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師復習計劃大全11篇

時間:2022-10-14 19:54:35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護師復習計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8)09-0005-06

一、中國戶籍制度、城市化與服務業的增長:實證分析

(一)城市化與服務業的增長:世界范圍的考察

從經濟發展來看,服務業的發展是與城市化過程聯系在一起的。城市化引起生活方式的市場化轉變,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市場條件。這是因為服務產品的生產自始就與市場交換相聯系。此外,由于服務產品的不可儲存性與不可運輸性,使服務產品的需求要有足夠的人口密集度才能達到規模生產的要求。從發達國家的增長經驗來看,服務業發展與城市化基本是同步的。例如,從2000年與2003年世界主要國家的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占GDP比重(具體數據參見表1)來看,可以發現其中明顯的線性關系。

我們還可以將表1的數據繪制成散點圖(見圖1),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占GDP比重之間的明顯相關關系。

使用SPSS軟件對2003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回歸方程,這個方程的自變量――城市化率在1%的水平顯著,具有良好的統計性質:

Si=33.877+0.381Ci (1)

在方程(1)中,Si表示服務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Ci表示城市化水平。這個方程說明,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使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提高0.381個百分點。但是,方程(1)對中國并不適用。因為依據這個方程所預測的數據,中國在1978年時,服務業比重就應達到40%以上。

(二)中國的人口遷徙規模、特征

我們認為,從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關系來看,中國的情形極為特殊。因為中國經濟發展走的道路比較獨特,這種特殊表現在數億勞動力從農村流動到城市工作,但是,這部分勞動力大多都具有“候鳥式”遷徙特征。

這種“候鳥式”勞動遷徙的主要表現是人口流動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單身、短期遷移。大量農業人口雖然已經在城市就業,但卻無法獲得當地戶口和相應的福利,很難在遷入地定居下來。這一點并不同于其他很多發展中國家人口流動的永久的、家庭為主導的遷移。

這種“候鳥式”的勞動力流動,使流動人口的收入與消費事實上是分離的。也就是說,在中國,大量流動人口的收入大部分流回了其來源地,而在城市的消費保持在維持生計的水平,很少在城市本地消費服務產品。這種勞動力流動模式保證了中國的低價工業化,但給中國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障礙。

這種“候鳥式”遷徙出現的重要原因是,在改革開放后,一方面勞動力流動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自由,另一方面,戶籍制度改革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不僅主要大中城市的戶籍制度沒有真正放開,跨省區的戶籍改革仍然困難重重。

從統計的角度來看,從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官方統計的城市化率中不僅包括具有城市戶口的常住居民,而且也包括沒有城市戶口但到城市工作6個月以上的鄉村遷移人口,還包括相當部分土地被征用但戶籍沒有轉換的失地農民,以及相當部分由于統計口徑偏差,實為農業但被計入城鎮人口的農民。

對于這部分包含在城市化率但具有“候鳥式”遷徙特征的人口規模,有很多官方及民間機構進行過研究,具體研究成果參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研究機構關于中國農村外流人口規模的研究結果在8000萬~1.4億之間,我們估計,被統計在城市化范圍內的流動人口約為1.2億,約占全部城市人口的21%。考慮到中國大約有1000萬~2000萬左右的農村非農戶籍人口(如相當部分鄉村教師以及非建制鎮的非農業人口),可以推斷2006年計算在官方統計“城市化率”內、但沒有城市戶口的“城市人口”將達到1.4億,大約占全部統計城市人口(5.77億)的24.5%。也就是說,中國官方公布的城市化率中,1/4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候鳥式”遷徙人口。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候鳥式”遷徙人口特征有兩點:第一是收入水平較低;第二是大部分收入被匯回到人口流出地,也就是說。這部分人口的收入與消費是分離的。遷徙人口的收入及其匯出比例是一個較敏感的問題,有很多官方的及非官方的研究機構均對此進行過研究。表3總結了一些較權威的研究成果。

綜合前述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有把握地估計出2006年流動人口的人均月收入為950元左右,其在本地的月消費(包括由其撫養的人口)約為500元,匯回老家或帶回老家的款項約為5000元/年。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7)》,2006年中國城市人均消費支出為8697元,其中服務性支出約為4184元,全國城市服務性消費支出總計為24143億元。考慮到2006年的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為82972億元,可推算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29.1%。

進一步考慮到前述非農戶籍常住人口的服務消費,我們估計,在其消費支出中,僅有15%左右系用于服務性消費支出,也就是說,前述1.4億人口中,其每人每年的服務性支出僅為900元。如果這些人群的服務性支出能夠達到前述平均水平的70%,即3000元/年,則服務性支出將增加3000億元。按照前述服務業增加值的比例關系,大約能夠增加服務業增加值約10000億元,提高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約3個百分點~4個百分點。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打破嚴格的戶籍管理。推進公共產品提供方式及分配方式改革應是最重要的環節。

下面我們使用計量經濟學方法來進一步驗證這一推論是否正確。

(三)戶籍制度、城市化與服務業的增長:中國經驗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得到了快速推進,與此同時,服務業也獲得了快速成長(具體參見表4)。

使用表4的數據,我們以城市化率為自變量,以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因變量,可以得到如下回歸方程:

Si=8.593+0.806Ci (2) 這個方程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具體估計情況參見表5。

方程(2)表明中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與城市化率之間高度相關,城市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使服務業在GDP的比重提高0.806個百分點。但是,

令我們質疑的是,自2000年以來,中國城市化率提升了近8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幾乎沒有提升,這使我們的模型的預測能力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根據前面的分析,將戶籍制度作為一個啞變量引入到方程中,即我們假定:

Si=α+βCi+γHi+μ (3)

在式(3)中,Hi表示戶籍制度,是一個啞變量。由于在2000年以前進行城市化率統計時,已考慮到了Hi的影響,因此,戶籍制度對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的影響已通過城市化率發揮作用。然而,如前所述,2000年以來,由于使用常住人口代替戶籍人口計算城市化率,戶籍制度就作為一個獨立變量發揮作用。這樣,從2000年開始,我們對Hi值為1。

經過回歸分析,我們得到了如下回歸方程:

Si=4.809+0.963Ci-3.322Hi (4)

在方程(4)中,城市化率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常數項與戶籍制度的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城市化率與戶籍制度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方程(4)說明戶籍制度對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影響為3.32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將戶籍制度以及相關的公共產品供應分配方式進行改革,將可能提高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約3.322個百分點,這一點是與我們從需求角度計算而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

二、基本結論與需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如前所述,在最近的50年間,中國一直實行最嚴格的城鄉隔離制度。這種嚴格的隔離制度為中國的工業化提供了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廉價勞動力群。這樣做的后果,導致在中國薄薄的城市化外殼下,包含著一個數量極其龐大(約占全部城市人口的25%)的農民工群體。這個群體為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中的20%-25%是由于勞動力自由流動而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所致。

但是,這個群體的收入水平維持在一個極低的水平。我們估計。2006年時,其月工資約為950元,而與此同時,城市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收入達到了20856元,后者幾乎是前者的兩倍。這樣極大的收入差距,使農民工群體在城市中維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對服務的消費保持在一個極低的比例。

對于這種發展戰略,我們至少有以下幾個問題應予以深入討論:

1 這個龐大的遷移人群的未來去向。農民流動的動機是基于農民與收入的巨大差距。而這個流動群體一旦離開農村后,就具有了留在城市的愿望。2006年8月,國家統計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次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的專項調查。據調查,有55.14%的農民工設想未來在城市發展、定居。有28.55%的農民工想賺錢或學到技術后回家鄉生活。這說明超過一半的現有農民工將在城市里居留下去,成為城市的一員。因此,我們在制定城市化戰略時,必須考慮這個基本的因素。

2 這種嚴格的戶籍制度是否真正節省了工業化的成本。不可否認,與工業化相比,城市化是高成本的,這包括:(1)基礎設施的高投入。如水電、燃氣、公路、地鐵和綠地都是高投入;(2)社會保障的高投入。一旦農民變為市民,社會保障就是必需的。大量的公共支出如教育、環保和城市運營。

根據國際經驗,在城市化的前期,城市化成本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在城市化的后期,社會保障支出將是最大的支出,而且這種支出是持續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城市化的成本要遠遠超過工業化。

然而,在中國,這種低價工業化的成本所節省的支出未必有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多。我們在前文的分析表明,每年由農民工帶回農村的款項保守估計約在7000億(1.4億勞動力乘以5000元),這些錢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據我們估計,這部分資金絕大部分用于蓋房屋。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全國農戶平均每年新增約8m2的鋼筋混凝土住房面積,其造價大約0.32萬元人民幣。僅此一項,全國農戶每年新造住房的投資約8000億元人民幣。這樣,一方面農村常住人口在減少,另一方面是農村的住房在增加。每4年新增加的鋼筋混凝土房子,可供1億人口居住(每戶60m2計算)。這種矛盾的后果是中國農村有大約30%的住房常年沒有人居住,其資源價值約2.4萬億元人民幣(每m2按300元計算)。另外,據中國改革研究院提供的數據,盡管農村長住農民人數以1.6%的速度在下降,但農村的戶數卻在以1%左右的速度在增長,新增加的分立農戶除在一些發達地區不能獲得宅基地外,其他地區仍然能獲得宅基地。目前中國農村地區的非農業占地已經達到約18萬km2,按城市的容積率標準,應該容納18億人口,但實際上只約7億人口,這說明了農村的土地資源嚴重浪費。全國縣以下農村道路長度120萬km,村內道路約在250萬km左右,每km按5萬元計,近2000億元。這些投資都是因為城市化水平不夠而產生巨大的浪費。

城市投資(總體上指除工業投資外的城市內其他投資)包括城市住宅投資、公共建筑投資、市政工程投資及其他相關投資等。城市住宅投資按目前中國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2m2、住房建筑面積單位綜合造價3000元計算,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投資均按國家基本建設標準測算,則可大致匡算出每個城市人口大約需要城市建設費9萬元左右。各項城市建設費用的大致比例為:城市住宅投資占40%,公共建筑投資和市政工程投資分別占25%,不可預見投資費用占10%。由此可見,1億人口的城市化建設投資僅為9萬億元左右,僅相當于每年浪費于無效農村住宅投資上的費用的10倍。如果將所浪費的土地資源價值計算在內,則每年可以城市化的居民數量更為龐大。這一點充分說明了中國現行的所謂低價工業化并不低價,而現行的戶籍政策是代價巨大的,并沒有節省多少城市化成本。

這里還可以考慮一個因素,即城市化滯后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根據建設部報告,鄉鎮企業80%設在村落,12%設在集鎮,7%設在建制鎮,1%設在縣城,絕大多數“點”達不到多數服務業的“門檻規模”。服務業就業的門路一被限制,同樣的投資和產出,創造的就業崗位少了許多,潛在的消費無法形成真實的需求,導致生產的過剩。如果以影響國民經濟3個百分點計算(見我們前文的計量結果),大約每年為7000億元。這一筆產出將進一步加快中國城市化的進程。

篇(2)

Abstract: through the minus sticky cracking unit in processing in the process of vacuum residua fractions, on top of the corrosion of condensation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investigation on top of condensation equipment and oil and gas component technology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pipeline. And the mechanism of corrosion research and equipment, pipe material analysis, draw the conclusion, puts forward to take corrosion protection measures, to ensure safety device running smoothly.

