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是一本由吉林大學主辦的科技期刊,1957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與控制工程。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創刊于1957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是由吉林大學主辦的工學學術期刊。作為吉林大學在工學領域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該期刊旨在發表原創性、高水平的工程科學和技術研究成果,推動工學領域的學術進展和技術創新。
該雜志涵蓋了廣泛的工學學科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化工與制藥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該期刊注重學術質量和原創性,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和編輯審核程序,確保發表的論文具有高水平的學術價值和科學性。它刊載的內容主要包括研究論文、綜述、技術報告、實驗方法與技術說明、學術評論等。該期刊以學術研究為核心,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推動工學知識的傳播和應用。同時,該期刊也為工程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合作的平臺,促進學術界的學術交流和合作。
作為一本知名的工學期刊,雜志在國內外工學界享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它的發表文章具有學術性、專業性和前沿性的特點,內容涉及工程與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實踐經驗和創新技術。通過閱讀該期刊,讀者可以了解工學領域的最新發展和趨勢,拓寬專業知識,提高科研水平。
總之,該雜志致力于促進工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科技創新,為工程科學與技術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分享研究成果和交流學術觀點的平臺。無論是吉林大學的學者,還是其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都可以通過該期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與其他同行進行深入的學術討論和合作。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創新性和可讀性,力求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資料詳實,數據可靠,結構嚴謹,寫作規范,表達準確,文字精煉。
(二)秉持“清、齊、定”原則,以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展現核心觀點,行文流暢,引人入勝,達到或者接近商業類出版物標準。
(三)注釋與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帶圈數字注于當頁頁腳;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內容的出處,用帶方括號的數字(如[])按順序編碼標明,并與文末編碼對應。
(四)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1,1.2;1.1.1,1.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五)前言須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說明論文研究的熱點及存在的問題,點明主題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研究方法及結果,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引言內容應避免與摘要和結論雷同。
(六)文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即頁下注)。說明性文字與引用刊物信息均作為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編號形式為Word自動生成的數字加圈,注碼樣式為:①②③④⑤等。
(七)作者信息應當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工作單位要求規范、統一、穩定,寫出一、二級單位)、城市名和郵政編碼,以及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城市名的英文翻譯。另應提供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聯系電話、傳真等。
(八)文稿需附3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和結論4 部分,各部分用第三人稱撰寫,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需標引3~5 個關鍵詞。
(九)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十)插圖(照片及線圖)要求高分辨率,線圖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單幅圖片在2Mb以上,插圖不要插入正文,請單獨建立文件夾,圖片說明在正文合適位置標出,并嚴格與插圖圖號對應。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長春市人民大街5988號,郵編: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