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保護空氣質量的建議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甘肅省體育科研所研究員王東良認為,堅持健身有必要,空氣有污染的時候則應采取一些措施進行保護。“健身不能因噎廢食,”長期從事高原訓練和國民體質監測研究的王東良說,但這里面有個權衡利弊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用科學方法,采取必要措施,盡可能減輕污染對身體的傷害?!叭绻o出一個針對性的建議,我認為只能是減少室外活動,選擇在體育場館里健身,”王東良說,空氣污染較重時,不適宜在戶外進行劇烈運動,比如踢足球、打籃球和長距離跑步。
他還給出兩條建議,第一是選擇好時間段,一天當中空氣污染程度并不相同,清晨霧氣中含有較多的有害化學物質、塵埃和病菌,地面空氣污染重,因此日出前不適宜運動;第二是適度,健身“貴在適宜、重在堅持”,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體質安排運動量。
“其實,等太陽出來再健身,健身掌握住度,這些都是基本常識,不管空氣質量如何都需要注意。只不過在污染較重的空氣狀況下,這些方面的重要性更為突出罷了,”王東良說。甘肅省體工一大隊全民健身綜合館副館長劉海生也認同這種觀點。他說,沒必要因空氣不好而干脆放棄健身,但要注意運動強度應與污染程度成反比。
外出運動看空氣質量
專家建議,喜愛戶外運動的人,除了關心天氣晴雨外,最好多關注空氣質量,根據空氣污染指數和空氣質量狀況,決定是否外出運動。
根據空氣污染指數(API)不同,空氣質量狀況分為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污染??諝赓|量狀況為優、良時,市民可正?;顒???諝赓|量狀況為輕微污染、輕度污染時,易感人群癥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建議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病患者應減少體力消耗和戶外活動??諝赓|量狀況為中度污染時,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癥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現癥狀,建議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并減少體力活動??諝赓|量狀況為重污染時,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癥狀,提前出現某些癥狀,老年人和病人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群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中圖分類號:X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5-0271-02
2014年7月貴陽市花溪區建成了桐木嶺和碧云窩兩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通過了解花溪區空氣質量現狀,并分析其污染特征和成因,有助于我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大氣污染防治預警應急預案有重要意義,本文以花溪區桐木嶺和碧云窩兩個環境空氣自動站2016年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簡明分析花溪區環境空氣污染狀況。
1 花溪區環境空氣質量污染現狀
1.1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情況
2014年7月花溪區建成區范圍內建成了桐木嶺和碧云窩兩個環境空氣自動站,監測因子有SO2、NO2、PM10、PM2.5、CO、O3,兩個環境空氣自動站監測點均屬于二類區功能區,采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進行評價[1]。
1.1.1空氣質量指數及其計算方法
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 簡稱AQI)是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無量綱指數,空氣質量指數分為六級見表1.1[2]。
1.1.2空氣質量指數其計算方法
AQI=max{IAQI1,IAQI2,IAQI3,...,IAQIn}
式中:IAQI―空氣質量分指數,n―污染物項目。
1.1.3 花溪區2016年空氣污染分布情況見表1.2,表1.3,表1.4。
碧云窩站點位于花溪區建城區,桐木嶺站點位于花溪區城郊,由表1.2可知2016年碧云窩站點環境空氣達標天數為348天,優良率為95.6%,輕度污染4.1%;桐木嶺站點的環境空氣達標天數為347天,優良率為97.5%,輕度污染2.5%。僅碧云窩站點有一天環境空氣中度污染,兩個站點均無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
1.1.4監測數據情況分析
根據表1.3和表1.4對花溪區兩個空氣自動站點的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兩個站點的AQI進行計算,數據顯示花溪區的首要污染物為PM2.5,同時還出現PM10,O3和CO超標的現象,中度污染出項在碧云窩站點2月。數據顯示兩個站二氧化硫(NO2)、PM10、PM2.5、一氧化碳(CO)1月,2月,12月監測數據明顯高于其它月份,臭氧(O3)在夏季均表現為較高水平。
2 主要成因分析
花溪區環境空氣污染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能源結構不合理
貴陽市花溪區能源結構單一以煤為主,煤炭消耗量占總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燃煤產生的污染物是造成花溪區環境空氣污染的一個原因。
2.2 城市規劃布局不合理
由于過去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不合理,形成商業/工業/文教/居民區混雜的局面,對花溪區環境空氣質量造成一定影響。
2.3 飲食油煙
近年來,花溪區作為文教區,旅游區,第三產發展迅速,隨著經濟的發展,花溪區建成許多飯店,酒店,賓館,農家樂,大排檔等,尤其建在城區的大多數房子未設計油煙專用通道用于處理后油煙的高空排放。
2.4 機動車尾氣污染
今年來機動車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加上花溪屬于風景區,過往的車輛較多,其排放的尾氣已逐步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2.5 城市揚塵污染
花溪區近幾年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城市建設項目較多,規模大,且在花溪區建有倒土場,產生的建筑揚塵污染較為突出,另外,由于城市道路路況較差,請達到在改造中,加之,車輛超載現象嚴重,又缺乏必要的防塵措施,交通運輸揚塵也很嚴重,所以花溪區的首要污染物為PM10。
3 提高花溪區環境空氣質量的建議
通過對花溪區空氣質量現狀的分析和主要成因的分析,明確了花溪首要污染物為PM2.5,次要污染物為PM10、O3和CO。為改善花溪區環境空氣質量,創建花溪文化旅游創新區,在今后的工作中相關部門應從以下六個建議著手。
3.1 鞏固“煤改氣”的成果,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截至2016年12月我區環保局和工信局對全區企業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對企業鍋爐從審批到使用全部要求使用清潔能源,對已經使用煤作為燃料的企業,要求限期整改,重新驗收。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我區應加快發展方式,提高低耗高效技術密集型企業的比例,推進我區風能和沼氣能的開發利用。
3.2 強化機動車尾氣監管
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大容量加快公交和軌道交通,提高運輸效率?,F有車輛嚴格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淘汰“黃標車”,對不合格車輛嚴禁進入城區,減少機動車尾氣對城市環境空氣的影響。
3.3 加強企業污染源的監管
對重點源企業要求其安裝在線監控設施,監管單位實時掌握各廢氣排口濃度,一旦發生超標,要求企業立即整改,減少工業廢氣對環境空氣的污染。
3.4 加粉塵,揚塵污染控制
首先加強對工業粉塵排放企業和建筑工地的監管,推進清潔生產,加強粉塵密閉設施建設。其次加強建筑材料,工業固廢,水泥,渣土等在運輸過程中,嚴格要求密閉運輸,避免運輸過程中產生煙塵,從源頭上避免粉塵,揚塵的污染。
3.5 加強油煙污染監管
對產生餐飲油煙的企業,要求其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提高凈化效率,監督正常運行。對新建的商場或房開,要求其必須安裝油煙專用通道,集中收集處理后的油煙高空排放,從源頭上減少油煙對環境空氣的污染。
