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運·航道科技》創刊于201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雜志是一份在國內外水運和航道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定期發表學術論文、專題研究、案例分析、技術交流和行業動態等文章,為推動水運和航道科技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平臺。
該雜志的文章內容涵蓋了水運和航道領域的各個方面,包括船只設計、建造、運營和維護,航道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港口建設和管理,水上物流和貿易,水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等。這些文章凝聚了眾多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的智慧和經驗,反映了水運和航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學術論文是雜志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論文通常是由知名學者和專家撰寫的,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前瞻性。這些論文探討了水運和航道領域的熱點問題、發展趨勢和未來研究方向,為學術界和實務界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專題研究是雜志的又一特色,這些專題通常由多個論文組成,探討了某個特定領域或某個特定問題的系列研究成果。這些專題研究具有深度和廣度,反映了研究團隊在相關領域的專業素養和研究實力。案例分析和技術交流也是雜志的重要內容,這些文章通常由企業和行業專家撰寫,介紹了他們在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這些文章對于讀者了解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重要意義,也為讀者提供了實際操作層面的參考和借鑒。行業動態是雜志的特色之一,這些文章及時報道了國內外水運和航道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新聞,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來源。這些文章不僅有助于讀者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變化情況,也為讀者提供了與行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標準等方面的信息。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本刊刊登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近期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來稿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二)文稿總體要求論題新穎,見解獨到,論證嚴密,語言流暢,標點符合規范,篇幅3000-4000字為宜。少數論題容量大、材料豐富、層次復雜的文稿可適當放寬。
(三)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句末右上角標出,并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在文末。
(四)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
(五)引言: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圍,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意義以及前人的主張和學術觀點,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研究范圍和技術方案等。
(六)注釋用圓圈數碼“①②③……”統一編號,一律列于正文之后。參考文獻列于注釋之后。
(七)稿件包含中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等內容,并請在正文后附作者姓名、民族、職務、職稱、單位、地址、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等信息。
(八)摘要應當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并且擁有與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摘要不要出現“本文”“作者認為”之類的用語,字數為300~500 字。
(九)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十)圖表:論文中每幅圖表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東西湖區臨空港大道620號,郵編:43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