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輸出工作要點大全11篇

時間:2022-05-03 13:13:4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勞務輸出工作要點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縣是一個僅有16萬人的小縣,有農村富余勞動力1.8萬人,有農民工1萬余人。隨著我縣城市化進程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我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各行各業,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些人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建設××的生力軍,對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認真做好農民工作,依法維護和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2007年7月縣委辦、縣政府辦聯合下發了《關于建立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華辦發〔2007〕19號),建立了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我縣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總召集人、召集人、成員單位、辦公室及聯席會議主要職責、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議事規則、決策機制的基礎上,2007年8月縣政府辦公室又下發了《××縣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近期工作要點的通知》(華政辦發〔2007〕121號),將我縣農民工工作分解到各成員單位,為做好農民工工作打下了基礎。截止2009年10月底,我縣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就業人數25976人(含外來農民工),省外就業的農民工返,其中下達勞動保障監察整改指令書4份。還完成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交辦的2件勞動保障監察投訴案件的調查、上報工作。三是認真開展“春暖行動”,指導企業做好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工作,促進勞動用工的進一步規范。1—10月我縣勞動保障部門共辦理勞動合同登記28193人,其中農民工25976人。四是及時提供法律援助,強化勞動爭議調處,確保勞動爭議案件及時公正處理,暢通農民工被侵權的救助渠道,促進社會安定團結。1—10月我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24件,全部屬于農民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爭議,已審理結案109件,有15件還在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之中。

(三)認真貫徹人社部發(2008)117號文件精神,落實企業減負穩崗措施,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年初將農民工培訓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全年計劃培訓4100人,其中勞動保障部門計劃培訓1100人,農業局勞務輸出辦公室計劃培訓3000人。1—10月完成培訓4419人,其中勞動保障部門培訓971人,農業局勞務輸出辦公室引導型培訓3448人。實現穩定就業崗位500人,農村富余勞動力縣內轉移就業3060人。

篇(2)

(一)農村經濟發展實現新增長。預計全縣農業總產值實現64.49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糧食總產46.93萬噸;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8億元,同比增長15.6%;爭取中省涉農項目106個,項目資金5.2億元,分別增長65.6%和7%;轉移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36.5萬人,同比增長3.1%,創勞務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411元,同比增加1283元,增長18%。我縣先后獲得全國首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首批省級循環經濟示范縣、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等榮譽稱號。

(二)現代農業發展取得新進展。穩定發展糧油生產。實施“40萬畝糧食豐收工程”,建成優質高產良田30萬畝,小麥、水稻、大豆等高產示范片6萬畝,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66.42萬畝,實現糧食總產46.62萬噸,油料2.71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0.24%、1.1%。改造提升果蔬產業基地。實施“15萬畝優質柑桔”工程,新建優質柑桔基地1.2萬畝,全縣水果面積達14.8萬畝。實施“30萬畝榨菜”和“20萬畝調味品”工程,發展榨菜6萬畝、青菜10萬畝、海椒5萬畝,全縣蔬菜基地達到16.5萬畝,其中大棚設施蔬菜1萬畝。加快發展特色基地。實施“20萬畝稻田生態水產及有機稻”工程,新建生態有機稻基地5000畝,發展稻田養魚1000畝。穩步發展食用菌及中藥材產業,新建食用菌種植基地300余畝,發展食用菌2000萬袋。新建中藥材基地2000畝,全縣優質中藥材面積達3.6萬畝。

(三)現代畜牧業發展邁出新步伐。以建設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為契機,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五化”要求,加快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加快促進現代畜牧業提質擴面。實施“200萬頭優質生豬”工程,依托超強、和泰、清泉等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綠色生豬產業,全縣已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591個,萬頭豬場23個,種豬繁育場11個,良種擴繁場87個,適度規模養殖戶近9000戶,年出欄生豬142萬頭,肉牛6.2萬頭、肉羊22萬只,分別增長5.09%、28.8%、7.9%。實施“1億只白羽肉雞”工程,依托金川公司,已發展標準化肉雞養殖戶19戶,面積4.07萬平方米,在建農戶153戶,面積35.4萬平方米,肉雞生產加工能力已達3000萬只。全縣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比重達到66%。

