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消費主義的利與弊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水壩建設是最能喚起人類激情的工程之一,更是人類意志和創造力登峰造極的表現。水壩是一項集發電、灌溉、航運、防洪為一體的綜合利用工程。工業化以后,特別是發明電以后,利用水力發電造福人類,更是一度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如我國由于季風性氣候,暴雨集中,時常有洪澇災害發生,從總體上講,淡水資源十分缺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用水需求的增長,要解決我國的水資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須建設一批大型蓄水水庫,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從而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程度。
(一)大壩的建設的益處
1,就三峽大壩為列,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的一項關鍵性措施。并兼有發電、航運、灌溉、供水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巨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對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大壩的建設可以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以我國為例,由于季風性氣候,暴雨集中,盡管時常有洪澇災害發生,而從總體上講,淡水資源十分缺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用水需求的增長,要解決我國的水資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須建設一批大型蓄水水庫,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從而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程度。縱觀歷史,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如果沒有特殊環境形成的天然水資源充足保證,幾乎無一例外的必須依靠水壩蓄水來解決其水資源供應問題。三峽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7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對周邊省區的水資源短缺的情況起到了緩解作用。
2,大壩給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國已面臨著能源危機。煤,天然氣,石油的剩余可采儲量正在逐漸降低,如果按目前的消費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將會枯竭。所以,要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盡管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風力和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還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社會需求。當前,全世界上大約20%的電力是來自水電,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的比重還很小。水電是目前唯一一種技術上比較成熟的、可以進行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
3,大壩的建設對防洪具有重大的意義。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流域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是中國城市和人口最為密集、社會和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間,長江曾發生大小洪災214次,平均約十年一次,給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防洪是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
工程建成后,將有效地攔蓄長江上游的洪水,使長江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從而保護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耕地免受洪水威脅。
(二)大壩的建成也帶來了許多問題
1.長江上游影響河床演變作為關鍵的造床質是礫亂卵石,不是泥沙。三峽一帶屬石灰巖地貌,這壩得怎么建才能防止滴水穿石?那水的壓力如此之大,而三峽地區的脈形縱橫交錯,是極易發生地震的板塊擠壓地區,如此多的水聚積在一個狹長的河谷中,危險至極修壩后原來年年逐出夔門的礫卵石將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內就堵塞重慶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沒江津河川一帶
2.水庫淹沒耕地,移民和城鎮遷建,會加劇本來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劇植物的破壞、水土流失和生態惡化。
3.目前庫區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年排放量已超過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較嚴重的污染帶。建庫后,庫區水體流速減緩,復氧和擴散能力下降,將加重局部水域污染。
4.三峽工程將改變庫區及長江中下游水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條件進一步惡化;對四大家魚的自然繁殖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5.三峽水庫運行后,長江中下游河道出現沖淤變化;對長江中游平原湖區低洼農田土壤潛育化、沼澤化有一定影響;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對上海的影響尤其明顯。
6.三峽建壩后,庫區水面抬高加寬,沿江部分文物古跡將被淹沒,三峽自然景觀也會收到影響。
從三峽工程一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水利工程在興建的同時必然會產生許多對我們有害的方面。特別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問題,泥沙問題,以及生態環境破壞,經濟效益減少等問題更令人擔憂。我們興建水利工程是為了使人類更好的生活在這一“水”球上,但若不經切實真正有效詳細的設計和思考,也許弊還是要大。若一個工程真正投入建設實施,我們一定要盡量減少它給我們帶來的弊端,使得人們受之福而不患其災。。水利工程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方面,它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徑。 不可否認,對水壩利與弊、是與非的審視,反映了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對于事物多方面的認識。但是,我們應當把這種審視是建立在科學和理性的基礎上。水壩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有利有弊。對于每一項具體的工程而言,必須根據水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不同進行辨證的分析之后,用科學態度作出決策。對環境影響利大于弊的水壩工程,可以改善環境,應該積極建設。對環境影響利弊相當,但工程的資源、社會效益巨大,綜合來看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據環境是可以改變的原則應容許其上馬。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破壞生態環境的水壩工程,應堅決反對。 只看到水壩的“利”,而忽視了水壩的“弊”,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掠奪行為,同樣,過分夸大水壩的“弊”,反對在一切河流上建水壩,反對一切水利工程,決不是對待水壩應有的態度。
1,就三峽大壩為列,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的一項關鍵性措施。并兼有發電、航運、灌溉、供水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巨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對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大壩的建設可以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以我國為例,由于季風性氣候,暴雨集中,盡管時常有洪澇災害發生,而從總體上講,淡水資源十分缺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用水需求的增長,要解決我國的水資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須建設一批大型蓄水水庫,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從而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程度。縱觀歷史,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如果沒有特殊環境形成的天然水資源充足保證,幾乎無一例外的必須依靠水壩蓄水來解決其水資源供應問題。三峽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7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對周邊省區的水資源短缺的情況起到了緩解作用。
2,大壩給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國已面臨著能源危機。煤,天然氣,石油的剩余可采儲量正在逐漸降低,如果按目前的消費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將會枯竭。所以,要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盡管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風力和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還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社會需求。當前,全世界上大約20%的電力是來自水電,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的比重還很小。水電是目前唯一一種技術上比較成熟的、可以進行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
3,大壩的建設對防洪具有重大的意義。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流域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是中國城市和人口最為密集、社會和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間,長江曾發生大小洪災214次,平均約十年一次,給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防洪是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
工程建成后,將有效地攔蓄長江上游的洪水,使長江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從而保護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耕地免受洪水威脅。
(二)大壩的建成也帶來了許多問題
1.長江上游影響河床演變作為關鍵的造床質是礫亂卵石,不是泥沙。三峽一帶屬石灰巖地貌,這壩得怎么建才能防止滴水穿石?那水的壓力如此之大,而三峽地區的脈形縱橫交錯,是極易發生地震的板塊擠壓地區,如此多的水聚積在一個狹長的河谷中,危險至極修壩后原來年年逐出夔門的礫卵石將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內就堵塞重慶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沒江津河川一帶
2.水庫淹沒耕地,移民和城鎮遷建,會加劇本來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劇植物的破壞、水土流失和生態惡化。
3.目前庫區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年排放量已超過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較嚴重的污染帶。建庫后,庫區水體流速減緩,復氧和擴散能力下降,將加重局部水域污染。
4.三峽工程將改變庫區及長江中下游水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條件進一步惡化;對四大家魚的自然繁殖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5.三峽水庫運行后,長江中下游河道出現沖淤變化;對長江中游平原湖區低洼農田土壤潛育化、沼澤化有一定影響;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對上海的影響尤其明顯。