Key words: reducing sticky cracking; Vacuum residua fractions; Corrosion; Analysis;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減粘裂化(Visbreaking)是以渣油為原料的淺度熱裂化過程。主要目的是改善渣油的傾點和粘度,以達到燃料油的規格要求,并副產少量瓦斯氣體和裂化汽油、柴油餾分等,為其他工藝過程(如催化裂化等)提供原料。減粘裂化工藝是渣油改質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公司加工的原油屬于高硫高酸值原油,在加工過程中,由于非活性硫不斷向活性硫轉變以及分子量不同導致在重點裝置的不同部位呈系列分布,所硫、氯、的腐蝕不僅存在于一次加工,而且存在于二次加工甚至也存在于后續的化工裝置。減粘裂化裝置中較高含量的氯化物和硫化物是造成其塔頂冷凝系統腐蝕的主要原因。2008年12月減粘裂化裝置分餾塔頂回流冷凝器E-8/B殼層腐蝕穿孔,缺口面積約90mm²,造成大量塔頂油氣泄露,裝置被迫緊急停工,造成了很大安全風險和一定的損失,所以關于減粘裂化裝置塔頂冷凝系統的腐蝕必須引起重視。

2、腐蝕機理分析

硫腐蝕貫穿于煉油全過程,并占主導部分。原油中的總硫量與腐蝕性之間并無精確的對應關系,主要取決于含硫化合物的種類、含量和穩定性。參與腐蝕反應的有效硫化物含量如H:S、單質硫、硫醇(R―SH)等活性硫及易分解為H2S的硫化物含量越高則對設備的腐蝕就越強。如果原油中的非活性硫易轉化為活性硫,即使硫含量很低,也將對設備造成嚴重的腐蝕,這就使硫腐蝕發生在煉油裝置的各個部位。硫腐蝕可分為高溫(大于240℃)化學腐蝕、低溫硫化氫電化學腐蝕以及兩種比較特殊的腐蝕一硫酸露點腐蝕、連多硫酸腐蝕;硫化物對設備的腐蝕和溫度(T)有關[2]。

T≤120℃,硫化物未分解,在無水情況下對設備無腐蝕,但當含水時,則形成煉廠各裝置中輕油部位的HS―H:O型的腐蝕,成為難以控制的腐蝕部位。

120℃

240℃

減粘裂化裝置分餾塔頂溫度控制范圍在110℃~160℃之間,不屬于高溫含硫化合物的腐蝕(大于240℃),即分餾塔頂冷凝系統的腐蝕屬于低溫含硫化合物的腐蝕。

3、減粘裂化裝置塔頂冷凝系統存在的腐蝕情況

減粘裂化裝置由減粘分餾塔塔頂的餾出物中主要組分為瓦斯氣、汽油、蒸汽等。減粘裂化瓦斯氣體產量大約為原料的2.0%~2.5%,其中的硫化氫含量較高,一般為原料的三倍左右.硫化氫含量隨著轉化率的提高而增大。本裝置的瓦斯氣體從塔頂冷凝系統無脫硫設備,故瓦斯氣體中含硫較多。減粘汽油的硫含量一般是原料油的1/3~16倍,它和原料中的硫含量及轉化率有關。其含量隨著轉化率提高而下降。所以分餾塔頂餾出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氫及氯化氫,當其進入冷凝系統時由于溫度急劇下降而發生相變生成的氫硫酸、鹽酸,從而對設備發生腐蝕。尤其在“露點”初凝區,冷凝水量小,酸濃度極高(pH可達到1~3),對設備的腐蝕極其嚴重,形成所謂相變區的“露點腐蝕”,本裝置分餾塔頂部冷凝系統的材質為20#的碳鋼,對于碳鋼為均勻腐蝕,具體腐蝕反應方程式如下:

Fe+H2S―FeS(膜)+H2Fe+2HCl―FeCl2+H2FeS+2HCl―FeCl2+H2S

由上述反應可以看出,由于HC1、H:S共存,生成的硫化亞鐵被HC1溶解,新的鋼鐵表面又被HS所腐蝕,如此反復的惡性循環將對工藝管線造成嚴重的腐蝕。對于HC1一H:S―H:0型的腐蝕型性對pH值的依賴性很強,可把pH劃分為4個區間;

pH

4.5

6.5

PH>8.0:硫化膜增強,韌性增加,腐蝕速度再度降低。

以下是對減粘裝置塔頂冷凝系統酸性水的化驗分析,見表1。

表1 塔頂冷凝系統酸性水的分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氯含量高,PH值較低,鐵離子含量較高,故腐蝕比較嚴重。并且在2008年10月和12月,發生了減粘分餾塔頂回流冷凝器E-8前管道腐蝕形成沙眼泄漏、E-8/B殼程發生腐蝕穿孔泄漏事故。

4、本裝置針對的防腐措施及方法

4.1投用新型緩蝕劑

本裝置現已采用注入低溫緩蝕劑的方法來抑制分餾塔頂冷凝系統的金屬腐蝕,注入點分別在塔頂出口和減粘分餾塔頂回流冷凝器E-8進口前,經過一年的正常生產觀察,低溫緩蝕劑對抑制分餾塔頂冷凝系統的金屬腐蝕有著明顯的效果。

4.2合理有效地選用耐蝕材料

本套減粘裝置冷凝系統所用的材質為20#碳鋼,抗腐蝕性不強,但材質成本較低;而鉻鉬合金鋼雖有著很強的耐腐蝕和耐高溫性能,但是材質成本很高,綜合分餾塔塔頂各項工藝條件的考慮,本裝置選擇的是20#鋼做為材質。

4.3強化生產工藝防腐技術

塔頂冷凝水的水質中硫、氯含量較高,這說明原油在一次加工過程中脫硫脫鹽沒有達標或者原油性質惡化,建議改進先進脫硫脫鹽工藝,增強防腐技術。

4.4強化檢測技術

檢測技術得到本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對重點部位每半年進行定期檢測,大檢修時進行詳細的檢測厚度,保證裝置設備及管道的安全。

4.5強化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

在防腐蝕措施中,重視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石油助劑的投加實現自動化,對設備的使用情況采用檢測技術,減少憑人工經驗。生產中要求操作人員精心操作,加強巡檢,將腐蝕帶來的安全隱患降低到最小,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行。

5 結語

減粘裂化是石油加工中處理重油的重要工藝技術,但同時設備也存在著較重腐蝕的隱患,這就要求我們改進先進的生產工藝,強化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加強監護與檢測力度,投用新型的緩蝕劑,將存在腐蝕泄漏的隱患降到最小,保證裝置的正常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U673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腐蝕是指化工機械設備在接觸介質(大氣、水或含有酸、堿、鹽的溶液等)的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下發生形狀以及尺寸等變化而引起的破壞,這種破壞在化工生產中是普遍存在的。腐蝕使得正常的生產無法進行,使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更為嚴重的是腐蝕還會使設備及管道的跑、冒、滴、漏機會增加,甚至還會引起設備爆炸,帶來慘重的人員傷亡、環境污染、能源方面的浪費,給企業造成較大的虧損。因此對化工機械設備腐蝕的原因進行分析,同時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提高機械的防腐蝕能力,對于化工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化工機械的腐蝕成因及腐蝕種類

1.1內在因素引起的機械腐蝕

(1)金屬的防腐能力

化工機械本身是通過大量的機械構件所組成,但是金屬本身所具備的防腐能力實際上是和內部晶粒的粗細程度呈現出反比的趨勢,如果說機械的晶粒密度越大,那么所具有的防腐能力也就越差。因此,在現代化工機械之中,一些通過粗晶粒所構成的金屬部件所擁有的防腐能力極差,極易受到腐蝕影響。例如鑄鐵類型的化工機械設備,出現腐蝕現象的幾率就遠遠超過不銹鋼機械。

(2)溶液不同

化工機械在工作時會與不同介質、不同溶液發生接觸,而這些溶液大多數都具備一定的腐蝕性能。如果構成化工機械的金屬材料的防腐能力差,那么就極易受到溶液的腐蝕。

(3)機械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很多化工機械的腐蝕部位在零件位置,而零件一旦發生腐蝕,整個機械設備的性能與質量都將受到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機械零件之所以會發生腐蝕,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零件表面的粗糙度不夠。一般來說,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越高,零件發生腐蝕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則然。

1.2外在因素引起的機械腐蝕

(1)腐蝕性氣體或液體影響

在化工企業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化工機械設備本身由于生產環境的特殊性,便無法避免的會遭遇到一些堿性、酸性類型的腐蝕物質,這類具有較強腐蝕性的物質如果說長期殘留在化工機械的表面或者某些關鍵部分上,就必然會導致機械本身受到腐蝕影響,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會導致設備質量出現問題。

(2)氣體或液體的流動速度

依據部分化學物質本身所呈現出的腐蝕狀況來看,腐蝕液體、氣體所呈現出的流動速度快慢,會對于化工機械所呈現出的腐蝕程度帶來一定影響。通常情況下,如果說腐蝕氣體或者說液體的流動速度越快,那么所呈現出的腐蝕效率也就越高,腐蝕程度就要遠比靜止狀態下的腐蝕物質嚴重得多。如果說化工機械本身在運行的過程中,所遭受的腐蝕程度過于嚴重,那么在一定時間的運行之后,就極有可能會出現設備失效或者報廢的情況發生。

1.3腐蝕的種類

(1)化學腐蝕

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采用一些具有腐蝕性的化學原料,這些化學物質和機械的金屬表面接觸后產生化學反應,往往生成一種金屬氧化物,造成金屬表面的損壞。這類腐蝕主要以高溫干燥環境下的金屬與腐蝕性的化學介質直接發生反應的形式發生。

(2)電化學腐蝕

電化學腐蝕大多發生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之中,其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的一種,化工機械的金屬部件接觸了電解質溶液,通過電極反應而產生的腐蝕。

二化工機械設備及管線防腐的措施

腐蝕破壞是金屬材料最主要的破壞形式之一,因此,在化工機械的采購以及安裝調試和一些配套設施的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金屬部分的防腐,這對于保證設備穩定運行以及延長使用壽命,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2.1材料的選擇原則

