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體系大全11篇

時間:2024-04-02 14:42:34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冷鏈物流體系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冷鏈物流體系

篇(1)

盡管冷鏈物流得以快速發展,各級政府也日益重視并大力推進冷鏈物流,然而,快速發展中也不乏出現了盲目建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現象。此外,由于我國食品及農產品的產地和消費地距離較遠、自然資源分布不均衡,很難實現食品及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組織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的運行管理。因此,解決我國冷鏈物流所存在問題,提高農戶收入、降低市場的末端價格,筆者認為未來要通過以下方式,建立我國新型的食品及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保障城市生鮮產品的供應和流通。

通過不斷完善冷鏈物流體系,發展我國的冷鏈物流。一方面,可以通過構建(伊利雪糕+灣仔碼頭水餃)公共型冷庫、(便利店+快遞)企業聯盟、(批發+零售)復合型冷鏈物流系統、(冷鏈商流+冷鏈物流)一體化冷鏈體系,實現我國冷鏈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建立(中央廚房)冷鏈物流中心、(求車求貨)冷鏈物流信息中心、(多溫度帶)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冷鏈物流)系統集成中心,打造我國冷鏈物流的平臺經濟。

篇(2)

中圖分類號:F327;F762;F2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5-1214-04

新疆作為我國的農業大區,近年來,隨著糧、棉、果、畜四大產業基地的建設和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以特色林果業、設施大棚蔬菜和現代畜牧業發展為重點的瓜果、蔬菜、肉類等生鮮農產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農產品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帶動了農產品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逐漸改善,冷鏈物流已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由于硬件設施、管理體制及生鮮農產品生產與消費地域跨度大等條件制約,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仍然存在成本高、損耗嚴重、效益差等問題,而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簡稱TPL)以服務專業、效率高、規模大見長,因此,將TPL引入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中,對提高冷鏈物流速度,降低冷鏈物流成本,保證生鮮農產品的高品質暢銷國內外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

1 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1.1 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主要是冷藏運輸設施和冷藏保鮮設施,新疆目前冷藏運輸環節主要涉及冷藏汽車、冷藏車皮、冷藏集裝箱及冷藏裝卸搬運設施設備。然而,新疆專業化的冷藏車不僅數量嚴重不足,而且車輛的技術工藝都比較落后,規范的冷藏運輸車廂和溫度控制設施幾乎沒有,難以為農產品的大流通提供質量保障。冷藏保鮮設施主要是冷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疆冷庫容量近200萬t,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交易市場紛紛加大冷庫建設。全疆的100多個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只有20多個建有配套冷庫,相對于目前年產700多萬t的果品、130多萬t的肉類和近2 000萬t的蔬菜,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遠遠不夠[2]。另外,新疆目前的冷庫建設缺乏統一指導和規劃,農產品生產經營各方自行設計規劃,各參與方缺乏聯系和溝通,冷鏈物流資源分散,余缺調劑困難,浪費現象嚴重。

1.2 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是冷鏈物流高效運作的保障,是實現冷鏈物流一體化的粘合劑,也是冷鏈物流發展的方向。生鮮農產品由于生產與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一致,致使供求信息不對稱,經常出現賣難和買難并存的局面。冷鏈物流信息化有助于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及時對接與共享,極大地消除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問題。然而,新疆信息網絡建設目前雖已比較健全,但其并未和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有效融合;大部分農產品批發市場不能提供有效的供求信息和價格信息;一些農產品冷鏈物流運營相關企業雖建有網站并相關信息,但沒有專人維護和更新,信息時效性很差,加之企業影響力有限,信息化效果很不理想。另外,農戶及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各參與方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通常各干各的,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使得農產品冷鏈物流在不同參與方之間仍然處于割裂狀態。

1.3 物流技術與標準跟不上

冷鏈物流運作所涉技術主要包括物流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和追溯、產后預冷、溫度控制、包裝加工等技術。冷鏈物流技術不僅是鮮活農產品高品質流通的重要保證,也是冷鏈物流行業發展所要突破的瓶頸之一。我國冷鏈物流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但由于應用中不僅涉及成本問題,還涉及制度、標準和法律法規等一系列問題。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的應用上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不適應性,即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各參與方一般對冷鏈物流技術并沒有太高的要求,重點還是在成本和利潤之間尋求平衡,技術越先進的設備一次性投入越大,而且不一定能與現有的設備完全配套產生高效率,因此,相當一部分企業更傾向于選擇投入較低的技術及并不先進的設備,甚至干脆就是常溫物流。

冷鏈物流運作過程中的各項操作需要相關標準加以規范,以保證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然而,我國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建設起步晚,企業標準、地方標準及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并存,尚沒有系統的、完整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現有的部分相關標準大多集中在倉儲和運輸環節,覆蓋面小,冷鏈物流各環節銜接方面沒有具體的標準可依;而且,新疆冷鏈物流發展相對落后,還沒有相關的地方標準,即使參照其他相關標準,執行力度也不大,更缺乏必要的監管。

1.4 市場化程度低

新疆的農產品生產同樣是以小農戶生產為主,而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中介組織,能夠實現農產品生產經營的規模化,是銜接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重要經濟組織。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較晚但增長迅速,2007僅有510個,2012年已達7 717個,增加了14倍[3],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新疆農產品產業化生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盲目跟風或規劃不合理以及缺乏資金支持和有效的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運行不夠規范,有些甚至成為套取補貼的“空殼”,農產品生產由于缺少統一標準,質量難以達到要求,使得“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社企對接”和“農市對接”等無法順利實現。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一個系統工程,借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把小農生產集中起來,滿足大市場、大流通的需要。專業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或聯盟提供規模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從而實現農產品的大流通。然而,新疆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絕大多數是經由生產方或經銷方自營模式進行,環節過多,大量潛在的冷鏈物流需求都沒能轉化為有效的市場需求。另外,很少有冷鏈物流企業在技術裝備及網絡分布上滿足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更多的只能提供冷鏈物流運輸或倉儲服務,難以提供完整的農產品產銷一體的冷鏈物流服務,這使得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中環節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冷鏈物流的效率,并增加了不必要的損耗,斷鏈現象時有發生[4,5]。

1.5 冷鏈物流人才緊缺

冷鏈物流人才緊缺是制約冷鏈物流發展的瓶頸之一,新疆更是如此,不僅缺少掌握物流管理、農產品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相關學科理論的高素質冷鏈物流規劃管理人才,就是熟悉并掌握冷鏈物流操作基本要求的基層人員也很少,加之新疆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就業環境等方面相比國內發達省區有不小的差距,吸引疆外冷鏈物流人才非常困難,人才緊缺已制約了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2 TPL的基本特征分析

TPL是由獨立于第一方(發貨方)和第二方(收貨方)的第三方來承擔物流活動的一種物流服務型態,第三方可以是一個能夠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企業,也可以是具備不同物流功能的企業聯盟。第三方有著專業化的物流設施設備和網絡,能夠根據第一方或第二方的需求,為其提供以合同為約束,以結盟為基礎的系列化、個性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TPL具有以下特征[6]。

2.1 關系合同化

第三方物流運作過程中物流經營者和需求者的責任權利是通過契約來進行規范的,經營者也是按照契約的規定提供全程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并以契約的要求來監控整個物流過程,若第三方物流是企業聯盟的形勢,各成員之間也是通過契約來明確其責任和權力的。

2.2 服務個性化

第三方物流是以滿足需求方的要求為第一要務的,而需求方往往由于各自需求的不同對物流服務也會產生不同的要求。因此,為了贏得客戶,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據需求方對物流服務在時間、價格、信譽和流程等方面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同時,基于競爭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也必須通過對物流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分析,立足自身所擁有的資源,不斷突出自身所提供的物流服務的特色,逐漸在“特色”上做到最好,形成核心競爭力。

2.3 功能專業化

第三方物流是專業物流服務提供商,因此,從物流設施設備到物流設計、物流流程、操作過程監控都要能體現專業化,服務水平要優于非專業化的物流服務提供商。

2.4 信息網絡化、管理系統化

第三方物流關注的是整體效益,并不是某一功能環節的效益。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先行,信息是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基礎。信息技術作為這一基礎的支撐,其快速發展能夠加快信息的傳遞和共享,促進信息網絡化的實現,從而助推物流管理的科學化和系統化,提高物流效率,增加第三方物流效益[7]。

3 基于TPL的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

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的目標是在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成本,而新疆生鮮農產品生產與消費地域跨度較大,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為了促進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快速高效地發展,本研究結合第三方物流的優勢,建立基于TPL的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圖1)[8,9]。

該體系通過信息網絡將農戶到零售終端的農產品供需方在供需過程中產生的冷鏈物流需求分離出來,以委托的方式交由TPL企業或聯盟來做,農產品供需各方的商流總體不變,供需各方只需集中精力做生產、加工或銷售等自身的主營業務。該體系對冷鏈物流需求進行整合,從而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3.1 能夠有效滿足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方的需要

在這個體系中,農戶、中間商及消費者作為農產品供給者或需求者均是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方,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聯盟作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供給方,根據需求方(客戶)的要求并結合不同種類農產品的特點,量身打造合適的冷鏈物流服務,并能夠讓客戶在整個過程中對服務進行跟蹤查詢,及時了解服務情況。

3.2 所有活動以信息為先導

在這個體系中,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方通過信息網絡尋找合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聯盟,并與之形成委托關系,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聯盟也能夠通過信息網絡搜尋合適的客戶,并與之形成委托關系。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聯盟在整個冷鏈物流運作過程中要借助信息網絡來跟蹤、監控物流過程,客戶也要借助信息網絡及時跟蹤查詢貨物情況,可以說,整個體系中的所有活動都離不開信息的支持。

3.3 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效率,保證農產品品質

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聯盟在設施、裝備及技術方面較為先進,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速度快,資源調度和具體運作安排迅速準確,極大地減少了冷鏈物流各環節銜接的時間耗費,提高了冷鏈物流運作的效率。同時,專業的設施設備加之規范的操作也保證了冷鏈物流過程中農產品的品質。

