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環境是一本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環境期刊,2014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卷首、速讀_時事、人物、速讀、法治、封面報道、關注、產經、綠校。
《中華環境》創刊于2014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中華環境》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環境問題的科技類刊物,旨在推動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全民參與和意識提升。本雜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環境知識,提供最新的環境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同時也關注全球環境問題,與讀者分享環保理念和技巧。
作為一本專業性較強的科技雜志,雜志在內容上力求全面、獨到,它涵蓋了廣泛的環境領域。不僅關注氣候變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等熱門話題,還涉及生態系統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環境監測與評估、環境法規等多個環境子領域。讀者可以從中獲得最新最全面的環境信息。
其次,雜志以科學性為基礎。每期刊登的文章均由專業的環境科學家、工程師和研究人員編寫,內容嚴謹可靠。不僅介紹環境問題的現狀和原因,還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環保技術的最新進展,幫助讀者了解環境問題并為環境保護出謀劃策。
此外,雜志還積極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每期的專欄和特稿中,筆者們對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分享環保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以期激發讀者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共同構建生態良好的社會環境。還極為注重讀者參與和互動。定期舉辦讀者投稿活動,鼓勵讀者分享自己的環保經驗和觀點,提問專家,互相交流。此外,雜志還開設環保咨詢專欄和在線社區,為讀者提供交流、學習和參與環境保護的平臺。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稿件內容求真務實,有行之有效的思路、探索、做法、經驗,有理論或實踐上創新,特色鮮明。
(二)本刊崇尚學術創新,堅決抵制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一稿多投、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并將在初審時和稿件刊登前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一旦發現有學術不端現象,將立即退稿。
(三)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四)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
(五)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六)引言(前言):簡單交代研究背景、目的、意義及選題設想,注意點明研究起始時間。引言部分不加標題及序號,不分段。
(七)作者如對文章題名、責任者、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需做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請在當頁用腳注表示;對于文章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請用“注釋”方式置于文后,序號用帶“[]”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連續編號。
(八)請提供作者的詳細通信地址(工作單位及所在地、郵編)、作者簡介、聯系方式(電話、郵箱),來稿處理結果,本刊將通過電子信函或電話通知作者。
(九)摘要應是文中主要觀點、內容的摘錄,應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中文摘要排在作者署名之后。
(十)請酌情考慮文中圖表的取舍,只保留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圖表,請務必提供清楚的插圖,圖形符號及制圖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圖表緊跟在相應文字段之后,并給出圖號、圖名。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和平里14區青年溝東路華表大廈6層,郵編:10001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