用來制造化工機械設備的材料大部分是普通的碳素結構鋼,其特點在于價格低廉,來源廣泛,力學性能好及加工方便等,這類鋼如果在普通的工作條件下使用,腐蝕對其的危害并不大,但是如果是使用在化工行業這種高濃度腐蝕性介質的環境下,因為其耐腐蝕性能較差,就很容易遭受腐蝕的破壞。因此,耐腐蝕金屬材料的選擇原則為:(1)對腐蝕環境應盡可能詳細了解,如介質的成分、濃度以及操作溫度和壓力等;液體是靜止狀態還是流動狀態;應力狀態(包括殘余應力);不同材料的接觸狀態;溫度變化,加熱冷卻的溫度周期變化,有無急冷急熱引起的熱沖擊和應力變化;高溫、低溫、高壓、真空、沖擊載荷、交變應力等需要特別注意的環境條件等;(2)必須考慮設備的類型、結構及產品的要求;(3)考慮設計預期使用年限的問題,即滿足整個生產裝置要求的壽命,盡量使整個設備或管道各部分材料均勻劣化,材料費/施工費/維修費綜合最佳的經濟考慮,從而有效降低設備的腐蝕程度,延長設備使用周期。

2.2結構和工藝的防腐設計

如果構件的幾何形狀設計不合理或者過于復雜的話,經常會引起機械應力、熱應力、積液等缺陷,進而導致氧化腐蝕、縫隙腐蝕和應力腐蝕等情況,因此應該從防腐蝕的角度對結構的設計和工藝設計的合理性進行綜合的考慮,通常情況下,要符合以下要求:

(1)機械構件的形狀應盡可能簡單,盡量選用同一種金屬材料避免死角。設備中局部液體殘留或固體物質沉降堆積,不僅會在設備操作時局部濃縮或聚集,引起腐蝕,并且會在設備停車時引起腐蝕。設計時要盡量避免死角和排液不盡的死區等。

(2)盡量減少縫隙,許多金屬設備都容易存有縫隙,液體流通不暢的地方易形成縫隙腐蝕,如碳鋼、鋁、不銹鋼等設備都有這種現象。縫隙腐蝕產生后又往往引發孔蝕和應力腐蝕,造成極大的破壞。防止殘余水分在機械設備上有滯留情況,在設計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具有向上的容器狀凹處,如果不能夠盡量避免,應該要設置排水孔,而良好的結構設計是防止縫隙腐蝕最好的方法。

(3)焊接時應盡量防止出現內應力和應力集中,要盡量采取連續的焊接工藝,間斷的焊接就容易產生內應力;要盡量避免出現焊接缺陷,例如咬邊、焊瘤、未焊透等現象,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其形成新的腐蝕點。例如咬邊就可能會導致出現應力集中,其凹陷邊也可能會形成夾縫,而焊瘤不僅僅會造成應力集中,還會致使焊瘤與母材之間形成一定的夾縫。以上這兩種焊接缺陷,都會造成較為嚴重的腐蝕現象。

(4)表面涂層的方法,在設備表面涂漆是最常見、直觀的一種防腐蝕方法,選擇合適優秀的防銹漆,以使腐蝕介質與構件完全隔離,特別要注意焊縫的涂漆。涂層防護一般不改變設備的結構和強度,僅在外部涂裝防護層,使設備與周圍介質隔離而免遭腐蝕。目前使用的防腐漆料大多為鄰苯二甲酸樹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磷酸等油料涂漆。為了能達到良好的防腐目的,除了對漆膜的漆刷能力、防銹能力、機械性質、漆膜的老化等有著嚴格要求外,還得對涂漆對象的材質、形狀、表面狀態、施工環境及使用條件等有充分的了解。

2.3強度設計上的防腐考慮

由于化工機械設備長時間工作于高濃度的腐蝕性物質中,容易發生腐蝕,而造成機械零件強度的下降甚至是損壞,因此,對設備及附件的強度要予以特別考慮。化工機械零件的強度除了要滿足機械正常運作所需要的強度之外,還要將腐蝕的情況考慮進去。這就是說,構件除滿足機械強度和剛度要求外,還須留有腐蝕余量,這個余量一般為設備設計壽命內腐蝕深度的2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化工機械在運行過中所呈現出的腐蝕現象是導致生產質量以及生產安全受到影響的關鍵所在,這不單單是設備的外觀受損,還極有可能腐蝕的原因導致化工機械的報廢,對于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在日常生產的過程中,務必要對于化工機械的防腐工作加以重視,確保設備的防腐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延長設備壽命,促使化工生產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效益等都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篇(4)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03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8-0-02

0 前 言

政府部門作為我國管理機構的核心部分,其不僅關系到我國國策的執行,也關系到當地人民的生活狀況、經濟發展、社會安全等多個方面,社會的飛速發展加快了信息化社會的發展步伐,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各個領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互聯網+”,在為政府管理帶來極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如今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下政府管理轉型已經是勢在必行。

1 我國政府信息化管理中的弊端

1.1 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雖然我國政府已經大范圍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且也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使傳統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得到了有效避免,但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在此方面的建設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另外,我國政府的信息化管理中應用的技術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相關技術人員也未能緊跟時展的步伐提升自身能力,同時相關設備的性能也有待提升,以上種種已經使我國政府信息化管理越來越不能滿足當代社會的要求,適應發展趨勢。除此之外,不難發現我國信息化技術在政府部門的應用范圍一直未得到擴大,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導致我國政府信息化管理轉型困難的因素之一。

1.2 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

除了技術落后、基礎設施長期得不到更新、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能力有待提升外,不具備完善的管理機制也是妨礙我國政府信息化管理轉型的重要因素。不難發現我國很多政府部們雖然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但其中很多內容均是多年前所訂立的,已經不符合當代社會的發展現狀,因此其在日常工作中無法發揮管理機制的作用。另外,我國政府一定程度上依然處于傳統管理思想和模式下,如條塊分割制度、分級制度等,都使我國政府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無法很好地實現信息共享,相關人員的技能得不到提升,也使信息化管理在政府部門的日常工作中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

1.3 缺乏信息保障措施

雖然我國信息技術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但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整體國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也使我國迅速成為智能終端數量最多的國家。然而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其所帶有的信息安全風險也在不斷增加,尤其在信息時代黑客侵襲、網絡犯罪等現象更是層出不窮,這使我國國民的個人信息不斷被惡意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國民因接收到詐騙短信等不良信息所導致的損失已經高達800多億元,而國民中個人信息泄露者更是高達78%左右。歸根結底,導致此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我國在信息安全方面,尤其在技術更新和研發方面的措施不夠完善;二是我國政府部門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這也導致了很多網絡犯罪者無法得到應有的懲罰。

1.4 缺乏整體規劃

眾所周知,實現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具有完善的整體規劃,但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政府部門的規模、發展現狀等都有較大差異,更關鍵的是我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均衡,這也是導致無法實現整體規劃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對于鄉鎮部門和偏遠地區來說,其常年處于經濟落后的狀況下,無論是管理理念或是基礎設施都無法及時得到更新。并且在政府部門的內部信息化管理中,也通常存在操作不標準、技術水平不均而導致的信息共享困難現象,過分分散的信息使政府之間、部門之間的資源整合變得異常麻煩。

2 “互聯網+”時代下政府信息化管理轉型的措施

2.1 統一技術標準

“互聯網+”時代政府信息化管理應充分實現統一管理,使國家、社會等多個方面信息得到統一管理,但此方面我國目前依然無法實現。為了能夠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政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更新和完善現有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并對所有政府部門下發統一的技術標準,促進彼此間的協作發展;第二,鄉鎮地區和偏遠地區所存在的問題多來自于資金不足,因此應加強對該類地區的經濟支援,使其擁有足夠的資金來引進先進管理設備,并能夠使相關技術人員得到足夠的進修機會;第三,除技術標準外也可以對各個政府部門配備統一的考核機制、任務指標等。

2.2 完善動力機制

如今政府部門的動力機制對于當代工作者而言已經越來越起不到作用,而政府部門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等多個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電子政務在政府部門的日常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因此,政府部門應在內部加大該方面的宣傳力度,并完善以往的動力機制使內部人員對信息化管理更具責任心。在完善動力機制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市場機制,如在管理制度中適當添加獎懲制度,對于積極進取表現優異的人員采取獎金或其他方式的獎勵,而對于在工作過程中犯錯誤的人員則應按照管理制度予以懲罰,如此可以使我國政府人員在信息化管理制度下更好地開展工作,為廣大人民創造更多價值。

2.3 完善相關制度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政府部門中完善動力機制雖然可以約束政府人員的個人行為,也能起到激勵人心的作用,但僅僅依靠動力機制無法真正保障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完善政府部門的內部制度勢在必行。政府部門所開展的工作多半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因此在完善相關制度的過程中應充分表現出以民為本的思想,并更改和完善管理制度中的各個細節,在政府部門中建立起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具體可以表現在技術標準、人員配置和培訓工作、工作流程標準等多個方面。

2.4 注重循序漸進

管理模式轉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工作,其中勢必會牽扯到很多方面的內容,若將其進行歸納總結則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工作作用;第二,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能;第三,管理方式。以上三個方面在政府部門的信息化管理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在轉型過程中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部門,因此在轉型過程中應多多注意以上三個方面。在轉型的過程中政府部門的職權問題勢必會受到影響,處理好放權和授權工作極為重要。另外,在轉型過程中政府部門內部的工作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或許會因為一時無法適應而導致出現問題等,此時應及時調整心態并對問題展開分析,以便于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2.5 實現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在我國的興起時間不長,其最早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如今我國也已經漸漸意識到新公共管理的作用和意義,在信息化管理體系中應用新公共管理模式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新公共管理主要包括:公共服務、危機處理、政府誠信建設等三個方面。新公共管理體系中所包含的細節很多,例如: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處理危機,在此過程中該工作的開展可以分為四個步驟:第一,對事件進行調查分析;第二,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第三,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傳播和共享;第四,完成危機處理后做好善后工作。

2.6 強化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并且“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管理,其主要依據強大的信息源,來開展工作。如今雖然我國政府部門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應用還算順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信息源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情況,而相關人員似乎并未意識到此問題,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大此方面的宣傳力度,同時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其更具備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3 結 語

政府信息化管理轉型對于政府部門的發展至關重要,如今信息資源已經漸漸取代了傳統資源,在管理過程中信息資源的使用可以有效彌補傳統資源存在的缺陷,使管理變得更為方便快捷。我國目前的政府信息化管理雖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認在很多方面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要求。信息化管理轉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需要多個方面的配合,并要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現狀、發展走向等多個因素作出分析,才能制訂更為完善的轉型方案。

主要參考文獻

篇(5)

Applic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mode in obstetrical nursing

LIAO Yan-wen LIANG Hao LIANG Ling-hu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Luod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Luoding 527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Methods 150 partur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2 were allocated to the control group,and another 150 partur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April 2013 were allocat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ustomized nursing care.Total stage of labor, pregnancy outcome and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ime of stage of lab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ersonalized nursin;Obstetrics;Application effect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分娩的認識逐漸加深,護理服務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滿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及貫徹執行原衛生部要求開展好“三好一滿意”活動的要求,本院自2013年1月開始,對孕產婦實施個性化護理服務,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條件:年齡22~35歲,孕38~40周,頭位、單胎,骨盆與B超檢查正常,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的初產婦300例。按時間段分組,2012年9~12月選取150例作為對照組,2013年1~4月選取15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平均年齡(26.9±7.9)歲,平均孕周(39.2±1.60)周,文化程度:大學39例,初高中108例,小學3例;職業:農民35例,專業技術68例,商業22例,機關事業管理11例,其他14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8.6±3.9)歲,平均孕周(39.73±1.9)周,文化程度:大學41例,初高中105例,小學4例;職業:農民32例,專業技術66例,商業25例,機關事業管理13例,其他14例。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孕次、文化程度、職業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方法對孕產婦進行護理(主要是根據孕婦的臨床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沒有采用個性化的住院環境、家屬陪伴分娩服務及一對一助產分娩服務)。觀察組采用個性化的護理方法對孕產婦進行護理,具體做法如下。