3.4 整合資源,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一方面,這一體系能夠將分散的農產品冷鏈物流資源進行整合,統一調配,能夠有效避免這些資源的擁有方之間的無序競爭所導致的效率低、資源浪費現象;另一方面,這一體系也能將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進行有效集中,在運作過程的運輸、倉儲等相關操作可以進行專業化的批量操作,從而在提高冷鏈物流效率的同時減少冷鏈物流成本,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4 保障基于TPL的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成功實施的建議

4.1 加大政府對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引導與扶持

4.1.1 加大冷鏈倉儲環節的引導與扶持 在農產品冷鏈物流倉儲設施規劃建設方面,政府應從全局出發應進行必要的統一規劃,避免重復建設、交叉建設所造成的浪費,另外還要給予相應的政策及金融支持,積極推動政府直接投資、招商引資、合資和合作等多元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投入體制,引導各投資主體在吐魯番、庫爾勒等生鮮農產品主產地建設冷藏保鮮及加工設施,在霍爾果斯等重點口岸建立生鮮農產品保鮮庫,在烏魯木齊、庫爾勒和喀什等主要中心城市建設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及大型生鮮農產品批發市場,鼓勵現有的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和批發市場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同時給予資金上的支持[10]。

4.1.2 加大冷鏈運輸環節的引導與扶持 在農產品冷鏈物流運輸上,公路運輸是生鮮農產品運輸的最主要方式,而生鮮農產品豐富的地區農村公路網絡不發達,通達的深度和能力還有待提高。另外全疆冷藏運輸車輛非常少,僅占貨運車輛的0.1%左右,生鮮農產品冷鏈運輸比例很低,除一些直接出口的高附加值的生鮮農產品外,其余基本都是普通車輛進行運輸。新疆區域跨度大,損耗嚴重,因此,在公路運輸方面,政府應鼓勵并支持冷鏈物流企業購置冷藏運輸及配送車輛,給予一定的補貼或參照農用機械相關政策執行。鐵路冷鏈運輸上,由于虧損嚴重,并且烏魯木齊鐵路局對機械冷藏運輸車也沒有調配權,新疆農產品鐵路冷鏈發運量非常低,大部分生鮮農產品采用簡單的保鮮處理后,還是用普通運輸車發運,鐵路運輸相對經濟的優勢沒能在農產品冷鏈運輸上得以體現。要改善這一情況,烏魯木齊鐵路局在掌握部分冷藏車調配權的基礎上,相關部門還應對農產品的鐵路冷鏈運輸進行一定的補貼,以促進鐵路冷鏈運輸能力的增長。航空冷鏈運輸上,由于運輸成本高,只有部分高端生鮮農產品如庫爾勒香梨、紅提等直接出口歐洲市場的農產品才會使用航空冷鏈運輸,絕大部分生鮮農產品即使采用航空運輸,也很少會采用冷鏈航空運輸。航空冷鏈運輸快速便捷又能有效保障生鮮農產品的品質,所以,政府也應在農產品航空冷鏈運輸上適當地引導與扶持。另外,在冷鏈物流運輸網絡建設上,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引導,打破3種主要運輸方式之間的壁壘,使公、鐵、空聯合發展,形成綜合成本低、四通八達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運輸體系。

4.1.3 盡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與引導。 TPL雖然能夠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水平、降低成本、保證生鮮農產品的品質、提高其附加值、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主體往往由于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沒有保障,更愿意通過自給自足的方式來解決,潛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難以轉化為有效的社會需求,這就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制定并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行為,盡快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以保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操作有標準可依,從而確保冷鏈物流運作的質量安全。在此基礎上,政府的宣傳引導使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方轉變觀念,增加社會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為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或聯盟創造良好的發展基礎[11]。

4.2 TPL企業或聯盟要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化管理

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運行過程中,信息是先導。冷鏈物流供需的對接、冷鏈物流流向與流速、冷鏈物流各功能環節的銜接等都需要有一個對相關信息及時傳遞與處理的平臺。因此,不僅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或聯盟要建立各自的信息平臺,而且這一平臺還應能夠與區域性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平臺及農產品產銷平臺等相關信息平臺有效對接,從而保證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及運作的高效化。

4.3 加強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

要實現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高效運行,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必不可少,而精通專業知識、會管理、懂操作的各種層次的專業人才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應采用多種形式來培養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一是依靠新疆各大中專院校,開設農產品物流、運輸規劃等相關專業,培養研究生、本科生等層次的管理人才和大專生、中專生等層次的操作型人才;二是鼓勵并選派各層次有培養前途的青年骨干到國內外知名院校或大型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進行培訓、進修,學習掌握先進的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理念、技術和方法;三是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讓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從業人員和打算從事該行業的人員通過執業資格考試,學習掌握相關知識技能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參考文獻:

[1] 陳善曉,王衛華.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5, 22(1):72-76.

[2] 裘品姬.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新疆社會科學,2009(5):32-36.

[3] 戴 嵐,胡仁巴.誰來管管“空殼社”[N].人民日報,2013-05-10(14).

[4] 魏國辰.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發展探討[J].商業時代, 2009, 14(2): 24-25.

[5] 陳 通,李思聰.中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比較[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3,28(2):73-75.

[6] 劉德軍,陶學宗,張廣勝.基于TPL的農產品物流體系研究[J].農村經濟,2008(10):98-100.

[7] 王志剛,王啟魁,鐘倩琳.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展望[J].農業展望,2012,8(4):55-59.

[8] 龔樹生,梁懷蘭.生鮮食品的冷鏈物流網絡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6(2):7-9.

篇(3)

中圖分類號:F253.9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Chinese like meat, the safety meat food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of food safety. A series of negative influence of H7N9 in poultry products is enormou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poultry is the appropriate logistics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poultry in Hangzhou,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poultry products in Hangzhou.

Key words: poultry; cold chain logistics; H7N9

H7N9禽流感的肆虐,中國禽類養殖業一片哀鴻。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從2013年3月份第一例H7N9病例爆發以來至2013年底,全國禽類行業損失已累計超過1 000億元人民幣。為了更好地防控H7N9禽流感,上海、廣東、浙江等地相繼關閉活禽市場交易,杭州主城區更是永久關閉活禽市場交易。據杭州市農業局統計,僅2014年1月,杭州禽類養殖業的損失達1億,“壓欄”的雞達400萬只,損失不斷加重。而杭州市年消費禽類約7萬只。由于集中屠宰、冷鏈供應等配套體系并未完善,導致很多家禽養殖戶找不到銷路,另一方面杭州的消費需求也得不到滿足。

1 杭州市家禽類冷鏈物流現狀及分析

1.1 杭州市冷鏈物流現狀

2014年7月1日,杭州市區活禽交易永久關閉。杭州市民告別活禽交易后,家禽依然是百姓餐桌的主角之一。為了解決廣大杭州市民的菜籃子工程,讓市民買上放心的家禽類產品,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被推上歷史舞臺。

家禽類冷鏈物流就是家禽從養殖場到機器脫毛宰殺,消毒過后立即放入冷庫,再從冷庫集中裝箱進入冷藏車,送至農副產品配送中心由食品商提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整個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的家禽類產品物流。

調查顯示,從養殖場送來的家禽先送到定點屠宰點進行屠宰和加工,加工完的冷鮮禽在真空包裝好后先進公司的冷鮮柜放3至4小時以保證最佳口感,然后在次日凌晨通過冷鏈車運到杭州,一般在早上5點前后進入各大農貿市場冷柜。

如果有的單位沒有冷庫就要租用第三方的冷庫。杭州市的冷庫倉儲主要集中在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和浙江省新農都物流中心,由于目前浙江省冷鮮禽交易量有限,杭州市的物流配送能力尚可保證市場需求。但隨著市民對新鮮冷凍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也對全省的冷鏈物流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杭州擁有超過6 600家物流企業,但能夠為食品類企業提供完整化冷鏈服務的物流企業估計不會超過5家,要實現全程冷鏈運輸,企業不僅需要技術能力,更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據調查,冷鏈物流的投入成本幾乎是普通物流的5倍,利潤卻遠遠沒有它所擁有的“身價”那么高。杭州目前涉及冷鏈運輸的物流企業,稍有規模的有杭州近江物流有限公司、統冠物流、浙江快行線物流有限公司以及位于千島湖的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等。但是這些物流企業涉及到冷鏈物流運輸的業務大多僅局限于冷飲、速凍水餃等冷凍食品。所以,杭州目前還沒有專業從事禽類冷鏈運輸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1.2 杭州市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SWOT分析

1.2.1 優勢分析

(1)國家、政府扶持政策與措施。國家先后出臺了很多關于食品流通和冷鏈方面的扶持政策,比如《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十二五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等政策,杭州市政府為了規范杭州市家禽類產品相關事項,特意出臺了杭政辦發電〔2014〕9號文件、《關于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市區家禽冷鏈銷售供應的通知》等文件。這些政策和文件的出臺對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是一大利好。

(2)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杭州市近幾年GDP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如圖1所示),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得到了很大幅度提高(如圖2所示),不斷擴大的經濟總量和不斷提高的生活品質對家禽類產品冷鏈需求起到了很強的正效應。

(3)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杭州已進入高鐵、地鐵、航空、公路、水路多種交通共同發展的綜合交通時代。公路交通十分發達,近幾年公路里程數不斷增加(具體見圖3),是浙江省公路網的中心,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長途汽車客運站,內部公交車交通網絡遍布杭州的各個角落。地鐵一號線全線通車、地鐵2號線東南段全線貫通,1號線下沙延伸段和4號線首通段(部分)車站主體工程完工。德勝高架、彩虹大道(濱江段)等快速路和錢江通道、之江大橋建成使用。杭甬運河(杭州段)全線貫通。蕭山機場高速公路西興互通開工建設,秋石快速路四期工程動工,這些利好因素給杭州市家禽類產品的冷鏈物流搭建好了疏通的大動脈。