1,就三峽大壩為列,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的一項關鍵性措施。并兼有發電、航運、灌溉、供水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巨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對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大壩的建設可以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以我國為例,由于季風性氣候,暴雨集中,盡管時常有洪澇災害發生,而從總體上講,淡水資源十分缺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用水需求的增長,要解決我國的水資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須建設一批大型蓄水水庫,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從而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程度。縱觀歷史,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如果沒有特殊環境形成的天然水資源充足保證,幾乎無一例外的必須依靠水壩蓄水來解決其水資源供應問題。三峽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7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對周邊省區的水資源短缺的情況起到了緩解作用。
2,大壩給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國已面臨著能源危機。煤,天然氣,石油的剩余可采儲量正在逐漸降低,如果按目前的消費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將會枯竭。所以,要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盡管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風力和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還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社會需求。當前,全世界上大約20%的電力是來自水電,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的比重還很小。水電是目前唯一一種技術上比較成熟的、可以進行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
3,大壩的建設對防洪具有重大的意義。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流域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是中國城市和人口最為密集、社會和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間,長江曾發生大小洪災214次,平均約十年一次,給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防洪是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
工程建成后,將有效地攔蓄長江上游的洪水,使長江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從而保護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耕地免受洪水威脅。
(二)大壩的建成也帶來了許多問題
1.長江上游影響河床演變作為關鍵的造床質是礫亂卵石,不是泥沙。三峽一帶屬石灰巖地貌,這壩得怎么建才能防止滴水穿石?那水的壓力如此之大,而三峽地區的脈形縱橫交錯,是極易發生地震的板塊擠壓地區,如此多的水聚積在一個狹長的河谷中,危險至極修壩后原來年年逐出夔門的礫卵石將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內就堵塞重慶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沒江津河川一帶
2.水庫淹沒耕地,移民和城鎮遷建,會加劇本來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劇植物的破壞、水土流失和生態惡化。
3.目前庫區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年排放量已超過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較嚴重的污染帶。建庫后,庫區水體流速減緩,復氧和擴散能力下降,將加重局部水域污染。
4.三峽工程將改變庫區及長江中下游水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條件進一步惡化;對四大家魚的自然繁殖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5.三峽水庫運行后,長江中下游河道出現沖淤變化;對長江中游平原湖區低洼農田土壤潛育化、沼澤化有一定影響;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對上海的影響尤其明顯。
中圖分類號:J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036-02
裝飾性,是書法等一些藝術作品的重要特性,也是廣大群眾熱心收集書畫的重要用途之一。改革開放以后,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開始從創造生活向享受生活過渡,消費方式也逐漸由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轉變,于是一大批人開始投入文化市場,不斷收集各種書法繪畫作品,但是,由于名家的字畫較為珍貴,很難得到,況且人們收集字畫并不是因為其藝術價值,而是為了裝飾、充實自己,因此這就需要當代的書法家們在書法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增加裝飾性元素,以強化書法作品的裝飾。為此,本文從當今社會的熱點出發,介紹了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發展的現狀,并通過對該現象的利與弊的分析,進而探討出調整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與書法本身的關系、促進書法藝術進一步發展的新途徑,為實現書法現代化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導性意見。
一、我國當代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發展的現狀
我國當代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的發展,是人們缺乏文化藝術鑒賞水平,片面追求裝飾效果,滿足自身虛榮心的必然結果。雖然,裝飾性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書法創作的發展,注入了時代的新氣息,,為其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但是由于裝飾性元素在我國書法創作中的發展存在盲目性,且發展不均衡,導致文化創作市場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當代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的發展十分迅猛,嚴重改變了書法創作的初衷
由于書法創作逐漸進入文化市場,開始被市場經濟規律所影響。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裝飾性元素的需求,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書法創作者開始改變了書法創作的初衷,用功利性的思想,去進行“討好性”的創作,使書法創作失去了本身應該具有的藝術價值,嚴重的影響了書法創作的進一步發展。
(二)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的發展,引起了“裝飾性”文化理念向其他文化創作領域蔓延
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的惡性發展,不僅僅對自身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且也嚴重的影響了其他文化創作行業的發展。書法創作中的裝飾性元素,通過文化市場,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應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業時代化的進程,但是,“裝飾性”文化理念也得以向其他文化創作領域蔓延,從而使整個文化創作領域籠罩在功利性的陰云之下,失去了文化創作最初的藝術價值。
二、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利與弊
(一)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的有利價值
裝飾性元素在書法創作中的廣泛應用,大大加快了書法創作時代化的進程,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文化創作的創新和發展,另外,也使得書法創作進一步融入到文化市場之中,實現了市場化,促進了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得到進一步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
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的進一步發展,到如今已經出現了失控的現象,漸漸打破了書法創作中的平衡,使書法創作逐漸失去了初衷,從而進一步影響到其他文化創作行業的發展,導致了功利性思想在整個文化領域廣泛的傳播,從而對社會僅存的心靈凈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三、調整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與書法本身的關系、促進書法藝術進一步發展的新途徑
(一)明確書法作品的最本質作用,在為其注入時代化的新氣息的同時,保證書法的本質不能被改變
書法創作,作為表現人類思想、寄托人類情感的藝術形式,在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同時,塑造了人們的性格,激勵人們更好地生活。由于書法創作與創作人的思想和生活狀態緊密相關,所以,書法創作具有不可避免的社會屬性,必須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自身,保持鮮明的時代性特征。因此,書法創作必須與當今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強化創作過程中的裝飾性元素的發展,滿足人的需要,為書法創作注入時代的活力,不斷推動書法創作的現代化發展。但是,在與時俱進發展的同時,我們的書法創作者必須明確書法作品的最本質作用,保證書法的精髓不被時代精神所侵蝕,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協調書法本身的藝術價值與裝飾性元素的關系,實現書法創作真正意義上的完善和發展。
(二)加大對文化市場尤其是書畫市場的干預,盡可能的通過經濟法規,規范書法創作
隨著經濟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大的文化因素,開始轉變為商品進入文化市場,書法創作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書法創作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就必須遵循市場的規律,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裝飾性元素的需求。因此,只有通過制定相關的市場經濟法規,加強文化市場的規范性管理,保證書法創作交易市場的公平性、合理性和有序性,才能夠有效的控制裝飾性元素在書法創作中的應用,減少濫用情況的發生,促進書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三)加強文化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人們的藝術鑒賞水平,改善人們對書法作品中裝飾性元素的偏好
雖然人們的思想素質不斷提高,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強烈。但是,由于大多數人市井生活氣息濃厚,缺少相關的藝術修養,對書法創作的認識也比較狹隘。因此,我國應該進一步普及文化藝術知識,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首先,要緊緊抓住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的重要作用,不斷地改革教育制度,調整教育內容,提高文學藝術鑒賞在教育工作之中的比重,從而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其藝術修養。其次,要加強“文化下鄉”、“村民圖書館”等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實現藝術理念的普及,從而改變人們對書法創作“必須要有裝飾性”的看法,有利于促進書法創作的進一步發展。
四、結語
目前,我國的書法創作中的裝飾性元素不斷地增加,甚至有泛濫成災的趨勢,而我國現階段對書法創作中的裝飾性元素發展的研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令人滿意的成績,但由于該工作本身起步晚,研究的開展還處于初步探索的階段,再加上國家政府部門缺乏對該項研究工作的重視,沒有給予足夠的資金以及政策支持,無法為該項工作的進一步提供一個良好的研究基礎,所以該項研究工作,現在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突出的問題。因此,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書法創作中的裝飾性元素不斷地增加現象的重視,不斷加大對該項工作的人才支持、技術支持與投資力度,努力為該項研究工作建立一個良好的研究基礎,從而加快該項研究工作的研究進程,爭取早日探索出調整書法創作中裝飾性元素與書法本身的關系、促進書法藝術進一步發展的新途徑,努力保障傳統的書法藝術的健康發展,并適度的與時代要求相結合,體現書法藝術的裝飾性,實現書法在當今時代的普及,從而提高廣大人民的藝術水平和審美眼光,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羅文章,王中陽.從“大書法史觀”到作為文化策略的中國書法價值觀[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1(2):26-28.
