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化學的知識大全11篇

時間:2024-04-08 16:23:3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關于化學的知識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關于化學的知識

篇(1)

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傅鷹教授說“化學給人以知識,化學史給人以智慧。”化學史是化學教學中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資源。

1.結合化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我國古代的化學成就舉世聞名,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和奠基人。通過介紹這些,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結合化學史,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在化學發展史上,科學家對一些化學現象的認識過程其實也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是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建立過程。例如,結合空氣組成的內容教學,向學生講清空氣的組成現在看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實,但在當時卻有許多科學家對此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從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到拉瓦錫等為代表的科學家,是在經歷了一個復雜的過程后才得出結論的。

3.結合化學史,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通過對化學家奮斗史的教學,使學生勇敢的面對暫時受到的挫折,冷靜思考,尋找原因,總結教訓。例如,在講空氣組成時,可以給學生講化學史上被稱為“第三位小數上的發現”的故事:英國科學家雷利發現用氨氣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制得的氮氣比從空氣中分離制得的氮氣每升輕0.0064g,這一差異只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雷利并沒有忽略細微的差異,他既沒有輕信某些化學家的關于存在“輕氮”和“重氮”的假設,更沒有認為這是實驗本身的“誤差”而加以“修正”,而是抓住不放,終于發現了第一種稀有氣體氬。可以讓學生了解化學的發展道路是不平坦的,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化學家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和不畏困難的精神。

二、通過綠色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開展綠色化學教育,培養學生樹立綠色化學意識和綠色化學思想,成為廣大化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1.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化學教育應培養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教學時可以結合當地工農業生產實際,組織多種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提高教育效果。例如,開展環保調研活動,組織學生對本地企業的廢水、廢渣、廢氣排放情況或者本地的空氣污染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了解造成本地水體、空氣、土壤污染的原因及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完成調查報告并向有關部門反映,提出合理化建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環保教育,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樹立資源節約意識。我國雖然是個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但人均擁有量卻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在《自然界中的水》一節中有以下描述:地球上的水雖然儲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并不充裕。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大約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一些地區嚴重缺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必須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并要求學生將這些知識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教育學生應從自己做起,自覺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

3.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化學是一柄雙刃劍,它既能造福人類,又能為人類帶來災難。科學技術最終是否能造福人類,還取決于掌握科學技術知識的人,取決于人的品德修養和價值觀念。“全球最大冰毒案”主犯劉招華,用新型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出十多噸的冰毒,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再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毒奶粉、毒饅頭、假藥等事件,就是因為某些人為了牟取暴利,不惜犧牲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才造成如此大的危害,這不僅違反了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已經觸犯法律。直面化學發展過程中以及在我們身邊發生的這些負面事件,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運用化學,造福人類。

三、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戴安邦先生說過:“只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既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能,又訓練科學的方法和思維,還要培養科學精神和品德。”

1.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驗是化學知識的源泉,是最具備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要素。做實驗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只學會操作,而是要求學生熟悉實驗原理,突破教材框架的限制,不受傳統思維和教學模式的束縛,大膽設想,尋找完成實驗的最佳途徑,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目的。例如,鼓勵學生設計趣味性實驗:利用濃鹽酸與濃氨水反應生成氯化銨的實驗設計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煙。具體做法如下:取兩只潔凈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幾滴濃鹽酸,一只滴入幾滴濃氨水,轉動杯子是液滴沾濕杯壁,隨即用玻璃片蓋上,把濃鹽酸的杯子倒置在濃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漸便能看到滿杯白煙。通過自己的實驗探究,充分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和創新動力,培養了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實驗教學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更是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重要途徑。化學實驗中極易出現“異常”,導致反常現象的原因很多,教師可利用這種時機,引導學生探究,從而使他們形成實事求實的科學態度。例如,實驗室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備出的氧氣有一股刺激性氣味。這是實驗的事實,教師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僅讓學生明白實驗的客觀性又要知道實驗的復雜性,教師要引領學生一起分析研究這些事實而不是避開這些事實去空記書本上的結果。在實驗教學中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比掌握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總之,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蘊藏的德育因素,明確知識傳授點和德育滲透點,采用合理的情感教學方法,才可以真正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參考文獻:

[1]馬樂,馬楠.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及實踐[J].科技信息,2008.

[2]李冬霞.探析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模式[J].瓊州學院學報,2010.

