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研究是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經濟期刊,2014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環境與政策研究。
《生態文明研究》創刊于201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是一份專注于生態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專業學術期刊,它致力于推動全球范圍內關于生態文明的深入探討,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并探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效途徑。以促進生態文明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及政策建議為己任,旨在搭建一個國內外學者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
本刊面向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高等院校師生、科研機構研究人員以及關心和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生態文明研究雜志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內的一份重要刊物,在傳播先進理念、推動科技進步、服務國家戰略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比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未來,生態文明研究將繼續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豐富內容形式,努力成為引領生態文明建設潮流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蓞⒖唇诳l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二)引文超過150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格,以下各行縮進2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三)已在非公開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過的文稿(可以不再列出英文文題和英文摘要),不屬于一稿兩投,但必須注明首次發表的刊物。
(四)正文用五號字,行距為固定值,20磅,各一級標題居中,一級標題為小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居左,縮進兩個字符。其他正文用5號。
(五)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六)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七)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八)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九)表(圖)下須注明資料來源,在來源中如系引用年鑒數據,應按下式注明《xx統計年鑒(年號)》,如不是一本,則可用《x x統計年鑒》xx、xx年卷。
(十)摘要不應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出現過的信息,不需要背景或知識性的介紹,不要把引言和結論中敘述性的內容,以及學科領域內常識性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有自我評價的語句。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3號樓華龍大廈13-16層,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