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物是一本由河南博物院主辦的歷史期刊,1977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考古發現、考古研究、文物研究。
中原文物雜志(雙月刊)創刊于1977年,郵發代碼為36-136,是河南博物院主管主辦的考古學術期刊,在行業內有較大影響。本刊主要征稿欄目有:考古發現、考古與文物研究、古文字研究、文物保護與科技等。雜志突出該領域的具有創見的學術觀點,刊登具有創新意識的學術論文。
中原文物雜志始終擔負著向社會宣傳國家文物政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術繁榮等使命,逐步辦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綜合性學術期刊。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題目應簡明、確切地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
(二)其他未盡事宜,請隨時與我們聯系,熱忱期待您的意見與建議。
(三)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四)參考文獻應是公開出版物,以便審者、編者、讀者查證。引用文獻請盡量不要超過5年(最好2年以內),以其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序。
(五)摘要:一般為500~600字。研究論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綜述論文摘要應包括論述主題、重要進展和前景展望。
作者:苗霞
作者:胡洪瓊
作者:范楊
作者:李淼
作者:李俊蘭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河南鄭州市農業路8號,郵編: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