3.6 提升城市綠化水平
綠色植物不能能產生氧氣,涵養水分,同時還是能吸收道路揚塵,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氣污染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區應繼續推進荒山綠化和植樹造林工作,加強園林綠化和道路景觀建設,在道路,小區,庭院見縫插綠,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和人均綠化面積,創建文化旅游創新區。
參考文獻
[1] 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GB3095-2012環境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1.充分認識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1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是貫徹落實《意見》和《規劃》的重要舉措
推進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考核體系建設,優化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提高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水平,提升區域特征污染物監測能力,推進典型農村地區空氣背景站或區域站建設,對于促使環境空氣質量評價結果更加符合實際狀況,更加接近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具有重要意義。
1.2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是全面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重要保障
開展對新增指標的監測評價,需要實施分析方法選取、儀器檢定選型、設備購置安裝、數據質量控制、專業人員培訓、系統調試運行、監測數據分析、監測信息等一系列工作,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是保障上述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和前提。
1.3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是提高環境監測公共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環境空氣質量是一種公共產品,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為滿足社會公眾環境知情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檢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應及時準確環境監測信息,盡快提升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
2.自動質量控制監測系統的構成
總所周知,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是由監測子站、中心計算機室、質量保證實驗室和系統支持實驗室等部分組成。 監測子站的主要任務:對環境空氣質量和氣象狀況進行連續自動監測;采集、處理和儲存監測數據;按中心計算機指令定時或隨時向中心計算機傳輸監測數據和設備工作狀態信息。
目前,國內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構成較為簡單,監測站所得的數據由當地環監部門整理分析,在以行政管理系統依級次上報。與此不同,在英國的系統中,監測站數據直接上傳至國家中心數據服務器,數據中心管理控制單元予以校正,處理及分析,各次級行政單位的空氣信息均由中心管理控制單元。除此之外。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部門在兩國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中的位置大相徑庭。在英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中,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工作由獨立的質控部門管理,處于核心位置,它貫穿于整個系統的各個環節,相比較而言。國內質控和質保部門并非獨立于監測及中央控制系統,所有的質保和質控手段基本由監測站人員實施。而英國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系統的完善程度和復雜程度要明顯優于國內系統,其數據的集中化,密集化管理為數據的可靠性,比較性,追蹤性提供了優良的先決條件。其次,英國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工作由獨立部門承擔,不同部門的工作更加專業化,細節化,分工更為明確,值得國內借鑒。
3.自動空氣質量監測中質量保證控制環節
3.1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我國環境保護總局的《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匯編》中,對于空氣質量監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目的進行了闡述:“規范監測手段,確保監測數據和信息的準確可靠?!贝艘幏吨袑τ谳敵鰯祿臏蚀_性和可靠性兩重要指標外,還對數據的可比較性及追蹤性提出了要求。由國家空氣質量監測部門對空氣污染物的趨勢分析,空氣污染預報,以及數據校正,對數據的制式化,標準化做出高要求的工作可以看出數據的可比較性,追蹤性尤為關鍵。
3.2具體完善促進實施手段
3.2.1質量保證環節包括
A.監測人員培訓;B.設定標準監測方法;C.分析員篩選;D.站點考核;E.檢測儀器的階段性維護; F.儀器使用,校準,維護歷史記錄。
3.2.2質量控制環節包括
A.數據檢查;B.數據處理;C.監測儀器的日常校對;D.監測儀器的日常維護保養。
從完善的角度來講,質量控制環節應該做到數據的多元化比較,之后進行科學性的校準,最后完成獨立評估,有效的為全程質量監測做出完善和促進。所以為更好的做到全面性的務實工作,以下將對空氣監測實際操作過程中做出相應的具體規范,我國規范中的主要具體控制手段為:
3.2.3主要控制手段
A.監測時間與頻次控制;B.監測數據有效性質質量控制;C.監測儀器校準;D.監測儀器性能審核;E.檢測儀器,校準裝置,標準物質等的質量檢查;F.落實數據審核。
因在我國操作規范中并未明確的劃分進行上述操作的明確責任范疇和權限的劃分,在實際操作中很可能會導致責任重疊和責任空白的情況下發生。所以關鍵性的可行措施必不可少,對于不同的質控操作要做到有明確的權限以及責任劃分。
4.質量控制操作責任劃分
4.1監測站操作員質量控制環節責任范疇
(1)按照操作條例,執行監測站的例行操作和儀器的站內例行校準。(2)鑒定和設備報告,監測站環境的潛在變化和潛在問題。(3)鑒定和報告監測站的潛在安全問題。(4)對監測儀器進行簡單的站內測試和維修。(5)定期參加質量控制部門的組織的正式與非正式的操作培訓。(6)當被要求時,參與質控和質保方面的監測站審計工作。(7)在監測站點巡查后24小時內,完成儀器校訂電子記錄表格并上傳至中心數據服務器
4.2設備供應商、設備服務商部門質量控制環節的責任范疇。
(1)例行和緊急設備維護和維修監測及輔助設備。(2)保證所有監測站的年數據捕捉率高于90%。(3)保證兩個自然日內到達故障站點排除問題。(4)保證所有設備非站內維修,非站內校準的歷史記錄。(5)保證所有校準原始數據的保存管理,為全局數據鑒定提供可靠的校準數據。
通過全面的測試及校準,對所有監測儀器的關鍵功能進行全面的檢查與評估做到完善行的獨立質量控制。
5.建議與總結
就我國的自動環境空氣監測工作目前形勢所提出的質控質保過程的可實行的優質化建議與總結: 對于環境監測部門質控質保責任范疇劃分的明確化,對于不同階段的質控質保責任分配到戶。如,儀器日常校準,儀器的年度審核,數據的分析,處理,優化應由專人負責。對于監測站獲得數據,經手人應有明確的修改權限,和篩選權限,保證數據的原始性,在未來的審核或者調用中,有據可查。逐步建立空氣質量區域化網絡系統。21世紀是網絡化與信息化的時代,大規模的信息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信息的透明化可以作為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發展的一個目標,建設和完善空氣質量信息系統,促進數據的集中處理、優化,提高空氣監測數據的質量。
中圖分類號:X8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4020202
1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也在加快進行,人們對環境也更加關注,由于環境空氣污染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環境質量的監測結果和空氣質量被劃分了幾個等級,但往往這些等級讓人們覺得有所不同,本文在分析我國環境空氣監測體系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來一些需要改善的建議,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對環境改善的需要。