一、專題研究類
1. 談談產品壽命周期與營銷策略的關系
2. 產品特點與廣告媒體的選擇
3. 定價技巧的應用
4. 淺析直接營銷在企業銷售中的應用
5. 論公關促銷策略
6. 定價策略和降價決策分析
7. 企業綠色營銷問題的探析
8. 分銷渠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 高新技術企業營銷渠道設計與創新探討
10. 試論企業銷售渠道的創新與優化
11. 網絡時代的消費特征及營銷對策
12. 國際營銷中產品的包裝、促銷與傳播
13. 制約我國企業開展綠色營銷的原因及其對策
14. “定制營銷”理念的前瞻及潛力芻議
15. 市場營銷觀念與商品包裝的倫理道德問題
16. 分銷網絡的有效管理與創新
17. 論渠道價值鏈增值管理對策
18. 跨文化交際中的跨國公司營銷策略
19. 淺談產品直銷的利與弊
20. 營銷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1. 淺議利用營銷中的非價格因素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2. 市場定位戰略的應用
23. 市場滲透策略的應用
24. 銷售人員銷售目標值確定的依據
25. 談談與推銷對象的交往技巧
26. 銷售工作中的渠道組合策略
27. 產品壽命周期與渠道組合策略
28. 如何合理控制銷售費用
29. 關于連鎖經營運行模式的思考
30. 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產品營銷策略探討
31. 市場營銷渠道的沖突與管理
32. 試論網絡時代的客戶關系管理
33. 從汽車銷售談制與集團經營
34. 企業文化在產品銷售中的推動作用
35. 服務營銷新模型
36. 論“名牌”的特征及產生條件
37. 我國銀行業市場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8. “4P”、“4C”、“4S”三位一體的結合與應用
39. 快速消費品的營銷渠道管理
40. 營銷組織設計和再造問題
41. 商品房市場營銷策劃問題
42. 高新技術產品營銷問題探討
43. CRM在汽車營銷企業中的開發與應用
44. 我國企業綠色營銷理念及實踐的特征分析
45. 論生態型企業營銷體系的建立與改造
46. 高科技企業的網絡營銷
47. 中國汽車企業自主品牌營銷策略研究
48. 國內連鎖經營模式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49. 醫療服務營銷中的客戶關系管理
50. 網絡營銷時代旅游企業的客戶關系管理
51. 網絡營銷中的廣告策略探究
52. 淺析服務企業個性化服務營銷策略
53. 家電連鎖企業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54. 我國房地產營銷策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5. 網絡購物中影響消費者信任的因素研究
56. 體驗營銷在某行業的運用
57.論服務企業的客戶關系管理
58.跨文化營銷的挑戰與對策研究
59.營銷渠道變革的新趨勢研究
60.高科技產品的營銷戰略研究
61.整合營銷及其應用分析
62.企業危機公關研究
63.談判中的溝通技巧
64.論營銷城市
65.企業內部公共關系研究
二、企業、產品研究類
1. 某企業(產品)的市場調研
2. 某公司CI設計方案
3. 某企業廣告案例分析
4. 某企業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的實施方案
5. 某企業銷售激勵機制的設計
6. 某公司營銷戰略研究(畢業論文參考網整理收集 lw61.com)
7. 某公司營銷隊伍的組織與設計
8. 某公司企劃案例研究
9. 某企業促銷方式評價
10. 某企業服務質量控制方案與評價
11. 某產品企劃案
12. 某公司或產品廣告效果評價
13. 某企業品牌營銷策略研究
14. 為某企業制定銷售人員培訓計劃
15. 某產品分渠道研究
16. 為某企業制定銷售人員培訓計劃
17. 為某企業制定銷售人員培訓計劃
18. 某企業新產品營銷策略研究
19. 對某產品的市場預測
20. 某產品市場調查表的設計及分析
21. 某新產品投放市場的營銷策略組合
22. 某產品壽命周期分析及營銷策略的選擇
23. 某企業內部治理機制與企業營銷績效關系研究
24. 某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的選擇與實施
25. 淺析某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問題以及對策
26. 如家經濟型連鎖酒店的營銷策略分析
27. 寶潔洗發水多品牌實施的效度分析
28. 諾基亞新產品開發程序的效度分析
29. 宜家公司對我國家具零售業的影響與對策
30. 對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發展戰略的探討
31. 沃爾瑪連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2. 蒙牛公司企業文化營銷探析
33. 海爾集團員工與顧客滿意度探析
34. 李寧公司品牌營銷研究
35. 中國某品牌國際化戰略研究
市場營銷論文題目
市場營銷專業2010屆部分畢業論文題目(市場營銷類) 1,中小企業產業市場營銷障礙與對策
2,供應鏈系統中關于提高服務質量的探討
3,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選擇問題的研究
4,淺談產品直銷的利與弊
5,呼倫貝爾市旅游營銷問題和發展策略
6,呼倫貝爾市保險業市場營銷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 7,呼倫貝爾市旅游業營銷策略與分析
8,營銷創新——我國企業的營銷創新研究
9,淺析電子商務產品的定價方法與策略
10,從銀行業務拓展看銀行營銷
11,我國企業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2,營銷整合的策劃性研究
13,我國網絡游戲營銷策略分析——以《 》為例 14,關于呼倫貝爾市寬帶市場的調查報告
15,小論電子商務對市場銷售的影響
16,論營銷職能是企業的基本職能
17, 談企業目標市場選擇與產品開發
18,某產品壽命周期分析及營銷策略的選擇 19,營銷策略中廣告的運用
20,產品特點與廣告媒體的選擇
21,論消費心理預測
22,消費心理與廣告研究
23,營銷活動中的公共關系分析
24,營銷活動中的定價技巧
25,激勵因素在銷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6,我國不同職業和收入群體的消費心理現狀研究 27,市場細分原理與企業目標市場選擇
28,某新產品投放市場的營銷策略組合
29,我國服裝業營銷渠道管理研究
30,快速消費品行業營銷渠道管理研究
31,我國連鎖企業商品配送問題研究
32,連鎖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研究
33,企業對經銷商的選擇和管理
34,我國物流現代化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35,淺析當前工商企業營銷渠道的矛盾沖突 36,水平渠道沖突與管控
37,垂直渠道沖突管控
38,中小企業品牌建設研究
39, 結合行業談企業營銷戰略選擇
40,中小企業市場營銷定位研究
41,企業定位與企業品牌建設的關系研究
42,企業定位中差異性特征的選擇
43, 中小企業市場目標市場選擇
44, 中小企業的差異性塑造
45,中小企業產品組合策略選擇
46,產品組合策略與價格策略協同問題研究 47,終端主導市場條件下企業渠道變化
48,談談產品壽命周期與營銷策略的關系 49,企業包裝策略研究
50,差異化營銷策略分析
51,產品分銷中竄貨問題研究
52, 論新產品開發策略
53,論渠道創新策略
54,論酒類產品的渠道策略
55, 食品企業品牌提升研究
56,中小型企業應該如何設計渠道結構 57, 啤酒企業的渠道策略研究
58,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研究 59,論供應鏈戰略聯盟管理
60,市場預測手段研究
公共關系論文參考題目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公關問題 2,鄉鎮企業的公共關系問題研究
3,試論公關策劃的幾個問題
4,試論廣告策劃
5,創新思維在公關中的應用
6,經濟全球化與公關觀念創新
7,產品推銷中的公關策略
8,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形象策略
9,良好的購物環境在促銷中的意義