篇(3)

一、在體育教學中應用文化知識時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為了將有關的文化知識和體育教學結合好,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熟悉學生現階段所掌握的文化知識,以便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靈活運用,這樣既能讓學生學會體育技術要領,同時也是對文化知識的一個再加強。其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做到熟知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原理,并在掌握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再次,體育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盡量使用引導思考的方法,讓學生真正地進入到學習體育技術的過程中來,通過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教師的引導,學會新的體育技術要領。最后,體育教師在將體育原理與科學基礎知識結合講解時,最好安排在某一個科學基礎知識原理剛教完時進行,同時要避免體育課上過多講解文化課的內容。

二、文化知識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體育運動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科學理論基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的體育技術和技巧都是以一定的科學理論為指導的,而學生平時所學習的各科文化知識,又與這些科學理論基礎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中,物理學中的力學和數學中的幾何學尤其如此。例如,在進行跨越式跳高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過竿動作,體育教師可以用“力偶”的道理來引導學生,向學生說明只有積極地下壓已經過竿的擺動腿,才能反射性地引起尚未過竿的踏跳腿上升。由于學生學過了“力偶”的特點和性質,從而使得他們在運用這一原理改正竿上動作時,就顯得更加積極主動,同時跳高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三級跳遠教學中,學生很難掌握前二跳的節奏和幅度,有時甚至因第一跳跳得過大、過猛,導致踝關節受傷。為了使學生盡快地掌握好合乎自己身體素質的三級跳遠節奏,我結合“平行四邊形”法則,向學生講解各級跳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從理論上明白了為什么第一跳不能過大、過高的道理,增強了他們自我保護的能力,減少了傷害事故的發生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練習體育的自覺性。在鉛球教學時,我首先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物理學上的初速度與物體飛行的遠度什么有關系?做拋物線運動的物體的飛行角度多少最合理?學生根據力學原理(物理中射程公式),很容易出回答v與S成正比關系,最適宜的出手角度為45°(由于出手點高于落地點形成地斜角,田徑理論中正確的出手角度是42°)。于是我沿著這個思路,接著問道:鉛球出手后運行軌跡也是一個斜拋運動。那么,我們在推鉛球滑步和最后出手時是快好還是慢好,出手角度多少最合理呢?學生很自然地得出出手速度越快越好,角度45°最適宜。由于學生從理論上了解和掌握了推鉛球的原理,所以在學習推鉛球的各種滑步技術時,自然性、積極性,以及動作的準確性都比以前有所提高,起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據統計,聽過運用這個原理講解鉛球投擲的學生,比未聽過這個原理講解的學生,對出手角度的掌握高出了30%以上。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感到讓體育教學和知識相結合,有利于提高體育教育的科學性,讓學生不再是單純地模仿,從而激發更多的中學生立志體育事業;有利于調動那些文化成績好,但體育水平較差學生的積極性,引起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努力學好文化知識,達到體育教學與文化知識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目的。

作者:顧志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古溪初級中學

篇(4)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效地使用演示實驗、板書、板畫等一些直觀教具;一方面可以克服學生學習過程中生理機能產生的負效應,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注意的分配規律,將知識通過多種載體分散成細小的知識點,便于學生的迅速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調動起多種感官以增加信息的來源渠道。

其次,要注意使用直觀教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因為“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它在學生頭腦中產生的感覺刺激,影響“第一印象”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直觀教具外觀是否醒目,擺放是否整齊有序,以及擺放位置是否有利于全體學生的觀看等等。 解決外觀擺放方面的問題要求教師應想到它的使用是面向全體學生,一種最有效的方法是將直觀教具放在幻燈下演示放大,如采用有機玻璃或玻璃粘合成的各種拓應槽在幻燈下使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很多實驗,如物質的制備(包括加熱條件下的反應)、大部分的試管試驗、通電條件下的電解試驗以及像溫度計微小變化等一類的變化試驗等等。

實驗證明,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下運動的刺激物易于被知覺感受,因此使用某些動態的直觀教具或將一些直觀教具設計成運動的教具而呈現在學生面前。也能收到較好的實驗效果。例如可將物質的分解化合、電子的轉移流向、物質的溶解擴散等制成活動的模型或幻燈。

再次,還要注意使用直觀教具時應盡量形成優勢興奮刺激中心,因為它可以帶動多種神經的聯系,深化對信息的處理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體系。因此在使用直觀教具時要注意形成氛圍,避免平平淡淡地使用,為此,教師可借助于語言、動作、表情配合使用直觀教具,以使學生的感覺達到這一目的。

三、克服錯覺的異向

篇(5)