1.2.1 個性化的住院環境

改善產科的住院環境,設立普通房間、單間、豪華間,滿足不同層次孕產婦的需求,同時征集孕產婦的需求,合理布置病房,如張貼孕產婦喜歡的海報,在符合醫院要求的前提下,患者可根據喜好自帶被褥等。

1.2.2 全面準確知識宣教

根據孕產婦的個性特點,制訂產前、產時、產后宣教方案,鼓勵家屬尤其是丈夫共同參與。由有經驗的產科醫師和護士講解孕產婦的飲食要求,產婦的產前、產時、產后生理變化;胎兒在孕產婦的情況;產后母乳喂養的重要性;產后各種潛在并發癥的預防,并根據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準確的解答。

1.2.3 根據孕產婦各個時段的心理變化給予不同護理

1.2.3.1 產前護理盡快消除產婦的陌生感,多向其提供相關信息,詳細詢問病史,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及胎心音變化,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進行產前指導,讓孕婦及家屬進一步了解分娩的一般知識、臨產的標志、每個產程的進展及配合方法、產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并指導孕婦的休息和飲食,使其能充分理解并積極配合完成分娩過程。

1.2.3.2 產時護理第一產程中針對孕婦的心理特征和需求,讓家屬陪伴,給予情感的支持和鼓勵,并鼓勵孕婦積極進食、充分休息、保存體力,使其克服產痛的能力提高。及時告知產程進展,使孕婦對分娩充滿信心。子宮頸口開大3 cm后,送入待產室,安排一名有經驗的助產士一對一地全程陪伴分娩,直至產后2 h,對產婦實施生理和心理的全方位護理。同時可根據孕婦的需求開展家屬陪伴分娩,讓孕婦選擇一名最信任的親屬進入產房陪伴其分娩,使孕婦可以得到來自家庭的鼓勵,讓孕婦在輕松、愉快、溫暖、熱情關懷和鼓勵的氣氛中分娩。

1.2.3.3 產后護理根據產婦文化層次和職業背景進行心理護理及心理輔導。交談時盡量避開敏感的話題,例如家庭經濟狀況及新生兒的性別等,防止因此而使產婦的情緒發生變化[1]。對于情緒不穩定的產婦,要密切留意其言行的變化,預防發生意外事件。產后讓產婦與嬰兒盡早接觸,向產婦講解用母乳喂養的必要性,及時指導產婦該如何進行母乳喂養的技巧,讓其由不想哺乳到積極主動的母乳喂養[2],使產婦感受到做母親的自豪。

1.3 觀察指標

產婦產程時間、產婦妊娠結局(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抑郁率);滿意度:向產婦發放自制問卷調查表,其中包括服務態度、是否及時滿足患者的需求、專業知識及技能、健康教育、護患關系、職業素質等6項內容,每項設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層次,分別記5、4、3、2、1分,滿分30分。讓產婦逐一任選填寫,表上交后進行分值統計。根據分值高低比較兩組產婦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的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的比較(min,x±s)

2.2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的比較

觀察組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抑郁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

2.3 兩組產婦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滿意度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3 兩組產婦滿意度的比較(分,x±s)

篇(6)

中圖分類號:TS941.6 文獻標志碼:B

Kinect-based 3D Costume Culture Display System

Abstract: To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a Kinect-based 3D costume culture display system was designed based on somatosensory 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Augmented Reality (AR( technology. Different from virtual mirror for commercial use, the system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The costumes, which are displayed under several themes such as Ancient Costumes, Ethnic Costumes and Costumes for the Olympic Games, would give viewers a completely new experience.

Key words: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 Kinect; costume culture; virtual mirror

近年來,弘揚中華傳統服飾文化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服裝所展示的不僅是品牌、款式和色彩,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不知從何時起,國人曾經引以為豪的中式服裝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是清一色的西式服裝。對于華夏衣裳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人們更是知之甚少。雖然介紹傳統服飾文化的書籍不少,例如:吳欣著《中國消失的服飾》、樓慧珍著《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等,但這類學術著作專業性較強,更適合業內研究者及高等院校教學使用,并不適合向廣大公眾做科普宣傳。

與此同時,博物館中珍貴的服飾藏品受到展品保護的限制,也只能是讓參觀者透過櫥窗對展品做簡單了解,學習過程缺少娛樂性和互動性,因此對服飾文化的傳播效果不夠理想。

為了更好地普及傳統服飾文化,本課題借助增強現實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將中華歷代服飾、民族服飾、奧運服飾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公眾面前。人們可以一邊體驗虛擬試穿的樂趣,一邊學習與之相對應的服飾文化知識,真正做到科學普及傳統服飾文化。本系統由北京服裝學院、北京科普發展中心、廣州新節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聯合完成。

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1 體感交互技術

體感交互起源于游戲行業,特指用戶通過身體運動和身體感受等方式完成人機交互。早期的體感交互必須借助昂貴的數據手套、3D頭盔等硬件才能實現。直到最近,隨著實時深度攝像機技術與體感交互算法的日漸成熟,特別是Microsoft Kinect與ASUS Xtion PRO的相繼,體感交互技術已顯露出它在電子娛樂、互動教育、醫療輔助、機械視覺等實際應用中的巨大潛力。

本系統所選用的體感設備是微軟開發的Kinect,它有 3個不對稱的鏡頭,中間的鏡頭是RGB彩色攝像頭,用于實時捕獲彩色圖像;左右兩邊鏡頭則分別為紅外投影機和紅外攝像頭,它們通過發射與接收紅外線來提供深度信息。系統借助Kinect體感交互設備不僅可以輕松獲得場景中的所有視頻信息,還可以通過檢測用戶的動作判斷其操作意圖,例如,用戶揮動手臂代表需要更換觀看的內容,手在某個位置2 s以上的停留則代表選定某件服裝,準備試穿等等。換句話說,Kinect實現了“你就是遙控器”的全新用戶體驗,消除了以往使用者與操作對象之間的隔閡,提高了整個展示系統的沉浸感與體驗度。

1.2 增強現實技術

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是虛擬現實技術的延伸。它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場景或系統提示信息實時融合到真實世界中,從而增強用戶對現實世界感知的程度。近期,由于AR技術在會展、設計、出版、娛樂等領域所發揮出的重要作用,它已被《時代周刊》列為當前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十大技術之一。

系統中對于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如圖 1 所示,其中圖1(a)為博物館中實際展出的珍貴服飾;圖1(b)為系統硬件設備,位于屏幕上方的Kinect彩色攝像頭可以獲得現實世界中的真實影像;圖1(c)為用戶通過顯示設備觀察到的虛擬試穿效果。此時,不論用戶如何動作,服裝都像真正穿在人身上一樣,不會出現偏移或者穿透的現象,即使試穿者轉身或者跳躍,虛擬服裝也會表現出很好的隨動特征,從而帶給用戶較好的交互體驗感。

1.3 系統工作流程

系統實現過程分準備階段、制作階段、實現及測試階段 3 部分進行,具體工作流程如圖 2 所示。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最關鍵的是確定好系統展示方案,既要確定展示內容、明確作品風格、設計具體欄目,也要對每個子欄目的具體內容予以規劃。在資料搜集整理階段則要借助網絡及專業的資料庫全方位獲得與展示主題相關的各類資料。在具體制作階段,可分為二維和三維兩個小組同時開展,二維部分主要應用平面設計軟件完成用戶界面設計,服裝模型的貼圖制作等;三維部分則使用專業三維建模軟件建立服裝模型,并進行骨骼綁定、燈光設計、材質編輯等一系列工作。最終所有信息匯總到“體感3D服飾文化展示系統”,完成系統測試工作。

2 服飾文化展示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1 系統功能設計

不同于以往商業行為中的“3D虛擬試衣鏡”,系統不僅包含虛擬試衣功能,還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全面介紹了不同服飾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背景,是集教育性、娛樂性、互動性于一體的服飾文化展示平臺。展示系統在國內實屬首例,具體功能見表 1。

系統設計了歷代服飾、民族服飾、奧運服飾 3 個欄目,每個欄目又包含 8 個子欄目,子欄目的選擇需要考慮時間順序及服飾文化的豐富程度。目前,系統已經整合了大量的文字、圖片資源,但視頻及虛擬試穿部分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服裝自身的特性,留傳于世的多為百年之內的作品,年代久遠的難免品相不佳,需要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做大量的后期處理工作,這也充分體現了課題在藝術與技術上的融合。

2.2 用戶界面設計

為突出傳統服飾文化這一主題,展示系統在用戶界面設計上保持了中國風的特色,在主界面及二級界面中均采用了對稱的布局方式(圖 3)。主界面中的四個欄目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清晰明了,不同欄目之間通過硬朗的線條及模糊的云朵予以連通,體現看似不同的主題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級界面均采用了插畫的表現方式,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不同服飾的造型特征,清新淡雅的顏色剛好與各自的主題相一致。

體感交互系統不同于一般的圖形界面系統,畢竟手勢控制不如鼠標的操作更加精確到位,因此系統在用戶界面的設計上,既要確保較好的視覺表現力,同時還要易于Kinect體感設備的識別與控制。考慮以上特點,系統采用面積較大的矩形按鈕完成交互任務,用戶只需要站在設備前1.5 ~ 3.0 m范圍之內,系統就可以自動識別出雙手的位置,若用戶將手停留在某個按鈕上 2 s以上即表示確定進入該欄目。

2.3 服裝模型建立

三維服裝模型的建立是系統實現的關鍵,通常一個服裝模型的制作需要經歷如下步驟:

(1)確定展品(有實物最佳 ,否則需要較為詳盡的圖片資料作為輔助);

(2)搜集資料(對實物進行多角度拍攝,整理相應文字、圖像等資料作為背景知識介紹);

(3)三維服裝模型制作(使用3ds Max及CLO專業服裝建模軟件完成,保存為fbx格式);

(4)制作貼圖(利用步驟(2)拍攝的照片,借助Photoshop軟件完成,保存為jpg格式);

(5)模型格式轉換(使用Unity3D游戲引擎,將步驟(3)、(4)中的文件合成為u3d格式)。

(6)上傳模型至3D體感形象搭配系統后臺數據庫。展示系統開機后會檢測到數據的更新,通過無線網絡可以下載數據庫中的服裝模型。

系統在建立三維服裝模型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系統對于虛擬服裝的渲染為實時操作,計算量極大,因此必須控制每個服飾作品的服裝面數小于3 000,否則將會影響到用戶體驗時的感受。為了盡量減少服裝模型中的面數,系統采用以貼圖效果代替復雜幾何造型的原則,同時,多層的服裝也僅僅通過貼圖中的陰影效果來實現,從而確保所有服裝在用戶試穿時均有流暢的表現。

2.4 系統實現效果

2014年9月,在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中,基于Kinect體感交互技術的3D服飾文化展示系統在中國科技館與廣大民眾見面,上千名參觀者親身體驗了系統中的48套服飾作品,《科技日報》、光明網等媒體對系統進行了報道。圖 4 為系統在現場展出時的效果。

3 結語

服飾作為一種文化形態,貫穿于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帶給服飾全新的展現形式,更賦予傳統文化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本課題旨在使用科技最前沿的增強現實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全方位地向廣大公眾展示燦爛的華夏服飾及其背后蘊藏的豐富文化背景,提高國人的服飾文化修養,增強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 Saffer D.Designing for interaction creating innovative application and devices[M].2nd Edition.Berkeley:New Riders Press,2009.