(四)現代林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快速推進現代林產業基地建設,實施“30萬畝特色經濟林”工程,重點打造以核桃、香桂、青花椒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全縣已建成核桃基地8.5萬畝,香桂樹基地5.2萬畝,青花椒基地2萬畝,黃柏、杜仲、連翹、佛手等中藥材基地2.5萬畝,椿樹、楊樹等工業原料林基地13.1萬畝,竹產業基地4萬畝,全縣現代林業產業基地總面積達35.4萬畝。加快發展林下生態養殖業,全縣林下養殖總面積達1.2萬畝,養殖土雞、鵝、豬等200萬只(頭)。加快發展林產品加工業,培育發展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3家,全縣年木竹材加工產值實現2.3億元。

(五)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得到新加強。加快百億農產品生產加工園區建設,培育引進實際龍頭企業4家,簽約企業5家,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近5億元,產業工人達到2200人,實現生產總值10億元以上。啟動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已完成園區規劃并通過市級評審,規劃在、、、、5個鄉鎮建設核心區5萬畝,輻射區10萬畝。加快建設金鶴超強綠色農牧園區,以超強公司為依托,已建成綠色蔬菜基地1萬畝,發展綠色生豬0.7萬頭,帶動農民養殖生豬504戶。加快建設標準化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引進業主實施土地整理,完善基礎設施,已建成大棚設施蔬菜基地5000畝。

(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新改善。積極推進水利建設,全縣新建、整治渠道124.9公里,完成水庫除險加固5座,整治山坪塘、石河堰116處,新建蓄水池141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平方公里,解決農村安全飲水人口3.8萬人,新增蓄引提水能力406.6萬方,新增節水能力221.5萬方。大力推進耕地質量建設,全年建成高標準農田5.31萬畝,完成土地開發整理14862.7畝,新增耕地1497.8畝。扎實推進道路交通和農機化建設,新建縣鄉斷頭路50公里,通村聯網路100公里,機耕便民道建設147公里,修復提灌機械876臺,新增提水控灌設備90臺,機電提水0.4億立方米,提水保灌面積達17萬畝。大力推進生態農村建設,完成森林管護62.2萬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6.22萬畝,新建高效經濟林3.8萬畝,新增戶用沼氣池4320口,完成戶辦工程建設12500戶,完成重點村建設37個。

(七)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新提升。堅持外引內育方針,加大對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和農業大戶的扶持和指導力度。全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78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市級33家,實現銷售收入25.8億元,同比增長7%。發展各類專合組織總數達到460個,入社成員4.8萬個,其中農民成員占95.2%,帶動農戶10.86萬戶,聯系農戶4.23萬戶。新發展標準化適度規模種養殖大戶110戶,全縣各類農業大戶達到5000多戶,其中縣級大戶達到360戶。全縣新增無公害農產品5個,總數達到35個,新增綠色食品5個,總數達到7個,新增有機食品1個,總數達到4個,申報認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各類帶動主體帶動農民覆蓋面達到60%以上。

(八)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業績。深入推進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按照“五位一體”、“七區配套”的要求,深入促進省道205線新農村示范帶集中連片發展,全縣新建農村綜合體3個,實施風貌改造1.27萬戶,打造風貌整治精品戶363戶,發展優質柑桔基地4.2萬畝,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30個,新建提灌站10座,新建(整治)山坪塘、蓄水池1600口,新建村社道路200公里,入戶路硬化率達95%。大力加強新村建設。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三打破、三提高”和“產村相融、成片推進”的要求,統籌推進新村建設,建成縣級樣板村12個,市級樣板村4個。積極推進農村公共服務。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為重點,配套建設“1+6”村級公共服務活動中心30個,新建村級組織陣地231處,新建改建鄉鎮綜合文化活動站32個。扎實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堅持“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鎮(鄉)運轉、縣處理”的建設運行機制,全縣規劃建設垃圾中轉站14座、垃圾壓縮站6座、生態垃圾池85口、農村再生資源回收站30座。深入推進全縣2鎮15村開展環境優美示范城鎮鄉村創建。繼續加大綿遂高速公路、省道205線段沿線的農戶風貌打造力度,完成鎮魏家營村風貌整治精品戶打造90戶。