1.1 理論聯系實際,誘發學習興趣。在面向21世紀的今天,現代化學正在幫助人類更好地解決能源、農業、環保、醫療、交通等方面的重大問題。這種發展趨勢決定了化學在人類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學教學要挖掘教學內容與材料、能源、環保、生命、農業等科學的聯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在科學技術和物質生產高度發展的今天,必須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化學的情感和努力學習的動機。

1.2 設計趣味實驗,激發學習興趣。化學趣味實驗能以簡單的操作,鮮明的現象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趣味實驗的設計常有以下兩種途徑:(1)簡化或重組演示實驗。(2)根據教學需要增加趣味實驗。

1.3 揭示化學之美,鞏固學習興趣,寓美于教。以化學所固有的和諧美去感染學生,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使學生保持對化學的興趣。不少化學實驗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氣急劇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會變成紅色的噴泉;鋁熱劑的反應火光四射,猶如鋼花四濺……這些神奇美妙的化學現象能喚起學生探索化學美的求知欲望,強化他們萌動的好奇心,促進學生的興趣沿著有趣、樂趣向志趣的方向發展。

2.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參與的本領 要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必須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參與的本領。

2.1 指導學生閱讀。不會閱讀,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順利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指導學生的閱讀要做到:閱讀前,明確提出閱讀的目的要求;閱讀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閱讀后,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給學生一個“非看書不可,看書非鉆研不可”的學習方法。

2.2 啟發學生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學習。在教學中要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膽地去猜想。為了啟發學生的思考,應為學生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如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設問;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抓住那些牽發而動全身的關節點、疑難點設問;對較難或較綜合的問題,用按認知層次分化知識點的方法中易到難步步深入地發問;對學生錯誤或不全面答案進行反問,不斷加大問題的思考力度等等。

2.3 組織學生討論。討論是人們進行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間爭論,可使學生從中相互啟迪,提高思維的深刻性。

2.4 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總結是對課本內容、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和歸類的過程。為了使學生掌握總結技能,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充分挖掘不同章節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所學的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構成一個動態的知識網絡。如對溶解平衡、電離平衡等平衡狀態的分析比較,可以得出平衡的一般原理。

3. 加強實驗教學,為學生創設參與的機會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讓學生親自實驗探究知識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應為學生創業更多的參與機會,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在教學中,要創造條件,把課本中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適當增加分組實驗的次數。另一方面,要重視實驗習題的教學。因為實驗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設計方案到實施,最后形成結論等幾個階段與科學家研究問題的過程有許多相似之處,并且學生對自己親自設計方案并實施的實驗操作更精確,觀察更細致,參與的意識更強烈。更能有效地使他們的智力向更高級的階段發展。

篇(6)

要使中學化學課外實驗高效、安全、有序地開展,有計劃、有目的的科學組織是關鍵。因此,在開展中學化學課外實驗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課外實驗開展要做到與教學同步

中學化學課外實驗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擴展,其開展既不能超越課堂教學,也不能滯后于課堂教學,必須緊跟課堂教學內容,使之同步進行,否則就起不到“推波助瀾”和“共振”的強化作用。

2.n外實驗開展要考慮器材易得

化學實驗離不開實驗器材,教師在安排課外實驗時,必須事先考慮該實驗所需器材在學生家庭中是否現有,是否有替代品,市場上可否買到,如果安排的課外實驗器材難以獲得,那么,學生在開展過程中就會遇到挫折,遇到多次挫折后就會喪失信心。

3.課外實驗開展要做到難易適中

課外實驗內容的難易程度決定著學生的興趣高低。如果內容太難,學生無法完成,自信心會受到打擊;如果內容太簡單,學生很容易就能完成,也會對課外實驗失去興趣。只有難易適中,通過努力才能實現,學生才會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

4.課外實驗開展要做到有計劃

計劃是行動的指南,要高效開展化學課外實驗,就必須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安排課外實驗教學內容時,既要與課堂教學同步,又要以課堂教學為基礎進行拓展,理論與實踐并重,學以致用,將科學性、教育性、趣味性、多樣性、實用性與可行性統一。既要照顧大多數學生的需求,也要照顧到個別學生的需求。

二、中學化學課外活動的管控

中學生化學課外實驗的開放性、實踐性、自主性決定了在開展中學化學課外實驗時,有效、科學、合理的管控是保證其順利開展的關鍵。為此,在開展中學化學課外實驗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活動計劃管控

