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期刊的定義
核心期刊,其實就是由一定的遴選體系篩選而產生的期刊,國內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
1 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三年評選一次);
2 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南大核心,兩年評選一次);
3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5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
6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7 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二、核心期刊的特點
集中性。指少量的一組核心期刊集中了某學科大部分高質量論文。1934年,英國文獻學家布拉德福揭示了文獻聚散定律,為核心期刊研究奠定了基礎。所以集中性是核心期刊最基本的特點。
代表性。指某一學科的一組核心期刊上的論文,代表著這一學科的最新水平和發展方向。這一特點是由核心期刊的集中性特點所決定的。由于一組核心期刊集中了某學科的大部分高質量論文,因此,它自然就代表著這一學科的研究水平和發展方向,學科研究的每一進展基本上都首先反映在這些核心期刊所登載的論文上。追蹤這些期刊的論文,就能站在學科的最前沿,跟上學科發展的步伐。
學科性。指的是核心期刊總與某一學科聯系在一起,某學科的核心期刊是關于這一學科文獻的核心期刊,把它放到另一學科期刊中,一般就不再是核心期刊。但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滲透錯綜復雜,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少數期刊可能是多個學科的核心期刊,而一個學科的核心期刊中包括一些相關學科的期刊也是正常現象。
權威性。指核心期刊的確定需得到公認。在核心期刊確定過程中,除應用文獻計量學的原理進行篩選,還需吸收有代表性學科專家的意見,以彌補學科知識不足而產生的偏差,其研究方法要得到學科專家的認可,其研究成果要獲得利用,必須得到學科專家的鑒定。因此核心期刊研制機構的權威性和對研究方法的認同是很重要的,否則核心期刊的應用成果就不能得到公認,也就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核心論文期刊如下
1、南大核心期刊: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制而成CSSCI來源文獻檢索界面,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學術期刊。
2、北大核心期刊:
又叫中文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及北京十幾所高校圖書館眾多期刊工作者及相關單位專家參加的研究項目,項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圖書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了八版。
3、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也叫科技核心,分為自然科學卷和社會科學卷,期刊較多。
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1996年開始進行人文社會科學文獻計量研究工作, 建有“社會科學論文統計分析數據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社科論文摘轉量統計庫。
5、CSCD期刊: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創建于1989年,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