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術政策研究》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通信技術政策研究》雜志是一本專注于通信技術政策領域的權威性學術研究雜志,旨在為讀者提供有關通信技術政策、法規、標準與發展趨勢的最新研究成果、案例分析、學術評論等內容。雜志涵蓋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通信技術的政策制定與實施、通信法律法規解讀、國際標準與規范、行業發展趨勢等。無論您是從事通信技術政策研究的專業人士還是對通信技術政策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中獲取到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信息。
該雜志致力于傳遞通信技術政策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前沿研究成果。通過深度報道和專業分析,雜志呈現了國內外通信技術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政策效果評估、技術創新與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例如,雜志會介紹一些關于通信技術政策制定背后的決策機制、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技術創新的政策支持等,幫助讀者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并掌握相關政策的走向。
雜志的內容形式多樣。雜志以學術論文、政策研究報告、案例分析、國際比較、學術評論等形式,通過學術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分享,使讀者能夠獲得多角度的視野和深度的洞察力。同時,雜志還介紹國內外相關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促進學界和業界的溝通和合作。
此外,雜志注重扎根實踐,關注政策的應用與評估。雜志會介紹通信技術政策的落地實施情況,探討政策執行中的挑戰和解決方案,促進政策的有效實施和改進。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征稿主題為通信技術政策研究,涵蓋與通信技術政策、通信行業發展、通信標準等相關內容。
(二)接受政策研究論文、案例分析、技術評述、政策解讀等不同類型的稿件。
(三)采取隱名審稿方式選用來稿。稿件先由編輯部進行匿名處理,交由責任編輯進行初審,編輯委員會進行匿名復審。
(四)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著時所參考的文獻書目。序號在正文引文處右上角用方括號內的阿拉伯數字[1][2]等表示。
(五)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六)正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五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別。
(七)注釋中重復引用文獻、資料時,第一次必須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時可以略寫。若為注釋中次第緊連援用同一文獻、資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八)請作者隨稿附上個人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稱職務、研究方向以及聯系方式。
(九)摘要與關鍵詞論著類稿件要寫出100~200字的結構式摘要(由“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構成),其他類稿件要編寫50~100字的指示性摘要。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11號,郵編:10004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