活動計劃管控就是在開展課外實驗之前對整個課外實驗活動要做出全面的計劃,明確實驗前應做什么工作,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實驗結束后如何評價,等等。為了做好活動計劃管控,通常應該做好以下計劃。

(1)準備階段計劃

提出課題:確定課題題目;確定人員:劃分小組,確定組長,進行小組成員分工;部署計劃:制訂小組研究計劃方案以及確定時間,實驗探究時間,得出結論與評價時間,并將所擬計劃交與相關部門,以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

(2)實驗階段計劃

提出假設:學生主動查閱課外實驗內容的相關資料,對要探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務做到心中有數;實驗論證:確定研究原理,擬定出實驗程序,進行實驗,記錄數據,描述現象。

(3)評價階段計劃

問題討論: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驗現象、實驗結果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小組自我評價,之后與各小組交流討論;實驗報告:對實驗事實進行歸納,將所得的結果寫成實驗報告;教師評價:教師應對學生的活動態度、技能掌握情況、能力發展情況與情境體驗情況作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

2.活動過程管控

一個好的課外實驗活動計劃,只是課外實驗活動的開始,要將課外實驗活動落到實處,過程管控至關重要。為此,有效的過程管控應做到以下幾點。

(1)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擺脫怯懦情緒

離開課本開展學習就不知所措是中學生課外實驗活動開展的心理障礙,學生容易產生怯懦情緒。要幫助學生擺脫怯懦情緒,首先要與學生保持聯系暢通,及時給出思路和方法指導;其次要指導學生如何在眾多資源中尋找與實驗所需要的資源與注意事項,指導學生分析、篩選和使用信息。

(2)指導學生進行科學記錄,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實驗記錄是探究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是科學研究素養養成的關鍵。在開展中學化學課外實驗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數據記錄、處理、分析等環節做出必要的指導,要培養學生“數據決定結果,過程反映結論”的科學價值觀。

3.活動結果管控

活動結果管控即對學生課外實驗活動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對中學生化學課外探究活動的評價要側重它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為此,對活動結果的管控應做到以下幾點。

(1)以激勵促學習

激勵的功能在于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的內部潛力。心理學研究表明,被評價者都有獲得較高評價和實現自身價值的愿望。因此,對學生課外實驗活動進行評價時,要以褒獎為主,只衡量學生本人是否有突破、有進步,而不做不同學生(橫向)之間比較好壞評價,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喜悅中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欲望。

篇(7)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3-139-001

新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注重學生思維、情感、行動的整合,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課堂充滿情趣。我認為將英語教學的實施和學生生活環境的運用緊密結合,會對現階段中職英語教學起到參考和實踐的價值。

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主要從三大方面去實踐:

一、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情景

作為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必須使英語教學和生活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進入到生活場景中,汲取知識的營養,從而把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那就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創設生活化的情景。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創設生活化情景的。

1.利用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聯系創設生活化情景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在講授新課內容前,可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素材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境素材作為課堂情境,讓學生體會英語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探究理解掌握新知識。在中職英語《基礎模塊》下冊第三單元English Study中的對話Making Suggestions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情境:I want to go shopping this afternoon, and I want to buy some commodities, they are milk, an expensive watch, a pair of shoes and some oranges. Where shall I go? 通過日常生活中購物這一話題,讓學生用所學過的department store, shopping plaza, green grocery, mall, shopping center這些詞匯來給我提出建議,從而讓學生靈活的掌握提建議的關鍵句型。

2.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化情境

多媒體技術具備圖、文、聲、像并舉的特點,它可以將難以表達的抽象、復雜現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我們要善于利用這個手段,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運用好多媒體技術,創設生活化情景,達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

在上冊第二單元family這一話題中,要求學生會用英語描述一個人的外貌特征。我采用多媒體找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些明星或者名人之類的照片,讓學生用beautiful, handsome, short, tall ,cool 等詞匯描述他們,這樣更能從直觀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后,我更用了自己還有班上學生的照片,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一個學生請另一個猜測,整堂課氣氛就比較活躍,學生也基本掌握了描述人物特征的詞匯。

3.利用即時情景創設生活化情境

在學習下冊第七單元Health時,我走進教室,發現有好幾個同學不在,原來都生病請假了。正好這個單元的話題是Health,于是我這樣導入:“what’s wrong with A?”學生告訴我:“She has a headache.”我又問了其他幾位生病同學的情況,“What’s wrong with B?” “He has a cold .”“He has a bad cough.”那我又問道:“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them?”同學們紛紛開口:“They had better see a doctor.” “They should have a rest and take some medicine.”那我引出這次課的話題,“How important is a healthy life to us? What exercises do you do to keep fit?”同學們都比較興奮,提出了很多建議。