[2] 韓云,鐘圣倫,葉正圣.基于視角無關轉換的深度攝像機定位技術[J],物理學報,2014,63(7):1-9.

[3] Shotton J,Fitzgibbon A,Cook M.Real-time human pose recognition in parts from single depth images[A]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IEEE Press[C],2011:1297-1304.

篇(7)

海南黎族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傳承深遠的民族,在服飾文化方面有其獨到的特點。對海南黎族進行經濟開發,將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作為重要的賣點、熱點是必然趨勢。不過,考慮到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有必要在經濟活動中對黎族服飾文化進行保護。只有施行完善的服飾文化保護政策,才能確保黎族服飾文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會被其他文化所沖擊。

一、海南黎族服飾文化的特色

1.民族文化的代表性

海南黎族服飾文化是黎族特有的精神文化、習俗、傳統和藝術文化、藝術特色的集大成者,是民族文化的經典代表。透過黎族服飾文化的特征,就可以深入了解到其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特點。海南黎族服飾文化的重要載體就是黎族的織錦,它被評為“海南敦煌壁畫”,是古代的“歲貢極品”,這就足以看出這種織錦的品質高端,文化研究價值高,具有極強的保護價值。在現代經濟發展中,這種堪稱“皇家貢品”的民族藝術文化寶藏成為重要的發覺點之一。在某種意義上說,黎族服飾文化在織錦上體現的最為全面,海南黎族的文化在服飾文化上的體現最為全面。黎族服飾文化直接代表了黎族獨特藝術文化的最高水平。

2.民族服飾藝術的唯一性

海南黎族服飾文化與眾不同,具有極高的唯一性,是當今各民族之中保存最完善、藝術性最強、風俗特點最濃厚的一種藝術形式。黎族服飾文化的唯一性首先表現在制作工藝的唯一方面。黎族織錦是當今黎族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工藝,具有長遠的歷史發展底蘊,與本地的棉花種植量大、棉花質地優良、礦物質染料豐富、資源豐富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更是黎族特定的歷史發展環境和文化氛圍發展的必然結果。黎族服飾文化發展的第二個表現就是在制造工藝上加入了藝術性的設計理念,融合了黎族的文化傳統、信仰、勞動環境和生活氛圍、情趣主張等重要內容;比如黎族服飾文化中的“龍被”,工藝先進、觀賞價值和工藝價值世所罕見。這幾個方面的表現,讓黎族服飾文化唯一性的特點格外突出。

3.過往文化傳統的延續性

黎族的歷史發展進程比較統一,文化傳播的脈絡較為明確,這使得黎族文化整體上表現較為明確和完整。以黎族服飾文化特點為例,它的發展過程,所涉及到的祭祀符號、家族標志、文化符號、傳宗接代、愛情信物等方方面面都有著比較系統的文化指向性。什么樣的符號代表什么樣的意義、什么樣的造型傳遞什么樣的感情、什么樣的圖案代表什么樣的意義都非常明確,且具有一定的歷史傳承特點,是一種在族內具有良好的延續性和系統架構的文化體系。從古至今,黎族的服飾文化傳統都保留的非常完整,很少受到外族的文化干擾,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至今黎族的服飾文化依然保留的很好,且一直在貫徹和落實,在老年一代向青少年一代的傳遞中甚少遺漏,文化傳承延續的特色非常鮮明。

二、現代經濟條件下黎族服飾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1.經濟和商業模式的引入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對黎族服飾文化進行開發是必然。引入適當的經濟政策和商業合作模式,在不損害黎族服飾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通過良好的經濟政策和商業模式為黎族服飾文化的崛起和商業化提供動力,這也是讓黎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成功轉型的關鍵。沒有現代經濟政策的支持,沒有恰當的商業模式支持,黎族服飾文化可能會遭到外來文化的破壞,可能無法在雜亂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獨立性,一旦黎族的服飾文化遭到損壞,想要重新彌補就會非常困難。要注意經濟政策傾斜的同時,加大對商業合作模式的管控力度,確保以正規的投資者、商業經營計劃和運作方案來開發黎族服飾文化,開發服飾產品的多元化,避免經濟開發和運作過程中出現不良現象。

2.專業文化傳承人才的培養

黎族的服飾文化本身在傳承過程中保護的很好。不過這只是在原來的歷史文化特征中進行傳承。一旦引入現代化的經濟制度和商業模式之后,傳統的文化保護策略可能就無法發揮作用。對此,相關部門、政府應該考慮引入專業的文化傳承培養人才,以對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充分了解,對黎族服飾文化的深入了解來參與到文化傳承保護中來。要制定詳盡的保護策略,對商業合作項目、經濟合作項目、方案以及未來的發展價值、意義、影響等各方面進行評估和審核,找到其中存在的風險制定彌補方案,切實做好經濟開發過程中的文化保護。

3.文獻資料的錄入和保存

傳統的黎族服飾文化在傳承方面主要依靠的是本族文字傳承和語言行動上的感染、言傳身教。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這樣的傳承方式略顯薄弱。可以考慮讓熟悉黎族語言文化的人士參與到文化傳承與開發中來,將黎族的服飾文化以文獻資料的形式記錄下來,開發成系統、全面、完善的文字內容,遞交給政府或相關部門作為檔案材料保管,確保文獻資料可以保存起來。這些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可以為經濟開發提供更直觀的參考,避免經濟行為發生不良的后果,破壞了原有的服飾文化氛圍。除了做基礎性的文獻資料整理之外,還可以考慮將這類資料進行整合,制作科研課題,提供學術研究,促進文化部門、研究人員對黎族服飾文化有更深刻的接觸,加快服飾文化的開發進程。

4.基于現有文化特色的創新和發展

為了讓黎族服飾文化能夠迎合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府部門必須注意對這些文化資源進行大膽的創新應用。比如黎族的服飾種類、常用的圖案、在不同場合的圖案蘊含的意義等,進行現代化的加工和開發,通過服飾展覽、服飾設計、工藝研討會、旅游景點開發、農家住宿旅游等各種形式在黎族服飾文化中加入現代商業元素和經濟理念,用創新性的舉動推動黎族服飾文化的開發,為黎族服飾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發展壯大提供多元化的途徑和方式。現代社會,黎族服飾文化如果不順應時代進行改變和創新是無法滿足經濟開發需要的,在保留其特色和底蘊的前提下進行多元的嘗試,賦予黎族服飾文化新的生機和活力,對推動文化的傳承有重要意義。

三、總結

黎族服飾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在現代社會面臨著很多困難,通過經濟開發的形式來賦予黎族服飾文化全新的生機與活力是重要內容。不過考慮到黎族服飾文化的唯一性、代表性,在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之前,做好文化保護研究非常重要。依托專業人員的指導和參與,依托較為嚴格的合作方式審核和經濟政策的保護性傾斜,大膽開發多元性的商業合作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和投資者參與到黎族服飾文化的開發和創建中,這對于黎族服飾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有良好的推動作用。(作者單位:1.桂林理工大學;2. 桂林理工大學;海口經濟學院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熙蘭. 紅瑤紅色服飾文化考證與分析[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2]劉茜. 無字的教科書:苗族服飾文化的課程意義解讀[J]. 民族教育研究. 2009(04)

篇(8)

一、工程概況

府西花園南、北地下車庫為地下室兩層建筑,南地下車庫與北地下車庫東西兩頭貫通。北車庫建筑面積10503,南車庫建筑面積20751,共計31254。車庫基礎底標高-9.4m相當于黃海高程-2.25m,自然地坪下挖深達8.50m左右屬于深基坑。南、北地下車庫開工時四周已建有8棟大樓,其中 1#、2#、3#、4#、6#、7#、8#樓在南、北地下車庫四周,大樓高22-32層, 5#樓被南、北地下車庫基坑包圍成孤島,5#樓高25層。南、北地下車庫外墻邊與各大樓基礎墻最小間距2.9m,其余一大半在3-4m之間,還有一部分在4-7m之間。南、北地下車庫基礎底標高與各大樓基礎底標高高差5.25m。南、北地下車庫基坑東西長166m,南北長168m,基坑周長566m。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采用鋼筋砼灌注排樁支護。降水采用32口管井降水。南、北地下車庫施工時,周邊各大樓都在同時主體施工,高度都在20層以上,高低交叉同時施工難度較大,安全要求較高。

二、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監理控制要點

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編制的深基坑支護工程專項施工方案要經監理審查通過。審查內容: 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文件、審圖意見、專家論證意見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詳細內容。

2.1鉆孔灌注鋼筋砼排樁監理控制要點

1.樁位、施工放線復核(重點對控制性軸線樁位復核)、樁徑、樁長及樁機架垂直度控制。成孔時鉆孔機定位要準確、水平、穩固,鉆機轉盤中心、機架中心與護筒中心,三點成一條直線,其允許偏差不大于20 mm;鉆孔時應嚴格控制鉆進度,其鉆進速度應與送漿、排漿相適應。鉆孔進度應低于排漿速度,避免造成埋鉆。

①施工單位應向監理機構報送鉆孔灌注樁測量軸線和樁位放樣成果表,監理工程師對測量施工放樣成果進行審查和復核。復核合格后辦理復核簽證,并準予下道工序施工。

②測量自然地面標高,確定樁頂及樁底標高,復核鉆桿長度。每個班次應對樁外徑進行檢測,凡樁徑負值大于3%的必須更換鉆頭。

③每次樁機移位時,樁位偏差應小于2,樁機鉆桿垂直度偏差應小于1%,否則不得進行施工。成孔過程中不得無故停鉆,如遇夜間(不允許繼續)施工,停鉆之前必須做好泥漿護壁工作,同時將鉆桿提升到安全高度,防止塌孔。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持力層時必須會同各有關單位(部門)進行終孔深度測量檢驗。并做好施工監理記錄。

2.清孔:

①清孔分二次進行。笫一次清孔在終孔完成后進行。利用鉆桿清孔。根據地質情況,主要用大密度泥漿清除孔內沉渣,保持鉆頭離孔底0.2 m左右空轉循環清孔。清孔時間以保證清除沉渣達到試樁要求。清孔時間不宜小于30分鐘。