2我國環境空氣監測發展概況
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就一直對環境空氣監測展開了工作,監測設備主要以城市自己配備為主,而我國的環境空氣監測項目、技術和方法大多數都是參考國外的一些技術,自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采用了統一的監測技術和方法,在我國的各個主要城市建立起環境監測站,收集本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90年代后,我國城市環境監測站已經形成了一個網絡,隨著我國對環境認識意識的進一步加強,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3目前我國對環境空氣質量的評價方法
目前,我國評價和反應空氣質量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空氣污染指數(API),這種方法是將常規監測到的幾種污染物的濃度簡單地轉化為單一的數值形式,從而進行等級劃分,來判斷空氣的污染程度,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等被記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項目中。我國目前對空氣質量的好壞分為幾個等級。
4存在的問題
4.1一些城市的空氣自動監測系統還不完善
在“十一五”計劃中,我國有113個城市被列為國家環境重點保護城市,這足以說明我國很多的城市空氣質量沒有達標,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空氣自動監測系統不夠完善。由于各地方部門對城市保護環境資金投入不到位,導致其空氣自動監測系統不完善,使得城市空氣質量不能達到國家標準。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已經在各個區縣設立了空氣自動監測站,并把城市空氣質量監測列為重點解決問題,積極推行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的新標準,努力完善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系統。
區域性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價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由于我國對空氣質量監測體系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因此,沒有形成全面對區域性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價能力,從而很難分析一些污染源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區域性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價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4.2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由于對環境空氣監測的資金投入得較少,監測儀器也相對缺乏,沒有展開對人體影響較大和污染物嚴重的有機污染物進行監測,沒有開展對相關工作的研究,而國內也只有極少數的城市展開了對一氧化碳和臭氧項目的監測,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4.3我國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大氣霧霾、光化學煙霧等污染已經出現,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今的污染類型也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汽車尾氣污染和煤煙型污染,而我國現行的空氣污染的評估方法已經不能全面反映空氣質量污染的狀況,也不能滿足廣大群眾對環境知情權的需求??偟膩碚f,我國新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5對策與建議
通過對上面問題的分析可知,我國需要不斷地修改和完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從而來制定更加科學的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空氣質量標準,本文對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5.1我國空氣質量要按功能區進行分類
目前,我國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為三類,而目前很多地方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后,特定的工業區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而這些區域大多數成為了居住區、商業區、公共綠地區等,這些特定工業區的污染源一是通過改造升級,減少了污染的排放,二是企業進行搬遷,遠離了城區,然而這些地區已經不再適用三級標準評價環境空氣質量,要按照新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進行分類。
5.2不斷修訂我國空氣質量標準分級制度
我國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分級不再對應于功能區的分類,而要對不同類型進行分級,比如一些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等,應該執行統一的濃度限值。增加PM2.5項目,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也可以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一部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都有重要的影響,且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應在全國建立統一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系統,大力發展PM2.5項目,使城市環境達到國家的統一標準。自《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出臺以后,我國的很多城市都大力發展對PM2.5、CO等項目的監測工作,預計在2016年全國各城市都將推行此項目,使環境達到國家的標準。
5.3完善空氣污染指數的表述方式
由于國內外對空氣污染指數處于“50-100”的描述差別很大,因此,綜合來說,國外給公眾提供的空氣污染指數的信息更加詳細,更加具體。我國環境空氣監測體系要更加注意,應該以人民群眾的健康為根本,要使用大眾能夠聽懂的語言來提醒市民要以預防為主,提高市民的憂患意識,用更加親切的語言來表述空氣污染指數,從而能夠使市民對環境更加重視。
5.4完善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時所包含的污染物種類
我國在公布空氣污染指數或者是進行空氣污染指數預報時,往往只是計算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空氣污染指數,雖然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已經包括一氧化碳和臭氧的濃度限值,但這些并不是常規監測考核指標,我國大多數城市并沒有把這兩項放入空氣污染指數中計算,而一些發達國家都已經把這兩項納入了空氣污染指數的計算中,在這一方面,我國還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因此我國要增加對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時所包含的污染物種類。
5.5完善空氣污染指數對公眾制度
目前我國對空氣污染指數的公布大多都是計算一天的空氣污染指數,而在發達國家,大多數都已經實行了每小時對公眾公布空氣污染指數的政策,而每小時公布空氣污染指數能夠更好地反映一天中不同時段的空氣污染指數變化,從而使得空氣污染指數能夠更加真實客觀,也便于公眾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動,從而更好地為廣大市民服務,因此,我國全國范圍內所有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應該統一聯網,及時進行公布,從而把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和公布機制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6結語
