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創刊于199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由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的官方公報,其主要職責是監督遼寧省人民政府、省高級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并聯系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理人民群眾對上述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意見。
作為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重要傳播平臺,它通過發布公告、通告、決議等方式向社會公開傳達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動態和決策意圖,實現政府工作的公開透明。該公報承擔著監督遼寧省人民政府、省高級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職責。它報道這些機關的工作情況、政策措施和改革舉措,以確保它們按照法律和法規履行職責,服務于人民群眾,并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該公報聯系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通過發布信息和建立互動平臺,加強與代表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它向代表介紹重大決策和政策的制定過程,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確保代表對政府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促進代表的有效參與和監督。
該公報還承擔受理人民群眾對上述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意見的重要職責。它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途徑,讓他們可以向政府機關反映問題、提出申訴和意見,并追求公平和正義。這有助于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增強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在承擔以上職責的同時,它本身也要遵循公正、客觀、準確和及時的原則,確保所發布的信息真實可靠,并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和問題。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切勿一稿多投。編輯部收到稿件之后,立即給作者回復。來稿經送有關專家審閱和編委會討論,將在1個月之內決定是否刊用。
(二)編輯部對稿件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三)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四)文中小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標示;第二級標題用“1.”、“2.”、“3.”標示,第三級標題用“(1)”、“(2)”、“(3)”標示,每級標題序號前均空兩格。
(五)正文。論文應論點明確、邏輯嚴密、數據可靠、內容翔實,提供詳細的分析數據與圖表。
(六)注釋是對論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文內注釋應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七)為了使本書編排規范,敬請作者來稿時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及部門、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及電話號碼。
(八)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九)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十)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各圖形符合制圖規范,照片應反差要大、層次分明、無折痕、無污跡。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應符合國家規范標準。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崇山東路39號,郵編:1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