二、課后作業設計的生活化

中職英語教材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聯系到各個專業,直接通向豐富多彩的社會、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校、家庭、社會生活環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英語材料中,大量地親身接觸英語知識,激發興趣。

在下冊第二單元shopping這一話題中,要求學生了解并掌握購物時候所使用的英語,我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I divided students into pairs, one act as a clerk, the other as a customer, they should make up a dialogue and do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通過模擬商店這樣的實際活動,激發學生說并演的興趣,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很高,并在課后很好的準備,課堂上反饋的對話效果很好。

篇(8)

近年來,高脂血癥的發病年齡在逐漸提前,甚至在幼兒和小學生中也屢見不鮮。有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三十五歲以上人群中,約兩千萬人高脂血癥和高血壓,而我國18歲以上血脂異常人群己經達到1.6億。血脂異常對我國人群的危險上升到原來的3~5倍。兒童期的高脂血癥可以延續至成年。如此眾多的成人高脂血癥也往往是由兒童時期發展而來的。由于兒童患血脂異常容易被忽視,因此,及早發現兒童高脂血癥,并對其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做好早期預防和藥物治療,就能夠有效地控制其血脂異常。

一、產生的原因

小兒高脂血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脂血癥。研究結果表明小兒時期高脂血癥以此為多。

(一)心血管疾病陽性家族史:家族中有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史。治療起來較為困難。

(二)藥物所致(糖皮質激素等)

(三)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等。

(四)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脂代謝異常:缺乏科學、合理的飲食;過多的攝入“三高”食品。

(五)缺乏鍛煉,運動量的嚴重不足,使血液中的脂質逐漸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導致肥胖和超重。兒童肥胖是成人肥胖的高危因素,肥胖與高脂血癥等疾病密切相關。

二、造成的危害

高脂血癥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纟纟比高脂血癥最重要的也是直接的損害是加速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對身體造成隱匿、逐漸、進行性、全身性和器質性的損害。只有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兒童期患病,成人期發病的結果。

三、預防措施

“多動、少吃”,即適當的體育活動和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預防控制兒童少年高脂血癥發病的關鍵措施。提倡小兒高血脂的個體方案和高危人群策略,積極的治療只針對那些很可能在成年期發生冠心病的高血脂兒童。

兒童患高脂血癥在早期還可以逆轉,但進入后期往往就難以逆轉了。研究表明,動脈硬化的早期階段在10歲左右出現,此時孩子的血液中就存在著高膽固醇水平。如果在兒童期至青年期,使血漿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5%,那么動脈硬化、冠心病的發生率就可以減少一半。因此,做好預防尤為重要。

(一)以飲食干預為主

兒童血脂水平與飲食關系非常密切,因此調整飲食可降低高血脂患兒的血脂水平。飲食干預是基礎,對兒童患者還可能是最佳選擇。飲食干預原則:廣譜食物,以達到均衡營養;充足的熱卡以保證生長和發育,并維持理想體重。目前已經有學者提出,對于兒童高血脂的防治,除了控制總熱量以外,還應該重視脂肪在膳食中所占的比例,應選擇低脂,尤其是低飽和脂肪酸和低膽固醇的飲食,建議飽和脂肪酸供應的能量應少于總熱量的10%,每天食入的膽固醇應少于300mg。

(二)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預防高脂血癥等慢性病的重要手段。

相關實驗顯示睡眠不足可能降低人體葡萄糖耐受性、減少瘦體素分泌、增加饑餓素分泌,使人容易感到饑餓、食量增加,同時也會升高精神壓力,減少從事體能活動的動機,間接造成脂肪代謝異常和肥胖。

(三)不可濫用降脂藥物

藥物治療的適應癥是:10歲以上的兒童,飲食治療6個月-1年無效,LDL-C 190mg/dl,或者LDL-C≥160mg/dl并伴有:(1)確切的早發冠心病家族史(55歲以前);(2)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并且控制這些危險因素。

(四)積極預防和治療原發病

對于繼發性高血脂首先是積極預防原發病的發生,如已發生則積極治療原發病。

篇(9)

化學預習題的編制非常有學問,好的預習題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為了指導學生預習化學,筆者在試題的編制上有一些心得。預習題是將書本上的知識點用題目的形式表示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書本,從書本中找答案。如果學生能預習得當,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學習。

一、題型多樣化

多樣性的題目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能多角度多層次地去思維、推導。課本中知識類別不同,其教學的方式也應有所不同。

物質的性質、用途和制法等知識一般用敘述的方式教學,則可以用簡答題或敘述題的方式設問。如:請敘述NaOH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實驗室制取CO2的原理是什么?