10,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中的公關問題
12,市場經濟與公共關系的關系
13,試分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14,組織變革的理論分析
15,試論現代管理的系統觀
16,試論現代管理的人本原理
17,政府公關形象的塑造
18,企業文化建設研究
19,公共關系在我國的發展趨勢
20,公共關系危機處理的對策
21,組織形象構成要素分析
國際市場營銷論文:
1,國際企業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2,國際企業市場進入模式及其選擇研究 3,跨國經營中的文化營銷
4,論我國出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構建
5,知識經濟條件下國際營銷渠道的變革趨勢與策略
6,國際營銷的兩個流派: 標準化觀點對適應性觀點 7,國際營銷: 標準化與差異化的融合
8,國際營銷渠道中的渠道行為
9,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營銷戰略新發展 10,國際營銷渠道新特點與跨國經營
11,試論我國企業在國際營銷中的品牌策略
12,中國企業國際營銷進展: 階段特征與戰略轉變 13,經濟全球化與我國國際營銷戰略
14,試論跨國戰略聯盟與提高企業國際營銷效率 15,全球本地化: 國際營銷之謎
16,綠色貿易壁壘與國際綠色營銷研究
消費者行為學論文:
1,品牌形象的消費行為學研究
2,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
3,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分析與引導
4,關于綠色消費行為的思考
5,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探析 6,解讀女性消費者行為學的理論范式
7,區域差異的消費行為研究
8,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消費者行為
9,論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及其社會心理特點 10,消費體驗理論評述
11,個人消費行為模型分析
12,方消費者行為學研究理論和方法評析 13,非理性消費行為理論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費行為特點與營銷策略
15,廣告信息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及作用
16,影響農民消費行為的制約因素及化解 17,農村不同收入群體消費行為特征分析 18,大學生通信業務消費行為分析
19,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現狀, 原因和對策 20,對從眾消費行為的分析與思考
21,轉型時期中國消費行為研究
22,網上消費者消費行為研究
服務營銷論文題目:
1,論服務與服務營銷
2,服務營銷研究的熱點與發展趨勢
3,服務營銷創造顧客忠誠
4,超市服務營銷戰略探析
5,關系營銷: 服務營銷的理論基礎
6,透視服務營銷的分析框架
7,服務營銷: 21 世紀企業營銷立足之道 8,服務營銷打造顧客滿意
9,現代企業中的服務營銷
10,服務質量分析及評價研究
11,服務營銷的定價策略研究
12,論服務營銷的有形化策略
13,服務營銷創造顧客忠誠
14,服務利潤鏈與內部營銷
15,客戶關系管理在醫院服務營銷中的應用 16,服務營銷的基礎探析
17,知識經濟與服務營銷
18,顧客滿意戰略與服務營銷
19,企業服務營銷的初步探討
20,服務質量差異模型及應用
21,服務營銷與企業經營戰
22,城市超市顧客消費行為模式研究
2017市場營銷畢業論文題目提綱格式架構相關文章:
1.2016市場營銷論文題目參考
2.2016屆市場營銷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這本書一開始并不是討論“分工”的問題,而是就“價值”展開敘述。而且李嘉圖并沒有按照常理只是談論價值問題,而且他還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資、資本、利潤、一般利潤等等的存在,并且就這幾方面也論述了一番。這些問題本應該在價值分析的基礎上才需要進一步說明的,但李嘉圖卻有著其自己獨特的一面。
一、聯系生活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初中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正處于性格與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在初中開設思想品德課的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思想品德課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在教學中不能局限于純理論的講授,更重要的是要將道德行為規范與學生的行為實踐相結合,也就是說要將思想品德的教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來學習,可以改變傳統思想品德課說教式的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讓學生從生活中提取知識,用知識來指導實踐,更利于學生將道德標準內化為行為實踐,從而真正實現進行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目的。如在學習《消費及消費者權益》時,我在課前收集了我們身邊的消費行為,如超市銷售過期產品,以學生所熟知的生活現象來導入新課,讓學生針對這一消費行為展開討論。這樣的導入使學生認識到了思想品德課的知識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二、時事熱點導入,引發學生的關注
思想品德課具有較強的時代性,這決定了我們的課堂教學要與社會接軌。利用時事熱點來導入新課的學習,可以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強烈的關注,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們要將思想品德課新知的講授與社會所普遍關注或關心的話題聯系起來,以備受關注的話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開發學生的智力,啟迪學生的思維。在引導學生討論與交流時,教師要做到張弛有度,要做到導之有法、導之有度,要以時事熱點順利地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上來。
三、多媒體導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具有圖文并茂、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特點,可以滾動的文字、優美的圖片、形象的圖像、動聽的聲音、動態的畫面來傳遞信息,讓靜止的文字教材豐富起來,立體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將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移到課堂上來。這些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與注意力在所學內容上,產生高昂的學習情緒,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產生身心愉悅之感,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與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主性與創造性。