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學研究》創刊于2018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本專注于廉政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學術期刊,其內容深度與廣度都體現了對廉政領域深刻的理解與關注。雜志不僅涵蓋了廉政、失范行為、腐敗、不正之風、道德滑坡、反腐敗等基本概念的理論探討,還深入分析了這些現象產生的根源、規律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旨在為我國乃至全球的廉政建設提供理論與實踐上的支持。
雜志對廉政基本概念的理論探討,為理解廉政的內涵與外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它詳細闡述了廉政的定義、特征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使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理解廉政的本質。雜志深入研究了腐敗與不正之風產生的根源及其規律。通過深入分析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揭示了腐敗與不正之風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同時,雜志還探討了腐敗與不正之風的傳播路徑和表現形式,為預防和治理腐敗與不正之風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在評估反腐敗策略和廉政建設體制機制方面,雜志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它通過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反腐敗策略和廉政建設體制機制進行比較分析,評估了它們的成效與不足。這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全球廉政建設的最新動態,也為我們制定和完善反腐敗策略和廉政建設體制機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修改權,不愿改動者請事先說明。自收稿之日起1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單位、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及電子信箱。
(二)來稿請附獨創性聲明,即來稿為作者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未公開發表;文中所有引用部分,均已做出明確標注或得到許可。如發生侵犯他人著作權問題,由作者負責。
(三)投稿稿件遵循著作權法,凡引用他人資料、數據、方法、圖表以及結果、結論的,必須注明出處,列出文獻。
(四)文章正文前應包含以下信息:(1)文章標題;(2)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3~5個關鍵詞;(4)文章英文標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或英文名);(5)英文摘要、關鍵詞。
(五)文章正文全部采用宋體五號字。全文行距固定值17磅。論文中的所有字母和數字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文章內有插圖的,請提供原圖。
(六)本類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者各種不宜列人參考文獻的引文,如檔案資料、內部資料,轉引類文獻。
(七)作者簡介:簡介內容要以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單位名稱(含二級單位名稱),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訊方式的順序書寫。
(八)來稿務求觀點明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文章以10000~20000字為宜。
(九)來稿若是各級基金資助項目、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的論文,請在首頁下方或文后標明。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編號。
(十)表應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表應冠有表題并在正文中標示“見表”,以確保每個表均在正文中被引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