環境空氣監測質量對保證監測數據的質量至關重要,因此要改變以往對環境空氣監測質控的思想,從監測的開始到報告的每個環境都要進行監控,進行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監控,選擇恰當的公式對其進行正確地計算,并且進行必要的統計和檢驗,從而確保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及時性,這樣人們才能更加重視環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監測的質量越來越高,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b)-0161-02
近年來,公眾對空氣質量的感官認知與政府部門的空氣質量狀況的矛盾不斷加深,為了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保護部先后組織對多個廢氣排放標準進行修訂,相繼頒布實施了多個更為嚴格的廢氣排放標準。同時,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了整體調整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質量目標,并向社會公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新空氣質量標準的公示將公眾的視線引向一個新的名詞PM2.5,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的首字母縮寫,PM2.5就是指直徑小于或等于2.5 mm的顆粒物,形象的表述為直徑不到頭發絲1/20的顆粒物,也被稱為可入肺顆粒物。
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PM2.5,但其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形成感官上認知的灰霾天。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編制的《2010年灰霾試點監測報告》,發生灰霾天氣時,PM2.5濃度較非灰霾天氣時明顯增加,且顆粒物與能見度呈明顯負相關關系,顆粒物濃度增加是除了氣象條件以外,灰霾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空氣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物均能降低能見度,不過相比于粗顆粒物,更為細小的PM2.5降低能見度的能力更強。當顆粒物的直徑和可見光的波長越接近,其對光的散射消光能力越強,可見光的波長在0.4~0.7 mm之間,而粒徑在這個尺寸附近的顆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組成部分。理論計算數據同樣表明:粗顆粒的消光系數約為0.6 m2/g,而PM2.5的消光系數在1.25~10 m2/g,PM2.5的主要成分硫酸銨、硝酸銨和有機顆粒物的消光系數都在3左右,是粗顆粒的5倍[1]。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自然過程中也產生PM2.5(稱為背景濃度),國內尚無關于PM2.5背景濃度的數據,引用國外數據作為參考。在美國和西歐,背景濃度大約為3~5μg/m3[2],澳大利亞的背景濃度也在5 μg/m3左右[3]。由此看出自然產生量較小,環境空氣中的PM2.5主要來自人為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及某些氣體在空氣中轉變成PM2.5的間接排放。直接排放主要來自城市揚塵、化石燃料的燃燒、交通尾氣等,間接排放主要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氣、揮發性有機物等轉化成PM2.5。城市揚塵、煤煙塵、機動車尾氣是城市PM2.5的3大污染源,對PM2.5的貢獻率分別為20.42%、14.37%、15.15%[4]。其他關于城市中PM2.5來源的相關研究同樣表明上述三種污染源對城市PM2.5貢獻較大。
燃煤鍋爐作為傳統高污染行業,在廢氣治理措施及排放標準不斷從嚴的情況下,分析其排放顆粒物中PM2.5貢獻程度,對采取空氣質量改善措施具有指導意義。
1 燃煤鍋爐排放顆粒物粒徑分析
燃煤鍋爐排放的顆粒物主要來源于煤炭燃燒過程,根據煤炭中灰分含量不同,顆粒物產生濃度為12~40 g/m3。鍋爐產生的初始顆粒物粒徑分布為PM10/TSP為32%~48%,PM2.5/TSP為2%~4%,PM2.5/PM10為5%~12%。采用五電場靜電除塵器后顆粒物排放濃度
2 燃煤鍋爐排放對空氣中PM2.5的影響
2011年7月,環境保護部頒布《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標準中提出新建發電燃煤鍋爐煙塵排放濃度限值為30 mg/m3,重點地區執行20 mg/m3,現有鍋爐自2014年起執行30 mg/m3。新標準的頒布實施對發電燃煤鍋爐廢氣治理措施提出更高要求,現行的四電場除塵設備不能滿足新標準要求,除塵設備將向袋式除塵、增大電極面積的靜電除塵設備發展。煙塵排放濃度的降低也導致排放的顆粒物中PM2.5比重大幅提升。
隨著環保要求不斷從嚴,城市中存在的燃煤鍋爐主要以大型熱電聯產鍋爐為主,均采取高效除塵措施以滿足新標準30 mg/m3的要求。采用環境保護部推薦的大氣穩態煙羽擴算模式-AERMOD模式對燃煤鍋爐排放的PM2.5對空氣影響程度進行預測分析。1臺1025 t/h鍋爐在海邊城市地區最大日均貢獻濃度為0.0018 mg/m3[7],1臺2060 t/h鍋爐在海邊城市地區最大日均貢獻濃度為0.0014 mg/m3[8],1臺2060 t/h鍋爐在丘陵城市地區最大日均貢獻濃度為0.0011 mg/m3[9]??梢苑治隹闯?,在采取嚴格控制措施,滿足新標準的情況下,城市中大型燃煤鍋爐對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貢獻
由此分析,在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后,城市燃煤鍋爐高空點源排放的顆粒物對空氣中PM2.5的影響相對較小。
3 降低環境空氣中PM2.5的幾點建議
從上面分析,燃煤鍋爐已頒布實施了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其排放顆粒物對環境空氣中PM2.5的影響已控制在較低水平。而城市中的施工揚塵、道路揚塵、汽車尾氣及其二次轉化顆粒物,由于面源排放方式、排放高度較低等特點,其擴散受到城市建筑物的阻隔形成建筑物下洗,冬季受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對近地面的空氣質量中顆粒物貢獻影響更為突出。
為保護人體健康,降低環境空氣中PM2.5含量,提出下階段改善空氣質量的重點控制方向。
(1)嚴格推進《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等新標準的實施,積極推廣其它行業參照執行的方案。
(2)借助媒體輿論宣傳,提高公眾認知程度,擴大公眾環境保護工作的參與監督范圍。
(3)建立行政責任制,推動煉油企業油品質量升級,實現全國范圍內“國四油”的供應,促進機動車“國四”排放標準的實施,并逐步試點“國五”排放標準的實施。
(4)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明確職責職能,加強建設施工管理、控制渣土堆放和清潔運輸等措施,減少城市揚塵。
參考文獻
[1] Ye,B.M.et al.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2.5 in Shanghai for a 1-year period.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3,37(4):499-510.
[2] 世界衛生組織,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particulate matter,ozone, nitrogen dioxide and sulfur dioxide (Global update 2005,Summary of risk assessment)
[3] 澳大利亞環保委員會,Summary of Submissions received in relation to the Draft Variation to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Ambient Air Quality)Measure for Particles as PM2.5 and Nation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uncil's Responses to those Submissions.
[4] 葉文波.寧波市大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的源解析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1,33:66-69.
[5] 魯晟,姚德飛.燃煤電廠煙氣中顆粒物粒徑分布特征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0,32(增刊):62-65.