如在學習《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這個知識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憑借教師的講解與教材的文字與圖片,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強大特點,收集相關的圖片、視頻與文字資料,制作成課件,向學生形象直觀立體地展現出來,從而為學生提供大量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此時再進入新課的學習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問題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我們的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地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初中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當學生無法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時,會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進入“憤悱”狀態,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產生強烈的解決問題的強大動力。這正是我們進行教學的最佳時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特點,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系列富有藝術性、挑戰性與探索性的問題,以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順利進入學習與思維的最佳狀態,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來。如在教學《網絡交往新空間》這一內容時,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已廣泛地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評論網絡呢?這樣的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較為熟悉,學生對此有太多的感觸。問題激起了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學生經過主動思考,聯系生活實際發表了個人的獨特見解,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閱讀文本,展開教學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五、談話式導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
植入式廣告,又稱植入式營銷、“隱性廣告”或“嵌入式廣告”。它是指將產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視覺符號甚至服務內容策略性地融入電影、電視劇或其他電視節目內容中,通過場景的再現,讓觀眾不自覺地接受到商品或品牌信息,留下對產品及品牌印象,繼而達到最終的營銷目的。
從2005年的《天下無賊》到2009年的《非誠勿擾》,植入式廣告的巨大收益,廣泛性和持久性的影響等,都顯示出一種全新廣告傳播模式的沖擊力,同時也顯示傳統廣告的發展開始顯現出瓶頸,影視廣告新的營銷時代已經來臨。
一、《非誠勿擾》系列電影廣告植入分析
《非誠勿擾》系列電影將植入式廣告再次推向了,片中大量的、品類繁多的商品廣告,可謂是植入式廣告的登峰造極之作。下面我們將對兩部影片中植入廣告概況進行探究。
1)手機產品:《非誠勿擾》影片中主要演員使用的都是Motorola手機,利用畫面和手機鈴聲向觀眾提示品牌。特別是當女主角寫完遺書后,隨手拿起Moto―Aurarl向觀眾們展示了這部豪華手機的絢麗外表,在人物內心獨白的同時,鏡頭給了這款手機15秒的特寫。雖然這些植入方式缺乏創意和創新,但對于像摩托羅拉這樣的大品牌而言,足以延續與觀眾的交流。
2)酒類產品:酒作為人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產品,植入電影之中理所當然。
片中植入的酒類有2種―――“劍南春15年”和“溫莎威士忌”。這兩種酒在劇中的植入手法遭到了許多觀眾的詬病。例如,劇中“劍南春15年”擺放在男女主角之間,無論鏡頭怎么切換,精美的劍南春酒瓶都能從各個角度被拍攝。但由于對細節的把握不夠,光線、瓶身顏色等問題,品牌曝光度不夠。“溫莎威士忌”的“加冰塊不加綠茶”植入廣告雖略顯“粗魯生硬”,但在該品牌的廣告語已被傳播的基礎上,該則植入廣告效果明顯,這在后面會有研究。
3)汽車產品:影片中出現的所有車輛均為斯巴魯贊助。影片中葛優與好友在北海道之旅結束道別時,車內GPRS上閃爍的商標引人注目。電影充分展示了斯巴魯汽車的安全、舒適和先進的導航系統,充裕的車內空間和在野外行駛中優越的操控性。斯巴魯公司隨著電影的公映迅速跟進公關活動,擴大聲勢,一時間品牌隨著電影的情節與日本北海道美景一起為中國觀眾津津樂道。
《非誠勿擾Ⅱ》中的植入式廣告
1)汽車產品:奔馳汽車。《非誠勿擾Ⅱ》影片中主角所使用道具全為奔馳,典型的道具植入手法,且姚晨頭頂的車廂上出現碩大的GMC汽車logo,由于植入手法粗俗和出現場合頻數太高,很多觀眾調侃其為“最搶眼”和“最刺眼”的植入。
2)手機產品:朵唯手機。舒淇在劇中所使用的一款新品牌手機,影片中笑笑就是拿著朵唯手機與秦奮保持聯絡,傳達她的關心,愛護,問候。這些道具或場景的植入是劇情不能規避的,表現方式相對自然流暢,朵唯的植入式廣告也收到很好的廣告效果。在得知影片開拍之后,朵唯手機斥資上百萬資助《非誠勿擾Ⅱ》全球推行宣傳,力捧品牌代言人舒淇。據說,自從上映以來,朵唯手機銷量大幅增長,銷量也爆增30%以上。
3)酒類:劍南春。李香山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癥后,為了借酒消愁,居然花50萬元在拍賣會上拍得一瓶酒,并請秦奮一起品嘗,這瓶天價酒就是劍南春,與劇情的脫節及無厘頭的植入讓觀眾大跌眼鏡。
二、《非誠勿擾》系列電影中植入式廣告效果調查
《非誠勿擾》兩部電影不長的劇情中卻通過鏡頭特寫、角色口述等方式植入大量直白淺顯的廣告,電影雖然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整體廣告植入觀眾記憶最深刻,但兩部影片中每則植入廣告效果卻大不相同。對兩部影片中植入數量驚人的廣告,但通過研究發現最有可能很快獲得知名度的產品是快速消費品,像保險、理財品種以及豪華酒店,太過高端和昂貴消費人群有限,這樣的植入不一定有效果。
植入式廣告的大小影響觀眾對品牌的認知和記憶,但對購買意向沒有影響。植入式廣告的位置影響觀眾對品牌的記憶,但對品牌認知和購買意向沒有影響。觀眾對植入式廣告的態度,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對他們的品牌認知、記憶和購買意向都沒有顯著影響,植入廣告對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和購買意向都沒有體現很大作用。
通過研究學習消費者心理相關論文發現,參與程度高的消費者群心理、實體行為以及情感上的付出要比參與程度低的消費者群高;又由于他們對產品或服務本身可能較感興趣,且對植入產品或企業理念較有認同感,因此他們會有更強的決策控制和認知控制感,容易產生較高的滿意度。
三、從《非誠勿擾》系列電影看我國植入式廣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從《非誠勿擾》系列電影植入效果來看就存在如植入過度,生硬,失當等等問題。集中體現以下在四個方面:廣告植入過多,在影視劇或節目中,可供植入廣告的容量有限,過度使用會引起受眾反感;廣告植入生硬,植入的手法生硬,故事情節與植入品牌牽強,品牌與情節不能無聲勝有聲的,只能制造一種分離,造成兩張皮,嚴重影響了影片的美感;廣告植入失當,電影是具有一定藝術表現力的,影片中有好壞、對錯、美丑等價值評判的內容,廣告則沒有這么多是非的區分,只是向大眾介紹產品。
馮小剛系列電影開創了中國電影內嵌軟廣告的商業模式先河。植入式廣告也是一個復雜的操作過程,不是“想植就植”,一植就‘入’,成功是需要策略,通過影片的成功與失敗品牌植入對比研究,我們得出以下建議:要充分考慮目標人群。廣告主的目標消費者與影視劇或節目的目標受眾分析有沒有交集,這一點是采用植入式廣告時優先考慮的問題;植入式廣告要考慮品牌或產品自身的特點。雖然植入式廣告是一種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種產品使用此種方式都會取得良好的信息傳播效果。因此要先從產品自身的特點出發,來判斷其是否適用于植入式廣告。(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史庭飛.電影《非誠勿擾》中的植入式廣告分析[D],2009年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2]周黎明.植入廣告,奧秘何在[J].看電影, 2009.(19).