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電離和復分解反應進行到底的條件等用演繹推理的方式進行教學,用推斷題或研討題的方式設問。在預習復分解反應進行到底的條件時,可以編制如下問題:

1、下列物質分別混合發生什么現象?寫出能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l)KCI溶液和AgNO3溶液 (2)稀HCI和石灰石

(3)NaOH溶液(滴幾滴酚酞溶液)和稀HCI

(4)NaCI溶液和KNO3溶液。

2、上述物質相混合能反應的是_,不反應的是_。請回答下列問題:

(l)參照反應式依次分析各組物質,在溶液中

A.混合前存在幾種自由移動離子?混合后存在幾種自由移動離子?

B.混合后減少幾種自由移動離子?

(2)在自由移動離子減少的各溶液中,我們觀察到的宏觀現象是什么?

(3)不反應的一組溶液在混合前后自山移動離子的種數有沒有增減?為什么?

3、復分解反應進行到底的條件是什么?

4、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_

(1)Na2CO3+KNO3 (2)FeC13+Ca(OH)2

(3)KOH+H2SO4;

(4)MgC12+H2SO4

這組題目1、2、3是通過實驗現象,用電離知識分析,再演繹推導出結論。在題目的點撥下,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順藤摸瓜地歸納出結論,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歸納推導能力。第4題用選擇填空的形式來鞏固知識。這類題不宜多,因為預習題是以疏通書本為宗旨,不是習題集。

二、預習題全面化

編題,首先要理順各節課文的知識脈絡,抓住知識的重點進行歸納綜合,將知識點轉換成題目。課文有重點和難點,作為以疏通書本內容為目的的《預習題》更應注意題目的覆蓋面,不能遺漏細枝末節的知識點,因為它們都是化學體系的一部分,只有密而不漏的編題,才能讓學生全面地系統地獲得化學的基本知識。

如“氫氣的性質和用途”一節,筆者編制了14條題目。

其內容是:

1、氫氣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點燃時的現象和產物是什么?如果氫氣不純,混有空氣(或氧氣),點燃時的現象和產物是什么?

3、上述實驗中為什么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現象呢?

4、氫氣的爆炸極限是多少?還有哪些物質跟空氣充分混合也可能發生爆炸?

5、點燃氫氣時,一定要進行什么操作?為什么要如此操作?敘述用排水集氣法和向下排空氣集氣法檢驗氫氣純度的操作過程。用后一方法若經檢驗不純再檢驗時為什么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

6、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

(1)通入氫氣前是否要檢驗氫氣純度?為什么?

(2)為什么試管底部的CuO要鋪成一薄層?

(3)為什么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4)為什么先通入氫氣,后給氧化銅加熱?為什么導氣管要仲到CuO的正上方?

(5)為什么停止加熱后仍繼續通氫氣,直到試管冷卻?

(6)敘述實驗現象。

7、什么叫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8、在氫氣和氧化銅的反應中什么是氧化劑?什么是還原劑?什么被還原?什么被氧化?

9、根據氫氣的性質敘述氫氣的用途。

這14條題目按課文順序編排,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這一節的程序和提綱。預習題的內容包括了了解、理解、掌握和操作注意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在自學中,隨著這些問題的解決,有關“氫氣的性質和用途”這一節知識也就基本掌握了。

三、題目的對比性

隨著學到的知識增多,學生在各知識點之間的混淆和模糊的現象也隨之而產生,要清晰理解逐漸增加的知識,有必要將有聯系的知識點進行縱向或橫向對比。

當教學至某章節時,可以將本章節內的或本章與前幾章的有關聯的概念、定律、性質、制法、用途等內容進行比較。把這些關聯內容設計成各種對比形式的題目。

1、相似類對比。如分子、原子、電子;如溶解性和溶解度;如百分比濃度和體積比濃度等。

2、對立類對比。如陽離子和陰離子;氧化和還原;分解和化合;酸和堿等,

3、綜合類對比。如H2和O2的性質、制法和用途,如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等。比較性題目可設計成問題,也可以設計成表格式或圖解式。在運用中,后者更加明確和直觀。