[6] 姚群,陳隆樞,陳光偉,等.燃煤電廠鍋爐煙氣PM10排放控制技術與應用.電力環境保護,2007,23(1):52-54.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它們在空氣中的含量若是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會危害人們的健康??諝馕廴局笖敌∮?0,說明空氣良好,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一級標準限值,為一級優,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一些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空氣污染指數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氣質量一般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限值,為二級良好,符合城鎮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防治大氣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徑有:工業合理布局,搞好環境規劃改變能源結構、推廣清潔燃料、使用清潔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化節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實施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等。
珠海是我們的“家”,應該把她建設得更美好。但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應該怎么辦呢?我建議:
(1)搞立體綠化,擴大綠化面積,可以搞無土栽培。植物有過濾各種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樹林尤為顯著,所以綠化造林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比較經濟有效的措施。
(2)解決燃料問題,盡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0-279-01
大氣環境監測是對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測定過程。大氣污染監測是測定大氣中污染物的種類及其濃度,觀察其時空分布和變化規律。所監測的分子狀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鹵代烴、碳氫化合物等;顆粒狀污染物主要有降塵、總懸浮微粒、飄塵及酸沉降。大氣質量監測是對某地區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進行布點采樣、分析。通常根據一個地區的規模、大氣污染源的分布情況和源強、氣象條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進行規定項目的定期監測。中國規定的大氣質量監測項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和降塵。此外,還可根據區域大氣污染的不同特點,增加碳氫化合物、總氧化劑、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氟化物、鉛等特征污染物的監測。
一、自動質量控制監測系統的構成
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是由監測子站、中心計算機室、質量保證實驗室和系統支持實驗室等部分組成。
監測子站的主要任務:對環境空氣質量和氣象狀況進行連續自動監測;采集、處理和儲存監測數據;按中心計算機指令定時或隨時向中心計算機傳輸監測數據和設備工作狀態信息。
中心計算機室的主要任務:通過有線或無線通訊設備手機各子站的檢測數據和設備工作狀態信息,并對所收去的檢測數據進行判別、檢查和儲存;對采集的監測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分析;對檢測子站的檢測儀器進行遠程診斷和校準。
質量保證實驗室的主要任務:對系統所用檢測設備的標定、校準和審核;對檢修后的儀器設備進行校準和主要技術指標的運行考核;系統有關檢測質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實。
系統支持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根據儀器設備的運行要求,對系統儀器設備進行日常保養、維護;及時對發生故障的儀器設備進行檢修、更換。目前,國內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構成較為簡單,監測站所得的數據由當地環監部門整理分析,在以行政管理系統依級次上報。
二、自動空氣質量監測中質量保證控制環節
1、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我國環境保護總局的《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匯編》中,對于空氣質量監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目的進行了闡述:“規范監測手段,確保監測數據和信息的準確可靠?!贝艘幏吨袑τ谳敵鰯祿臏蚀_性和可靠性兩重要指標外,還對數據的可比較性及追蹤性提出了要求。由國家空氣質量監測部門對空氣污染物的趨勢分析,空氣污染預報,以及數據校正,對數據的制式化,標準化做出高要求的工作可以看出數據的可比較性,追蹤性尤為關鍵。
2、具體完善促進實施手段
(1)質量保證環節包括:
A.監測人員培訓;B.設定標準監測方法;C.分析員篩選;D.站點考核;E.檢測儀器的階段性維護; F.儀器使用,校準,維護歷史記錄。
(2)質量控制環節包括:
A.數據檢查;B.數據處理;C.監測儀器的日常校對;D.監測儀器的日常維護保養。
(3)主要控制手段:A.監測時間與頻次控制;B.監測數據有效性質質量控制;C.監測儀器校準;D.監測儀器性能審核;E.檢測儀器,校準裝置,標準物質等的質量檢查;F.落實數據審核。
三、質量控制操作責任劃分
監測站操作員質量控制環節責任范疇。
1、按照操作條例,執行監測站的例行操作和儀器的站內例行校準。2、鑒定和設備報告,監測站環境的潛在變化和潛在問題。3、鑒定和報告監測站的潛在安全問題。4、對監測儀器進行簡單的站內測試和維修。5、定期參加質量控制部門的組織的正式與非正式的操作培訓。6、當被要求時,參與質控和質保方面的監測站審計工作。7、在監測站點巡查后24小時內,完成儀器校訂電子記錄表格并上傳至中心數據服務器
四、建議與總結
就我國的自動環境空氣監測工作目前形勢所提出的質控質保過程的可實行的優質化建議與總結:
(1)對于環境監測部門質控質保責任范疇劃分的明確化,對于不同階段的質控質保責任分配到戶。如,儀器日常校準,儀器的年度審核,數據的分析,處理,優化應由專人負責。
(2)對于監測站獲得數據,經手人應有明確的修改權限,和篩選權限,保證數據的原始性,在未來的審核或者調用中,有據可查。
(3)逐步建立空氣質量區域化網絡系統。21世紀是網絡化與信息化的時代,大規模的信息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信息的透明化可以作為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發展的一個目標,建設和完善空氣質量信息系統,促進數據的集中處理、優化,提高空氣監測數據的質量。
參考文獻:
一、引言
自動監測系統具有長期性、連續性、自動化運行的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遼寧省14個城市環境空氣的手工監測逐步被自動監測取代,據統計,自2000年到2012年底,遼寧省各市先后共建設了77個國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子站,涉及美國熱電、美國大西比、河北先河等3個品牌,分布14個城市,主要監測項目為SO2、NO2、PM10、PM2.5、CO、O3。為保證自動監測數據準確可靠,必須加強對自動監測系統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按照國家 《環保重點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規定》 ( 暫行) 的要求,依據 《環保重點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規定》、 《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技術規范》和《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2005 年以來,采取了標準樣品檢查、PM10采樣流量檢查和運行管理檢查等方式,加強對遼寧省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質控檢查,促進了各級監測站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有效管理,保證了儀器設備的可靠運行和監測數據的準確有效。