[3]廖秉宜.從廣告形態變遷看植入式廣告的未來發展[J].《廣告大觀》,2010.(2).
[4]方懌.淺析馮小剛電影中的植入式廣告[J].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2009年第12期.
與此同時,近幾年來,建立信用體系作為完善市場經濟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逐漸得到了更多部門和企業的關注。各地都逐漸出臺了一些關于信用體系建設的法律和規范。這些法規的先后出臺,提出了依法披露、合法征集、信用服務、失信懲戒、信用管理等推動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系列設想和指導意見,在政府立法規范信用征信領域做了一些探索,但這和征信幸搗⒄溝惱逍棖笙啾仁竊對恫還壞摹T謖饜歐裥幸檔淖既牘芾懟⒋右等嗽鋇鬧耙底矢窆芾懟⒅匆導際踝莢頡⑿幸當曜嫉確矯嫫裎共⒚揮諧鎏ń先嫻墓芾砉娣丁?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活動,信用同樣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電子商務和信用服務都是發展很快的新興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從二者的關系看,一方面,電子商務需要信用體系,而信用體系也很可能最先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廣泛的應用并體現其價值。因為電子商務對信用體系的需求最強,沒有信用體系支持的電子商務風險極高;而在電子商務的基礎上又很容易建立信用體系,電子商務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再加上電子簽章四者相互呼應交叉形成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之上,只要稍加整合分析,進行技術處理,就可以建立信用體系,并且該信用體系對電子商務是可控的。于是,整合電子商務與信用體系,或者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就成為一種需求,一種目標,一項任務。
那么,電子商務及信用體系之間究竟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政策法律環境將對信用體系的建立完善造成怎樣的影響等等?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1信用體系大象無形
長期以來,對于如何規范電子商務活動,人們確立了幾種基本模式,那就是技術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與信用保障。在電子商務和網絡發展的初期,人們更多地偏重于從技術上進行規范,如加密、認證等安全措施,都是以技術為核心的。但很快人們就認識到了過于依賴技術手段解決電子商務中的問題存在著弊端,便開始更多地考慮行政管理和法律制裁。而信用保障與技術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相比,又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那就是從一定意義上看,信用保障主要是創造一種可信賴的商業環境,尤其是與法律制裁相比較,它既是一種“軟環境”,具有法律制裁所難以具備的防患于未然的功效,又不會面臨技術手段難以解決的交易安全性與便捷性的矛盾。電子商務的生命就在于其快速和便捷性,如果過多地利用技術手段和行政干預手段對網上交易進行管理,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但卻恰恰限制了網絡交易方便快捷的特點,使其優勢喪失殆盡。所以,總的來看,在規范電子商務活動的四種主要措施中,信用體系可以說是一種最為靈活且最有可能與電子商務本身實現良性互動的規范模式,它可以無處不在卻同時能做到大象無形。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由于電子商務與信用體系在本質上的一致性,它們可以很容易地做到無縫連接,這種無縫連接所帶來的效率和便捷正是電子商務所必需的。而在行政管理及法律制裁中,我們發現,要實現它們與電子商務的無縫連接還是十分困難的。
2四種信用模式的利與弊
電子商務作為虛擬經濟、非接觸經濟,如果沒有完善的信用體系作保證,其生存和發展都將十分困難,個人和企業的交易風險都將提高。比如,買家付款后不能及時得到商品、賣家賣出商品不能保證收到貨款、商品質量問題、網上重復拍賣等等問題,都難以避免。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主要采取四種較為典型的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擔保人模式、網站經營模式和委托授權模式。中介人模式是將電子商務網站作為交易中介人,達成交易協議后,購貨的一方將貨款、銷售的一方將貨物分別交給網站設在各地的辦事機構,當網站的辦事機構核對無誤后再將貨款及貨物交給對方。這種信用模式試圖通過網站的管理機構控制交易的全過程,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商業欺詐等商業信用風險,但卻需要網站有充足的投資去設立眾多的辦事機構,這種方式還存在交易速度慢和交易成本高的問題。擔保人模式是以網站或網站的經營企業為交易各方提供擔保為特征,試圖通過這種擔保來解決信用風險問題。這種將網站或網站的主辦單位作為一個擔保機構的信用模式,有一個核實談判的過程,相當于無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在實踐中,這一信用模式一般只適用于具有特定組織性的行業。網站經營模式是通過建立網上商店的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在取得商品的交易權后,讓購買方將貨款支付到網站指定的帳戶上,網站收到貨款后才給購買者發送貨物。這種信用模式是單邊的,是以網站的信譽為基礎的,這種信用模式主要適用于從事零售業的網站。委托授權經營模式是網站通過建立交易規則,要求參與交易的當事人按預設條件在協議銀行中建立交易公共帳戶,網絡計算機按預設的程序對交易資金進行管理,以確保交易在安全的狀況下進行。這種信用模式中電子商務網站并不直接進入交易的過程,交易雙方的信用保證是以銀行的公平監督為基礎的。
我國電子商務目前所采用的這四種信用模式,是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為解決商業信用問題所進行的積極探索。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這些信用模式所依據的規則基本上都是企業性規范,缺乏必要的穩定性和權威性,要克服這些問題,政府部門必須加強對發展電子商務的宏觀規劃,包括銀行、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的協同作戰,才能使交易雙方在政府信用作為背景的基礎上建立起對電子商務的信心。
3信用體系是法律的輔助環節
通過近幾年來對于解決電子商務法律問題的實踐,我們發現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雖然種類繁多,形式多樣,但在解決辦法上,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類型:其一,已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只要盡快進行立法或修訂法律,就基本可以解決問題,典型的如電子簽章的法律效力問題;其二,目前對于該問題還沒有成型的解決方案,需要更多地從理論層面進行探尋,較為典型的有網絡的管轄權問題、數字產品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其三,也是最為普遍的一類,就是即便是出臺或修訂了相關的法律規定,其中的法律問題也難以馬上解決,需要相應的法律輔助機制的配合,或一個完善的法制環境的作用。這方面的例子有電子商務的信息安全問題、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電子商務的安全可靠保障問題、電子商務的法律救濟問題等等。也就是說,在這一類法律問題中,我們看到,盡管相應的法律規定十分明確,但是還有大量的違法行為存在,我國刑法對于信息安全的明確規定并沒有杜絕危害信息安全的行為,而我們的著作權法也難以使那些“拿來主義者”卻步。造成這種“令行禁不止”的原因很復雜,既與互聯網本身非中心性、虛擬性、跨地域性和高度自治性關聯,也產生于網上違法行為的隱蔽性、低成本和便捷性。而解決這種難題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在立法與修訂法律之外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律輔助機制,形成完善的法制環境,從各方面杜絕和制裁違法行為。而信用體系的建立就是該法律輔助機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4電子商務是信用體系在中國發展最快的領域
一方面,電子商務本身是信用體系存在和發展最好的土壤,在電子商務的基礎上又很容易建立起信用體系,電子商務的信息流、資金流甚至物流通過電子簽章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之上,只要稍加整合分析,進行技術處理,就可以建立信用體系,并且該信用體系對電子商務是可控的、互動的。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society each respect for the sharp increase in demand for large enterprises,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began to rise,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of education market, the mode of running a school with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large enterprises do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perfecting measures.