②笫二次清孔必須在安裝好鋼筋籠及導管后進行,主要是為了清除進入孔內的雜質和稀釋泥漿比重,保證澆灌質量。因此第二次清孔應控制好泥漿比重,清孔泥漿比重控制在1:2以內,沉渣控制在10以內。沉渣測量時應提升導管離開孔底50左右,并做好原始施工驗收監理記錄。

3. 鋼筋籠的加工、制作與吊裝。

①鋼筋籠應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加工和吊裝。

②施工單位應100%做自檢記錄,并做好隱蔽驗收監理記錄。經項目監理機構簽字后方可吊裝入孔。重點檢查鋼筋主筋長度、主筋數量、鋼筋間距及焊接長度、焊接質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③如果分段加工鋼筋籠時,其接頭應依照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焊接。焊接前應做相應的焊接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施焊。

④鋼筋籠吊裝防止扭曲。

4、混凝土澆灌

①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施工方案及圖紙的相關規定。

②砼澆灌前,施工單位填報“混凝土澆灌令”注明砼強度等級、樁號、澆筑時間,報項目監理機構備案后方可澆灌。

③澆筑前監理應檢查砼運輸小票(砼強度等級、出廠時間、到工地時間、等候時間)。按規定做好砼試塊。檢查坍落度(12~16cm),澆筑混凝土充盈系數不小于1.1。

④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監理記錄。

⑤樁施工完畢,經施工單位自檢符合要求,填報審表連同前面的相關試驗,檢測報告報項目監理機構審核。

5、制樁的質量檢測。

①施工單位宜提供樁身完整性檢測報告。由具有相應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首先應將檢測單位的資質報項目監理機構審定。同意并編制檢測方案后實施。

②樁身完整性檢測采用低應變動測法,檢查數量不少于樁總數的10%,且不少于5根;若判定樁身缺陷可能影響樁的水平承載力時,應采用鉆芯法補充檢測,檢測數量不少于2%,即9根,提供檢測報告。

2.1鋼筋混凝土冠梁監理控制要點

1.材料要求

①混凝土:冠梁采用C25商品混凝土。

②鋼筋:鋼筋材質和成型規格符合設計要求。

③模板:

⑴側模采用定型鋼模板。要求邊角整齊、表面光滑、平整、清潔、易于脫模,不得有翹曲和變形

⑵側模加固采用截面尺寸為10cm×10cm木方和直徑48mm的鋼管及相關配件,并保證能滿足側模加固需要。

2.主要機械設備

①機具設備

挖掘機、自卸汽車、空氣壓縮機、鋼筋調直機、鋼筋切斷機、鋼筋彎曲成型機、鋼卷尺、水平尺、插入式振搗器、鋸、砂輪打磨機以及電焊設備等。

②重點檢查鋼筋的配筋情況:

主筋數量、主筋間距、箍筋間距、主筋直徑、焊接質量、保護層厚度、商品砼坍落度、商品砼配合比、商品砼試塊、樁頭的打鑿質量、樁頭鋼筋的調校及隱蔽工程記錄等。

3.施工工藝及要求

①測量放線:由專職測量工程師對冠梁邊線進行施工放樣,并現場進行技術交底,現場技術人員對所放樁位進行復核,無誤后進行鋼筋綁扎。模板立好后及時對冠頂標高進行找平,并標注在模板內側。并做好監理隱蔽驗收記錄。

②土方開挖:冠梁施工段內圍護樁全部完成和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進行土方開挖。開挖方式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開挖過程中并注意對圍護樁主筋的保護工作。挖掘機將樁間土方挖至冠梁底標高以上10cm后,采用人工清底,以保證冠梁底面土方不擾動。開挖標高控制在冠梁底以下5cm,開挖出的土方及時運至指定存放地點。在這次作業過程中要注意清底的平整度以及適當夯實,擺好梁筋保護層墊塊,調整好伸入梁中的樁筋。

③冠梁鋼筋模板安裝完成填寫報驗單和砼澆灌令并經監理簽證后方可開始砼澆搗,但考慮到本工程長度與厚寬之比懸殊太大,宜每距50-60 m設一寬500mm -600mm的后澆帶,該后澆帶距轉角應小于20m為妥。

2.3管井降水監理控制要點

1.降水應在鉆孔灌注樁完成后方可開始。降水深度在基坑開挖面以下0.5~1.0m方可土方開挖。監理嚴格控制降水和挖土的開始時間。

2.管井降水必須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方可撤除。管井封井時間應控制在地下車庫頂層覆土完成之后。

3.施工單位做好管井降水的監測與維護。密切關注降水全過程的效果和對周邊建筑物、管線、管道的影響,并做好水位檢測記錄。

4.嚴格控制管井的長度(深度)和埋設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監理要嚴格核查管井數量和平面定位是否與施工組織設計一致。

2.4土方開挖監理控制要點

土方開挖。

1、基坑土方開挖時,施工單位應將土方開挖方案報監理審核認可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

2、基坑開挖前圍護結構四周應做好位移和沉降觀測點,業主應委托有資質的監測單位做好監測方案并進行沉降和位移監測,發現情況及時糾偏,保證基坑開挖施工和周圍建筑的安全。

3、土方開挖前監理應檢查土方開挖邊線,施工過程中應校核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

4、監理要督促施工單位做好平面控制樁和水準控制點的保護措施,監理定期復測和檢查。

5、基坑開挖應嚴格按照分層、分段挖土,力求減小對支護結構的變形影響。根據監測反饋信息調整挖土計劃。

6、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相一致。嚴禁挖土機械碰撞管井和工程樁。采用機械挖土,坑底應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并防止坑底土擾動。

7、土方開挖過程做好對工程樁的保護工作。主要采用小挖機和人工輔助開挖,樁四周的土應對稱分層開挖。嚴禁挖機和大型車輛直接在樁頂上行走。

2.5基坑監測監理控制要點

本工程四周及中間高層建筑林立,因此對基坑的變形監測是本工程監理控制的要點。

1、基坑安全監測應委托有資質的專業監測單位承擔,專業監測單位應編制基坑監測方案報監理審核通過。

2、監理審查基坑監測方案的內容應包括:監測目的、監測要求、水平位移監測控制值、垂直位移(沉降)監測控制值、水位監測、監測時間及頻率、監測點的布置、監控報警值、監測報告的提交和報警程序及信息反饋系統等。

3、本工程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邊施工邊監測,及時反饋監測結果,隨時掌握基坑邊坡及周邊建筑物的變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確保基坑及周邊環境的安全。

4、監測點的布置應滿足監測要求,從深基坑邊緣以外1~2倍開挖深度范圍內的建筑物體均應作為監測對象。

5、位移觀測基準點不應少于2點,且應設在影響范圍已外。

6、監測項目在基坑開挖前應測得初始值,且不應少于2次。

7、深基坑監測項目的監控報警值

①、基坑邊水平最大位移值達50或變形速率連續三天大于5/d

②、基坑坡頂最大沉降達50或連續三天大于5/d

8、當變形超過上述設計規定,或監測結果變化速率較大時,應加密觀測次數。當有事故征兆時,應連續監測。

篇(9)

所謂“層級互動模式”,就是小組合作與互動模式。“層級互動”的核心內容組內互動,解決個性問題;組組互動,解決共性問題;師生互動,解決共性問題。

二、“層級互動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產品”,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的過程,學生不應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應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學生要利用教師或教材提供的材料進行思考,親自去發現問題的結論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努力成為一個“發現者”。

羅杰斯教學觀主張教學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具有內在的潛能,并能主動地發展其自身的潛能。學生應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與教師一起探索、研究和發現,做到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而無實質往的“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

三、“層級互動模式”課堂環節和案例

“層級互動”課堂基本環節包括問題展示、層級互動、預習安排。

1.問題展示:教師課前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和本節的教學內容,設置好問題。問題設置要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要能體現本節的教學任務,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2.層級互動:問題展示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相互交流。簡單問題和基礎問題有組內互動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小組之間互動解決,各組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由教師解決。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教師要講清,講到位,練到位,同時要拓展延伸,構建知識網絡。

3.預習安排:下課前教師要以書面形式布置下節課需要研討和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課前預習。

4.高三化學一輪復習案例

我們以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中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為例,來說明“層級互動模式”在高三化學一輪復習中的具體運用。針對考綱和近幾年高考命題特點,本部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①物質的熔沸點比較;②晶胞的有關計算;③常見晶體結構與性質等等。可將本部分內容分為兩節復習,第一節主要復習晶體與非晶體、晶胞特征、晶體的性質比較、物質熔沸點比較。第二節可主要復習晶體中晶體結構計算問題。下面為第一課時,即復習晶體的常識、四種晶體比較、晶體熔沸點比較規律。

第一階段,設置并展示問題:

問題1:列舉鑒別真假寶石的方法?(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

問題2:是一個完整的晶胞嗎?若不是,將其補充完整。

問題3:比較四種晶體差異。

問題4:化學鍵與晶體結構的關系?晶體熔沸點的比較方法?

(以上問題,供學生思考并進行小組討論,展開組內互動)

第二階段:層級互動

在學生討論問題時,教師走下講臺,了解和參與學生討論情況,征集各組學習中困難,哪些問題已解決,哪些未解決,接下來,解決未解決的問題。

例如,問題1,各組均能想到一些方法,但不盡完全相同,可展開組組互動。教師可讓某組代表回答,不全面時,有其他組依次補充,直至問題完善即可。教師在學生打不全面時,其他組也不知道剩余方法的尷尬的情況下,可以從側面引導,啟發教學。

本問題,學生可能的回答有:①X-衍射②加熱火烤③劃玻璃④傳熱性⑤放大鏡看外觀⑥在其表面滴上石蠟油,凝固后再插上一顆紅熱的鋼針,看在各個方向融化的快慢⑦找專家鑒定等等。通過此問題學生可復習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的知識。

問題2,學生補充好后的晶體,展示晶胞圖。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晶胞的特征:晶胞是8個頂角相同的最小平行六面體;晶胞的平行棱相同;晶胞的平行面相同。

問題3,這個問題高三的學生掌握相對較好,可由一個代表回答即可。如果回答過程中,存在錯誤,可以有其他學生補充和更正。

問題4,第一問可能陌生些,第二問學生掌握相對較好,但重要。第一個問題,可以師生互動。如,化學鍵與晶體結構的關系:

陰、陽離子 離子鍵 離子晶體

得 失ne-

原子 共價鍵 原子晶體

共價鍵

分子間作用力(稀有氣體)

分子 分子間作用力 分子晶體

至于第二問,可以由一個學生總結晶體熔沸點比較的方法如下:

