,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2.審美需求多元化,整合建筑景觀文化

審美需求多元化,整合建筑景觀文化,是風景園林設計中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審美需求呈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有必要整合建筑景觀文化。人性化理念導向下的風景園林設計,要盡可能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設計師應以實際地形為參考,綜合考慮建筑物與區域地形之間的關系,在確保建筑風格多樣化的基礎上整合建筑景觀文化。如親地空間可以增加居民接觸地面的機會,創造適合各類人群活動的室外場地和各種形式的屋頂花園等等,這樣能凸顯人性化設計理念,使景觀設計能夠與建筑物整合為一體。

3.堅持可持續發展,構建人居生態環境

堅持可持續發展,構建人居生態環境對人性化設計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也必不可少。風景園林設計的人性化設計應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對地域歷史文脈予以充分尊重并發展延續,推動居住環境設計更生態環保,構建有利于提高歸屬感的人居生態環。具體說來,堅持可持續發展,構建人居生態環境,應注意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和自然環境的結合與協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利用一切可以運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質因素和自然資源,減少人工層次,注意自然環境設計。

結語

總之,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理念的體現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以人性化設計理念為指導的風景園林設計,應注重人性化布局、強調景觀的共享性;審美需求多元化,整合建筑景觀文化;堅持可持續發展,構建人居生態環境,積極探索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水平,進而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

發展的空間。

參考文獻:

[1]胡書鋼.城市環境與景觀設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0(09)

[2]牟夏.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構成藝術[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2)

[3]夏凌云.我國風景園林設計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J].科技資訊.2009(14)

篇(5)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現代風景園林設計與傳統園林設計的本質完全相同,都是以場地和區域的景觀資源和空間運動為特征進行的整治行為。而現代風景園林與傳統園林設計的差別在于人們對自然的認知范圍在不斷擴展,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不斷變化,以及對景觀、空間、尺度、運動等概念的理解與認識在不斷深入。

生物的多樣性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是穩定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具體內容之一,同時也構成了自然景觀。城市景觀要有生氣就必須建立在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基礎上。動物和微生物無不藉山林和水澤等生長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空氣、土壤等主要的生態因子。一切生物都離不開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創造宜于多種生物生,長和發育的環境才能達到生物的多樣性。因此,城市建設一方面要保護城市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面要對在城市化過程不可避免地破壞了的自然資源進行補償,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態系統,保證城市持續發展。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適應多種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氣候條件。因此,地形設計不僅是創造不同的空間的手段,也是創造不同生態環境的手段。平地只是一種環境,坡谷是另一種環境。因微地形起伏可以創造陰、陽、向、背,加之理水的因素又出現干濕的差別。濕生、沼生、水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這樣生物的多樣性才得落到實處。植物景觀并不是單純種植物。植物是毛,地形是皮,皮之不存。毛將何以附焉?如前所述,城市景觀可概括為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其多樣性的統一,總的來阱,是把人工建筑、街道融會到自然環境中。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綠色中,絕不是空想。它是發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實現的。

國際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發展趨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自然為主體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所追求的是減少、甚至是沒有人類參與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場所,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隨著自然生態系統的嚴重退化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西方社會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發生了根本變化。人類從過去作為自然界的主宰,轉變為現在成為自然界的一員。與此相適應的是,風景園林師過去將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現在則傾向于將自然作為設計的主體。傳統園林被看作是人類對征服自然的炫耀,是人與自然的作用在相互競爭,而城市中出現的荒地則被看作是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當人們認識到,植物同人類一樣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遷徙,自然會運用各種方式將荒地變成各種遷徙植物的競爭地之后,荒地就成為風景園林展示的熱點景觀類型之一。

2.以生態為核心生態學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使人們普遍認識到將各種生物聯系起來的各種依存方式的重要性。就風景園林設計而言,所有的景觀元素也都是相互關聯的。設計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樣,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選擇不當,嫁接就很難成功。同樣,如果風景園林師在設計中隨意去掉一些景觀元素,或破壞了各景觀元素之間的聯系方式,極有可能在許多層面上影響到原先錯綜復雜、彼此連接的景觀格局。如前所述,這類設計手法對于非自然環境而言,造成的后果還不是很嚴重,只不過是原有景觀類型的消失而已。然而,于那些以生物為核心的自然環境來說,這樣的風景園林設計方案就會造成破壞自然的惡果,而且設計本身也難以獲得成功,強行實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價昂貴。

