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古文知識是一本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醫學期刊,1984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本期特稿、海外中醫、文獻研究、人文新探、藥物史研究專題、醫療文化史研究。
《醫古文知識》現已更名為《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文化》創刊于198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中醫藥文化》雜志是中國中醫藥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該雜志旨在推廣中醫藥文化,促進中醫藥學術交流和研究。
該雜志以中醫藥文化為核心,涵蓋了中醫學、中藥學、中醫藥歷史文化、中醫藥保健與養生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它發布原創研究論文、綜述文章、學術討論、臨床經驗等,為中醫藥學界的專業人士、研究者、醫生和學生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
雜志的論文內容嚴格篩選,所有稿件都經過匿名同行評議,確保其學術質量和可靠性。該雜志的編委會由中國中醫藥學界的知名專家和學者組成,以確保發表的文章具有權威性和學術價值。除了期刊發行,該雜志還主辦和參與中醫藥領域的學術會議和研討會。通過這些活動,促進了學術交流、學科合作以及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稿件應具前瞻性、獨創性和科學性,要求資料真實、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精煉。
(二)凡向本出版物投稿的稿件,即視作作者同意獨家授權出版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紙質圖書出版權、電子版信息網絡傳播權、無線增值業務權等權利。
(三)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在右上角。
(四)文章標題須簡潔、具體、鮮明,原則上不要加副標題(原則上不錄用加副標題的論文),原則上不超過25個字。
(五)正文應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 層,采用1,1.1,1.1.1 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序號后要空一個漢字。
(六)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用分號隔開(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
(七)來稿請注明專投本刊,嚴禁剽竊、抄襲行為,反對一稿多投。凡發現有此類行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發其稿件,并通報作者姓名。
(八)內容摘要與作者單位全稱間空2-3行,要求摘要內容言簡意賅,嚴謹活潑,體現全文主題思想之精髓,不是文中某段落某句話的重復摘錄。
(九)基金項目:所涉及的課題請在文中注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 (注明基金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掃描件)。
(十)醫學名詞和藥物名稱:醫學名詞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尚未公布者以人民衛生出版社所編《英漢醫學詞匯》為準。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蔡倫路1200號圖書館811室,郵編:20120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