二、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管理
1.制定管理制度,提高人員素質
環境空氣質量日報監測人員要明確其崗位職責,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建立了《子站巡檢制度》、《校準制度》、《標定規程》、《儀器定期檢驗規程》、《中午報送數據制度》、《數據審核、修約規則》。有了這些制度的約束,才能保證系統在可靠的質量控制之中。
2.嚴格子站巡檢,安全措施到位
子站巡檢是質量保證的關鍵。要保證子站每周進行一次巡檢,檢查儀器的運行狀態并診斷其參數、空調情況、供電情況站房安全情況、衛生清潔等等并作詳細記錄。采樣系統的日常維護:外采樣管路至少半年清潔一次 ,三通電磁閥每季度清潔一次;采樣管路每季度做一次氣密性檢查,同時分析儀器采樣流量及多元氣體校準儀也是每半年校準一次,確保采樣管路無堵塞、無附著和無泄露,使采樣流量恒穩。采樣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分析儀使用的特氟龍濾膜每1-2周更換一次,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撥碼診斷輪參數每周診斷一次,確認其在正確范圍內,并作好詳細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儀器在標準狀態下運行。零氣發生器的活性碳和分子篩等過濾材料每半年更換一次,臭氧發生器的生產能力每半年檢定一次。 真空泵每年檢查一次并更換套件,保證采樣流量穩定,風扇濾網每周清洗一次,空氣壓縮機每月排水一次。在校準方面使用國家一級標準物質作為基準,并按照監測技術規范對監測儀器抽測,校準過程中使用的標準氣體,采用有資質的氣體生產廠家,使用到期后及時更換,鋼瓶減壓閥使用雙級調壓穩壓結構。校零每周進行,校標最少每兩周進行一次,線性度的測試每季度進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空氣質量監測中質量保證控制環節
我國環境保護總局的《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匯編》中 ,對于空氣質量監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目的進行了闡述:“規范監測手段,確保監測數據和信息的準確可靠。 ”此規范中對于輸出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兩重要指標外,還對數據的可比較性及追蹤性提出了要求 。 由國家空氣質量監測部門對空氣污染物的趨勢分析, 空氣污染預報,以及數據校正,對數據的制式化,標準化做出高要求的工作可以看出數據的可比較性,追蹤性尤為關鍵。
從完善的角度來講,質量控制環節應該做到數據的多元化比較,之后進行科學性的校準,最后完成獨立評估 ,有效的為全程質量監測做出完善和促進。 所以為更好的做到全面性的務實工作,以下將對空氣監測實際操作過程中做出相應的具體規范,我國規范中的主要具體控制手段為:主要控制手段:A)監測時間與頻次控制;B)監測數據有效性質質量控制;C)監測儀器校準;D)監測儀器性能審核;E)檢測儀器,校準裝置,標準物質等的質量檢查;F)落實數據審核。
因在我國操作規范中并未明確的劃分進行上述操作的明確責任范疇和權限的劃分,在實際操作中很可能會導致責任重疊和責任空白的情況下發生。
所以關鍵性的可行措施必不可少,對于不同的質控操作要做到有明確的權限以及責任劃分。通過全面的測試及校準,對所有監測儀器的關鍵功能進行全面的檢查與評估做到完善行的獨立質量控制。
四、建議與總結
就我國的自動環境空氣監測工作目前形勢所提出的管理和質控質保過程的可實行的優質化建議與總結:
1.對于環境監測部門質控質保責任范疇劃分的明確化 ,對于不同階段的質控質保責任分配到戶。 如,儀器日常校準,儀器的年度審核,數據的分析,處理,優化應由專人負責。
2.對于監測站獲得數據, 經手人應有明確的修改權限 ,和篩選權限,保證數據的原始性,在未來的審核或者調用中,有據可查。
3.逐步建立空氣質量區域化網絡系統 。 21 世紀是網絡化與信息化的時代,大規模的信息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 信息的透明化可以作為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發展的一個目標,建設和完善空氣質量信息系統,促進數據的集中處理、優化,提高空氣監測數據的質量。
參考文獻
二、工作重點
(一)履行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區指揮部辦公室)職能,協調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建立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保障應急聯動機制,協調各成員單位在持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時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落實相關應急措施;做好區指揮部辦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二)落實相關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以減少影響空氣質量指數的污染物排放為主線,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重點大氣污染源監管機制,監督重點大氣污染源落實限產限排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加強空氣質量的預測、監測工作;完善空氣質量信息報告機制;實時空氣質量數據及健康防護提示;協調有關部門在持續出現嚴重和極重污染天氣時,通過政務微博、手機短信等方式加強空氣質量及應急措施等信息的。
三、組織機構
為保證本方案的實施,區環保局設立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局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為環境管理科、環境監察大隊、局辦公室、法規宣教科、生態科、計財科負責人。局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解決本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局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環境管理科,董志新擔任辦公室主任。
四、職責分工
環境管理科:負責協調區局各相關部門、科室建立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機制;組織協調各部門、科室及單位在出現重污染天氣時按照各自工作職責開展工作;承擔區指揮部辦公室職責,負責同區指揮部及其成員單位的聯絡工作。會同監察大隊制定限產限排企業名單及限產限排內容,并根據企業狀況,及時調整限產限排企業和限產限排內容;在出現持續重度污染、嚴重污染、極重污染天氣及時通知環境監察大隊采取應急監管措施;
辦公室:負責收集上級環保部門下發重污染天氣啟動和解除通知,及時向局領導小組組長匯報。
環境監察大隊:負責對燃煤鍋爐、工業企業等重點大氣污染源的執法檢查;在持續出現極重污染天氣時向相關區控企業發送限產限排通知,并監督其落實;監督超標排放和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的企業進行停產整改;對各類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察。在出現持續極重污染天氣時下發企業限產限排通知。
法規宣教科:負責與區委宣傳部及新聞媒體的聯系協調,組織做好信息和新聞報道工作。
