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是一本由汕頭大學主辦的教育期刊,1985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法律·教育、新聞傳播心理專欄。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8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優秀的學術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和學科發展。該雜志致力于推動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注重學術嚴謹性和獨立性,并強調原創性和創新性。
該期刊接收的論文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程序。評審工作由一支專業的編委會和外部專家組成,保證了論文質量的可靠性和學術水平的高度。評審過程注重論文的學術創新、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數據分析的準確性以及結論的合理性。通過這一評審制度,該期刊確保了刊登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質量和學術價值。
它涵蓋了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包括但不僅限于哲學、文學、歷史、法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它刊登的論文涉及了多個研究方向和主題,呈現了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論進展。這些論文不僅推動了學科的發展,還為學術界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思想和分享經驗的平臺。除了學術研究論文,該雜志還定期刊登學術評論、學術綜述、學術評論等,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這些非論文內容旨在激發學術思考、提供學科的綜合視野和觀點,為學界提供透徹的分析和評述。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稿件均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凡涉及國內外版權問題,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法》和有關國際法規執行。
(二)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并在文后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三)論文題目宜簡煉、準確,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主副標題要各有側重,主標題盡量傳遞核心論點、學術創新點,副標題應限定研究范圍、學科范圍,廓清研究對象,標識文章性質。題目用華文中宋小二號字,居中。
(四)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不用公式和化學結構式、圖表、特殊符號等。表達力求簡單,不空泛,術語規范,一般400字符內。
(五)引言是學術論文的開場白,主要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該項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六)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并以注釋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七)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八)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九)本刊采取“三審制”。通過中國知網“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的稿件,將送至評審專家進行評審。通過專家評審的稿件,我們將發送稿件刊用通知(電子版)。
(十)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其著錄格式依據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范》執行。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東省汕頭市大學路243號,郵編:51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