不同類型晶體熔沸點高低的比較:一般來說,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金屬晶體(除少數外)>分子晶體。例如:SiO2>NaCl>CO2(干冰)金屬晶體的熔沸點有的很高,如鎢、鉑等;有的則很低,如汞、鎵、銫等。二、同類型晶體熔沸點高低的比較:同一晶體類型的物質,需要比較晶體內部結構粒子間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影響分子晶體熔沸點的是晶體分子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包括范德華力和氫鍵。1.同屬分子晶體①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晶體,一般來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強,熔沸點越高。例如:I2>Br2>Cl2>F2。②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晶體,如果分子之間存在氫鍵,則分子之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出現反常。有氫鍵的熔沸點較高。例如,熔點:HI>HBr>HF>HCl;沸點:HF>HI>HBr>HCl。③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的同分異構體,一般是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例如: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互為同分異構體的芳香烴及其衍生物,其熔沸點高低的順序是鄰>間>對位化合物。④組成和結構不相似的分子晶體,分子的極性越大,熔沸點越高。例如:CO>N2。⑤還可以根據物質在相同的條件下狀態的不同,熔沸點:固體>液體>氣體。例如:S>Hg>O2。2.同屬原子晶體原子晶體熔沸點的高低與共價鍵的強弱有關。一般來說,半徑越小形成共價鍵的鍵長越短,鍵能就越大,晶體的熔沸點也就越高。例如:金剛石(C-C)>二氧化硅(Si-O)>碳化硅(Si-C)晶體硅(Si-Si)。3.同屬離子晶體離子的半徑越小,所帶的電荷越多,則離子鍵越強,熔沸點越高。例如:MgO>MgCl2,NaCl>CsCl。4.同屬金屬晶體金屬陽離子所帶的電荷越多,離子半徑越小,則金屬鍵越強,高沸點越高。例如:Al>Mg>Na。

第三階段:例題與練習

例題1.下列數據對應的是物質的熔點(℃),據此作出的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鋁的化合物的晶體中有離子晶體

B.同族元素中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類型的晶體

C.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體

D.不同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類型的晶體

解析:表中的化合物中,SiO2屬于原子晶體。AlCl3、CO2、BCl3屬于分子晶體,其余物質屬于離子晶體。鋁的化合物的晶體中有離子晶體,如Al2O3;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類型的晶體,如CO2、SiO2;不同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類型的晶體,如Na2O、Al2O3。

答案:C

例題2.[雙選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都不導電

B.一般規律熔點:分子晶體

C.構成晶體的原子之間都有化學鍵

D.晶體中只要有陽離子就有陰離子

解析: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離子晶體中既沒有自由電子也沒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固不能導電;從構成晶體的微粒的作用力來看,分子間作用力

答案:CD

練習:

1.下列物質熔化時,不破壞化學鍵的是( )

A.氯化鈉 B.十七烷 C.金剛石 D.水晶

2. 下列各組晶體中化學鍵類型和晶體類型均相同的是( )

A.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B.金剛石和石墨

C.氯化鈉和過氧化鈉 D.鐵和銅

3. 下列晶體中不存在化學鍵的是( )

A.白磷 B.氯化鈉 C.干冰 D.晶體氬

學生做完之后,了解學生做題情況,給出答案:1.B2.D3.D。

第四階段:課堂小結與作業布置

篇(10)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2(b)-0144-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integration of medical mode in the treatment of BiPAP ventilator assisted ventilation. Methods 100 cases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Jiaxing City accepted BiPAP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Ⅱ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iPAP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care model of health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n the BiPAP ventilator treatment compliance,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changes in respiratory failure correct time, the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differences in hospital costs. Results Compliance rate of observed group of patients was 8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4%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45, P < 0.05);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24 h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blood gas analysis of p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7.32±0.13) vs (7.31±0.07), P < 0.05],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72 h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blood gas analysis of pH,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 (PaO2),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 (PaCO2),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7.37±0.09) vs (7.34±0.14), (66.54±8.86) mm Hg vs (63.32±7.35) mm Hg, (63.34±10.94) mm Hg vs (68.57±9.45) mm Hg, P < 0.01] (1 mm Hg = 0.133 kP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the average time to correct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number of hospital days hospitalization costs, the correct time of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3.59±6.33) h vs (34.08±9.21) h, (11.66±3.71) d vs (15.42±5.03) d, (13.6±4.4) thousand yuan vs (17.9±5.2) thousand yuan, t = 17.23, 9.03, 11.21,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Integration of medical mo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AP ventilator compliance, improve treatment and reduce hospital costs.

[Key words] Health integrated care; BiPAP; Compliance; Treatment effe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氣流受限持續存在為特征并呈進行性發展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急性加重是COPD病程的重要組成部分,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反復發作導致呼吸功能快速下降并出現呼吸衰竭。近年來隨著COPD發病率和病死率不斷升高,其所造成的經濟負擔也不但加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預計至2020年COPD的全球經濟負擔將躍居所有疾病的第5位,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雙水平氣道內正壓(BiPAP)呼吸機是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項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性高、無創傷、效果好的特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能避免有創通氣給患者帶來的損傷及痛苦,但在臨床應用中發現,患者對自身的疾病及BiPAP呼吸機的認識不足,加上臨床護理工作繁重,護士相對較少,尤其新護士缺乏系統化的專科知識培訓[2],操作不熟練,告知不全面,使患者產生疑惑,導致患者BiPAP呼吸機治療的依從性不高,直接影響了治療效果。為了提高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BiPAP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治療效果,浙江省嘉興市第一醫院呼吸科(以下簡稱“我科”)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制訂了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對該類患者進行特別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3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關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3],且pH > 7.25。②患者意識清楚,并具備一定的咳痰能力。③血流動力學基本穩定,血壓在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排除標準:①有鼻面部畸形或損傷的患者;②肺大泡及合并氣胸患者;③高度不能配合;④有大咯血、無自主咳痰能力及存在高度誤吸危險因素的患者;⑤拒絕該項研究的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符合上述入組標準的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一般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獲得了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研究開始前所有患者都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 BiPAP呼吸機治療

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國偉康公司BiPAP Vision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治療,面罩根據患者臉型大小選擇合適的普通硅膠膜面罩,采用同步/時間模式(S/T)壓力支持模式,吸氣壓力(IPAP)平均為(14±1)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氣壓力(EPAP)為(4±1)cm H2O,吸氣時間為1.1~1.5 s,呼吸頻率12~16次/min,氧濃度35%~50%,維持指脈氧飽和度≥90%,開始接受治療的2~3 d內,通氣時間應盡可能長,除進食、飲水、咳痰、霧化治療等情況允許間歇休息,待患者病情緩解后逐漸下調參數,同時逐漸縮短通氣時間,直至脫機,同時給予抗感染、解痙平喘、止咳化痰、營養支持和氧療等常規治療。

1.2.2 護理干預

1.2.2.1 對照組

護士在醫生對呼吸機的模式及參數調節后實施上機通氣治療,協助患者佩帶面罩,仔細調節頭帶的松緊,防止漏氣或局部壓迫,詳細講解注意事項,每小時巡視,做好呼吸道護理及并發癥的觀察,同時觀察患者意識及舒適度改變,及時調整和頭帶的松緊度,觀察呼吸機的運轉及各項指標的情況,出現報警及時處理,同時根據患者生命體征、動脈血氣分析指標變化來調節呼吸機的各項參數,并給予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

1.2.2.2 觀察組

1.2.2.2.1 成立醫護一體化工作小組 由科主任及護士長總負責,醫療組長、經管醫生和護理組長、責任護士組成醫護一體化小組,以團隊形式為患者提供醫護一體化的護理模式。

1.2.2.2.2 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 ①患者入院后一體化小組成員全程負責,醫療組長和護理組長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一體化小組進行病例討論,最終確定患者實施的治療方案和護理級別。醫療組長負責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的原因、主要癥狀、診斷依據以及治療方案,及BiPAP呼吸機對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性,告知積極配合使用呼吸機治療不但可使早日康復,而且又可以縮短住院天數,同時節省住院費用。護理組長負責講解BiPAP呼吸機治療過程中的護理要點、注意事項等。在使用前10~15 min,經管床醫生和責任護士在床邊對患者進行耐心解釋,介紹BiPAP呼吸機的作用、使用方法和治療過程中如何配合的方法,以及使用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如出現人機對抗、口鼻干燥、鼻黏膜不適,面部壓瘡、胃腸脹氣、嗆咳、誤吸,排痰不暢等情況,立即采取應對措施,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感。②責任護士準備好BiPAP呼吸機及各種管道的連接,經管醫生先行檢測排除設備故障,上機時先調節好各項參數,起初醫生先用手為患者固定面罩,調整壓力由小到大,待患者適應后,并感舒適,由護士調節面罩松緊度后固定頭帶,并在床旁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呼吸機開始使用后,責任護士在床旁觀察,指導患者盡量有規律深而慢用鼻吸氣、緩慢用口呼氣[5],以觸發與呼吸機協調同步,患者若有不適,立即匯報醫生,醫護再次共同給予各種參數的調整,直到人機協調。在患者通氣過程中,指導患者用手勢或者文字溝通等方法,盡量滿足患者合理的需要,并注重其他患者的榜樣示范效應[6],使樹立配合治療和戰勝疾病的信心。③醫護一體化小組人員每天共同交班、早晚2次床邊查房,共同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護理組長在查房時主動向醫生反饋在治療中的動態變化,以及與病情密切相關的信息,如患者的心理狀態、飲食、睡眠、排泄等內容,并帶領及指導責任護士一起完成患者的治療、相關檢查,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健康教育指導等。通過查房,醫生、護士和患者、家屬一起討論患者的治療方案,對于疑難或危重患者,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尋找現存或潛在的問題,及時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次制訂診療、護理方案并實施。④撤機前經管醫生對患者進行耐心的解釋,責任護士指導患者行呼吸功能鍛煉,指導主動咳嗽和排痰方法,醫護人員共同在床旁予呼吸機撤離,并繼續予常規氧療,撤機后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注意監測血氧飽和度和血氣分析。對于病情加重無法脫機的患者適當延長呼吸機治療的療程,并隨時做好氣管插管準備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準備。

1.3 觀察指標

1.3.1 監測兩組患者呼吸機治療的依從性

①依從:能在上機12 h內遵醫囑順利完成呼吸機治療任務。②不依從:上機12 h內不能遵醫囑,抗拒治療任務,有間斷脫機、自行停機、拒絕使用呼吸機者[7]。

1.3.2 監測兩組患者血氣指標

治療前,治療后24、72 h血氣分析中pH值、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的變化情況,同時觀察統計兩組患者平均呼吸衰竭糾正時間、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情況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9.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72 h血氣分析比較

研究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pH值、PaO2、PaCO2無明顯差異,而治療后24 h觀察組pH值與對照組比較有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72 h觀察組pH值、PaO2、PaCO2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改善,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3。

2.3 兩組患者平均呼吸衰竭糾正時間、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與BiPAP呼吸機配合良好,人機協調,平均呼吸衰竭糾正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縮短,且平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見表4。