生態科:利用手機短信及時全區空氣質量、健康防護提示及應急措施等信息。
計財科:負責全局參加應急工作經費保障。
五、工作機制
根據空氣質量預測結果,當全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重度(201-300)及以上,同時未來48小時將持續出現重度污染天氣、嚴重污染天氣、極重污染天氣時,按以下程序開展工作。
(一)環境管理科在收到市環保局關于啟動持續重度污染、嚴重污染、極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的通知后,要立即向局領導小組報告;在局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要在半小時內向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指揮部)提出實施重度污染、嚴重污染、極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的建議。
(二)區指揮部同意采取應急措施后,環境管理科以區指揮部辦公室名義起草通知,經區指揮部審核后下發至區指揮部相關成員單位,通知其落實重度污染、嚴重污染、極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
(三)環境管理科與相關部門、科室確定重點大氣污染源企業,起草限產限排通知報局領導小組批準,監察大隊將限產限排通知送達相關企業。
(四)監察大隊加大對燃煤鍋爐、工業企業等重點大氣污染源的執法檢查頻次,檢查限產限排企業落實情況,監督未納入限產限排范圍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高效運轉;對檢查中發現的超標排放及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的企業要責令其整改或停產,并依法高限處罰。
(五)環境管理科接到市環保局關于解除重度污染、嚴重污染、極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的通知后,應立即向局領導小組報告;在局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要在1小時內向區指揮部提出解除重度污染、嚴重污染、極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的建議。
近年來,大氣環境問題愈發嚴重,霧霾天氣的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鐘,而著名央視記者柴靜制作的《穹頂之下》亦發人深省,進一步喚醒了人們的環保意識。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采取了行動,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隨著這部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推出,環境保護工作拉開帷幕。據資料統計,人在室內的時間占全部時間的3/4左右,因此室內空氣質量與我們身心健康息息相關。隨著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室內空氣污染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之一,而校園作為一個文化傳播區,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學生和教職工的學習和工作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室內,所以室內空氣質量的狀況直接影響著校園師生的生活和工作。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封閉空間內的空氣中存在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物質并且濃度已經超過國家標準達到傷害到人體健康的程度,我們把此類現象總稱為室內空氣污染。處在這種環境內會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適癥狀,如頭暈、咽痛、厭食、鼻咽、全身乏力、反應能力降低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為了了解污染情況,可以通過室內空氣質量評價可掌握室內空氣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展開室內污染的預測工作,評價室內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弄清污染源(如各種裝修材料、建筑涂料等)與室內空氣質量的關系,為建筑設計、衛生防疫、控制污染提供依據[1]。
本文以遼寧工業大學為評價對象,采用現場測定方法,在現場采樣后帶回實驗室進行化學分析,對氨、甲醛、笨、甲苯、總揮發性有機物等5項污染物進行了大量監測采樣及分析,在取得監測樣本數據后,選擇相關評價方法對所調查的室內環境做出分析評價。對校園典型功能區室內空氣質量的監測與分析評價及提出的建議措施,可以為全校師生提供參考遠離危害,為校園管理者提供策略,更好的營造一個舒適優雅、和諧溫馨、崇尚學術、追求真理的校園環境。
2采樣及分析方法
采樣時間為2015年1月份,監測點主要分布在遼寧工業大學校園內,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反映監測范圍室內空氣質量特征的典型功能區,包括圖書館、學生學生宿舍、教職工住宅、食堂、二號教學樓等5個地點。
根據校園室內環境的特點、實驗的可行性和代表性,本文主要對各監測點室內的氨(NH3)、甲醛(CH2O)、笨(C6H6)、甲苯(C7H8)、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這5種污染物進行了監測分析,并將62人分為6組,攜帶便攜式儀器,根據每個監測點按空間大小不同設2~4個采樣點,進行現場測定,并取得最后監測數據,取數據的平均值。本次實習所采用的實驗儀器如表1所示。
表1室內空氣污染物檢測所使用的儀器
檢測對象儀器生產廠家氨(NH3)便攜式氨檢測儀北京艾爾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甲醛(CH2O)便攜式甲醛檢測儀北京艾爾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笨(C6H6)便攜式笨檢測儀北京艾爾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甲苯(C7H8)便攜式甲苯檢測儀北京艾爾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TVOCGraywolfTVOC監測儀北京艾爾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3評價方法及指標
3.1評價方法
室內空氣質量評價是評價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的一種科學的方法,它反映了環境因素對所在環境對人群的工作、生活適宜程度,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評價大多采用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其中主觀評價的依據是人類的感覺系統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滿意程度,但主觀評價方法不便于實際操作與應用,而且為一種以人的感覺為測定手段或為測定對象的方法,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僅用此方法是不夠進行室內空氣質量評價的,還必須結合客觀評價方法,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得到比較可靠的結論。