1.2.2 劣勢分析

(1)冷藏運輸成本過高。冷鏈物流是以保持低溫、控制溫度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在運輸途中的耗電耗油成本被放大化,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技術含量更高、更復雜,當然建設投資也更為龐大,據調查,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是普通物流的5倍左右,冷鏈設施設備的費用也很高。根據調研,杭州市很多與冷鏈物流相關的企業或單位對冷鏈相關設備的投資比較謹慎,調研過的很多企業因為冷鏈運輸的成本、技術等因素打算放棄或不涉足這一業務。

(2)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落后。一是冷鏈運輸過程中的控制設備落后。在冷鏈物流運輸全過程中必須準確地控制、顯示、記錄和存儲溫度的變化情況,因為投資成本很高,而且控制設備大部分僅有制冷的效果,溫度控制設備不齊全,控溫系統尚不完善,致使易腐產品信息在運輸途中不能真實地得到反映。二是冷庫設施設備也不先進。冷鏈主要基礎設施的冷庫數量少,主要集中在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和浙江省新農都物流中心等地,在調研中經常看到由于條件不具備,出現露天裝載卸貨情況,而不是在冷庫或低溫環境下進行,這些都直接影響了禽類產品質量。冷庫設施設備也較差。

(3)缺乏專業化冷鏈物流技術人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晚,冷鏈物流技術人才更是稀缺,目前從業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的人員都只會一些簡單的操作,對于專業化科技無法駕馭。先進冷鏈物流中制冷技術、控溫技術、保溫技術都屬于高科技操作行列,嚴重缺乏對于冷鏈物流專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機構。杭州也不例外地缺乏冷鏈物流技術人才。課題組先后調研了在杭州市的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11所高校(具體名單見表1),這些專業有的已經有開設冷鏈物流相關課程的設想,有的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以,現在杭州市冷鏈物流人才是十分缺乏的。

(4)交通基礎設施缺乏系統規劃。杭州的交通問題一直是冷鏈配送的硬傷。要解決杭州幾百萬人的出行問題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杭州作為浙江省的省會城市,又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大量異地牌照的車輛匯集在杭州本來就不太暢通的城市道路上,給冷鏈配送的順利進行制造了不小的麻煩。另外,杭州近幾年車輛劇增(具體見圖4),而城市道路的增幅遠遠趕不上車輛的增速。據統計,杭州交通方面的資源缺口達到30%~40%左右。所以,近幾年杭州市出臺了相關政策,禁止貨運類車輛白天在一定時段在市區道路運行,也給冷鏈運輸又無意制造了一定的煩擾。

1.2.3 機遇分析

(1)國家政策支持。民以食為天,現在國家對有關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食品非常關注,對冷鏈物流的發展也非常關注,這對杭州市發展家禽類冷鏈物流是很好的機遇。

(2)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的意識也有所改觀,冷鏈物流自然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化壓力為動力抓住機會獲得發展的機遇。

(3)相關部門的重視與助力。杭州市政府對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非常重視,在2014年6月26日,杭州市貿易局(杭州市糧食局)、杭州市農貿市場行業協會組織召開杭州市農貿市場冷鮮禽產供銷對接會,邀請到以杭州申浙家禽有限公司和建德三弟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冷鮮禽生產(屠宰)企業,以振寧牧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養殖直銷企業,以杭州百鄉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冷鮮禽配送企業,以杭州聯合冷藏有限公司、浙江新農都鮮禽市場、華東家禽市場為代表的冷鮮禽批發平臺與杭城的農貿市場負責人開展冷鮮禽產供銷全面對接,洽談合作事宜,保障杭州禽類產品供應。

1.2.4 威脅分析

(1)缺少領軍企業。由于冷鏈物流是近幾年大家都比較關系的行業。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參與進來,目前看來,企業質量良莠不齊且缺少領軍企業。

(2)成本壓力較大。一方面表現在冷鏈物流本身的設施設備成本,一方面表現為人才成本。

(3)缺乏信息反饋機制。杭州市的物流信息系統還沒普及到相對落后分散的家禽類產品批發供應商領域,無法實現與城市冷鏈物流企業和綜合性網站進行溝通,信息化交流。

小結:通過對杭州市冷鏈物流一體化發展中諸多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知杭州市冷鏈物流發展前景光明,不但受到社會各行各業的關注,還得到國家的扶持和優惠政策,面臨的問題是完全可以得到解決的,冷鏈物流行業可以不斷擴張優勢帶來的益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個擊破威脅所帶來的難題,消除一切劣勢帶來的負面影響。

2 杭州市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一體化對策

2.1 打造龍頭企業,實現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一條龍服務

杭州市家禽類產品要實現一體化,就要擺脫分散多元化主體的格局,實施從原材料、生產、加工、儲存、運輸,最后到銷售商一體化的管理。這樣不但可以發展合并小家禽類產品公司,還可以便于管理和研制特色產品,最重要的是減少在生產線和家禽類產品運輸一條龍服務物流線上的成本和家禽類產品的損耗量。一條龍服務到位,才可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降低成本,減少損耗。所以一些小型加工廠和包裝廠都需要參加到一體化的發展目標之內。

2.2 建立行業獨立協會發揮協調溝通作用

針對目前企業組織協調乏力、競爭失范等問題,政府應積極籌建家禽類產品物流行業協會。同時,政府鼓勵建立的行業協會,政府本身不應參與其中,避免影響其正常運轉。政府應做到自己的協助作用,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支持,大部分還是得依靠市場規律的調節,這樣才能使物流冷鏈行業正常發展和壯大。

2.3 促進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法規與標準化建設

杭州市家禽類冷鏈物流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在很多方面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這是現實也是機遇。應當抓住政府給予的機遇,建立一套適合杭州市實情的冷鏈物流規章制度與相應的標準,以指導杭州市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朝健康方向良性發展。

2.4 嚴把質量關,加強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質量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家禽類產品的質量關乎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所以,建立合適的質量安全監控體系非常重要。一是要使得原料、加工過程、最后的產成品有據可查、有質可保;二是合適的質量監控體系可以提高市場的準入門檻,這會使得產品質量的安全有更一步的保證。當然,準入制度的確定,要參考先進國家的經驗結合杭州市實際情況加以確定。

2.5 加強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信息一體化

從目前來看,杭州大多數家禽類企業都是進行獨立的冷鏈物流配送服務,這不僅造成了物流資源的浪費,也造成了城市交通的堵塞。杭州的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應加強物流信息化與傳統物流相結合,建立以信息化為紐帶的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一體化模式。

2.6 大力培養家禽類產品冷鏈物流專業人才

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是直接導致冷鏈物流的開發和創新的根本因素。在冷鏈物流需求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冷鏈物流的產業化、集群化發展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這也是當前條件下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培養專業冷鏈物流從業人員從第三方物流入手培養,因為企業員工在原有職業背景基礎上加強冷鏈物流技能訓練和深造具有一定的便利條件。也可以借助高校力量培養專業人才緩解冷鏈物流人才缺口。

2.7 提升、改造基礎設施設備

實行冷鏈物流需要相應的設施設備,在現階段家禽類冷鏈物流比較落后的情況下,政府應對企業在購進和使用冷鏈設施設備予以政策方面的傾斜。另一方面,在生活水平日益增長的當代壞境之下,人們對市場的需求量和多樣化的服務有一定要求。所以,企業應該從客戶需求入手,滿足市場對小批量產品的配送需求,購建不同種類的冷藏庫、特殊冷藏庫等低溫存儲設備,全面系統的完善以適應市場需求,快速適應小批量、多品種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王強,段玉權,等. 國外冷鏈物流發展的主要做法與經驗[J]. 物流技術與應用,2007(2):89-91.

[2] 梁金萍. 共同配送問題探析[J].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20(5):40-42.

[3] 趙玉國. 物流企業發展冷鏈物流的思考[J]. 消費導刊,2008(6):41-42.

篇(4)

一、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

水產品冷鏈物流是指水產品從產地捕獲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適宜的低溫控制環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證水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目前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規模迅速,據統計水產品冷鏈流通率達到23%,冷藏運輸率也已經達到40%,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全國建立的冷藏庫近2萬座,冷庫總容量880萬噸,其中冷卻物冷藏140萬噸,凍結物冷藏量740萬噸。機械冷藏汽車20000輛,冷藏船噸位10萬噸,年集裝箱生產能力100萬標準箱,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取得了較快發展。

二、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完整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雖然我國的水產品冷鏈物流初具規模,也已經在各地建設了各種類型的物流園區、貨運場站,但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總體布局較為分散,冷鏈物流的市場定位與功能區劃分不夠明確,各個環節之間缺乏協調與戰略合作意識,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市場的無序競爭。因此從整體冷鏈物流體系而言,我國的冷鏈體系還未形成,冷鏈物流業尚處于初級階段。

在表面上看水產品的產銷量巨大,但運輸途中的損耗率極高。管理體制上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缺乏整體的規劃,有些局部方面嚴重的失衡。整體發展規劃的不成體系影響了冷鏈物流的整合,使得行業難以進步。

2.水產品冷鏈物流人才匱乏。在一些小型的加工廠和養殖中心,工人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普遍不高。例如在產品裝箱之前,有的工人不懂如何對集裝箱進行有效合理的操作,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使用叉車的工人得不到很好的培訓,出現叉車將集裝箱撞破的現象。工人的技能和熟練程度都未能跟上現代物流的生產節奏。

物流行業自身而言并不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必須通過節約或者是以集成化、鏈式的整體運作來獲得利潤,所以規模效益才是物流行業最大的效益。但現階段水產品冷鏈物流企業中缺少的是真正懂得物流理論,同時善于運用現代物流理念的復合經營人才。

3.水產品冷鏈物流技術落后。水產品捕獲后需要馬上進行預冷技術和低溫環境下的分等級、包裝加工、儲藏等商品化處理,在我國這些技術手段都尚未普及,整個運輸環節溫度控制手段仍然處于原始的階段。發達國家廣泛運用的全程溫度控制體系在我國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因此水產品在運輸途中損失量一直居高不下。

在食品安全領域,美國建立的最典型的就是在企業當中實施的《通用良好生產規章》(GMP)和HACCP。早在1973年,美國就已經將HACCP體系應用到了食品的儲藏、加工、包裝、運輸和銷售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結果。