如:溶解度和百分比濃度可以從意義、溫度要求、溶劑要求、是否飽和、單位、關系七個方面比較,學生從七個方面去認識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對比度清晰,對比操作方便,既溫故知新,又增強了分析概括能力。

復習某一章節知識前,也可先設計題目引導學生預習,這類題目以更能體現綜合性和對比性的圖解式為最好。如在復習第四章前,可以用圖表對比O2和H2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填寫下圖中的空格。

[參考文獻]

篇(10)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職業高中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教育工作者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講述者,而是要作為一個引導者對學生進行輔導,達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本文從職業高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素養及學習興趣三個角度入手,提出了加強實驗教學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實驗教學;職業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措施

前言

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職業高中學生學習基礎較為薄弱,記憶力較差,思想覺悟不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導致他們在化學學習中困難重重,不利于職業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深入對提高職業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進行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增加學生實驗機會

大多數職業高中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在學習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要提高職業高中化學教學質量,首先需要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愿意為學習付出大量時間與精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較多,但是在化學教學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實踐教學。由于高中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對化學實驗中可能產生的各種現象十分感興趣,因此利用實驗操作進行化學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體驗化學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能進一步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教師不僅要將教材上規定的實驗教給學生,同時還需要補充相關的課外實驗。新課程強調,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提倡學生多做實驗。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學校條件與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大多是由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在一旁觀察,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讓學生觀察到預期的實驗現象,但是由于沒有參與到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仍舊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對于一些較為安全或技術要求并不高的實驗,教師可以將實驗演示的操作過程交給學生,讓學生上臺演示。參與實驗操作的學生在臺上演示時為了順利完成實驗,會更加認真的記憶實驗的規范操作、步驟、原理以及結果,而臺下的學生會更加仔細的觀看實驗演示,并從不同角度指出操作過程中的優點與缺點。并且,部分同學為了能在下次演示時爭取更好的表現,會主動進行課前預習。增加學生實驗的機會不僅能有效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更能讓學生對深刻理解化學知識的重要作用。

二、貫徹綠色化學理念

職業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深入貫徹綠色化學理念,對化學實驗進行創新,重新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例如采用微型化學實驗可以在職業高中化學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微型化學實驗過程具有操作安全、取材方便等特點,十分適合職高學生學習,可有效實現職高學生從書本知識到親自操作的實踐化路程,并大大提升學生對實踐的認知能力。例如,在演示氫氧爆鳴實驗時,教師可讓學生將一支廢輸液管的壺腹端剪去,并將其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熔密封,另一端則留長度為15cm的小塑管,形成塑料滴管,擠壓滴管膠囊,將10%的氧氧化鈉溶液吸入其中。然后,將兩根大頭針的末端連上導線并插入到滴管膠囊內,通過導線連接6-9V直流電源與裝置。接下來將一支蠟燭點燃,接通電源,即可觀察塑料滴管內的水電解現象,實驗產生的氣體會通過小塑料管排出。將小塑管口捏住5-10s,并將其接近蠟燭,松開手時則會聽到明顯的爆鳴聲,此時小塑管內會產生火花,實驗現象十分明顯。這種實驗就屬于微型化學實驗,其優點在于操作安全、取材方便、容易成功以及效果良好,不僅適合學生動手操作,還十分淺顯易懂。

三、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

在職業高中化學教學中,針對可見度較低的試管實驗,教師應有效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演示實驗。教師可在課前精心制作模擬實驗的Flash課件,將實驗現象與實驗方法通過課件進行展示,學生能用肉眼觀察到實驗變化,從而領會知識要領。該教學方法可將鮮明的實驗變化通過視頻資料呈現給高中學生,打破了文字教學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將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生動、形象、具體的視頻,可充分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化學教學效率。例如:在《物質的結構和變化》這一課中,教師可制作關于的視頻作為課件,讓高中學生可直觀的觀察化學反應過程,有助于學生在無形之中牢記氧化還原反應的要素和重點。

四、結合學生實際生活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化學教學主張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著手,深入挖掘各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教師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且涵蓋多種知識元素的實例作為教學素材,進而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化學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關注外部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金屬的腐蝕和防護》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應在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合理采用合作研究和自主觀察的教學模式。首先,應將教學任務提前布置下去,讓學生在課外搜集相應資料,培養學生多觀察、多積累的良好習慣;其次,學生要根據指定的實驗要求,仔細觀察并做好記錄;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總結造成金屬腐蝕的主要原因,進而歸納防護措施。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對實驗現象進行探討和交流,增強學生的觀察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自然、愛護自然的情感,在提高職業高中化學課堂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結合職業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加大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并不斷總結和完善,以探索出更具適用性的教學模式,進而培養職業高中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不斷充實自己,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高奇.利用實驗提高職業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反思[J].數理化學習,2011,06:121.