3.以地域為特征地域性景觀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氣候特點、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等構成的自然景觀資源條件及人類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觀遺產等。風景園林設計的要旨就是要再現本地區的地域景觀特征,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某個地區中,各個景觀元素彼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并與周圍的自然與人文特征相結合,構成人們所觀察到的景觀類型。景觀設計應從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類型和特征出發,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觀元素,營造出適合當地自然和人文條件的景觀類型,以及適應當地生活習俗的觀察和利用景觀的方式。風景園林師應是堅定的“完美主義者”和“擴張主義者”,不應滿足于場地本身的景觀塑造,而應追求本地區地域景觀的完整性。

4.以場地為基礎任何場地都具有大量顯性或隱性的景觀資源。作為風景園林師不僅要具備各種相關的專業知識,尤其還要具備對景觀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對景觀變化機理的洞察能力。風景園林師首先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并理解場地,努力把場地含有的各種信息都收集、歸納并聯系起來,將場所的重要特征加以提煉并運用于設計之中。同時,他應該能夠預見場地整治的變化方向,始終明確場地的改變過程。實際上,與發現一樣,風景園林師的眼光本身就是設計過程。此外,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人們起初認為有問題需要整治的地方,其實并沒有什么大的問題,而問題很可能出在別處。兩塊場地之間的轉換之處,通常是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因此,優秀的風景園林師往往從場地的周邊環境整治著手,而不是馬上進入場地本身的整治。遺憾的是,中國風景園林師已習慣于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處理方式,總是從場地本身的整治出發,在場地中心布置大量的景物,而將各種低劣的景物放在場地。

5.以空間為骨架景觀是由實體和空間兩部分組成的,空間是風景園林設計的核心。所有景物都屬于某個彼此緊密相連的空間體系,并以此把景觀空間與實體區分開來。空間的特性來自該空間與其他空間的相互關系。在一個空間內部,如果繼續以該空間的邊界為參照的話,還應存在著一些亞空間,又與其亞邊界相聯系。因此,風景園林設計不能輕易地破壞各種景觀邊界在空間中存在的形態。景觀空間具有一定的擴展能力,它們以某種方式與鄰里空間共同存在、同被欣賞,形成某種空間聯合體。地平線是景觀空間的邊界,隨著觀察者的運動,它也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因此,風景園林設計不僅要關注空間本身,更要關注該空間與周邊空間之間的聯系方式,即一個空間以何種方式轉換到鄰里空間?然后再以何種方式轉換到下一個鄰里空間?如此由近至遠,逐漸抵達遙遠的地平線,從而形成相互之間有機聯系的整體性景觀。

6.以簡約為手法簡約的設計手法就是要求用簡要概括的手法,突出風景園林設計的本質特征,減少不必要的裝飾和拖泥帶水的表達方式。簡約應該是風景園林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簡約手法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場地的認真研究,以最小的改變取得最大的成效;二是表現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景物表現最主要的景觀特征;三是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并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所謂最優秀的設計作品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國際風景園林設計師們越來越傾向于用簡約的方法去整治空間,正如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實際上并沒有一無是處的空間,它同樣在演變,同樣擁有某種吸引力。最低劣的空間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能具有一些積極的方面。中國風景園林師更應注重簡約的設計風格,不要輕易地去改變空間,而應充分認識并展示空間的個性特征。

總結:

正如法國風景園林設計大師高哈儒所強調的:“景觀設計要遵循三個原則:即場地、場地、還是場地”。場地及其周圍存在著大量顯性或隱性的景觀資源,通常需要重新利用或調整方向,才能使各景物之間協調一致。最理想、最動人的設計就是使整個地域的景觀和諧共存。

篇(6)

1.2大地藝術為園林設計師形式語言提供了借鑒藝術語言同藝術緊密結合,其潛移默化地啟發著園林設計人員。現代園林作品具有生動、簡單等特征,常常只是一種形式或一種植物,能夠明顯地看出藝術語言的景觀轉化,現代藝術特征尤為凸顯:表現方式從具象轉變為意象或抽象。園林設計運用現代藝術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充實了園林的形態體系,也有力地促進了現代園林形態的發展。

2大地藝術對風景園林設計消極的影響

2.1影響了園林設計師的思維方式現代藝術能夠拓展風景園林設計人員的設計視野,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干擾了園林設計人員的思維。眾所周知,園林設計人員同藝術師存在差別,藝術師的創造力遠遠高于園林景觀設計人員。由于現代藝術十分新潮,很多園林設計人員從現代藝術中借鑒了豐富的經驗,對現代藝術的依賴性較強,卻缺乏自我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林的迅速發展。