我國的HACCP體系雖然也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使用,但總體來說硬件設施陳舊落后,冷藏運輸效率低,包裝、保鮮等冷鏈物流技術落后,冷鏈意識不足,市場不統一、不規范,只是盲目競爭,結果就是形成惡性價格戰,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三、解決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建立標準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隨著人們對水產品需求量的提高,冷鏈物流業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企業要抓住這個機遇,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水產品冷鏈的認知度,營造自己的品牌優勢,擴大水產品的銷售規模。

鼓勵企業在產地、銷地建設低溫保鮮設施,以實現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冷鏈物流的高效對接。推動零售環節超市、大賣場冷柜銷售方式,形成“無縫化”連接的水產品及加工品冷鏈物流體系。

建立規模化、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將其與水產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減少在途運輸的耗損率,結合國際標準形成特色本土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2.培養水產品冷鏈物流人才。冷鏈技術工人是實施直接操作的重要基礎,是執行冷鏈管理制度的根本。熟練的技術工人可以為企業節省開支,而且保障了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培養高技能的工人仍然需要企業下大力氣。

在高學歷人才方面,應該積極引導高校與物流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學校為企業培養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企業為高校提供實習的基地。人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沒有好的人才企業是很難在社會上存在的。

3.引進先進的水產品冷鏈物流技術。加快建立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充分利用現代化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將冷鏈物流企業的業務環節連接起來,形成“無縫化”的鏈條。實現企業與客戶間形成業務高度協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實現對物流運作的統一調度與監控,為客戶提供及時準確的冷鏈物流服務。

我國早期冷藏設備對外資依賴嚴重,主要原因是國外冷鏈物流的起步早、發展完善。因此我們只有不斷的借鑒學習,逐漸形成自己的優勢,促進現有冷鏈設備的更新換代,加速裝備的升級。

使用節能環保的材料研發各種新型冷鏈物流設備,加快冷鏈物流技術的自主研發,引進國外高性能冷卻、冷凍設備并進行自我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集成推廣效率,不斷提高冷鏈物流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崔鵬昊.國內冷鏈物流現狀及優化[J].山東省青島遠洋船員學院,2011,(4):20-24

篇(5)

中圖分類號:F252.1 文獻標識碼:A

廣西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條件,適合品種多樣的蔬菜和水果的生產種植。近年來,廣西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使得廣西的果蔬種植面積不斷加大,蔬菜種植規模已占全區全年農作物總面積的17.5%,成為廣西種植業中面積產值僅次于糧食、甘蔗后的第三大產業。2010年,廣西蔬菜種植面積達1 720萬畝,產量達2 433萬噸。目前,廣西水果總產量進入全國前4位,其中荔枝、龍眼、香蕉、芒果等四大“嶺南佳果”均列全國第二位,火龍果、大青棗、西番蓮的規模化生產也位于全國前列。2011年,國家實施的“南菜北運”試點范圍擴大到廣西、海南、云南三省區,這為廣西的蔬菜生產銷售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但是,由于新鮮果蔬特有的性質,在貯藏和運輸過程中極易腐爛變質,使得在其流通過程中難以保鮮、保質,進而失去商品價值,這也為廣西果蔬冷鏈物流的發展提出了挑戰。

構建果蔬冷鏈物流保障體系,涉及到果蔬產品供應鏈上的多個環節,從物流需求、物流成本、食品物流安全、農產品品質等角度看,對果蔬產品物流實施冷鏈管理顯得極其重要,應該考慮構建適合廣西的生鮮果蔬產品冷鏈物流的保障體系,以保證食品品質,降低物流成本,實現果蔬產品快速穩定地流通,確保農民增收。

1 廣西果蔬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我國蔬菜水果生產的大省,廣西在果蔬冷鏈物流保障體系的構建及發展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1.1 果蔬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不足,冷鏈物流技術水平低

相比較國內外先進的冷鏈物流體系,廣西的冷鏈流通率遠遠低于5%的全國水平,所生產的葉類蔬菜難以實現冷鏈流通,通常是就近市場銷售,而耐貯藏的辣椒、黃瓜、紫茄、萵苣、苦瓜類蔬菜也難以保障冷鏈貯藏和運輸,也因冷庫布局與數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廣西大量的果蔬生產和貯藏。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技術水平低,冷鏈運輸車輛稀缺。由于受到運輸儲藏作業條件的制約,大大限制了運輸半徑和交易時間,使得大部分果蔬流通過程中都采取常溫物流方式,缺乏必要的冷鏈物流的功能保障。即使面對北方市場對廣西盛產的荔枝等水果的需求,更多的運輸商在運輸過程中也只是采用冰水預冷、泡沫箱加冰的傳統方式,制冷措施落后難以保障荔枝等水果的生鮮和品質,運輸過程中損耗量大。

1.2 果蔬冷鏈物流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

廣西農業化程度和產供銷一體化水平不高,雖然總體產銷量很大,但在果蔬供應鏈上缺乏供應鏈系統的整體規劃與協調,因此,在一些地區的局部發展中存在嚴重的失衡和無法配套的現象。另外,果蔬產品流通渠道環節眾多,運作主體多元化,在整個多環節多主體的供應鏈上,流通效率低下,影響了果蔬產品冷鏈物流的資源整合以及行業的發展。

1.3 果蔬冷鏈物流市場化和專業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企業較少

在現行的廣西農產品物流運作系統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資金實力相對雄厚的產銷地批發商、食品加工企業、大型連鎖零售商,其余大部分為力量單薄而分散的農戶、個體運輸商及個體商販。由于參與果蔬流通過程中的主體多元化、分散化和非專業化,使得果蔬物流活動的作業分散,專業化程度低,組織管理效率不高,缺乏競爭力,難以實現物流系統的規模化效益。目前,在廣西區內從事果蔬冷鏈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很少,即使有冷藏運輸車輛,也難以提供對果蔬產品整個物流環節的溫度控制,使得多數農戶或公司不愿也無法將冷藏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即使有外包業務,也僅僅是區域性配送或者短途冷藏運輸,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第三方冷鏈物流業的發展。

1.4 果蔬冷鏈物流系統節點信息化水平低,渠道不暢

長期以來,廣西果蔬生產是從農戶到各個零售終端,其流通環節缺乏完善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的平臺,農民對市場供求信息的獲取渠道單一,各經營環節信息滯后失真現象嚴重,農民在果蔬的種植方面存在著“跟風”和“觀望”的態度,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優勢果蔬品牌,市場的認可度很低。

2 廣西果蔬冷鏈物流保障體系的構建

廣西在果蔬冷鏈物流的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說明廣西冷鏈物流的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因此,構建完善的果蔬冷鏈物流保障體系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新鮮果蔬的生產及流通過程要經過采收、集中、整修、分選、分級、清洗、預冷、包裝、冷藏、氣調貯藏、催熟、運輸、銷售等環節。在諸多的環節中如何能夠保障果蔬的加工一直處于低溫環境下操作,是果蔬冷鏈物流保障體系構建的困難所在。

生鮮果蔬采收后依然存在生命活體,需要不斷消耗養分和水分,其新鮮度和品質會隨之下降。又因為果蔬的種類、品種不同,果蔬的保鮮技術、措施也不一樣,新鮮果蔬冷鏈物流遠比其它一般的冷鏈物流復雜,管理的難度更大。為保證生鮮果蔬的品質,我們考慮構建從果蔬采收到最終銷售的整個過程的供應鏈一體化的冷鏈物流保障體系,如圖(1)所示。

構建該果蔬冷鏈物流保障體系,需要果蔬產品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參與主體協調配合,供應鏈上游、中間和下游要有效銜接,才能夠實現整個系統的完整。從農戶采收,到采購商或農村合作協會等組織對果蔬集中、整修,然后對果蔬進行殺菌預冷處理,再對果蔬分選分級,進行氣調包裝直至入庫冷藏,這需要供應鏈上游環節的企業積極參與。果蔬出庫,冷藏運輸到銷售地冷庫貯藏,到最終銷售過程,需要供應鏈下游企業的積極參與,從而保障果蔬產品的生鮮度和品質不受損害,流通過程不遭受損耗。

篇(6)

引言

大連瀕臨渤海,面向黃海,坐擁260個大小島嶼,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其水產業與漁業相結合,形成產業鏈接,近年來在各個部門的支持下發展迅速,水產品產量高,質量好,供銷國內外。但是在水產品運輸環節中,冷鏈物流方面依舊存在著問題

大連市為了更好地發展水產業,專門建有冷鏈物流加工園區,是新區規劃的重點建設對象,與漁業碼頭相連接,安裝沉箱和水產品加工區,以方便更好地發展水產業,以及冷鏈物流的運作。我國的冷鏈物流發展時間并不長,但是增長速度相當快,這與我國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所謂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建立在現代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之上的,以現代高科技速凍冷藏技術為依托的新興產業,主要保證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運輸和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始終維持一定的冷藏條件,以保障食品或藥物的質量,降低需要冷藏冷凍的食品或者藥物在運輸以及倉儲過程中的耗損[1]。冷鏈物流較多地被應用于加工速凍食品、水產、奶制品、冰淇淋和巧克力等對溫度有較高要求的食品中,避免食物的腐壞,另外就是被應用于有一定溫度要求的藥物保存當中。而水產品冷鏈物流,顧名思義,自然是指水產品的生產、加工等環節,以冷鏈技術和信息網絡作為技術支持的低溫物流形式。

1.水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1.1惡性的水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競爭

有市場存在就會有競爭的存在,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就目前的大連水產品冷鏈物流業來看,在市場競爭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為整個冷鏈物流市場都帶來消極的影響,這就是壓低價格的惡性競爭。“價格戰”也許是所有商業競爭之間必由之路,但是對于水產品來說,因為本身水產品的成本高,而冷凍、倉儲、運輸方面又投入了較多的資金,因此在市場上水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利潤空間卻很小,而若冷鏈物流市場以壓低價格為手段來企圖獲得更多的客戶和商業利潤,對整個市場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方面,壓低價格之后,利潤空間自然減小,獲得的利潤也相對減少,那么企業必定會在其他環節上減少成本以保證經濟效益,這樣在水產品的運輸和冷凍以及配送等環節上,質量就難以得到保證;另一方面,整體市場價格的降低,難免會造成冷鏈物流市場管理的失控,冷鏈物流中產生一定的水產品的消耗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4]。