(九)農村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突破。籌備組建農業投資公司,搭建投融資平臺,吸引社會資金、信貸資金等投入農業農村發展,前期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深化農民利益聯結,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與龍頭企業或專合組織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依托金川公司,采取“五統一分零風險”一體化經營模式,發展養殖大戶近200戶,新建肉雞標準養殖場40萬平方米。依托清見公司、金檸公司、子昂李燒臘等,采取“寄種寄養”生產模式,新發展野山豬寄養1萬頭,百草鵝寄養近20萬只。依托威邁公司,采取“土地入股、收益保底、產值分成”的共建共享模式,新發展青花椒種植基地1萬畝。

(十)農村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嚴格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兌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資金4032.6萬元,兌現“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2500萬元。加強農村衛生保障體系建設,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7%。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新農保覆蓋人數達到18.16萬人,60歲以上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發放率達99%以上,供養符合條件農村五保戶5706人,人平月供養金150元。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和轉移輸出,全年開展農民工培訓1.53萬人,同比增長5.5%,勞務輸出36.5萬人,創勞務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16.5%。大力開展農村扶貧開發,深入推進整村扶貧開發、產業扶貧、金鶴連片扶貧開發等扶貧開發重點項目建設,受益貧困人口達到1.4萬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難度較大。農資價格上漲,農業成本增加,農村二、三產業不發達,城鄉就業渠道少,農民增收門路窄。

二是農業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體現在農業融資困難,業主和農戶投入不夠,農業結構調整、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三是農村有效勞動力缺乏。勞動者年齡偏大,接受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能力弱,制約了農業科技的快速推廣應用。

四是新農村建設推進進度放緩。全縣新農村覆蓋面還不大,鄉鎮之間、公路沿線與偏遠地方之間發展不平衡,部分鄉鎮“等、靠、要”思想較重,群眾積極性發揮不夠。

三、2013年工作要點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精神的的開局之年,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一年,是加快建設經濟強縣建設的關鍵一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緊緊圍繞“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的總任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切實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推動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工作目標是:全縣農業總產值增長6%以上,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20%以上,農機化率達到40%以上,農民集中居住率達到50%以上,社會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

(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大基地建設。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基礎上,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成片推進現代農業大基地建設,做強做大主導產業,重點推進6大主導產業發展。實施200萬頭優質生豬工程,大力開展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等“五化”示范活動,積極推進適度規模健康養殖小區建設,培育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大戶,新建養殖小區20個,新發展50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50戶以上。實施1億只白羽肉雞建設工程,依托金川公司,采取“五統一分零風險”模式,大力推進標準化肉雞養殖場、養殖小區建設,力爭生產加工能力達到5000萬只以上。實施20萬畝“稻-魚-果”建設工程,以陳古、、等鄉鎮為核心,以有機水稻、生態水產、極晚熟李子為重點,新建“稻-魚-果”立體農業基地2萬畝。實施30萬畝現代林產業基地和柏木精油精深加工建設工程,依托威邁公司、隆鑫香料公司、云南壽利國公司等龍頭企業,以、、、東岳等鄉鎮為核心輻射全縣,新建2萬畝青花椒、1萬畝核桃、1萬畝香桂種植基地;依托廣西森呼吸公司等龍頭企業,加快建設柏木精油深加工基地。實施15萬畝優質柑桔及林下生態種養基地建設工程,以金華、廣興、、、等鄉鎮為核心,建設高標準甜橙、子昂金柑、檸檬基地,并在林下套種3萬畝中藥材、花生等,種草養殖100萬只百草鵝。實施40萬畝綠色蔬菜基地建設工程,以、、、等鄉鎮為核心,建設35萬畝榨菜、青菜、海椒等加工型調味品蔬菜基地、5萬畝商品設施蔬菜基地。