篇(11)

化學是初三的新課,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課,抱有好奇心和神秘感,這對學好化學是有益的。好奇心是人認識未知領域的好向導,抓住這一契機,在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學生就會把潛意識狀態的好奇心變為自覺求知的創新意識。

上好第一節化學課是非常關鍵的,為此我特別設計了幾個趣味實驗:上課前可在白紙上用酚酞試液寫好“我愛化學”四個大字,使其晾干。上課時,先向學生出示白紙,然后再向紙上噴灑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這時紙上就會出現紅色的字跡。這時可適時引導:紅色的字是哪來的呢?等學完初中化學后,你就能作出正確的解釋。緊接著演示“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變紅葡萄酒——變白蘭地——變牛奶”等趣味實驗。這樣就可激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接下來的化學課,我不斷利用化學實驗的巧設計,引導學生喜歡化學,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如在講燃燒的條件時,我并不是直截了當地把燃燒的條件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學中我把這部分的內容作了這樣的設計:

①白磷和紅磷是不是可燃物?②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了,而紅磷沒有?③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了,而水中的白磷沒有?通過這三個問題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演示三個對比實驗:①蘸酒精的棉花用火一點就燃,而蘸水的棉花用火很難點燃;②用火柴能將紙點燃,而用火柴不能將煤點燃;③一支燃燒的蠟燭用燒杯罩住后很快熄滅。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據此說出自己尋找到的問題,比比誰找到的問題多,比比誰發現的問題最有思考價值。

學生的問題意識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不少學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問題:蘸水的棉花等水蒸發完后能燃燒嗎?將煤澆上酒精后能用火柴點燃嗎?將燃燒的蠟燭放在裝有二氧化錳的燒杯中,再沿燒杯壁倒入過氧化氫溶液,蠟燭會燃燒得很劇烈嗎?將燃燒的蠟燭放在裝有碳酸鈉的燒杯中,再沿燒杯壁倒入稀鹽酸,蠟燭會熄滅嗎?液化氣灶、煤爐為什么留有通風孔?……在創設實驗情境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逐漸領會、獲得頓悟,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熱情,提高了學習效率,發展了自身的創造力。

二、自制教具,改進傳統實驗

我深入研究教材中某些實驗的缺陷,自制教具,以此作為創新實驗設計的切入點,激發了學生參加創新活動的興趣。 轉貼于

例如白磷燃燒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的方法是:在錐形瓶底鋪上沙子,用玻璃棒引燃在錐形瓶中的白磷,同時塞緊瓶塞(或塞緊瓶塞后用放大鏡引燃)。觀察現象,冷卻至室溫后測量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了變化。對于此實驗,有以下不足之處:用玻璃棒引燃白磷,在第一次稱量后,還要把已經封好的橡皮塞重新打開,這樣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應當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該反應前后瓶內的物質沒有與外界發生物質交換),而且會使少量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若用放大鏡聚光加熱,如果沒有陽光,也無法完成該實驗;在錐形瓶底鋪沙子,白磷必須放在沙子中間,白磷如果太小,現象不明顯,太大則在燃燒時會熔化,易炸裂瓶底或因氣體膨脹而彈出橡皮塞,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針對本實驗的不足,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改進教具,用燃燒匙代替細沙,用帶燃燒匙和導管的雙孔橡皮塞代替單孔橡皮塞,在導管上端系一氣球, 用紅外線燈泡照射約10秒左右,使燃燒匙中的白磷燃燒。作如上改進,使錐形瓶內的物質與外界沒有發生物質交換,裝置始終密閉,不會造成空氣污染,使實驗更有說服力;用紅外線燈泡照射加熱,克服了陽光的限制,使操作更方便;用燃燒匙代替細沙,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在瓶口系上氣球會避免因氣體膨脹而彈出橡皮塞,使實驗更安全。通過這一改進,不僅使學生形象地理解了質量守恒的實質,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體會到了自制教具的成就感,從中嘗到了創新的喜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av毛片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草莓视频aqq|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gaytv.me| 小蝌蚪app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日本zzzzwww大片免费|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最近中文字幕资源8|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777奇米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情趣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 第一福利社区导航|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女性高爱潮视频| 《调教办公室》在线观看| 岳一夜要我六次|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大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黄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