篇(7)

一、風景園林生態設計概念

1.風景園林生態設計

風景園林是人們在城市中得以親近自然,享受戶外生活的場所,在它所構成的生態系統中,人類處于設計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設計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體、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維持它正常運轉的能源、物質均來自于園林景觀生態系統外部,所以說它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不穩定性。無論是人工建造的園林,還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天然財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種生命的存在,能夠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循環。

2. 生態設計

“設計”是一種將人的某種目的或需要轉換為具體的物理形式或表達方式的過程。它是人類有意識塑造物質、能量和過程以滿足預想的需要與欲望心。著名景觀設計師斯圖亞特?考恩認為:“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設計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存環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二、生態學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1.以循環為主的水的設計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從生態因素方面對水的處理一般集中在水質的清潔、地表水循環、雨水收集、人工濕地系統處理污水、水的動態流動以及水資源的節約利用等方面。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充分利用大型植物自然凈化能力凈化污水,并在此過程中促進大型動植物生長,增加綠化面積和野生動物棲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態環境的建設。

2.以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為理論的植物配置的設計

(1)植物材料的選擇

提高城市園林植物生態功能,應盡可能地擴大城市綠地面積,提高綠化覆蓋率。對于構建城市生態園林,充分發揮植物的生態效應具有指導作用。因此,在植物材料選擇時,應該因地制宜,發揮不同植物的各自優勢,最大限度地滿足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生態條件,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進行相應的選擇。

(2)選用生態效益高的植物

不同的樹種其生態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因此,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態效益就必須選擇那些與各種污染氣體相對應的抗性樹種和生態效益較高的樹種。

(3)遵從生物多樣性原理,模擬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建設城市生態園林要充分利用生態學原理,應考慮到植物的層次性、多樣性以及各樹種間和草木間群落的穩定性等問題,特別是針對樹木間的生化相克和對人體產生過敏或有礙健康的各種問題都應考慮周全。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除考慮不同功能區的條件外,還應考慮植物相生相克性、陰陽性、觀賞性,病蟲害的交叉性,以及病蟲害防治的難易程度,耐濕耐旱性、整體功能性的發揮等都是配置園林植物應考慮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鄉土樹種生命力和適應性強,能有效地防止病蟲害暴發,常綠與落葉樹種分隔栽植能有效地阻止病蟲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單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耐陰灌木樹種與喜光喬木樹種配植,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顯著提高園林綠化的綜合效益。

3.生態學理論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主要應用

3.1 應用生態學原理,保護利用場地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生態學原理進行設計,保護自然環境不受或盡量少受人類的干擾,現有場地往往經過很長時間已經形成了新的動植物生態系統。在景觀改造時,根據生態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護利用,尊重場地原有的自然環境的生態特征,盡可能將原有的有價值的自然生態要素保留下來并加以利用,組織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去。主要手法有:

(1)利用當地的鄉土資源

鄉土植物是指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及物種演替后,對某一特定地區有高度生態適應性的自然植物區系成分的總稱。它們是最能適應當地大氣候生態環境的植物群體。除此之外使用鄉土物種的管理和維護成本最少,能促使場地環境自生更新、自我養護。

(2)尊重場所自然演進過程

現代人的需要可能與歷史上該場所中的人的需要不盡相同。因此,為場所而設計常常不會模仿和拘泥于傳統的形式。設計的過程就是將這些帶有場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結合在設計之中,從而維護場所的健康。作為風景園林設計者應盡量保留原場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樹、已有地被、及名樹、古木、水、地形等,這是對自然的內在價值的認識和尊重,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成本,又能避免為了過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

3.2 基于生態調控原理,利用并再生場地現有的材料和資源

生態調控原理中的循環再生,倡導能源與物質的循環利用貫穿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始終,生態的風景園林設計要盡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盡可能將場地上的材料和資源循環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新材料的需求,減少了對生產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3.3 土壤的設計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設計中選擇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就顯得很重要。主要考慮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態學習性,選擇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特別是在風景園林的生態恢復設計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對當地的土壤情況進行分析測試,選擇相應的對策。

4.土壤的設計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設計中選擇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就顯得很重要。主要是考慮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態學習性,選擇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常規做法是將不適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換走,或在上面直接覆蓋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長,或對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進行全面技術處理。采用生物療法,處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質,增加微生物的活動,種植能吸收有毒物質的植被,使土壤情況逐步改善。