(二)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充分發揮農業園區的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全縣現代農業跨越發展,重點抓好4個特色農業園區發展。抓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5個鄉鎮建設核心區5萬畝,輻射區10萬畝,加快建設4萬畝優質柑橘、5萬畝有機稻及生態水產、3萬畝蔬菜、3萬畝青花椒基地、50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20個生態肉牛養殖小區、80個白羽肉雞標準化養殖小區。抓好金鶴超強綠色農牧園區,以超強公司為依托,以才子中心村建設為平臺,建設綠色蔬菜基地1萬畝,發展綠色生豬1萬頭,帶動農民養殖生豬500戶。抓好標準化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引進業主實施土地整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大棚設施蔬菜基地1萬畝。抓好百億農產品生產加工園區,穩妥推進大塘溪村、金龜寺村、萬福橋村征地拆遷工作,加強園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促進加工型龍頭企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引導企業積極開展產品、科技和管理創新,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三)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深入推進“兩個帶動”,加快培育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全縣重點產業領軍企業,支持企業集群化發展,扶持農民專合組織強化功能,推廣“大園區、小業主”、“大產業、小單元”等新機制、新模式,力爭新引進培育龍頭企業10家以上,規范發展農民專合組織50家以上。加大農產品品牌建設力度,積極申報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保護標志農產品,積極爭創名品名牌,深化農業與文化有機融合,改進農產品包裝設計,提高我縣農產品知名度。繼續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深入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的農業經營服務體系。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努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四)深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重點加強群英水庫、東明分干渠、災毀水利設施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加強沈水河、桃花河等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加大四大灌區溝渠疏浚整治力度,繼續強化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大力發展農村“五小”水利工程設施,切實提高農田排灌能力。加強農村道路建設,重點加強通村通社斷頭路、水泥路建設,實現農村公路全覆蓋。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1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大新型農業機械推廣力度,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積極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大力提高農機化水平。積極推進農村沼氣建設,重點加大畜禽養殖場配套沼氣建設力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篇(3)

二是職工培訓取得顯著效果,勞動者技能素質得到提高。全市技工學校累計招生1.8萬人,職業技能鑒定7.2萬人,培訓下崗失業職工5.2萬人,1254人取得技師職業資格。

三是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保障水平不斷提高。*7年,各項社會保險費總收入為11億元,是*2年4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水平由*2年的416元/月增加到*7年的764元/月;月人均實現享受失業保險金水平由*2年的199元提高到*7的278元;醫療保險統籌個人支付比例由*0年建立初的25%下降到*7年的22%。

過去五年,是體制轉軌中勞動保障工作最為復雜的時期,難點熱點問題多而集中,量大增,參與企業改制任務繁重,又新增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等幾項任務,工作極具挑戰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市勞動保障工作仍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

(一)不斷加強領導,建立健全了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3年,市政府將就業和社會保障重點工作列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范圍,逐項分解落實責任,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全市各級、相關部門初步形成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工作推動體系、目標責任體系和政策體系,有力地保證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再就業工作

自*3年起,全市每年定期組織開展了“再就業援助”、“再就業百日幫扶”、“民營企業招聘”、“技能崗位對接”、“大中專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等一系列專項就業服務活動,有效促進了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為推動有創業意愿的下崗人員創業,近年來,按照組織起來就業的工作思路,通過建立創業園、開辟就業再就業一條街、成立街道勞務派遣中介機構和社區托底安置等“四個抓手”大力實施“創業扶持工程”。通過政策、場地、培訓、服務和維權等五大方面的措施,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和就業。截至*7年底,全市建成了創業園10個和創業街10條,入駐企業實體83個,進入下崗失業人員經營戶667戶,吸納帶動就業4千人。與此同時,積極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五年來,全市共為350戶再就業企業和2.5萬戶個體經營戶減免各項稅費7900萬元,給予8117名再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和22451名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4400萬元,近10萬人次享受了培訓和職介補貼1*萬元,通過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226萬元,帶動和吸納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三)深化企業改革,理順國有企業勞動關系

五年來,全市完成工業、商業、物資、糧食、醫藥等400多戶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多渠道籌集改革資金35億元,用于消化各類債務,妥善安置各類職工7.5萬人,企業改制平穩過渡,效果良好。按照“分類指導,分類處理”的辦法,改制改組后勞動關系逐步規范、勞動合同制度基本建立。