Key words: large enterprises;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 A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國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開始逐漸興起,并且在數量和規模上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也逐漸取得了社會的認可。如近年來相繼建立起來的北京吉利大學和北京聯合大學等,這些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立都是經政府批準,在教育部備案,由吉利集團等大型企業創辦的新型職業技術學院,這些學校都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文憑資格。這些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立為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培養人才、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隨著全球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呼喚著大批建設人才,對人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企業利用自身獨特資源優勢紛紛創辦高等學校也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尚不成熟,民辦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將高等教育的產業化曲解為商業化,功利主義太濃,以盈利為唯一目的,不擇手段,搞不正當競爭,辦學極不規范,低水平重復辦學,教育質量差。因此,本文對我國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這一辦學模式進行了研究,進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利與弊。
當前我國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優勢
一般而言,評價企業辦學質量高低的標準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一般性質量要求,也就是企業辦學要符合我國當前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另一個是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也就是早在總方針的指導下,企業辦學要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辦學定位以及社會的具體需求來制定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這一目標規定著人才培養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企業辦學所培養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與公辦高校相比,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具有以下優勢:
(一)有助于滿足教育消費的不斷需求
近幾年來隨著高考人數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將面臨著考生人數增加與公辦高等學校招生規模固定的矛盾,很多考生由于競爭激烈被淘汰而無學可上,這部分人大多數選擇了過早的進入社會參加工作。但是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較低,在人才市場中沒有較強的競爭力,只能從事較低層次的工作。因此從當前市場供應關系看,我國公辦高等教育的供給有限,而人們的教育消費熱情空前高漲,家庭或個人花錢滿足子女或自身的教育需求的意愿也在逐漸增加。這些需求為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因此企業辦學在這個機遇上擁有很好的優勢,有助于作為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進一步的培養職業技術人才。
(二)依靠大型企業具有較強的資金優勢
盡管當前我國財政收入每年高速增長,但是對于教育經費的支出增長較為緩慢,而且即使今后每年國家財政性經費在絕對數上有所增加,增長量的大部分也將用于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撥款難以增加,這極大地影響了高等教育的質量。除此之外,捉襟見肘的高等教育財政還使得許多公辦高校向銀行大量貸款,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而依靠大型企業資金充足使其具備了投資高等教育產業的能力。
(三)具有獨特的產品優勢
企業的競爭力來源于自己產品優勢,即產品的差異化優勢,這一點也同樣適用于企業辦學。與公辦高校相比,企業辦高校不僅具有現代大學的一般的辦學理念,它還具有個性化的辦學理念,引導學生價值取向走向多元化,學生更看重能力而不是文憑。這些職業技術學院能夠最大限度地考慮人才市場的需要,強調實用性、技能性、職業性、復合性,其專業設置與地方經濟結合得比較好。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地區對人才的需要,充分利用當地教育資源,力求辦出特色。
二、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存在的問題
(一)生源質量問題
一般而言,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生源質量問題,公辦大學的不斷擴招, 也吸引走了大部分高質量的學生, 進而導致民辦高等教育的生源質量逐年下降。他們的招生對象主要是中專技校學生和應屆(及往屆) 高考落榜生,對于學生和學生家長而言,選擇職業技術學院大多是一種無奈之舉。這些學生在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上與公辦高校的學生有較大的差距,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存在不少混文憑的現象,他們進入職業技術學院,自信心不足。面對這樣的生源,職業技術學院要想不斷提高教育質量,難度是很大的。
(二)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隊伍問題
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的高低往往成為能否吸引生源的重要條件,當前許多企業所辦的職業技術學院盡管十分注重對于質量高的教師的引進,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兼職的形式聘請的,這也是短期內很難改變的局面。目前,許多職業技術學院沒有做到以全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反而使兼職教師成了教師隊伍的主體。與專職教師相比,兼職教師教育責任心相對較差;民辦高校一般只有課堂“傳道”,少有課余“授業、解惑”,教學環節不完整,授完課就走人,課后缺乏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甚至很多高校的研究生也走上了講臺,成為兼職教師中的一員。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沒有任何教學經驗,而且教學目的非常功利,為掙點生活費而干,功利現象嚴重,大家為保全飯碗,往往重視外在的顯性的分數教學,忽視內在的隱性的素質教育,教學效果“水分重”,教學質量可想而知。由于兼職教師居多,大家少有溝通協調,各唱各的調,往往只考慮自己所教授的科目,缺乏連續性與前后一致性,對教育的整體功能發揮不夠,教學策略表面化。
(三)教育管理觀念的缺失
首先表現在教育行政部門的觀念滯后,仍然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公立高校,僅僅視企業辦學為高教事業的補充或點綴,未視作重要組成部分來對待。其次表現在辦學者自身的教育觀念落后,一些企業的辦學者和管理者對教育基本理論及國際國內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等重大問題的理論儲備明顯不足,在辦學思想上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企業式管理等運作方式較為普遍,且對產業化的理解仍存較多偏差,將產業化等同于商業化,而顧及高等教育產業化的特殊性和規律性。
完善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的思路
(一)不斷強化大型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的先進管理意識
