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類學評論是一本由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政治期刊,2015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卷首語等。
《政治人類學評論》創刊于2015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政治人類學專業集刊,由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于運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理論創新等“三位一體”的扎根理論(earth-bounded theory)方法論,展開交叉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這一方法論不僅為政治人類學的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也為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
本輯集刊在延續以往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再次展現了政治人類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通過田野研究,研究人員能夠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獲取第一手資料,從而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讀。這種研究方法不僅有助于揭示社會現象的本質,還能夠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民族志文本的撰寫也是本輯集刊的重要一環。民族志作為一種描述和分析特定文化或社會群體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共性。通過民族志文本的撰寫,研究人員能夠系統地記錄和描述某個社會群體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社會結構等方面的內容,從而為后續的理論創新提供豐富的實證材料。
在理論創新方面,本輯集刊更是展現出了政治人類學研究的活力。研究人員在深入分析和解讀田野研究和民族志文本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新的理論觀點和范式。這些理論觀點和范式不僅有助于深化我們對社會現象的認識,還能夠為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示。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參引的內容和語言須與正文之后所列參考文獻的內容和語言一致。
(二)每頁重新編號,注碼號為①②③……依次排列。多個注釋引自同一資料者,分別出注。
(三)本刊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論證充分、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四)摘要采用第三人稱寫法,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100-300字為宜。
(五)力求簡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題。盡量避免使用縮寫詞。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中英文標題應一致。
(六)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注明作者真實姓名、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
(七)來稿請通欄排版,正文中如有圖、表,請放置于正文中相應的位置,彩色圖須轉成黑白圖。
(八)本刊要求所引用參考文獻不得少于10篇,其中應包括一定數量的國外文獻和近5年的文獻。
(九)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十)文體:可以是學術論文、實踐報告、案例研究、教學設計等形式的學術性文章,也可以是經驗分享、教學方法論、教育實踐等形式的教師教育教學類文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上海大學圖書館806室,郵編:200444。