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文為現刊是什么意思
1.論文為現刊就是指當年的刊物,一般指一年內出版的刊期。與現刊對應的還有一種刊物叫過刊,過刊是指過去的,過期的刊物。在網上搜索現刊的話,所對應的就是過刊,是這樣對兩者劃分的。現刊是指當年出版的放置在現刊架上的期刊和報紙,或上一年出版但仍放在現刊架上尚未裝訂成合訂本的期刊。過刊是指往年出版的、已裝成合訂本或尚未到齊散放在過刊架上的期刊。
2.現刊是“現期期刊”的簡稱,與過刊相對。因對“現期”的概念理解不一,故目前對“現刊”的認識尚未統一。有人認為現刊是最近一卷或最近一年的期刊,其在下一卷或下一年期刊出版之前皆屬現刊。也有人認為現刊是上一年出版但仍放在現刊架上尚未裝訂成合訂本的期刊。
二、現刊的發表流程
現刊投稿后都有一個審稿見刊的過程,其見刊的時間是期刊雜志在錄用論文后,會給作者下發錄用通知書,在錄用通知書中編輯會告知作者的論文給安排在某年的某期上,這里就能知道論文什么時候見刊了。不過需要作者繳納了版面費用之后,雜志社才會按照安排的刊期出版,如果不繳納的話,則不予以發表。
三、雜志屬于刊物嗎
1、雜志:
作為紙質載體媒介的一種表現形式的出現,既晚于圖書,又遲于報紙。它問世17世紀中葉,距今已三百四十多年,而在我國正式出現雜志也有二百一十余年的歷史。國外學者開展傳播學的研究已有六十余年,我國學者開展對雜志學的探討只是近四十年的之事。由此雜志與期刊之名含意之理解,在我國有不同的認知,歸納起來不外呼有兩類三種。
第一類為同一說,即雜志與期刊是指同一形式的出版物。簡言之,雜志又稱期刊。持此鐘意見者在我國極為普遍,無論是正式公文中,或是平常口語中,無論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門,還是廣大讀者,幾乎都持此種看法。
第二類為包含說,但其中又分為兩種不同觀點。
其一是雜志屬于期刊的一種。認為期刊泛指一切連續出版的讀物,它包括雜志、報紙和集刊三類。據此有期刊包含雜志之說。
其二是期刊屬于雜志的一種。雜志包括定期與不定期連續出版的印刷讀物,而期刊是指特定期刊出版的連續出版物。此即為雜志包含期刊之說。
2、期刊:
上述對雜志與期刊概念的不同看法,實際引出了一個系列問題。分解來說,就是期刊與雜志究竟有無區別?無區別為何又有不同的兩種名稱?有區別,那又何為兩者的不同呢?對此,目前學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以我國新聞出版界最權威的《中國新聞出版報》為例,在其發表的文章中對雜志與期刊的公開表述就不規范。如2003年1月31日第8版中有一篇專門介紹美國學者 羅伯特班奇來華講座的文章,主標題上理解,文章作者是將期刊與雜志視為一體。但作為新聞出版專業報刊,同時表述同一出版物時,不應該采用兩種不同的名稱。這不僅反映了報紙在處理傳媒專業術語上的欠嚴謹與欠規范,也表明業界對雜志與期刊的概念認識的模糊。究竟雜志就是期刊,還是雜志的概念報刊期刊。或者是期刊的概念包含雜志?這些問題編輯出版學是不能回避的,必須認真探討,達成共識,并作出明確回答。
可以肯定地說,雜志與期刊兩者的含意有區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雜志概念的范圍大于期刊。
什么叫雜志?雜志即指有一定的編輯方針,固定的刊名和開本,刊發眾多作者不同的作品,以期、卷、號或年、月為序,定期與不定期連續印裝成冊的出版物。
定義中所指的定期連續出版物,學界通常稱為期刊,而雜志還包含了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由此可知雜志與期刊兩種不同的名稱,絕不是簡單地用兩個相異的詞重復表達同一概念,兩者存在包容上的邏輯關系。
從我國雜志出版歷史可知,在歷史上,對刊物采用“雜志”的稱呼遠遠早于“期刊”的叫法,至今仍稱“雜志”者為多。“雜志”的名稱是隨著此類形式的出版物引入我國后不久,就有了約定俗成的翻譯稱呼。“期刊”的名稱,根據林穗芳先生的考證,中外有關機構和詞典均沒有統一的概念,特別是對現代期刊所表現的特征。
綜上所述,不難知道,學報無論是指高校的綜合性文理科學報,還是取名為“某某學報”的專業學術性出版物,只要明確是定期連續出版物,即可將其歸于雜志范疇中的期刊類。確切地說,學報是期刊中學術性刊物的專有名稱。從廣義上講,在符合雜志概念的前提下,學報是指以發表、探討專門而系統的學術問題為辦刊宗旨的期刊。例如由中國科技期編輯學會主辦的編輯理論學術期刊,就稱為《編輯學報》。但從邏輯關系上分析,并不表示追要是學術性期刊就統稱為學報,也有稱為學刊的,或不以學報、學刊為刊名的學術性刊物。在我國,一般以學報為名的多位高校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若從狹義上講,通常學報是指高等院校主辦,以刊發反映各高校教學科研成果為主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