綜上所述,現代園林生態設計是要把人與自然、環境更緊密聯系在一起。它表達了人類渴望與自然親近、并與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隨著公眾生態意識的增強和生態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園林生態設計手法的探索也在持續進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望在這些設計手法中得以表達。無論過程或結果,無論表象或本質,它們都體現了設計師對人與自然之間生態關系的思索與探究。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風景園林;景觀色彩;設計

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設計者還要考慮到色彩的運用,因為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將色彩美學理論應用到實踐中,不但能使風景園林的作品內容更豐富,園林設計更優美,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精神文化方面的發展需求。

一、色彩美學理論的基本概述

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人們對于園林景觀的設計要求一直都比較高,而如何選擇適合風景園林設計的色彩,也是園林設計人員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雖然風景園林可以在視覺上帶給人們愉悅感,但由于一些風景園林設計者缺乏科學的色彩美學理論知識,因而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忽略了色彩的運用,從而影響了風景園林的整體視覺美觀性。而色彩學是研究色彩產生及其應用規律的學科,它以光學為基礎,涉及到心理物理學、心理學、生理學和美學等學科。

二、風景園林設計的色彩及其分類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色彩主要分為三種,具體包括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一)自然色

風景園林中的自然色主要有石材、水、天空、土地和植物色彩等,自然色又被分為生物色彩和非生物色彩兩種。1.生物色彩:生物色彩主要就是園林中的植物色彩,植物色彩會隨著季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2.非生物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如天空、山石這樣的生物色彩做背景外,天空中的云朵或是朝霞等也是構成風景園林景觀的組成部分。

(二)半自然色

半自然色是指經過人工加工但自然物質本身性質沒有發生改變的色彩,例如風景園林中的各種木材和石材等顏色。

(三)人工色

人工色顧名思義就是經過人工加工后自然物質呈現出的顏色。比如,人工建筑的各種景物顏色,或者建筑物用的瓷磚和玻璃等的顏色。

三、不同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構成風景園林的色彩元素比較多,而且風景園林中的色彩元素又會受到社會和歷史文化方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防止風景園林在色彩設計中出現形式單一,或是雜亂無章的情況,人們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色彩設計的問題進行認真考慮。

(一)風景園林的色彩設計應以色彩美學原理為基礎

風景園林中各個景觀之間的色彩搭配,要以確保各個色彩之間的協調性和色彩本身的多樣性為主,另外,在進行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時,還要遵循尺度和比例、變化與統一、均衡和穩定的美學原則,因此,風景園林色彩設計的內容和形式上還要保持統一,人們可以通過視覺感受來獲得心理上的體驗。另外,運用科學化的藝術手法對風景園林的色彩進行設計,不僅可以創造出內容豐富的色彩藝術,還能使園林景觀中的各種色彩達成統一和諧。各種園林景觀的色彩搭配要有呼應,以便在空間上使園林的景觀實現協調統一的效果。但如果不遵循色彩美學的規律將各種色彩隨意搭配在一起,整體上會給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園林景觀的設計自然也毫無美感。相反,如果使用的色彩單一,沒有任何色彩變化,又會顯得過于單調刻板。所以,在風景園林色彩設計中,還要按照色彩美學的基本原理,對各種色彩進行合理搭配,從而打造出視覺上令人感到舒適且充滿美感的風景園林景觀。

(二)風景園林的色彩設計要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風景園林的色彩是構成園林景觀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的顏色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緒影響。色彩既能對人的心理狀態進行調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情緒。比如綠色象征著希望,能帶給人安寧,從而給人帶來精神慰藉。紅色代表著熱情和活力,而藍色則意味著憂郁,黑色給人一種壓抑、沉重之感。所以,風景園林的色彩設計,應該以人為服務主體,在進行色彩選擇時要以滿足大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審美情趣位基礎。

(三)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節變化進行色彩設計

風景園林中的植物是構成園林景觀的重要元素,而植物的顏色和形態等,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出現改變,所以在進行風景園林色彩設計時,還要充分利用園林中植物的獨特的觀賞性,對園林中的植物進行合理布局,從而創造出多樣化的園林藝術景觀。

(四)風景園林的色彩設計應突出地方特色

在同一個園林中,也存在不同功能的環境,因而在色彩設計上還要突出當地的地方特色,在搭配園林中的景觀色彩時,要與園林的空間結構相統一,同時又要凸顯園林所要表達的主題風格。另外,突出園林色彩設計上的地方特色,不但能使其和其他園林景觀設計有所區分,還能使之成為具有持久特色景觀的設計。

四、結語

風景園林中最常見的元素就是色彩,色彩的運用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非常重要。而在風景園林色彩設計中,還要依照色彩美學原理進行色彩選擇,不但能更合理的運用各種色彩,還能創造出統一、協調且具有美感的園林景觀,從而滿足人們對于風景園林景觀的多元化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郭麗娜.光影與景觀建筑設計[J].現代園藝,2011(13)

[2]趙湘偉.中國傳統園林空間光環境意向[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1(5).

