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用》創刊于2017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國內信用體系建設領域內的權威出版物,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全面的視角,深度聚焦于信用領域的各個方面,為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交流平臺與智力支持。該雜志精心設計的多個欄目,不僅展現了信用體系建設的多維度面貌,也反映了國內外信用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最新動態。
“政要聲音”欄目,作為雜志的引領性板塊,及時收錄并傳播國家領導人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關于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這些高層聲音為信用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社會各界理解和參與信用建設提供了權威的政策解讀?!靶庞帽O管”欄目則聚焦于信用監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監管機制來保障市場秩序,提升社會治理水平。該欄目不僅介紹了國內外信用監管的先進經驗和成功案例,還針對信用監管中的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為監管部門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二)作者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應附于文末,以便聯系。
(三)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一律不退。來稿必須保證是作者原創作品,如有抄襲剽竊侵權問題,一切責任由作者自負。
(四)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內容須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五)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限定在25個漢字內。
(六)作者信息:在正文后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
(七)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字為宜。摘要的作用是補充題名的不足,介紹文章主要內容以引導讀者閱讀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采用第三人稱表述。
(八)層次標題是對本段、本條主題內容的高度概括。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層次標題的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即1,1.1,1.1.1,1.1.1.1。一般不超過4級。
(九)稿件中的圖片、照片應單獨提供并注明來源。圖表、照片應有編號和說明文字,線圖、拓片應統一排列并附線段比例尺。
(十)參考文獻應為公開出版物。引用文獻須按引用的先后,在正文中有關處用[1],[2]…標明,序號與全文末的參考文獻必須一致。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郵編: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