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魯迅研究》創刊于1979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一本以魯迅在上海的思想演變為研究重點的期刊。收錄了有關紀念魯迅定居上海80周年的相關文章,紀念著名翻譯家、未名社成員曹靖華誕辰110周年的相關文章,以及魯迅雜文研究、青年對魯迅的觀感等方面的文章。這些內容為研究魯迅與城市的關系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價值。
該期刊關注魯迅在上海的思想演變,反映了這一時期上海社會與文化的背景。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影響了整個時代的文化和思想,而上海作為一個經濟、文化中心,為魯迅的思想演進提供了重要的土壤和資源。該刊對魯迅在上海的創作、生活環境、社會背景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全面而具體的魯迅形象。
通過收錄紀念魯迅定居上海80周年和紀念曹靖華誕辰110周年的文章,上海魯迅研究展示了魯迅在上海的重要歷史意義。這些文章反映了魯迅與上海的緊密聯系,揭示了魯迅思想在上海產生、傳播和影響的過程。同時,該刊還深入研究魯迅的雜文作品,探索其思想觀點、風格特點和文化意義,為魯迅研究提供了有深度的視角和豐富的研究素材。它還關注青年群體對魯迅的觀感。這些文章通過調查、訪談和分析,展示了年輕一代對魯迅思想的理解、認同和傳承。這些觀感的研究對于理解魯迅的當代價值和影響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年輕一代發揚魯迅精神提供了參考。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引文注明出處,正文注釋采用腳注,參考文獻采用尾注。請勿抄襲、剽竊、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二)論文來稿需保證原創性,未曾在國內外公開期刊和公開出版的著作中發表,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涉及國家機密,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三)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行的主要文獻。本刊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四)標題為黑體14磅字,作者名宋體12磅字,正文宋體11磅字,腳注宋體9磅字。行間距為1.5倍行距。
(五)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六)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七)請將文章的標題、摘要、關鍵詞(中英文對照)、作者的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首頁,個人信息務必完整、準確,以便編輯部及時與作者聯系。
(八)摘要是文章主要論點的客觀陳述,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或創新觀點,字數為200字以上,避免以“本文研究了……,指出了……,本文認為……”等形式表述。
(九)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十)正文中的圖或表分別按圖1、圖2、圖3、……或表1、表2、表3、……順序編排,圖的標題位于圖的下方,表的標題位于表的上方,并注明數據和資料來源。如有補充說明,應以“注:”的形式進行說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順昌路622號,郵編:20002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