[3]汪麗君,劉蘭.光影詩篇——墨西哥建筑藝術中的地域智慧與啟迪[J].新建筑,2011(1).

篇(9)

0 引言

風景園林作為現代城市發展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生態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現代風景園林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一方面可以極大地提升和改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能夠為城市作美化,為建設美麗城市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對現代城市發展的角度而言,加快風景園林建設也是城市經濟水平發,是發展的一個重要導向,不僅能夠提高整個城市經濟的發展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增加人文景觀,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風景園林的規劃和建設對于城市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認識到目前城市風景園林規劃中存在的問題,立足現在,目光長遠,以人為本,制定科學合理的風景園林規劃建設規范,實現城市風景園林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 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盲目模仿現象,缺乏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好的風景園林設計是可以借鑒的,條件適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氣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條件的協調下才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不進行科學研究,不顧實際盲目模仿,最后適得其反,觀賞效果降低,園林建設生命力不強,經常需要改造,浪費大。

(2)規劃理念與方案缺乏連貫性,設計理念空洞,膚淺而花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實反映。如大型的風景園林工程如城市廣場、綜合性公園、濱河綠帶等通常是政府美化市容和獲取民心的工程,這不僅關系到最高決策者的政績,而且這些工程往往從方案提交到工程實施都被限制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這就造成了設計上時間的緊迫,出現其結果必然導致設計上敷衍了事,實施中粗制濫造。

(3)風景園林設計中,建筑單位被經濟利益驅動,缺乏專業性的設計,規劃不合理,園林觀賞性偏低。很多園林規劃設計與園林工程建設都是同一單位或個人,為了能使設計方案被接受而在設計中不顧科學,一味地迎合領導的意圖和為了推銷利潤高的樹種或自己有的苗木而隨意規劃。這是產生園林觀賞效果低,從而不能滿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

(4)風景園林設計中缺乏科學的態度,沒有立足點。有些建設單位不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園林綠化設計項目,對設計方案的科學性不進行科學的論證,就難以達到良好的綠化效果,不能保證設計的完整實施,達不到理想的質量要求,設計出來的東西相對于乏味。比例有的設計初看確有可取之處,但實施起來又有困難,出現問題自己也難以解釋清楚,最后或者要改變設計方案或是半途而廢。

有些項目沒有很好的立足于基地本體,基地生態的觀點,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均等未能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實際結合,對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不應有的破壞。

2 改善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策略

2.1堅持合理的園林管理方法

園林工程的有關部門應該不斷進行理性的行政指導,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宏觀把握鮮明準確的立意,確定規劃設計框架,把項目放到整個區域環境中,結合現狀對其性質 功能和形式定位。總部應當將園林綠化管理行政執法職權及執法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個相關部門,其中明確了各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能,分別依據相關法規制定了“如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修剪園林綠化植物的由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批準并組織修剪,所需費用由申報單位承擔,各類工程管線交通設施施工時,確需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樹木的,應當由綠化專業人員統一進行等”策略,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分工,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2傳統園林與現代風格的融合

純傳統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與大廈林立的現代城市難以融合。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過分強調任一方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轉變思想,繼往開來,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鑒,促進傳統和現代有機融合。園林的有機融合創造出既能體現社會、民族發展的文脈,又符合現代功能與審美要求的富有時代氣息的風景園林新形式。如某風景園林工程,在景觀廊架里能觀賞到影壁墻,在影壁墻處又可觀賞到廊架,這種從甲觀賞點觀賞乙觀賞點,從乙觀賞點觀賞甲的造園手法為對景,應用對景的手法,豐富觀景內容。

2.3完善風景園林設計的法規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作品應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受法律科學合理的保護,并在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下實施,以確保規劃設計思想的有效落實,才有利于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完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法規建設,加強實施,保證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質量。