(四)統籌城鄉勞動保障工作,認真做好農民工工作

按照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推進農民工作十項制度建設,特別是在促進就業、維護權益、解決農民工工資偏低和拖欠、規范勞動管理、保障勞動安全、搞好就業服務和培訓、推進參加社會保險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農民工外出就業組織化程度逐步提高,建立勞務輸出服務站18個,有效地維護了我市外出務工人員的權益;參與實施“春風行動”、“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發揮社會培訓力量的作用,有8萬農民工得到技能培訓,其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3.2萬人;大力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和醫療保險專項擴面行動,實行“簽約參保”,參加工傷和醫療保險分別達到4萬人、2.5萬人;建立農民工工資清欠長效機制,共清理拖欠工資3360萬元。

(五)穩步推進社會保險,努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努力加大擴面力度,力爭“應保盡保”。隨著國有、集體中小企業戰略性重組和有序退出,社會保險進一步向其它各類企業覆蓋,非公企業參加社會保險比例由*2年的42%上升為*7年的75%;個體工商戶及自由職業者參保穩步增長,*7年達到6.37萬人。失業保險基本覆蓋全市事業單位,進城務工農民逐步進入養老、醫療、工傷保險,全市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建立。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有了生活保障,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了60%,生育保險全面啟動。二是養老保險實行了市級統籌。幾年來養老保險調待工作進展順利,保障水平明顯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社區化管理平穩推行,社區管理服務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完善醫療保險政策。先后出臺了困難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辦法,采取多種方式解決困難企業特別是關、停、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問題,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四是社會保險基金穩步增長、收支合理。加大基金征繳和基金監管力度,基金安全運作,確保了全市社會保險保障有力。

(六)逐步建立勞動關系調整機制,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目前,全市簽訂勞動合同18.2萬人,簽訂率為92%。適應轉軌時期的企業工資分配體制基本建立,建立了工資指導線制度和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三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收入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建立了拖欠企業職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基本消除了拖欠工資現象。建立了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和勞動爭議調處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五年共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031件,結案率95.24%。

二、準確把握當前形勢,進一步明確當前工作目標要求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性工作。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必須把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勞動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擺在全市事業發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地抓緊抓好。當前,全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勞動保障事業將面臨三方面的嚴峻挑戰。一是勞動力供大于求的挑戰。二是統籌城鄉社會保障任務艱巨。三是解決收入分配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一切可用機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機制和工作方式,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拉高標桿,繼續強化全面實施《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推動就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就業能力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險體系進一步完善,勞動關系進一步改善,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網絡,建立健全統籌城鄉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構建與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8年總的工作要求是: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05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萬人;培訓職工0.63萬人;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以上,失業、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0%和94%以上,工傷保險參保率達到82%以上,生育保險參保率達到60%以上;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收增長15%以上,征徼率力爭達到95%以上;繼續提高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和退休人員保障水平;勞動爭議案件結案率達到95%以上。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工作重點難點,扎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

(一)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嚴格的目標責任制和工作協調監督新機制

進一步完善縣級政府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社會保障聯席會議制度和農民工聯席會議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目標責任制和監督機制,明確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把工作實績納入政府政績考核,監督監控工作進度和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進一步加強政策落實力度。近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8〕5號),國務院農民工聯席會議下達了*8年工作要點,社會保障工作的工作任務和改革的政策措施也已明確。省政府近期已在圍繞國家出臺的政策研究貫徹措施。各級政府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實施力度和監督檢查力度,發揮政策的聯動效應和整體效應,切實用活用實用足政策。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街道、社區,放在鄉鎮、行政村。建立有機構理事、有人辦事、有錢辦事、能辦成事的工作體制和機制。