客觀評價法是直接用室內污染物指標來評價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它是一般先認定評價指標,再直接分析測定室內污染的統計值來了解、評價室內空氣質量??陀^評價的依據是人們受到的影響跟各種污染物的濃度、種類、作用時間之間的關系,由于涉及到室內空氣質量的低濃度污染物很多,需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為評價指標,全面、公正地反映室內空氣質量的狀況[2]。因此,為了全面、綜合的評價校園室內空氣的質量狀況,本文在主觀評價的基礎上,主要采用最高分指數與平均分指數兼顧的空氣質量指數法對校園室內空氣質量進行了綜合評價。選用此方法進行綜合評價主要是由于對室內環境來說,空氣中某一污染物偏大,可能會引起相應的較大作用,當最高分指數大大偏高于平均分指數時,還會進一步明顯地擴大這種作用,而人的感覺量與污染物濃度大小不成線性比例。因此,選用該方法評價更具合理性和說服力。而此評價方法的具體做法是首先對校園室內監測的5種污染物如:氨(NH3)、甲醛(CH2O)、笨(C6H6)、甲苯(C7H8)、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各自的濃度求平均值,再將各污染物的平均濃度(C)除以該污染物的評價標準(Si),得質量分指數Ii(如甲醛的室內空氣質量分指數為I甲醛),選出其中最大值(Imax),后再求出i個污染物質量分指數的平均值(Iav),兩者幾何平均數即為空氣質量指數AQI(AQI=ImaxIav),最后根據AQI值的大小評價各監測點的空氣質量狀況,對不同測點的AQI值比較,則可反映上述多種污染物的空間比較。
3.2評價指標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是我國經過大量調研,根據我國國情,并經過專家學者的討論,由國家政府確定出臺的,因此我國室內污染物的評價都是以此標準為評價指標。綜上所述,本文所監測各污染物的質量標準值見表2,為下一步室內空氣質量的評價及控制創造條件。
對于空氣質量分指數Ii及空氣質量指數AQI值在0.5以下則說明室內空氣質量好,室內環境未被污染或達到清潔;當達到1時可認為是輕度污染;達到2時則認為是重污染,其數值越大,反映綜合污染程度越嚴重。
參數標準值備注氨(NH3)/(mg/m3)0.201 h均值甲醛(CH2O)/(mg/m3)0.101 h均值笨(C6H6)/(mg/m3)0.111 h均值甲苯(C7H8)/(mg/m3)0.201 h均值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mg/m3)0.501 h均值4評價結果與討論
4.1評價結果
各監測點測得樣本數據經過計算處理后,用空氣質量指數法對各污染物和監測點空氣質量狀況評價的結果如表3所示。表中各空氣質量分指數(Ii)的大小說明了每種污染物對各監測點的污染程度,其值越大則污染程度越重。而空氣質量指數AQI則說明所有污染物同時存在時各監測點的總體空氣質量狀況,其值越小空氣質量狀況越好。
檢測地點I甲醛I甲苯I笨ITVOCI氨AQI空氣質量狀況教師住宅1.900.520.482.160.311.52輕度污染教學二號樓0.230.110.160.620.070.38基本達到清潔食堂0.420.370.351.240.170.80輕度污染學生宿舍1.260.280.342.330.651.50輕度污染圖書館0.140.210.160.530.040.37基本達到清潔
4.2結果討論
4.2.1校園新建住宅空氣質量狀況分析
典型功能區教師住宅和學生宿舍均是新裝修的房子,教師住宅代表著教職工的生活場所,而學生宿舍是代表學生的生活場所。由表3可以看出,教師住宅的AQI最大,是1.52,學生學生宿舍的AQI僅次于教師住宅,為1.50。這兩個典型功能區的空氣質量狀況均屬于輕度污染。教師住宅除了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其它任何一項監測數值所計算的質量分指數都大于學生學生宿舍,空氣質量指數AQI也大于學生學生宿舍,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學生宿舍與教師住宅雖都為新建,但教師住宅是家庭住宅,一般都會進行精細裝修,室內會存在各種裝修材料和家具,所使用的膠中含有有害成分如甲醛、苯等,或者涂料中也大部分會存在甲醛、氨等有害物質。學生學生宿舍只為學生提供住宿,功能單一,因此裝修簡單,故而污染污染物源少一些,但是學生宿舍一般是四人或六人一起,學生聚居,而且測試時間是冬季,天氣很冷,為了保持室內溫度很少開窗通風,影響了室內空氣的流通,因此總揮發性有機物比教師住宅高。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新裝修的住宅房子對人體有傷害,因此要采取措施將傷害降到最低。筆者提出如下建議\[3~6\]:第一,注重住宅和學生宿舍裝修材料的選取,使用綠色環保型無毒或低毒裝修材料、油漆以及涂料,并使有害物質充分揮發后再使用,裝修后不要立即居住,待污染物對人體不造成傷害后再搬進去;第二,盡可能保證良好的室內通風效果,引進室外的新鮮空氣,排除室內的污濁空氣,降低污染物濃度。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空氣流動較慢,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是保證較高室內空氣質量的必備條件;第三,對于在使用煤氣燒水做飯的教工住宅,廚房就設置煙道通風道或通風廚,室內也應盡量避免吸煙等能引起污染的人為活動。第四,采用能降低室內空氣的污染物的活性炭、硅藻土等材料或凈化設備。
4.2.2教學與生活功能區空氣質量狀況分析
教室和食堂都是校園的典型功能區,皆是校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室內空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所有師生的身心健康。教學二號樓代表著教學區,食堂代表著學生生活區,由表3中數值可看出,教學二號樓的AQI值是0.38,空氣質量狀況屬于基本達到清潔,對人體幾乎沒有危害,而食堂室內空氣質量分指數I甲醛、I甲苯、I苯、I氨、ITVOC值均大于二號樓,其AQI值為0.80,大概是教學二號樓的AQI值的兩倍,屬于輕度污染。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食堂是食物加工的地方,許多食物都是經過烹炒煎炸等工藝做成的,在這些過程中會釋放出甲苯、苯等物質,且食堂經常進行裝修,裝修材料油漆涂料,桌椅等都含有甲醛,氨氣等物質,且人口流動量大,因此總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高,故空氣質量指數AQI的值也比較高。教學二號樓是教學區,僅供師生上課,功能單一,且教師桌椅均采用的是低污染或無污染的材料,而教學樓兩側都設有門窗,通風效果好,故而污染指數低。根據上面分析,學校食堂應該采取措施,降低污染指數。建議如下:第一,食堂桌椅材料應采用低污染或無污染的;第二,食堂應盡量保持衛生和好的通風效果;第三,廚房采用效果好的油煙處理設備,保證油煙不會影響室內空氣質量。
4.2.3校園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分析
API,即空氣污染指數。目前全國有113個環保重點城市采取空氣質量日報,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種大氣污染物的指數來評估空氣狀況,指數越低,空氣質量越好。為了簡明地告知大家空氣狀況,國家規定將污染指數最高的那種污染物作為首要污染物。所以每次大家看到的污染指數,就是取首要污染物的指數。目前在大部分城市,可吸入顆粒物通常是首要污染物。
API變動有一定的規律
空氣污染指數與人的活動、氣象條件(風向、空氣的濕潤度)有關。一般情況下,一天之中,空氣污染指數有雙峰和雙谷,早高峰為早上六七點到九點,晚高峰是從下午五六點到晚上八九點,這兩個時段的空氣差一些;雙谷出現在中午十二點和午夜零點至四點,這時正好大家都在休息。而在一年之中,如果氣象條件利于空氣擴散,空氣污染指數就低,比如上海夏季的空氣質量好,而冬季和春季的前兩個月要差一些。根據2001年至2010年的數據統計,上??諝赓|量超標的天數多半集中在11月、12月,入秋后就進入了空氣污染高發期,要注意防護。
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汽車尾氣污染
環保部的資料顯示,我國機動車污染日益嚴重,機動車尾氣排放已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2009年環境監測顯示,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中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同時,我國一些地區酸雨、灰霾和光化學煙霧等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頻繁發生,這些問題都與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細顆粒物等污染物直接相關。
給爸爸媽媽的貼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