2.4遵循風景園林設計的原則

(1)注重功能性設計。園路不僅是二維平面的幾何構成,而更多的考慮其功能性,即滿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間的距離如果不合理,使用起來就比較整腳。

(2)發揮藝術性設計。對于普通受眾而言,美學感受往往就是其對景觀評判的直接標誰,感受營造良好的視覺景觀氛圍,是基于所有的自然與人工形態及其感受而設計,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因此景觀的藝術美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3)運用經濟性設計。對短中長期各項綠化指標進行認真計算,包括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率、立體綠量、多層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氣體及灰塵和是否符合生態效益等。只有這樣才能決定是選擇單一的草坪還是喬灌木與林下草坪相結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現象,使草坪與樹林相得益彰。如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盡量使用本土植物降低造價及養護費用,積極探索大眾化、低成本、低維護費的綠化方法并加以推廣,達到經濟與審美的平衡。

(4)繼承文脈性設計。尊重地域文脈,延續地域文脈,是當代設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如某地方景觀意在現代社會營造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園林文化,塑造現代風景園林景觀,運用現代的水泥、鋼板、玻璃等材料來著力表現中國古代山水園的意境美,并運用竹、荷水橋榭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構成,達到景中有景,具有中國園林設計的特色,繼承中國人心理文脈的表現手法。

(5)發展可持續性設計。應引進多方參與制度,好的設計應該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斷完善可持續的發展。經過充分論證的設計,并非完美無缺或無可辯駁不可更改的,應該留有選擇余地。設計在實施和維護,亦難免有忽視或不當之處,或者需要擴建等更改,在實施中就能達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眾則能有效地對領導者和設計者這兩個主體進行制約,形成合理的公眾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決策模式。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綜合平衡各種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眾的參與能集思廣益,使決策更為科學,增強設計項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設計師陷人形式的自我陶醉之中,而繼續堅持風景園林的可持續性的發展。

3 結語

總之,目前我國風景園林設計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帶來的學科相互滲透已使得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不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因此,對于從事風景園林設計工作人員來說,必需加強景觀設計與現代美學、現代心理學、行為學等相關學科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風景園林藝術獲得新的生命力。

篇(10)

關鍵詞:地域特征;自然景觀;人文特征;規劃設計

不同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氣候原因會形成不同的地域特征,在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中,很多設計師都對地域特征進行分析和研究,尋找該地域的歷史、文化元素,增加設計靈感,為設計理念和主題的形成提供依據。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園林作品,同時也反應出了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社會屬性、自然環境等等。以貴州地域特征為例進行風景園林設計,分析地域特征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和意義,促進風景園林設計的發展。

1地域特征的概念及主要內容

1.1地域特征的概念

地域特征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結合體,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地域特征之間是存在著相互聯系的,某一區域的特征變化會對周邊地域產生一些影響。區域性是界定地域特征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地域特征差異的明顯特點。在對地域特征進行分析時,必須要系統性的對待,全面把握地域特征中的每個細節。在地域特征基礎上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將成為具有特點和辨識度的風景,提高整個風景園林的建設意義。

1.2地域特征的主要內容

地域特征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氣候氣象、地質地貌、自然植被、水文條件等等。氣候氣象屬于最為活躍的地域特征,在四季不斷演變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氣候特色。地質地貌決定了每個區域的土壤情況,同時也影響著風景園林內各類植被的種植。自然植被是每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元素,同時也是風景園林中主要的景觀,所以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比較大。水文條件是地域特征中的主要內容,影響了各類生物的生長,在風景園林設計中也會大量的利用水文條件進行自然屏障的規劃。地域特征的人文因素主要包括歷史文化背景和民族風情信仰,在不同的區域會存在著歷史文化背景的差異,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要充分的考慮歷史文化背景的變化,使歷史與景觀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每個區域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民族風情,同時也會融入獨特的文化信仰。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結合民族風情、文化信仰,可以讓人們更容易接受該風景園林作品,使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2地域特征中自然因素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及作用

2.1地質地貌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及作用

地質地貌會造成地表的起伏差異,使地表的溫度產生差異,例如山體的迎風坡和背風坡會產生溫度的差異。地質地貌也會對該區域的降水量造成影響,使植物的生長環境更加復雜。地質地貌的變化也會產生較多的自然遺產,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要重視對自然遺產的保護,在進行有限度的開發,使人們在增加地質文化知識的同時,有效的促進了當地自然經濟的發展。在貴州地區,因為山區面積比較大,所以會形成較多具有特色的建筑物。例如貴州地區的吊腳樓大多建于坡大谷深的地質環境中,形成了獨特的架空形式,使居民的居住空間增大了,同時也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

