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一本由河北師范大學主辦的教育期刊,1916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重寫中國思想史、哲學研究、文學研究、經濟學研究、時事聚焦。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1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一本注重學術質量和學術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在該期刊,論文的發表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以確保文章的學術水平和質量。該期刊擁有一支專業的編輯團隊,他們對提交的論文進行嚴謹的審稿工作。通過同行評審的過程,質量較高的論文可以被刊登在該雜志上,從而保證了文章的學術質量和可信度。這種嚴格的同行評審機制有助于提高該期刊的學術聲譽和可靠性。
除了注重學術質量,該雜志還積極與國內外的高水平學術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這種交流與合作可以包括學術交流活動、學術合作項目等。通過與其他高水平學術機構的合作,該雜志可以更好地吸引和推廣優質的學術研究成果,提升雜志的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它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和專業的編輯團隊,確保論文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同時與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這些舉措有助于推動學術研究的發展,促進學者們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學術界的進步與發展作出貢獻。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論文稿內容應包括:文章題名、作者署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束語或結論、參考文獻等。
(二)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表。
(三)注釋:本刊從2021年第1期開始采用通欄格式,注釋文獻采用頁下注。注釋用于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以及著錄引文出處。注釋須采用原始資料,杜絕使用二手資料。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每頁注釋單獨編碼。著錄項目要齊全,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加圓括號標示。中國古代或外國文獻的著者須標明其朝代或國籍,置于方括號內。
(四)正文:正文中的標題力求簡短、明確,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5級。一般寫法為一.(一).1.(1).1),不宜用圈碼(如①②等)。引語與結語不加序號;選題必須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獻具有原始性及翔實性,理論與現實相結合、論證過程合理、結論具有創新性。層次清晰,結構完整。“引言”部分須有相關學術史的評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沒有出現任何的相關學術史的內容,不予刊發。用字須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漢語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舊體字、異體字和繁體字。
(五)本刊自發表之日起,如無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方面的特殊說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的復制權、匯編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轉授權等專著權。
(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注碼用“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方式。注釋碼置于句 號、逗號、引號之后,不出現在頓號后,句中不出注。
(七)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標注每個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轄市或自治區的地名、郵政編碼,同時附英文翻譯。
(八)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九)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十)文稿請用稿紙謄寫或用打印機打印,字跡清楚工整,圖表整潔明了。圖和表要各有標題,各自編號。照片要清晰、反差大,以供制版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南二環東路20號,郵編:5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