1.2冷鏈物流信息嚴重滯后

我國在冷鏈物流運輸環節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冷藏冷凍運輸車,在大連水產品冷來年物流中較多使用的也是這種運輸車,但是由于冷鏈物流信息的滯后,常常導致貨物不能及時被運輸出去,或者運輸車和貨源到達時間存在時間差,影響水產品的質量,也浪費了運輸車和水產品資源以及時間,增加了冷鏈物流的成本[5]。

大連是瀕臨渤海的城市,水產品行業和漁業發展都比較成熟,鑒于這樣的優勢,開拓了國內國外的廣大的水產市場,這就要求有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和物流體系來滿足巨大的輸出輸入量。但是從整體的冷鏈體系來看,水產品獨立的冷鏈物流系統尚未發展完全。大連建有專門的冷鏈物流工業園區,為的就是使得冷鏈物流體系的建立,園區內功能分區明確,可是還是未能形成獨立的水產品的冷鏈物流,并且存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輸,能在生產、加工、運輸。倉儲、銷售各個環節保證全程冷鏈的物流企業較少,區域內和區域間的網絡也存在著中斷現象,未能形成獨立完善的體系。

1.3冷鏈物流技術標準不統一和相關立法缺失,行業團體的協作關系薄弱

從全國范圍內來看,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相比外國的發展規模處于一個發展較原始的階段,相當于水產冷凍市場,冷鏈物流技術的技術標準行業內沒有統一的規范,也沒有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條例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依據,市場運營缺乏條理,顯得雜亂無章,與國外的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3]。在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可作為行為規范準則的時候,也就沒有行業的約束力,可參考的執行標準,使得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冷鏈物流也參差不齊,這樣的條件下就無法保證其運輸過程中完好無損。大連的水產品冷鏈物流業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整體上管理要求和相關立法空白,只有一些大型的企業自行制定了標準,而且每個企業的標準也不盡相同,自然在整個市場的監管上就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鑒于沒有大連水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缺乏統一的規范,市場競爭壓力大,行業內的團體協作關系也相對薄弱,作用不甚明顯。從工業園區輻射出的產業關系影響范圍較小,冷鏈物流各個環節之間也缺乏相應的規劃和整合,連貫性差,物流是物品運輸的流程,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因此必須互相協調,互相團結,才能在發揮個體作用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上的發揮集體的作用,這樣才能健康有效地推動整個行業和輻射行業的發展,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1.4對冷鏈物流認識不足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的各行各業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發展的高峰,運輸市場也不例外,開放后的中國市場在經濟上獲得長足發展之外,在技術設備上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引進了不少世界先進的技術。而冷鏈物流在中國算是新興的產業,相比理論較為完善和實踐經驗較足的西方發達國家,國內難免在對其的認識上存在著不足,在實際運輸中往往達不到水產品需要的運輸標準。但是隨著外國投資商搶占中國市場,國內企業在不清楚冷鏈物流的情況盲目跟風,在專業性和服務性等方面意識比較薄弱,自然降低了競爭力。除了對專業性和服務性的認識上,還有產業鏈的價值認識上以及對冷鏈物流市場的發展形勢上都缺乏足夠的認識[2]。

除此之外,在水產品衛生的監管力度和對食品衛生法規的執行力上也有很大的問題,不能做到“跟蹤”管理,很多環節上都可能出現漏洞,質量上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溫度標準上的缺失,也令一部分水產品的保存時間被縮短,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2.水產品冷鏈物流相關問題的對策

2.1完善相關法律,統一水產品冷鏈物流技術標準

要想建立起健康長效又穩定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立起一個統一的行業規范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是前提條件,只有在統一的標準下,在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中,才能使得大連冷鏈物流市場有序地發展,提高水產品質量和運輸服務水平的同時,也有利于獨立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形成,為體系的建立提供法律基礎。

2.2構建水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化管理平臺

現代信息化水平一路高歌猛進,只有在掌握最新最準確的信息,才能取得更好地發展成績,因此,在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在統一相關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的基礎上,還要實行全程溫度控制管理,方便實時掌握信息,對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建立起來的信息化冷鏈物流掛你了系統,對生產、加工、運輸、配送以及銷售各個環節進行跟蹤,隨時調配運輸車和貨物,隨時調整溫度,對水產品和運輸車進行動態的監控,將整個大連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都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水產品物流網絡,讓信息更好地傳遞,也讓市場更加地團結和規范。同時,減少在運輸過程中不必要的損耗。

2.3團結協作,加強自律

冷鏈物流缺乏團結協作,一方面有相關立法缺失和缺乏統一標準的原因,同樣也有缺乏龍頭企業榜樣表率的原因。因此,出臺相關的政策,扶持大連水產品冷鏈物流中的龍頭企業,形成核心企業,輻射輻射其他小型企業,起好帶頭作用,促進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而冷鏈物流整個市場有競爭有合作,企業之間團結協作,互通有無,共同維護市場秩序,達到大連水產品冷鏈物流市場有序和高質量、高經濟效益的目的[6]。

2.4提高對冷鏈物流的認識

冷鏈物流中冷藏和冷凍水產品時,控制溫度在整個物流過程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保持在相應的溫度中,水產品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持新鮮和延長保存的時間,而中途任何一個環節上的疏忽都有可能使得水產品變質,都會出現衛生安全問題。從供應鏈的角度認識冷鏈,充分認識冷鏈的工作、技術、市場和重要性都是冷鏈物流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充分認識到冷藏水產品食品安全問題的表現。

3.結語

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是一項涉及領域廣、綜合性強、結構較為復雜的系統性的工程,大連市擁有較長的海岸線,漁業和水產業都有著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因此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任重而道遠,本文針對大連水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有利于構建輻射遼東地區、聯通國內市場、面向世界的水產品現代物流信息平臺,這樣就可以帶動大連水產和冷鏈物流的各個相關行業的發展,從而提高大連整體的經濟水平,使更多的企業在其中受益。(作者單位: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吳稼樂,陳堅,朱富強,孟凡勇.發展中的水產品冷藏鏈技術——金槍魚冷鏈物流體系和配送系統[J].制冷,2007,(04):33-37.

[2]朱偉偉.現代水產品物流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做好的幾項工作[J].商場現代化,2007,(16):121-122.

[3]張革.當前我國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04):22-25.

篇(7)

隨著現代就業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的就業壓力和工作壓力逐漸加大,整個社會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因此,在人們的日常家庭生活中,需要儲存適量的熟食(或速凍)物品用來節省用餐時間,以適應節奏的變化。這也使得社會商品流通過程中的食品加工、冷凍、冷藏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從而使速凍食品業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上了一個新臺階,不但要求產品新鮮、配送快速及時,還呈現出多品種、少數量的需求特征。目前,我國已經認識到冷鏈物流系統建設的重要性,于1998年將低溫運輸技術與設備的開發列為“九五”國家科技攻關的重要課題之一。此外,上海冷藏庫協會正和上海市委一起制定上海的冷鏈物流標準,這些都表明我國越來越注重對冷鏈物流的規劃與研究。盡管如此,國內冷鏈物流的研究側重于技術、設備、工藝等,而對管理系統研究極少。尤其是將冷鏈與物流供應鏈結合,研究整個物流體系的設計規劃,國內理論界尚未有該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且,在實踐中,很多企業鑒于冷鏈食品發展的商機迫切需要建立或優化冷鏈物流體系,在整個冷鏈物流體系中,配送作為一個重要環節,針對其配送路徑問題展開的冷鏈物流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

一、冷鏈物流的內涵

1.冷鏈物流的定義。冷鏈物流是指為實現顧客需求,連接供應主體與需求主體之間,克服溫度、空間和時間阻礙的一種快速和有效的低溫商品流動和服務的經營活動過程。冷鏈物流是低溫食品供應鏈和超低溫水產品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把冷凍、物流和信息技術融為一體,把冷鏈物流配送、倉儲理貨、分裝與加工和車輛調度各功能環節,按照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服務的需求,客戶物流系統和物流網絡發展規劃的需求,實現客戶集成冷鏈物流服務的物流市場需求資源信息量的最大化。

2.冷鏈物流的適應范圍。目前冷鏈物流適用的食品范圍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食品冷鏈(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直到轉入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二、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1.我國易腐冷藏貨物的生產和運輸快速發展。據統計,我國2004年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奶類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約11%、25.8%、12%、24%和7.8%,2004年各類易腐食品的產量總和達近7億多噸;城鎮居民的食品消費支出中,生鮮產品的消費已占51% ,全國年易腐類食品消費量約2.4億噸。其中主要以凍結狀態進行運輸的肉類食品生產與運輸產量以11%的速度迅速增長;主要以新鮮狀態進行運輸的水果產量以年均40.5%的速度在快速增長,導致水果的運量也以較快的速度同步增長;同樣主要以新鮮狀態進行運輸的蔬菜量以12%的速度增長(其中蔬菜運量增長較快的有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區);隨著海洋、湖泊水產品的養殖面積和產量的不斷提高,以凍結和新鮮狀態進行跨區、跨境運輸的水產品也在大大提高。

2.冷藏、冷凍產品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

(1)大型商場、連鎖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商業零售業態的持續發展,使得生鮮、冷凍食品區在各賣場所占面積的比重不斷增加。商家把生鮮、冷凍產品作為其重要的拳頭經營項目,不斷加大采購和銷售力度,從而擴大了冷藏、冷凍產品的市場容量。

(2)隨著人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逐漸傾向通過節省“廚房時間”來增加自己的學習、工作或休息時間,使得冷凍、冷藏產品的購買不斷增加。

(3)知識消費的興起及消費理念的更新,人們對冷藏、冷凍產品的認知度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在顧客群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擴大,他們大多不愿將太多的時間花在廚房里,這對冷藏、冷凍消費市場的擴大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