2.2氣候氣象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及作用

風景園林中的自然植被、水文地質等都會受到氣候氣象因素的影響,貴州地區因為氣候濕熱,雨季較長,所以在風景園林的圍墻上會設置大量的花窗,并建造大量的亭廊。這種建筑結構會保證夏季風景園林的通風效果,在雨季時也方便游客在亭廊中進行游覽。

2.3自然植被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及作用

自然植被是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元素,也可以使游客更加容易感受到地域獨特性。不同的植被可以反應出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而且不同地域溫度和地質差異,使植被的規律存在較大的變化。例如北方地區多以落葉林和針葉林為主,而南方的風景園林多以闊葉林為主。同一種植被在不同的地域也會存在形態上的差別,所以表明了特定地域環境對植被有著很強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作用。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大多以鄉土植物為主,使風景園林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各個風景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注意自然植被的保護,避免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現象。

2.4水文條件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及作用

水文條件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同時也可以起到很強的裝飾因素,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可以利用天然河流作為景觀設計基礎,提高風景園林的生態性。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對水文條件的保護,限制開發量,保證生態河流的本質,使水文條件可以發揮最大的生態效應。

3地域特征中人文因素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和作用

3.1歷史文化背景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和作用

歷史文化背景反應了人類長期活動的過程,為風景園林設計人員提供了豐富的靈感資源。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可以合理的運用歷史文化背景,將景觀進行歷史文化的重現。例如風景園林設計中可以進行歷史遺跡的還原,使歷史遺跡得以重現,使人們更加深刻的了解歷史文化,增加風景園林的歷史性。在風景園林的各類構筑物中,以文字、圖案的表達方式,直觀地表達某一時段的歷史時刻或歷史進程,增加風景園林古樸韻味,讓人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該地域的文化特色,給游客留下深刻的映像。

3.2民俗風情信仰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和作用

風景園林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休憩活動要求,使人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可以加深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增加民俗風情信仰的景觀更加容易被接受和產生歸屬感。風景園林的設計要避免同類景觀的出現,所以要保證民俗風情的覆蓋范圍足夠廣闊,民俗風情信仰是風景園林的無形財產,為風景園林增加了更為廣闊的精神空間,從而使游覽人員的心境得到滿足。

4基于貴州地域特征的風景園林設計

4.1貴州地區的風景園林景觀

貴州地區因為自然格局的獨特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景園林景觀。貴州地區的植物種類也非常多,而且植物季相變化具有多樣性,形成了良好的生態景觀效果。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中,設計人員會依據當地的土壤狀況以及地形地勢等特點,創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風景園林,這種景觀設計主要向著地方化的角度發展,具有豐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例如貴州風景園林中的吊腳樓,就代表了貴州侗族文化。吊腳樓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建筑物,主要是為了適應地形地勢的要求,是一種半圍欄形式,將平房和樓房有機的聯合在了一起,建立起前半部架空的樓房。還有很多的吊腳樓為了方便人員進出,將房門設置在屋后,省去了樓梯的搭建。

4.2貴州地區風景園林設計中苗族圖案的應用

貴州地區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苗族圖案的應用非常廣泛,將大量的苗族圖案應用在園林雕塑中,體現出了民族精神和主題文化的同時起到裝飾作用。風景園林內有大量的亭臺樓閣,這些亭臺樓閣主要起到的作用是造景和休憩,而苗族圖案可以在亭臺樓閣中起到裝飾作用,使風景園林的結構與圖案實現完美的結合,更加具有民族風格特色。苗族圖騰柱和圍欄應用到風景園林設計中,使游客在進入到風景園林中會感覺進入到了苗疆圣地。很多不了解苗族文化的游客會覺得這種陌生而奇特設計方式具有觀賞性,了解苗族文化的游客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風景園林的設計意義,使地方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揚。苗族圖案是苗族人民的精神載體,據有深刻的寓意,充滿了苗族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將苗族圖案融入到風景園林的設計中,體現了風景園林的文化基礎,同時也滿足了更多人的精神需求,使游客在游覽過程中增加了民族文化的領悟。貴州地區的風景園林設計中,苗族圖案大多以浮雕和雕塑的形式出現,呈現出了多種多樣的雕刻手法,體現出了風景園林不同的特色。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各類植物的配置,充分的利用原有地形,進行小幅度的改造,避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設計師也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對風景園林進行合理的規劃,實現風景園林的地域化、人文化特征,使風景園林更加具有活力。

5結論

風景園林具有獨特的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在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地域性原則進行規劃,將歷史與建筑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保證風景園林的設計質量。通過對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各類因素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作用,希望可以促進風景園林設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艷.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討[J].城市建筑,2014,02:18.

