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愛樂》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無論發行量還是影響力,均在音樂影視雜志中位居前列。希望通過一本本累計,集成一部豐富的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對未知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開闊視野、開拓思維的雜志,幫助讀者開闊視野、開拓思維的優秀刊物,贏得了不同年齡讀者的喜愛與擁護。一本很好的雜志,幫讀者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思維模式和寬闊的格局,不管是雜志中的配圖,還是文字,都深深吸引著讀者的目光,對產生了濃厚興趣。
而在眼下這個超離經驗的時刻,他懷抱著人類既往的力量,以及合作共生的理念,意欲重燃火光:世事充滿挑戰,而音樂常在,希望常在。話題、筆記欄目的幾篇文章也精彩紛呈。《霍爾特和他的荷蘭極簡主義》以霍爾特為主線,穿起了荷蘭極簡主義音樂的脈絡;《羅西尼的另一面》則將目光投注到了喜歌劇之外、尤其是在嚴肅歌劇領域的創作,勾勒出羅西尼較少為人關注的方面。
《大變革時代的倫琴家族》通過梳理持有“李賓斯基”名琴的家族三代,展現了音樂世界從前現代到現代的轉變。聲音欄目《黑死病的音樂隨想》和早期音樂欄目《庫泊蘭<黑暗日課>》兩篇文章,隱隱有遙相呼應的味道。旅程欄目《芝加哥雪夜爵士》是一篇令人身臨其境的妙文,慵懶、率性,竟似爵士樂化成的筆調。
現當代音樂欄目《與作曲家梁雷對談》連載進入了完結篇,梁雷對“作品怎么樣連接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如何應對環境、文化的沖擊等提問作出了自己的回應,振聾發聵。另外,雜志創設了一個新的欄目,名為“講席”,將致力于刊載就某個音樂論題進行談講的文章,期待能像一堂小課或講座那樣,認真而親切。
開欄之作是《巴洛克時期的舞曲及演奏藝術》。我們那些不足掛齒的憂傷樂隊從哪里來我們本期選定的7個音樂發生地,在接下來的文字中,我們試圖走到其中,近距離聆聽那片城市、土地里發出的微弱的氣息,隨著樂隊的講述,想象一下那些音樂記錄了關于我們的哪些故事。
他是利用自己生命精力最充沛的20年走訪了當代108位鋼琴大師,寫作了107萬字訪談錄的古典音樂樂評人;他是學貫政治學、法律-外交、音樂學的高知學者;他是由于樂評人的本業,又連帶干過翻譯、策劃、導游、劇本改編、演講、音頻節目主講等五花八門副業的“全能型選手”;還是年輕人口中親切的“大舅哥”。
孩子從小學琴,最怕的就是練巴赫的曲子,沒想到,現在卻主動去了解巴赫,讓我覺得很意外很開心!她說后悔沒有要看到,要不然,練琴就沒那么怕了?
每月15日前訂購:每月15日前(包含15日)下單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
每月15日后訂購:15日后下單付款,下下個月發貨。
提前兩個月訂購:因部分雜志出刊上市時間較早,應雜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預定,提前兩個月預定,請關注商品雜志月份。
特殊需求:如有特殊要求請聯系客服咨詢。請在下單時注意選擇起訂月份, 我們將按照起訂月份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