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青團是一本由共青團中央主辦的政治期刊,1988年創刊,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專題_推動新時代少先隊實現深徹變革——全國少工委八屆二次全會交流發言摘編、封面故事、特稿、專版_德州共青團:讓青春在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經驗、思潮、案例。
《中國共青團》創刊于1988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是面向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干部的工作指導刊物,旨在傳達團中央的聲音,反映基層工作的態勢,承擔著重要的信息傳遞和理論研究的角色。同時,也是全團團建理論研究的陣地,為培訓團干部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該雜志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達團中央的決策和精神,及時反映全團團組織和團干部的工作實踐和經驗。它通過發表文章、報道團組織的典型經驗、推介先進事跡等形式,向全團干部和青年讀者傳遞正能量,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積極投身社會主義事業。它關注廣大青年群體的發展需求,并提供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法和經驗。它圍繞團組織的組織建設、思想引領、群眾工作、青年發展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和探討,分享工作成果和實踐經驗,為各級團組織提供參考和借鑒,推動團工作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除了在工作指導方面,中國共青團也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工作,深入探討團建的重要理論問題,推動團建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它通過發表學術研究成果、理論探討等內容,為團干部提供專業化的學術支持,推動團建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它在團組織和團干部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它致力于為廣大團干部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促進團干部的專業素養提升和能力發展,推動青年工作的創新與進步。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編輯部對擬用稿件將在收到來稿后一個月內向作者發出稿件錄用通知,作者逾期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編輯部對來稿有修改權,不同意修改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二)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創。如為多人合作作品,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并注明其他作者。因稿件著作權引發的糾紛,由作者自行負擔。
(三)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參考或引用的文獻,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在正文之后,并在正文對應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序號]”(上標形式)。
(四)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五)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序號從引言開始編。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一、(一),1,(1)。
(六)注釋是對文章中某一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也可以是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發。注釋隨頁標注,采用“①、②、③……”符號排序。
(七)作者介紹置于文尾(包括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等。多位作者,請分別介紹,標注信息務必真實有效)。
(八)摘要應能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字數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一般不以“本文”、“作者”作為主語。
(九)各級基金項目應在文章首頁以頁下注形式標注,例如“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十)每幅圖(表)插入在文中相應位置。每幅圖(表)應冠有中文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及底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大街10號團中央南樓,郵編: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