[2]壽慧琴,余忠心.探析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地域特征[J].現代裝飾(理論),2014,06:7.

篇(11)

2 構成藝術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遵循的原則

2.1 整體和諧原則

整體和諧原則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第一,風景園林不同種類的因素在內部都很融洽;第二,風景園林整體上看都很協調。設計人員在對風景園林設計時,應該掌握整體和局部是否能統一和諧。

2.2 以人為本原則

風景園林對人們的需要和審視美的需要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設計人員要根據設計理念制去制定合適的方式去不斷的完善對審美的需要,體現了很好的設計體系。

2.3 體現地域特色原則

地域特色原則簡單的說是通過在地方或者具有特色的文化的城市通過園林設計展現出來,設計師應該提高創新能力,創造出新穎的園林。給人們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這樣的措施可以促進風景園林建設的不斷發展。

3 構成藝術的基本元素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3.1 點為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之形態基礎

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許許多多小的事情構成的。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時,小的方面并不表示是意義上小的方面,它也表示在藝術的領域中小方面的藝術形式。在園林風景設計時,小的藝術點在設計師設計時可以給設計人員帶來無限的遐想思緒,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小的藝術點不僅僅可以是指小的藝術形象,雕塑之類的藝術品,也可以代表園林中某處比較顯眼的植物景觀。小的藝術點是構成整體藝術感的最根本的因素,設計人員通過對小的藝術點的設計,可以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引起周圍的人觀賞和吸引人的目光注意方向,同時也給園林的景觀的整體表現,這樣可以較好為園林的設計做好準備工作,小的藝術點在風景園林中有著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可以讓園林風景顯示出動態的感覺,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3.2 線為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之視覺語言

通過小的藝術點來構成線,許多小的藝術點組合在一起就成為了線。線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進行表示:一方面是直線,園林設計中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直線;另一方面是曲線,曲線也可分為兩種不同的曲線。線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也會給人們的感受帶來不同的影響。例如,直線在園林當中給人以莊重的感受,通過進行改變可以提高園林的整體風貌。曲線給人以愉快放松的感受,通常在公園等地方可以建立以曲線為內容的園林。

3.3 面為風景園林設計之整體效果

小的藝術點和線的結合才能組成面。風景園林的整體展現都離不開小的藝術點和線充分的結合。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面對風景園林起著重要的作用。面在風景設計中影響著園林整體的想象,可以分為不同的幾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通過小的藝術點設計;另一方面,通過整體的設計。第一,在進行大面積的施工時,要結合園林的整體來進行制定方法,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搭配,達到做理想的效果。所以,通過采用線條式的設計方法可以給整體的園林帶來煥然一新的效果。例如,直線的應用可以在園林中變現出很莊重,曲線的應用可以給園林帶來輕松愉快的感覺。設計人員通過不同的形式來設計,可以增添連續排列的方法進行合理的設計,保證了園林的整體設計。

3.4 體為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之三維形態

在現代園林設計中,體的應用隨處可見,小到座椅、花池,大至景觀雕塑、獨立景觀建筑,均為現代風景園林對于構成藝術中體的運用。體可從多個角度展示園林的藝術美觀,強化園林景觀的藝術效果,因而體的應用可增加園林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3.5 色彩為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之基礎內容

所有風景園林設計均有色彩,且人們對色彩有突出感受,因而色彩應用于風景園林設計中,不僅可豐富游客情感、烘托園林氛圍,還能表達設計師情感與意圖,展示該區域特色。此外,在應用色彩元素時,要注意色彩的立體結構、變化特征及與周邊環境是否協調,為參觀者提供多層次美觀。

3.6 空間為現代園林設計之視覺要素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www久久精品|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亚洲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正在播放国产伦理片|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美女免费网站xx美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片|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软件| aaa日本高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日韩欧美卡一卡二卡新区| 亚洲www视频|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午夜不卡av免费| 美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片| 国产xxxx做受视频|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2020国产欧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外卖员被男顾客gay|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zztt668.su黑料不打烊|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下载| 性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