3 討論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療關鍵是降低氣道阻力,增強呼吸中樞驅動,目前BiPAP呼吸機在臨床上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已廣泛的應用,其療效被一致肯定,通過使用BiPAP呼吸機可以增加患者肺泡通氣量,改善呼吸機的疲勞,降低呼吸做功和耗氧量,有效地緩解患者呼吸肌疲勞,可降低PaCO2,提高PaO2,防止肺性腦病的發生,可明顯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及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BiPAP呼吸機的使用需要患者意識清楚,有一定的自主咳痰能力,對AECOPD疾病相關知識和BiPAP呼吸機的作用有一定的認知。但在臨床治療中,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在使用BiPAP呼吸機通氣治療時對呼吸機的認識不夠,產生緊張、恐懼心理拒絕使用,并擔心使用呼吸機后是否存在安全問題,是否會有依賴,使用后是否增加經濟負擔等[8],加上臨床護理工作繁重,護士相對較少,對BiPAP呼吸機的性能及治療目的講解不夠全面,尤其新護士缺乏系統化的專科知識培訓,操作不熟練,導致患者產生疑惑,對醫護人員不信任,從而導致對BiPAP呼吸機治療的依從性差。有研究發現有的患者凡事只相信醫生,對護士的工作持有懷疑態度,通過采用醫護合作的工作方式,相互協作,增進溝通,使醫、護、患的關系融洽,消除顧慮,使患者能主動配合各種治療及護理[9]。

醫護一體化是指醫生和護士組成相對固定的醫護協同小組,通過醫生與護士之間開放的溝通和協調,共同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決策,讓患者享受最好醫療護理服務的過程[10]。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并非單純的醫護一起工作,而是改變了原有的醫患、護患兩條平行線的工作模式,重新形成新的醫、護、患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11],醫生、護士必須共同參與治療及護理計劃的制訂、共同查房及病例討論,實現醫護知識、技能互補,在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的基礎上提供整體醫療服務。傳統護士大多陷于沉重繁瑣的治療及護理工作,并且由于培養機制及工作職責劃分的限制,導致護士動口、動手、跑腿的時間多,而學習思考的機會很少,醫生能夠對患者病情、檢查和治療了如指掌,而護士只能停留在治療和護理操作層面,不能對具體患者拿出自己的護理方案,因此患者出院后往往感謝的是醫生,而很少提到護士。加上中國步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醫療費用逐年增長,井噴式的醫療需求增長,因此,診療技術和護理質量成為人們在就醫過程中極其關注的問題。通過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的開展,改變了護士的工作狀態,使臨床護士不只能完成基礎護理,還能很好地參與到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去,為患者的治療出謀劃策,擺脫了以往護士僅僅是醫囑執行者的身份,由以前的“要”變為現在的“我要干”,護士病情觀察更仔細,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醫生根據護士提供的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護士還能更好地與醫生交流,掌握醫生對患者病情變化的分析及處理方法,通過主動學習業務知識和技能,提高了護士病情觀察及處理應急問題能力,提升自身護理技能,進一步拓展了護士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在本研究中,醫護一體化小組成員對觀察組患者進行BiPAP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前、中、后予以實施合理的認知和心理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BiPAP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的認識,加上醫、護、患三者的無縫連接及溝通,并通過對患者的支持與關心,不斷地鼓勵與激勵,減少其恐懼及焦慮心理,增強了對疾病治療的信心,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治療后24、72 h復查的血氣分析結果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 < 0.05或P < 0.01),由于觀察組患者對BiPAP呼吸機的認知的提高,使患者與呼吸機配合良好,人機更為協調,從而迅速有效緩解了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糾正呼吸衰竭,其治療后72 h的血氣指標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 < 0.05或P < 0.01),且平均住院日也較對照組明顯縮短,進一步降低了總的醫藥費用,這表明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患者對BiPAP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的依從性,同時還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有研究表明,良好的醫護患關系的建立,醫護人員尊重、理解患者,患者對醫護人員信任度增加,使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有充分的認識,重新調整心理狀態,充分調動患者的治療信念,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12]。

綜上所述,醫護一體化的護理模式,改變了醫護人員的服務理念,使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更加具體、更加貼近患者,不僅可增加團隊合作的滿意度,而且提高了醫療護理質量。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BiPAP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的實施,不但可以提高BiPAP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的依從性,同時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減少總的醫藥費用,避免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利于提高護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文宇,呂曉東,劉加良,等.食欲素水平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營養不足的相關性[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3,21(4):199-203.

[2] 焦嚦,高涌,余朝文,等.多元化培訓路徑在新護士專科培訓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2):295-297.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9):8-17.

[4] 柴晶晶,柳濤,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中文版)臨床應用意義的評價[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34(4):256-258.

[5] 謝俊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無創通氣治療及護理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9):1460-1462.

[6] 范子英,朱燕娜,陳娟萍,等.激勵護理在BiPAP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中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12, 18(14):1661-1663.

[7] 冼鳳蓮.護理干預對BiPAP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7(9):81-82.

[8] 王紅梅,李雅靜.護理干預對使用無創呼吸機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8):867-868.

[9] 張秀果,田悅平,曹奎粉.醫護合作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吸人性肺炎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1):3792-3793.

[10] 陳靜,張振香,謝紅.醫護合作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136-1139.

篇(11)

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癥狀主要系分娩產婦在胎兒娩出之后的一天時間內失血過多,且失血量超過500ml的情況。由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及自身身體狀況均有所不同,產后出血的概率很高,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全球有大量孕產婦由于產后出血死亡,其發生率占到孕產婦的比率約為2%~11%,是產科所面臨的嚴重并發癥之一。近年來,國內由于孕產婦觀念的變化,選擇剖宮產的婦女的比率也在隨之上升,加重了相關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率的上升趨勢,患者產后出血會對其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甚至由于護理不得當而造成出血產婦的死亡。在產婦出血過程中,患者需要及時得當的護理恢復過程,如相應的護理措施不當,就有可能遺留術后后遺癥。因此,對孕產婦的產后出血癥狀的護理工作及優化護理措施而言就顯得尤為關鍵。經驗表明,合理優化的護理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降低產婦的產后出血量,保障孕產婦在產后恢復過程中身體和心理健康,更好的在臨床上配合醫療人員的工作。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醫療護理工作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合理正確的判斷其病情的嚴重程度,采取優化的護理措施應對產婦產后出血診治。我們使用的Rockall危險性積分系統是Rockall等人基于不同年齡階段、身體休克情形、近期出血癥狀等幾個常規性指標判斷產婦產后出血的危險程度的積分情況。本研究對本院168例產后出血的患者進行相應的Rockall危險性積分評估,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優化的護理干措施,分析不同分組危險性積分對優化護理措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孕產婦產后出血患者共計79例。年齡18~45歲,平均30歲,并依據患者病情的不同情況采取優化護理措施,并與常規產后出血患者進行對比,所有產后出血患者均通過Rockall危險性積分評估,在整個分析過程中,患者性別、年齡及積分分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Rockall危險性積分評估方法:對于Rockall危險性積分系統而言,主要的評估指標有5個,對于醫療護理工作人員而言,應詳細分析每例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并給出相應的發展趨勢。孕產婦出血的診斷依據主要為在一定時間內的出血量,并輔帶其他一些基本的生理性指標[1~4]。按照Rockall危險性積分的臨床標準,對不同患者,可根據其即時的臨床資料進行指標評分。這里的患者危險程度的等級評價標準為:0~2分的患者歸為低度危險組;3~5分的患者歸為中度危險組;≥6分的患者歸為高度危險組。

2 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

2.1及時了解孕產婦出血人員的基本生理指標,及時掌握患者出血情況。對危險程度較高的孕產婦,相關的醫療護理人員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應密切觀測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主要了解其余病情相關的各項生理生化指標,同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等臨床表象要有一定的預先判識。考慮到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病情特征,需同時做好各項患者的詳細記錄,充分了解掌握孕產婦的病情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其出血癥狀及其并發癥的早期表現。具體到實際的護理操作過程時,可事先建立兩條靜脈通道,有效對有出血征兆的孕產婦進行相應的救治護理工作,而且要考慮將其中一條通道作為患者的中心靜脈壓觀察通道,實時觀測孕產婦出血患者的具體循環情況。另一方面,部分產后出血患者會在出血癥狀出現期間表現出相應的臨床表現,如出現惡心、欲吐、貧血面容、頭暈等癥狀時,此時護理人員應預見性做好出血控制措施,同時安排專門的看護人員密切觀察產婦有無心悸、多汗、皮膚黏膜蒼白等臨床表現。在病房的安排方面,護士站根據產婦出血的癥狀程度將以上患者安置離站點較近的區域,并調整好應急醫用器材處于備用狀態。準備床邊內鏡治療物品,隨時通知應急值班醫護人員,防備患者病情突變。

2.2加強孕產婦產后出血高發時段的病情觀察。一般而言,孕產婦產后出血癥狀會有一定的變化規律,但出現規律主要集中于產后2h內,在這個時間段內,產婦的實際測量出血量約占24h總出血量的75.5%。故此醫療人員應著重關注產婦產后2h時間段的產婦生理生化的各項指標,同時密切注意產婦的子宮收縮及脈搏呼吸等監測數據,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制訂有效的防治及優化的護理措施。另外,對于晚間時段護理人員也應著重關注,考慮到在這一段時間內產婦情緒處于較大的波動狀態,如護理措施不當,也較容易發生出血現象。具體到科室,應加強夜間病情巡視制度,同時密切觀察高危組患者該時間段的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病情,爭取搶救時間,降低出血死亡率。

2.3孕產婦產后出血診療后的心理預期護理。護理人員及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產婦出血病癥的醫學常識,并配合醫生在產婦診療后向產婦說明產后出血的處理措施,緩解其緊張焦慮的心情。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經常會因為生產時的陣痛而擔心,繼而表現為煩躁、焦慮等情緒變化,最終導致分娩不順利,有可能進一步加重產后出血癥狀。因此,對自身Rock積分危險程度較高的產婦應密切觀察其心理變化,并針對不同心理實施護理,避免引起產婦情緒變化。孕產婦在分娩或大量失血后,自身的免疫抵抗力下降,體質虛弱,身體處于各項指標下降的狀態,生活自理有困難。醫護人員應主動關愛產后出血的產婦,使其保持良好情緒,增強抵御疾病的信心,以主動式的態度配合醫生的治療。

3 小結

孕產婦在分娩過程及產后都有可能發生出血癥狀,如果醫療護理措施不得當,會加重產婦的產后出血癥狀。研究表明Rockall危險性評估對產婦出血癥狀程度有良好的預測功能,基于Rockall危險性積分的預見性臨床護理方式,對孕產婦產后出血的高危患者采取優化的護理措施,采取了積極預防并治療的原則,增強優化護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婦再出血率和再出血病死率。因此根據Rockall評估孕產婦出血危險性程度并合理采用優化護理措施可有效地減少或避免出血情況的發生,并相應降低該病的再出血病死率。

參考文獻:

[1]王春波.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8):194-1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深深爱| chinese猛攻打桩机体育生| 日本免费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波多野结衣丝袜诱惑| 免费看黄色一级|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h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好男人资源在线播放看| 一级黄色免费毛片| 成人自拍视频网| 中文字幕日本电影| 日批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www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精字窝全球最大华人|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8天堂资源在线|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久久精品视频91|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欧美人妖视频网站|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欧美一级夜夜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