首先對于企業辦職業技術學院而言,由于無法像普通高校那樣獲得政府財政經費補助,因此,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面向市場配置資源,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激活辦學機制,提高學校教學管理和其他管理的效率,追求成本效應,通過與別的高校合作共享教師資源,從而降低辦學成本、提高教育效益。另外,進一步轉變企業式的經營模式。當務之急是從短期的盈利行為中跳出來,著眼于學校的未來,提高辦學經營者的素質、改善辦學經營環境、拓展市場空間、加強對辦學經營預算和辦學質量的控制。
(二)實施學校產品策略
職業技術學校管理大致可分為招生、育人和就業三大部分。正如北京吉利大學辦學模式而言,學校充分發揮企業辦學優勢,緊密依托吉利集團,加強與國內外優秀企業合作,產學深度結合,使學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直接對接。提出了以“就業導向、能力目標、學生主體、項目訓練、注重應用、素質發展”為辦學策略,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代表先進教育發展方向。這對于其他辦學者而言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首先招生要明確細分市場,建立多標準、多形式、多機會的報考招生模式。育人應打破專業壁壘,淡化專業界限,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和轉化專業,大力推行“訂單式”培養模式,使學生面向實踐、面向市場。就業要面向人才市場,做好人才需求的分析工作,積極利用本企業以及兄弟企業的用人需求,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和合作。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畢業、就業、創業教育。
(三)積極探索建設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
為了進一步的吸引教師人才,作為企業辦學而言,應當積極運用其管理的靈活性,確立“高素質、高水平、高待遇”的“三高”用人機制來吸引人才,將素質優良、具有現代教師品質的專職教師隊伍(含專職管理者)引進來,形成專兼職教師隊伍相結合的局面。這對于確保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益,促進企業辦學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B844.2
中國在歷史上經歷了從混亂到統一的過程,物質資源也從極度匱乏到空前興盛的過程。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盛行,帶來了娛樂文化市場蓬勃發展。但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處在初生階段,存在管理漏洞和制度的不完善等問題,導致娛樂文化的發展越走越偏,全民過度娛樂化現象嚴重,大眾逐步喪失了對文化的批判能力與反思能力,特別是作為年青一代的中職生正處在成長的過程,由于自身素質和辨別能力不高而有可能被誤導,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一、 娛樂文化的發展
建國初期,我國處在物質匱乏的歷史經濟條件下,大眾傳媒的普及面很窄,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國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彩色電視機和電腦、因特網的引入,帶來了娛樂文化的逐步興盛發展。娛樂文化借助這些新興的媒介工具,把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信息帶入百姓的生活,足不出戶能眼觀世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娛樂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已不滿足于普通的衣食住行信息的分享,過度娛樂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新需求。
二、 娛樂文化的特點
1、 凸顯時代性
網絡作為大眾文化的傳播載體,宣告著全民娛樂時代的到來,娛樂成分不斷被強化,大眾追求“去藝術化”娛樂方式的心理特征,致使大眾對娛樂化節目樂此不疲的追隨,“享樂”成為獲得社會認同的主要途徑。與此同時,大眾開始成為被愚弄和消費的對象,娛樂節目的道德底線一降再降,低級趣味暴露無遺。從形成原因來看,這些都是市場經濟導致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娛樂節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是現代人凸顯個性和挑戰自我實現夢想的方式。
2、 泛娛樂化
從我國現階段娛樂節目種類來看,泛娛樂化現象嚴重,新聞類紀實類等節目逐年減少,被動的處于一個尷尬的境遇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日漸增多的低級趣味的娛樂節目,大眾娛樂門檻的降低,使公共責任淡化,大眾用過度娛樂來填補內心的空虛感,逃避置身其中的現實世界,享受著娛樂帶來的虛幻式自由。
3、 親民化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大眾獲得信息的途徑變被動為主動,擁有了相對自由的話語權,很多娛樂節目也順應時勢,一改往日單向傳播的模式,通過一定方式取得與平民百姓的互動,如“選秀”,大大加強了親民性。這種現象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大眾的互動,滿足大眾的訴求,另一方面可以活躍娛樂文化的形式,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三、娛樂文化對中職生心理的滿足
1、 自我需求的滿足
一方面,娛樂文化滿足了中職生“自娛自樂”的需求,枯燥無味的學校生活令他們望而生畏,再加上零升學壓力更讓他們在學習上沒有動力,有些學校管理制度森嚴,人身自由多少受到限制,讓這部分學生迫切需要尋求一種方式可以寄托精神上的空虛和生活上的無趣,這時候網絡上形式多樣的娛樂節目首當其沖成為被選對象。
2、 滿足生活化審美心理
一直以來我國的娛樂文化都是以明星文化為主,與百姓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是現階段我國娛樂文化格局有所變革,娛樂節目變被動為主動,接受草根文化的植入,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再之,現如今網絡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增強了大眾對娛樂文化的發言權,中職生課余時間較多,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發表個人的觀點,參與點評,甚至有些學生自編自導微電影,這些使我們的娛樂文化來源于生活并貼近于生活,滿足了中職生對生活化審美情趣的需求。
三、 過度娛樂化對中職生心理產生的消極影響
娛樂文化的發展從某些程度上講滿足了中職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但過度的娛樂化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
1、 易渲染功利化價值觀
偶像劇、肥皂劇、微電影等是當前中職生最熱衷觀看的電視節目,但中職生社會經驗不足,判斷力不強,良莠不分,容易被各種為制造吸睛點賺取收視率而推崇功利化價值觀的電視節目所誤導。特別是有些媒體為了迎合大眾、吸引眼球,將焦點從社會民生轉向了犯罪、災難、花邊新聞上,放棄了媒體應有的價值導向,誤導了年青一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2、 易滋生自由主義傾向
中職生還是在校學生,應嚴格遵循學校紀律和制度要求,做好學生的本分,但現在有些學生受娛樂文化所標榜的追求個性、張揚自我的生活方式所誤導,喜歡在校園扮黑社會、大哥大,打架鬧事談戀愛,此類現象深刻反映出中職生對自我的迷失,對沉重生活的逃避,對現實問題的漠不關心,其結果將導致集體的無意識狀態。
3、 易使娛樂文化貶值
過度娛樂化易使娛樂文化貶值,早期的電視節目傳播的是說教文化為主,而現如今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提升,已不滿足于單一的說教文化,而將需求寄托在娛樂文化上,于是一大批打著說教幌子的娛樂文化應運而生,傳播的是披著低級趣味娛樂文化的說教,尤其是中職生,不接受說理類的文化傳播,而偏愛低俗的笑點多的娛樂文化,并不懂得如何欣賞有價值的東西。
五、正確看待全民過度娛樂化與合理引導中職生心理健康發展
縱觀娛樂文化的發展歷程,它已經深深走入了大眾的生活中,全民過度娛樂化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充分說明了市場經濟背景下文化整合的功利性和表面性,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種經濟結果并合理引導中職生的心理走向,使中職生在時代的浪潮中不誤入歧途,正確認識到娛樂文化的利與弊,并能為己所用。
【參考文獻】:
[1]吳春輝;中職學生學校適應的狀況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