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刊是一本由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主辦的體育期刊,1994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探索與爭鳴、體育人文社會學、學校體育、競賽與訓練、運動人體科學。
《體育學刊》原名《體育學通訊》,由林笑峰教授于1987年創辦,編輯部設在華南師范大學。1994年更名《體育學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國高教學會體育研究分會主辦,林笑峰教授任主編。1999年起由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聯合主辦,楊文軒教授任主編,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廣大體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體育學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00年入選中文體育核心期刊,2002年在《人大報刊復印資料》1574種人文社科報刊排名中居前20位,在體育類期刊中居第二位。發行量在同類刊物中名列前茅。2003年創建體育學刊網站,成為首家實現來稿網上查詢功能的體育學術期刊;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2003年);入選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2、2006年);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教育部科技司2006年)。2006年進入CSSCI來源期刊;編輯部堅持為受眾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為理念,從2003年開始,《體育學刊》逐步搭建了門戶網站、“體育在線”網絡學術論壇和《體育網刊》網絡電子刊物,實現三大網絡平臺、紙版刊物之間互動的運營模式,架構了一條體育信息的高速路,使各類體育學術信息直達每位體育工作者身邊,實現網絡體育信息共享。2008年啟用在線投稿系統,2009年《體育學刊》入選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RCCSE)體育科學類“正規期刊”。
《體育學刊》堅持走期刊精品道路,追求學術品位和學術規范,追蹤體育研究前沿和熱點,促進體育發展;關注學校體育動態,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為提高我國體育學研究水平和實現體育強國目標服務。
《體育學刊》重視學術品位,追蹤學術前沿,反映體育動態,促進文化傳播,為全國近百萬體育工作者服務,發行遍及海內外幾千所大、中、小學,具有廣泛的影響。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正文內容應簡潔明了,層級不宜過多,層級序號為一、(一)、1、(1)、①。
(二)參考文獻應引用所有公開發表的,并與本文有關的,近年主要中外文獻(以本學科或相關學科期刊為主)。
(三)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用于概括與揭示論文主要信息的,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和意義等,或者是研究目的、主要觀點、論證過程、結論等。
(四)作者簡介應包含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單位、職務等,聯系方式請寫明詳細的通信地址、郵編、常用電話及電子郵箱。
(五)文章所涉及的課題有基金資助的應寫明并標注基金號。
作者:張文亮; 楊金田; 張英建; 王書彥; 郝秀君
作者:林朝暉
作者:王釗; 譚建湘
作者:李潔玲; 田寶
作者:王樹宏; 谷晨旭
作者:孫洪濤; 顏亮; 張強峰
作者:羅偉柱; 鄧星華
作者:于素梅
作者:王先茂; 畢永興; 凌晨; 董國永
作者:陳莉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東廣州石牌華南師范大學學報樓4樓,郵編: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