(4)市場的激烈競爭促使冷藏、冷凍產品加工企業不得不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無論是在產品的形態還是在包裝上都竭力于吸引顧客,使更多的消費者傾向于冷藏、冷凍產品的消費。

由此可見,各種新鮮和冷凍食品的大量需求,一方面拉動了我國生鮮和冷凍食品加工業的快速成長,另一方面也使我國的物流配送業面臨著新的挑戰。

三、冷鏈物流的配送特性

冷鏈物流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達到以較低成本滿足較高服務水平、進而促進銷售的目的,需要供應鏈各環節之間的高度協調、通暢的信息流通、高效的運作、資源的優化管理等。在冷鏈物流的過程中,配送是冷鏈物流中一個及其重要的環節,易腐物品從生產者到最終消費者的過程中,有80%以上的時間是在配送運輸上。因此從配送的角度研究冷鏈物流的特性,為配送商如何合理安排車輛調度,縮短貨物的在途時間,從而減少物流成本和貨損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

針對不同產品的特性進行合理配送在冷鏈物流供應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從配送角度而言,與常溫物流比較而言,冷鏈物流具有以下特征:

1.冷鏈物流配送貨物的易腐性。冷鏈物流配送的貨物通常是生鮮產品,屬于易腐(Perishable)性食品,在運送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使貨物品質逐漸下降。生鮮食品在運送時保存環境的溫度越低,品質越能保持長久。生鮮產品品質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過程中,“溫度”是影響其品質最重要的因素。儲藏生鮮食品依儲藏環境的溫度而定,溫度越低,則能保持品質不變的時間越長。而冷凍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經過工廠制造加工、冷藏、輸送,到銷售點的冷藏,各階段的冷藏溫度皆不相同。如果能將食品品質可能維持的時間與冷藏溫度的關系進行量化,實際運作過程中將會相當便利。

2.冷鏈物流配送貨物的時效性。生鮮產品的生命周期短。易腐性產品在運送過程中由于運送時間的長短,而造成產品的品質下降,人們在購買時從表面上無法區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命周期較短的生鮮產品,如果運送時間的增加,雖然品質不至于達到不可食用的地步,但是人們在購買過程中,此類產品被銷售出去的機率會降低,銷售量會減少,從而造成損失。這部分雖然是銷售商的損失,但是因為運送時間的延誤而造成銷售上的損失,理應由物流配送商承擔。因此生鮮產品銷售商為了達到較高的服務水準,在貨物到達銷售端時,往往會有時間窗(Time Windows)的限制,限制運送者必須在事先約定的時段內送達。因此事先規劃配送路線,考慮時間窗的限制,不僅可降低運輸企業的營運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銷售商的服務水準,滿足顧客的需求。

3.冷鏈物流配送裝備要求的特殊性。一天之中氣溫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不同氣溫下為維持產品在適宜的低溫,冷藏運輸車的油耗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增加,這就使得冷鏈物流配送商在配送時必須額外考慮氣溫的變化。

4.冷鏈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就目前我國生鮮和冷凍食品行業的物流狀況,特別是冷鏈物流的狀況而言,存在著諸多堪憂之處。我國是果蔬生產大國,但由于保鮮加工產業落后,儲藏方式和消費方式原始,我國每年約有8000萬噸、總價值近800億元人民幣的果蔬腐爛,高居世界榜首。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的腐爛主要集中在采摘、運輸、貯存等物流環節上,其損失率高達25%~30%左右。一個很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國的食品冷藏運輸裝備、技術和管理水平還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和物流發展的需求,其主要表現為:

(1)冷鮮食品的裝船、裝車大多是在露天而不是按照國際食品標準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致使冷鮮食品在運送過程中的損耗很大。

(2)物流鏈各個環節信息阻塞,缺乏透明和暢通機制,環節脫鉤造成食品在運輸途中發生無謂滯留,貨損風險增多。

(3)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食品冷鏈運送體系。對整體冷鏈運送體系而言,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和外貿來著,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目前大約90%肉類、80%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冷凍食品產銷冷鏈情況稍好,但由于部分產品流入集貿市場拆零散賣,冷鏈存在中斷現象,冷鏈物流發展的滯后性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食品產業的經濟效益和進一步發展。

從各種情況來看,中國目前的冷鏈設施和冷鏈物流裝備不足,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生鮮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由此產生兩個直接后果,一是生鮮易腐食品特別是初級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造成大量損耗,使整個易腐物品成本占到的物流總成本的70%,而按照國際標準,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過其總成本的50%。二是由于運輸過程中,由于食品腐壞而造成品質下降,使人們食用的冷凍食品在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隱患。上述問題的解決,迫切需要我們不斷改進運輸裝備,同時在技術方面,要合理安排車輛調度,縮短易腐物品的在途時間,減少商品的腐壞成本,從而減少物流成本。

篇(8)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新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市場上的新鮮水果蔬菜,到餐桌上的鮮活食品,這一系列的食品都是只有在保持新鮮、可口和營養、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對于大多數的新鮮食品,在運輸的過程中,有些易腐的食品在運輸中沒有控制溫度導致的一些損耗。這些損耗與冷鏈物流有著極其相關的聯系。因此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立冷鏈物流使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都處于適當的低溫環境中,對提高我國食品安全和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冷鏈物流的概念

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指的是: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根據儲存溫度的不同,可將冷鏈物流產品分為三種:冷凍產品;冷藏產品;恒溫產品等需要恒溫保存的產品。

二、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一)冷鏈物流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健全

在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操作規范在我國尚處于推廣的起步階段,中國現在沒有一個專職的部門來管理冷鏈市場。

(二)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能力嚴重不足

在國內配送市場,冷藏保溫車占貨運車的比例很少;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的設施。同時,出口市場中冷柜和相應的承運的車輛數量短缺。另外,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中國冷庫的存量相當低,完全不能服務龐大的消費者群體。

(三)專業人員缺乏

冷鏈包含一系列復雜的活動,在這些活動的每個環節都需要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包括操作人員、技術人員、維護工程師、農業專家和物流運輸的監管者。由于中國市場的不發達,這樣的專業人員十分缺乏。同時,在學校的課程設置和實際技能之間也存在著斷層,這將會限制冷鏈產業的未來發展。

三、冷鏈物流的對策

(一)完善冷鏈物流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當前需制定和完善冷鏈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積極引導和監督物流、銷售等環節的企業按照標準實施冷鏈物流。標準制定方面,政府需根據企業、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制定有效實施的標準監管體系建設,并應盡快出臺配套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標準執行的力度,并利用各種傳播工具做好對冷鏈標準的宣傳工作。

(二)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

合理規劃布局冷鏈物流對于保證食品和藥品的安全非常重要。如果在流通過程中出現斷“鏈”,就會對冷鏈產品的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國內冷鏈物流設施的結構不合理,斷“鏈”現象時有發生。首先,在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布局上,要統籌全局,進行合理的規劃。在冷鏈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西部地區要加快冷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另外,加快規劃和建設大中城市周邊的冷鏈配送中心。其次,要平衡好各種冷鏈運輸方式的發展,充分發展公路、鐵路、海運、航空等實現冷鏈物流的聯合運輸,適應冷鏈產品運輸的多元化需求。

(三)加快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

目前,冷鏈物流行業缺乏訓練有素的冷鏈物流專業人才,這是冷鏈物流發展的瓶頸。企業投入資金買入冷藏設備,因為操作人員操作的不當,或者是管理人員的意識不到位,就無法實現冷鏈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培養冷鏈物流的專業人才,需要整合社會資源,形成社會聯動。首先要對冷鏈物流企業現有的一線員工進行相應的專門技能培訓活動。同時,由行業協會組織編寫冷鏈物流的操作規范指導書,發放給各個冷鏈物流企業進行學習;其次對冷鏈物流現有的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培訓,從而提高現有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最后由政府引導高校設置相應的學科專業,開設相關的課程,進行“雙基教育”,培養既懂基礎知識又懂基本技能的綜合管理人員,大專院校要培養技術和流程管理人員,職業院校要培養一線的現場操作管理人員。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食品安全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越來越多國際冷鏈產品進入中市場,這就需要具備更強綜合實力的冷鏈物流來提供服務。冷鏈物流企業只有直面現存的問題,并且腳踏實地去解決,障礙才會變成墊腳石,會助力冷鏈物流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郝書池.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前景及對策[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0(7).

[2]陳寧.淺談我國冷鏈物流現狀與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

篇(9)

一、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是以滿足人們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多樣化需求為依據,而進行的一切生產性和經營性組織的集合,是集農產品生產、農產品銷售、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和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業域。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是一個受多方面影響因素作用的復雜問題,其中大量因素難以量化。本文試借鑒波特的產業競爭理論和鉆石理論,采用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影響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影響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通過有關方面專家的判斷、打分,構造判斷矩陣,然后對判斷矩陣的各層次進行單排序計量和一致性檢驗,從而得到制約因素各個指標的權重,得出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影響因素。

1.構建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的“鉆石體系”

按照邁克爾·波特“產業競爭力理論”和“鉆石理論”,資源要素,需求狀況,相關產業支持,企業的策略、結構和競爭,政府的作用,機遇因素等6大要素互動形成了“鉆石”架構,將影響到企業和產業在某個地理環境下能否產生出持續創新、不斷進步的能力。據此,構建影響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鉆石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影響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的“鉆石體系”圖

2.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評價指標體系,繪制結構層級表

采用德爾菲法分別邀請相關專家對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影響因素進行了診斷。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擬定意見征詢表、確定征詢對象。從研究目標出發,選定了長期從事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農產品冷鏈物流經營、農產品冷鏈物流教育與研究等30位資深專家代表,為其發放意見征詢表,并對意見進行反復征詢,最后找出影響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共有15個。按照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結合專家建議,可以把制約因素分為四個層次:最高層即目標層(A),影響因素;中間層即準則層(B);方案層(C1-C15)。

圖2 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影響因素結構層次圖

3.構造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影響因素的各層判斷矩陣

通過構造比較判斷矩陣及矩陣運算的數學方法,確定本層次中與其相關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對權值,此步驟主要運用專家打分法來確定兩兩元素之間的權重,主觀性較強。,即:

對構造的判斷矩陣進行計算,得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

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水平影響因素模型的二級評價指標兩兩判斷矩陣如下(B層-C層):

一級評價指標兩兩判斷矩陣如下(A層-B層):

4.構造好判斷矩陣后,求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對A層-B層判斷矩陣求解:

符合一致性檢驗要求。

同理,對B層-C層判斷矩陣求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均符合一致性檢驗要求。

5.對計算結果進行單排序及總排序,得出權重結果(見表1)

對總排序進行一致性檢驗,得知,符合要求。

6.結果分析

從單排序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六大類因素對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影響程度排序依次為:需求狀況(0.352)、政府因素(0.257)、資源要素(0.136)、企業策略結構競爭(0.086)、市場機遇(0.062)。由總排序計算結果可知,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影響程度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的順序應是:政府投入、城鎮化水平、居民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水平、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市場化水平、農產品冷鏈物流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消費觀念、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產業發展、農產品冷鏈企業評價、科技水平、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競爭狀況、農產品冷鏈物流延伸業發展、自然資源、經濟全球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邊緣產業發展。由上述分析得知,政府投入、城鎮化水平、居民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水平、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市場化水平以及農產品冷鏈物流人力資源是影響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表1 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影響因素重要性程度排序結果

二、促進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對策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作用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目前,與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達的國家比較起來,河北省政府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方面的投入不足,農產品冷鏈物流支出在政府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很低。此外,資金投入的結構不合理,資金來源單一化,這樣,一方面使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缺乏資金,另一方面也使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缺乏競爭。另一方面,政府的主管部門要制定相關政策,培育若干個具有導向性、規模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集團,支持各類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所有者自主的行業自律組織,逐步將一些不適合政府行使的職能交給行業自律組織,如行業服務標準的制定、行業準入的資格認定等,形成科學規范的行業自律機制,推動各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此外,政府主管部門要經常且及時地制定和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優先發展領域的指導性意見,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以從宏觀上指導、引導和協調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2.大力推動城鎮化進程

各國經濟、各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城鎮化進程的推動,同樣,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培育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刺激高質量農產品消費也需要城鎮化提供人口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來支持。城鎮化水平低下抑制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使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供給不足。因此,若想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必須加大推動城鎮化進程的力度。

3.積極引導高質量農產品消費

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需要群眾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支撐,沒有大眾的消費需求的拉動,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不可能得到快速的發展。國際上通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按照聯合國規定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60%以上為赤貧,50%~59%為勉強度日;40%~49%為小康;20%~39%為富裕狀態;20%以下為極其富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偉認為,第三產業、服務業,包括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支出的真正活躍至少要到富裕狀態的時期。也就是說,恩格爾系數在40%以下,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才可能在消費需求當中明顯地活躍起來。從河北省目前收入水平看,給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支持不是很充分。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河北省人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也在發生巨大變化,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國民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需求的迅速增長,為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孕育出了巨大的市場。但目前人們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意識不強,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的總體水平普遍不高,現實的需求狀況還達不到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要求。當前,拉動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是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最好方式,特別是加強農村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積極引導居民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培養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強大的創新力,將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逐步打入國際市場,將成為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新的突破口。

4.促進冷鏈物流企業市場化

企業是一項產業的主體,它的市場化水平、經營水平直接決定著該產業能否健康發展。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化的時間非常短,整體產業化水平比較低,市場機制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各個環節難以貫通,市場配置各類農產品冷鏈物流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得到發揮,政企不分、行業壟斷、限制經營的現象普遍存在。現有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經營實體經營內容單一,經營方式落后,服務品牌、服務營銷意識薄弱,所有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最終的農產品消費,影響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壯大。因此,要營造適合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積極培育農產品冷鏈物流主體產業的發展,鼓勵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產業、延伸產業以及邊緣產業的發展。

5.積極培育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人才

農產品冷鏈物流經營人才缺乏使得很多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項目無法開發,只能停留在單一的低級的產業層次上,所以要積極培養高級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人才。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是進一步培育和拓展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不斷滿足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者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消費需求的重要前提。目前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急需一批既懂農產品冷鏈物流又熟悉現代經營管理理論與方法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可以通過組織并鼓勵農產品冷鏈物流經營單位的有關人員崗位培訓、在職培訓,招聘引進一些非農產品冷鏈物流部門的經營管理人才到農產品冷鏈物流經營單位從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經營管理工作,以及通過有關農產品冷鏈物流院校設立農產品冷鏈物流經營管理專業,或與財經類大學合作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MBA系列課程等途徑,集中培養適應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化發展需要的主要從事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經營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達薇,劉喬,劉靜.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能力評價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3(2).

[2]陳紅麗,陸華.冷鏈物流服務過程的質量評價[J].中國流通經濟,2013(1).

[3]仝好林,任舒.冷鏈環境下生鮮蔬菜第三方物流商評價與選擇[J].物流科技,2013(4).

篇(10)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

摘要:針對生鮮冷鏈物流中的產品質量風險問題,建立基于工作流技術和文獻研究法的產品質量風險預警體系和基于 Logistic 回歸的質量風險預警推理模型,按風險的來源和級別實現不同的質量風險控制,以最終實現生鮮產品的質量目標。

Abstract: About the product quality risk of fresh cold-chain logistic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product quality risk pre-warning system based on workflow technology and the quality risk pre-warning reasoning model based on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the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mplements different quality risk contro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ources and level of risk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quality objectives of the fresh product ultimately.

關鍵詞 : 生鮮冷鏈物流;質量風險;風險預警

Key words: fresh cold-chain logistics;quality risk;risk pre-warning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19-0232-02

基金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14JM9364。

作者簡介:楊娜(1991-),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方向為工業工程、質量管理。

0 引言

近年來,伴隨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冷鏈物流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1],但長期以來我國生鮮產品“重生產、輕流通”的思想嚴重制約冷鏈物流的安全快速發展,因此對企業來講,要通過嚴格的風險預警體系對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風險進行預警,以更好地實現生鮮產品質量風險控制,提升生鮮產品的質量。

目前,我國關于生鮮冷鏈物流的研究主要針對于現狀分析、模式建立與優化等。郝書池、毋慶剛等分別就中國的農產品、海產品等的冷鏈物流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解決對策[2][3][4]。周燕以冷鏈物流和質量控制理論為基礎,構建了以過程為基礎的冷鏈物流質量控制體系模式[5]。迄今為止,缺乏對企業冷鏈物流和質量風險預警進行融合的研究。因此需要對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風險預警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1 基于HACCP的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風險來源分析

對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進行危害分析(HA),鑒別冷鏈物流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風險因素,掌握產生風險的機理,基于HACCP的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風險來源分析見表 1。

2 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風險預警體系

2.1 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風險預警體系流程分析

根據HACCP中的風險來源分析,結合工作流技術和文獻研究法構建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風險預警體系流程圖如圖1。

2.2 建立基于Logistic 回歸的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風險預警推理模型

采用基于Logistic 回歸的聯立方程模型,運用該模型對分類因變量進行生鮮冷鏈物流產品的質量風險評估分析,使得計算簡單而估計參數更容易理解,并能獲得風險事件的預測概率,從而能在生鮮冷鏈物流產品的質量風險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預警分析。將生鮮冷鏈物流產品的質量風險評估指標集設為C={c1,c2,…,cn},n?叟2,其中Ci代表第i個評價指標,i=1,2,…,n,取生鮮冷鏈物流產品的質量風險評估樣本vj:vj代表第j個質量單元,j=1,2,…,z,評估信息取自以下語言評價集S={s0,s1,s2,s3,s4,s5,s6},si依次代表非常低,很低,低,一般,高,很高,非常高,專家在時間k對第j個樣本vj,從S中選擇一個元素作為指標Ci的評價結果。

依據模型結果判定風險等級,若Pi=P(Ri)最大,則待評估質量單元的風險級別屬于Ri。在實踐中這個風險判別的結果能夠針對生鮮冷鏈物流產品的質量風險進行預警,并且依據模型結果判定風險來源以及風險等級,然后根據不同風險制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以避免生鮮冷鏈物流產品質量惡性事件的發生。

3 實證研究

對陜西某企業蔬菜供應鏈進行數據調查[8],然后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提取出F1、F2、F33個因子,因子載荷80%,根據公式(2)建立基于 Logistic 回歸的聯立方程模型,得到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據表2和式(1):

因子評價值是 F1=-7.927,F2=-2.546,F3=9.111

根據式(2)求解得到

P1=q1=0.01650225;

P2=q2-q1=0.54628737-0.01650225=0.52978513;

P3=q3-q2=0.98090560-0.54628737=0.43461823;

Pi=P(Ri)=P1。

結果表明該蔬菜供應鏈的質量安全風險判別結果為“低”,目前該企業蔬菜種植地安全性狀況需要改善,蔬菜供應鏈缺乏有效的應急召回措施。

4 總結

冷鏈是一個過程,如果在冷鏈過程中任一環節出錯都會引起質量風險產生,因此必須對冷鏈的整個過程進行質量風險預警,從而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我國生鮮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不能適應現階段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們要按照市場化原則,走與時俱進的冷鏈物流發展之路,逐漸縮短我國生鮮冷鏈物流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參考文獻:

[1]徐宏峰,張言彩.冷鏈物流研究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J].生態經濟,2012(5):141-142.

[2]郝書池.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前景及對策[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0(7):74-75.

[3]胡天石.冷鏈物流發展問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2-17.

[4]劉保政,汪定偉.冷鏈物品的優化儲存策略[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302-304.