(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一是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及加快發展服務業等一系列有利于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第三產業、中小企業發展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鼓勵靈活就業。進一步改善創業環境,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加強失業調控,完善失業預防、調節和控制,建立健全失業預警制度,保持就業局勢穩定。進一步貫徹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逐步將高校畢業生、復轉退役軍人、殘疾人、回鄉創業農民工等納入創業扶持政策的范圍,與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同等的創業扶持政策;將創業培訓對象擴大到有創業愿望和創業條件的全體城鄉勞動者;降低進入創業園(街)的門檻,向各類群體有創業愿望、有創業條件的城鄉勞動者開放。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提高城鎮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復轉退役軍人、殘疾人、回鄉創業農民工等各類自主創業人員提供小額擔保貸款的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在小額擔保貸款期限內,由財政據實給予全額貼息;對積極采取措施加快貸款回收工作的社區公共服務機構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承擔小額貸款擔保業務的各級信用擔保機構給予相應的擔保費補貼;將商業銀行積極開展小額信貸工作納入政府對金融機構考評獎勵指標體系,進行考核獎勵。二是健全就業援助制度。初步考慮對有就業愿望并登記失業的下列七類人員作為就業援助對象:符合“4050”年齡條件的失業人員,城市零就業家庭、單親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成員,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員,連續失業1年以上的人員,生活無著落、就業困難的被征地人員,各市政府確定的其他就業困難人員。對各類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各地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排符合崗位要求的就業困難人員,并給予社會保險保險和崗位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申報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登記失業人員創辦企業,可按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符合有關殘疾人就業優惠條件的,可以享受現行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免收屬于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扎實推進“消除零就業家庭計劃”,對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并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和一次性就業獎勵;通過自主創業、組織起來就業或靈活就業的零就業家庭成員,給予一次性就業獎勵、社會保險補貼,對法定勞動年齡內成員參加技能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對子女考入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學習的給予助學補貼。三是不斷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要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及相關設施建設,建立健全人力資源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完善市場信息制度。鼓勵社會各方面依法開展就業服務活動。為登記失業人員提供就業服務并實現就業的各類職業中介機構,給予職業介紹補貼。規范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加強能力建設,明確職責范圍,將公共就業服務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其向勞動者提供免費的就業服務,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設立服務窗口,開展公共就業服務。要建立健全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制度,為勞動者免費辦理統一印制的就業、失業登記證。

(三)以擴面征繳和提高保障水平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進一步做好擴面征繳工作。隨著勞動力市場的擴大和就業方向的多元化,給社會保障擴面征繳提出了新課題,提高參保率、征繳率的潛力仍然較大。要進一步以非公經濟組織、旅游業、服務業、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為主要對象,勞動保障部門要會同地稅部門研究薄弱環節,將參保率及參保人數和當年新增人數、繳費率及繳費人數和新增繳費人數指標分解到各縣、市、區,嚴格考核,獎懲兌現。全面組織“簽約參保”活動,加大執法監督和違規處罰力度,從源頭抓好參加社會保險工作,建立凡用工就必須參保的強制機制和凡有收入的勞動者都應參保的激勵機制,提高參保率和繳費率。要逐戶研究未參保企業社會保險金補繳難題,力爭做到“應保盡保”、“應收盡收”。二是積極科學穩妥地推進社會保障工作的四項改革。(1)積極推進并努力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今年我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納入國家試點范圍。我們要堅決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全覆蓋為目標,適當降低低收入人群個人繳費標準,適度提高大病重病對象的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城鎮居民連續參保繳費的激勵機制,研究制定城鎮居民與職工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辦法,力爭全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6萬人,達到應保盡保。(2)積極做好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省委、省政府已明確今年實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我市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按照要求,要統一各項政策和制度、統一支付項目及標準、統一基金預算管理、統一基金調度使用、統一業務規程、統一養老保險信息系統。(3)推動社會保險“一票多費”征收改革。近年來,全省“一票多費”征收試點的市已達10個,成效十分明顯。今年我市要創造條件完成征繳改革。對爭議較多的繳費基數核定的職責問題,應按照“方便繳費單位、有利基金增收、保障職工權益”的原則制定政策。(4)穩妥推進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工作。*8年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將繼續擴大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我市要按省政府統一部署,積極籌備試點工作。

(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城鄉勞動者綜合素質

一是制定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規劃,建立培訓、技能鑒定、就業、工資收入相聯動的工作推進機制。二是將職業技能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三是將政策扶持與激勵培訓相結合。

(五)進一步加大農民工工作力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很黄很黄的网站免费的|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波多野结衣绝顶大高潮|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 小蝌蚪app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日本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wwwjizzz|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野草|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 中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最近的中文字幕国语电影直播| 免费看v片网站| 野花官网高清在线观看视频5|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免费国产小视频| 被公侵犯肉体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欧美老熟妇乱大交XXXXX| 午夜老司机福利| 黄页网址大全免费观看12网站| 在线观看成年人| 中国特黄一级片|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厨房掀起馊子裙子挺进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