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學是一本由河南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期刊,1992年創刊,周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嵩山文論、文壇銳評、絲路文景、劇作之家。
《中原文學》創刊于199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周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是一份專注于中原地區文學創作與研究的刊物,它不僅承載著傳播和弘揚中原文化的使命,同時也為眾多文學愛好者、作家以及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和探討文學作品與思想的重要平臺。中原地區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份雜志正是基于這樣的文化背景而生,致力于挖掘并展現中原大地豐富的文學資源。
雜志內容豐富多樣,包括但不限于小說、詩歌、散文、評論等不同體裁的作品。這里不僅是中原本土作家發表新作的好地方,也為全國乃至海外華人作家提供了一片能夠表達對中原文化感悟的空間。通過這些作品,中原文學雜志展現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獨特魅力,反映了中原人民的生活狀態、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還關注文學理論的研究與發展,設有專門的評論板塊,邀請知名評論家對當前文學現象、重要作家作品進行深入剖析和評價,旨在促進文學批評與創作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雜志也會不定期推出專題討論,圍繞特定主題或作家展開深度探討,激發讀者對于文學藝術的思考和理解。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二)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三)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種文獻,則使用首次出現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直接著錄引文頁碼(不加括號或P)。
(四)圖表應少而精,能用文字說明的不用表,能用表說明的不用圖。圖表的標題及文字說明均用中文。表用三橫線表,表內同一項目(指標)數據要求小數點后位數一致。
(五)行文中的注釋一律使用腳注,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其位置在標點符號前(引號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僅是參考或引用的文獻等內容一般不作為注釋出現。腳注請用宋體小5號。
(六)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七)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八)請提供作者的詳細通信地址(工作單位及所在地、郵編)、作者簡介、聯系方式(電話、郵箱),來稿處理結果,本刊將通過電子信函或電話通知作者。
(九)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十)結果要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所有數據必須經過統計學處理。表達形式可用文字、圖和表,但三者內容不能重復。不要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論證。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鄭州市經三路北段98號,郵編: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