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科學與工程是一本由江蘇科技大學主辦的工業期刊,2003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糧油儲藏與加工、糧油營養與健康、糧油科技與前沿。
《糧油科學與工程》創刊于2003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糧油科技領域的一份重要學術期刊,始終致力于刊載糧油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前沿研究論文、技術報告、綜述文章等,為行業內外的學者、專家及從業人員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寶貴平臺。
該雜志的內容涵蓋了油脂工程、糧食工程、食品科學、生物工程等多個方面,展現了糧油科技領域的廣泛性和深度。在油脂工程方面,雜志關注油脂的提取、精煉、加工及利用等技術的研究進展,為油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在糧食工程方面,它則聚焦于糧食的儲藏、加工、品質評價及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為糧食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時,雜志也非常重視食品科學領域的研究。它刊載了大量關于食品加工工藝、食品安全、食品營養與健康等方面的論文,為提升食品品質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外,在生物工程方面,雜志也積極介紹生物技術在糧油加工中的應用,如酶工程、發酵工程等,為糧油科技的創新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二)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內。
(三)來稿請勿一稿多投。本刊處理稿件自投稿日起以3個月為限,逾期如未接到采用通知,請自行處理。稿件概不退還,煩請自留底稿。
(四)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五)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文章的題名應以恰當、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的特定內容。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符和代號符。
(六)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及時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七)圖號和圖題在圖下標注,與下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號和表題于表上標注,與上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格采用三線表繪制。由于印刷要求,圖表一律采用黑白顏色。
(八)參考文獻標注方式允許采用角標方式或夾注方式,兩種標注方法任選其一,不要混用,推薦使用角標方式。
(九)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十)結構嚴謹與邏輯清晰:征稿的文章應具備良好的邏輯結構,包括引言、論述、分析和結論等部分。段落間的連接應清晰明了,觀點的表達應流暢自然。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長暉路666號,郵編:2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