[5]周燕.冷鏈物流質量控制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篇(11)

中圖分類號:F304.3;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7)01-00-04

0 引 言

我是生鮮農產品生產大國,生鮮農產品產量巨大。以生鮮蔬菜為例,2014年產量達76 005萬噸,人均555.7公斤,居世界第一位。生鮮農產品主要產自農村,銷往城市才能實現更高的經濟價值。然而,我國城市生鮮農產品物流除了冷凍魚肉產品外,多以常溫物流或者自然物流形式流通。這導致生鮮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大市場-零售市場-城市餐桌的每個物流環節都損耗巨大。生鮮果蔬的平均損耗達20%左右,部分果蔬品種(如草莓和葡萄等)甚至超過40%。

同時,以農貿市場和超市為主要節點的城市傳統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中多級多頭的經營主體現狀進一步推高了生鮮農產品的物流成本在價格中的占比,約為70%,比國際平均生鮮農產品物流成本占比高出了20個百分點。這些使得我國生鮮農產品產銷價格懸殊的現象較為普遍。以農貿市場和超市為主要節點的城市傳統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如圖1所示。

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

不僅如此,以農貿市場和超市為主要節點的城市傳統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使得政府在監管生鮮農產品的質量時成本大幅增加,但效率卻大幅下降。雖然國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投資不斷增加,僅20112015年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專項支出就高達72億元,但是城市生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仍然難以監控,農藥殘留超標或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如何破解生鮮農產品品質的監管難、物流損耗大和產銷價格懸殊等一系列問題,成為了生鮮農產品產業面臨的重大課題。利用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技術構建新型城市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模型設計目標的確定

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城市生鮮農產品的“短鏈交易”創造了條件,使變革傳統的生鮮農產品多級多頭分散的城市物流體系成為了可能。然而即使是“短鏈交易”,也必然涉及三個最基本的要素――消費者、生鮮企業(個體農戶規模太小暫不考慮)和生鮮農產品。在構建基于物聯網城市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型的過程中,將滿足三個最基本要素的要求作為模型設計的主要目標。

消費者要求在網購情況下生鮮農產品質量有保障,還要求提高物流時效,同時提高當面簽收和退換貨服務等消費體驗。生鮮企業在生鮮物流體系中負責生鮮農產品貨源的采購、冷藏、分揀、包裝和運輸配送等冷鏈物流活動的組織、管理和執行等,要求在實現物流功能的情況下降低運營成本,增加收入,而生鮮農產品則要求全程冷鏈保鮮盡可能降低損耗。因此,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設計主要實現保障監管生鮮農產品品質安全、降低生鮮冷鏈物流運營成本、實現全程冷鏈物流三方面目標。

1.1 有利于監管生鮮農產品品質安全

利用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技術采集和追溯采摘(或屠宰)、檢驗、入庫、出庫、交接等作業環節中影響生鮮農產品質量的關鍵信息,接受政府和民眾的監督,建立社會對生鮮農產品品質的聲譽機制。

1.2 有利于降低生鮮冷鏈物流運營成本

生鮮冷鏈物流系統成本比普通物流系統高出40%60%,而生鮮農產品本身的單位價值卻普遍較低。因此借助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技術實現以下目標:

(1)簡化生鮮冷鏈物流層級,削減生鮮農產品物流成本;

(2)集約化運營,實現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生鮮冷鏈物流成本。

1.3 有利于實現全程冷鏈物流

全程冷鏈將生鮮農產品配送到城市消費者手中,不僅能降低損耗,還能有效延長生鮮農產品的保質時間。利用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技術監控生鮮農產品物流全程的溫度,避免冷鏈出現“斷鏈”的情況,最大程度保證生鮮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質量。

2 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的主體架構

構建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是一個復雜的多元多目標問題,尤其要同時實現三方面目標,更難以找到最優解。人類對復雜問題的認識往往是從建立模型開始的,因此本文期望通過構建一個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來尋找解決該問題的辦法。

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利用物聯網應用層、網絡層和感知層的三層架構理論對現實的應用需求,結合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流程及組織管理進行抽象分析,最后得到通用參考模型。

由于生鮮農產品包括生鮮蔬菜、生鮮水果、生鮮水產品和新鮮的肉蛋奶5類農產品,不同類型的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作業流程有所區別,實際的生鮮農產品企業規模也各不相同,因此本課題以生鮮蔬菜為例,從生鮮蔬菜在流通中的一般階段進行考量,并對銜接一般流通階段的關鍵物流作業環節展開討論。生鮮蔬菜一般流通階段和關鍵物流作業環節如圖2所示。

2.1 網絡層

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模型中的數據采集主要通過采集在固定地點的關鍵物流作業環節的信息來反映生鮮蔬菜在采購階段、冷藏及分揀階段、冷運及配送階段、銷售階段直至消費階段的狀態。同時也涉及移動采集點的數據采集,如冷運車廂溫度和當面簽收信息等。因此在選擇數據傳輸網絡時,本模型選用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相結合的傳輸方式。由于視頻傳輸對網絡傳輸速率和電量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優先選用有線網絡傳輸。

由于生鮮農產品信息追溯的數據量龐大,視頻數據存儲量大,因此本模型采用三級分布式存儲方式。生鮮蔬菜的檢驗和入庫數據需要接受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并存儲在指定地點;生鮮企業內部冷鏈數據采集存儲在企業本地服務器;出庫、交接和當面簽收的數據采集存儲在云服務器。

2.2 應用層

在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中,生鮮企業將生鮮蔬菜直接銷售給終端門店或者城市終端消費者,以減少生鮮冷鏈物流層級,實現集約化經營。其物流體系結構如圖3所示。

該物流體系中的農戶農場和中間商主要負責生鮮農產品的生產和貨源組織,由于其信息化程度很低,且較為繁雜,因此在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中暫不涉及。生鮮企業除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社區門店自行銷售生鮮農產品外,還可以通過與其他小型終端門店合作銷售生鮮農產品,從而快速實現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和經營風險。該物流體系主要成員組成及角色分工如表1所列。

該物流體系中的主體由于角色分工不同,在系統中的功能需求也有所差別,如表2所列。

2.3 感知層

在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模型中,關鍵物流作業環節的信息可以反映生鮮蔬菜在采購階段、冷藏及分揀階段、冷運及配送階段、銷售階段直至消費階段的狀態。因此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關鍵物流作業環節的數據信息,以保證生鮮蔬菜的品質安全和全程冷鏈。關鍵物流作業環節數據的采集需求見表3所列。

將從農場直采或者從上游中間商處采購的生鮮蔬菜經檢驗后裝入專用周轉箱入庫,RFID標簽放置于專用周轉箱中隨生鮮蔬菜一起流轉。 RFID標簽中采集的關鍵物流作業各項數據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生鮮企業的商品信息管理系統,并接受政府檢驗檢疫局的監管。

生鮮蔬菜入庫后進行預冷冷藏,接到客戶下單后,對生鮮蔬菜進行分揀包裝,加入RFID標簽后出庫。出庫環節的信息傳輸與檢驗入庫環節的信息傳輸相比,除了要傳輸到生鮮企業的信息系統外,還要能夠讓終端客戶從智能終端進行查詢追蹤,使生鮮蔬菜的冷鏈過程實現透明化和可視化。

生鮮蔬菜出庫后,用冷鏈專用車運輸配送至終端門店銷售或社區門店等待消費者當面簽收。在冷運及配送過程中,仍然要對生鮮蔬菜的溫度進行監控,防止其腐爛變質,確保品質安全。交接和當面簽收的信息傳輸也要能夠讓終端門店或終端消費者從智能終端進行確認及查詢追蹤。

2.4 模型總圖

綜上所述,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模型的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框架設計總圖如圖4所示。

3 冷鏈物流的經濟效益

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利用物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平臺,既能滿足企業和政府的管理需要,又能滿足城市消費者便捷的消費需求,是生鮮農產品物流的未來發展方向。其經濟效益分為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

3.1 直接經濟效益

生鮮農產品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于生鮮農產品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的降低以及銷售價格的提高。在傳統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中,生鮮農產品企業主要面對的是多級分散的批發商和經銷商,不僅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占較大比重,生鮮農產品的批發價格也難以提高。而在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體系中,生鮮農產品企業可以直接面對終端門店或者城市消費者進行銷售,不僅節省了高昂的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還可以根據零售市場來定價,增加銷售收入。

對于城市消費者而言,直接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采購生鮮農產品成本的降低上。消費者不僅節省了采買生鮮農產品耗費的體力,也節省了大量時間。同時,可以與生鮮農產品企業共享產品品質信息,消除對生鮮農產品品質方面的顧慮,得到更好的消費體驗,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活動中,創造更多的價值。

3.2 間接經濟效益

提高生鮮農產品行業服務水平。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體系通過“短鏈交易”打通產銷兩級市場,使得生鮮農產品企業有品牌和聲譽意識,進而主動向城市消費者公開產品信息,最終形成行業聲譽機制。這在傳統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中,在多級分散的經營主體現狀下是難以實現的。

減少生鮮農產品損耗。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體系通過終端需求拉動全程冷鏈物流,以有效降低生鮮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減少社會經濟損失。

優化運營管理水平。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體系推動了冷鏈物流和物聯網技術在生鮮農產品領域的應用,有利于提高生鮮農產品企業現代化和集約化的運營管理水平。

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蔬菜冷鏈物流體系可以通過與政府共享數據和信息來提高政府監管生鮮農產品質量的效率和服務水平。

4 結 語

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型經試驗,不僅具有降低物流成本,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優勢,同時還提高了政府的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與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琳,龐燕.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比較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32(10):1-3.

[2]馮佳,鄭文嶺.生鮮電商的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6,39(7):63-65.

[3]汪旭暉,張其林.基于物聯網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構建:框架、機理與路徑[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1):31-41.

[4]韓俊德,杜其光.物聯網技術在生鮮農產品配送中的應用[J].中國流通經濟,2015,29(12):54-60.

[5]薛洋.物聯網技術在農產品物流信息化中的應用研究[J].江蘇商論,2014 (14):43-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福利一区| 亚洲成年人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老鸭| 国内女人喷潮完整视频| jizz免费看|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四虎精品8848hh| chinese体育男白袜videogay| 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男女男精品网站|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毛片| 超级乱淫视频aⅴ播放视频|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一边摸一边桶一边脱免费视频 | 青青草国产免费久久久91| 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视频|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李小璐三级在线视频|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日本男人操女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秋霞免费手机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 攵女yin乱合集高h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